等你,我不怕燃盡芳華——讀魏春媛詩集《秋天深處》

2020-12-06 百荷書房

文/鄭永新

如果說一首詩對於詩人相當於一朵花對於春天,那麼我堅信《秋天深處》的作者,對於書中收錄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個鮮明的心跡,一朵鮮豔的花,並由此集結連綴而成的詩集,我覺得它絕對不是秋天,而是春天的開始,只不過由於作者的謙虛換個說法罷了。我自知不是作家、也不是詩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人。但是我偏有一點小毛病,就是喜歡跟著作家或者詩人的文字做一小會兒行人,哪怕是蜻蜓點水般的旅途,也會讓我有幾絲微風吹過的快樂。我不敢對文縐縐的大作妄加評說,只能說說自己的心中所感,就是小學生的那種讀後感。

《秋季,我在等你》似乎是書中最早寫成的一首小詩,那是對於秋天的等待,且是那麼執著。看到這樣的詩句讓我心驚肉跳的,同時也為詩人的堅持所折服。詩人也就憑這樣的執著與天賦,成就了今天我手中捧讀的厚厚的有分量的一本《秋天深處》。

我在等你

不在乎幾度風雨

我會笑著去面對一次次磨礪

直到你約期而來的那一天

我的心只屬於你

儘管上帝已經註定好了結局

等你,我不怕燃盡芳華

等你,我不怕站成裡邊的瘦菊

世界為一切而存在

而我,只為你——

詩人堅定執著地寫出那麼多好句、好詩來,我也必須堅定、頑強地跟著讀下去,不能再拿懶字來解放和放任自己了。可是讀進去之後,我後悔了,後悔的不輕。我迷茫在詩人用真摯的感情與才華編織的青紗帳裡;忽然感動、忽然迷茫、忽然接忽然地迷失了自己。我被詩人的文字給忽悠懵了!隨著文字在眼前的飄過,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不定、冷暖瞬換。我很想做一片楓葉,可不是《最後一片楓葉》,去參加《一場秋天的聚會》。

儘管《秋心,堆愁了詩的韻腳》,但我這個人也不會唱《秋之輓歌》,我會偶爾在《秋天裡抒情》,然後我會《沿著秋天的腳步向上》。真的,我雖然很懶,但是個樂天派,什麼愁事對於我猶如風雨一陣,過去就晴天。不像詩人那麼多愁善感,當然也沒有詩人那令人羨慕的才華,不然的話,我豈不是也會成為一個詩人了?我真心希望寫成《秋天深處》的詩人,不只是《坐在秋天裡寫詩》,也在冬天、春天、夏天裡寫,多寫寫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詩,看著真實、親切、舒坦。

在夏天開始的東北,讀著《秋天深處》別有一番趣味。預想著要有七、八、九月的風吹過,夏天就不怎麼悶人地熱了,何況東北的夏天相比之南方本來就是很舒適的。想像一下,夏天過冬天的生活,那就是童話一般啊。

《秋天深處》對生活的愛戀,對生活的感激,對生活的憧憬,時時刻刻地展露在字裡行間,貫穿整個詩歌中。不論過去的生活是給了詩人痛苦、還是歡樂,最終在詩裡表達出來的或讓人看到的都是對生活的感激和對快樂的憧憬。這種豁然的好心態,激發著讓詩人發現和寫出或是痛苦、或是平淡生活中不平淡的美麗來,給讀者以積極向上的啟迪和激勵。讀她的詩讓我突然想到「夢筆生花」這四個字,送給詩人啦。對美好事物的讚美,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一種感動。

讀她的詩,我仿佛看見在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都有一位詩人獨自坐在秋涼澀澀的燈前。此時,我不知她的面前是否有一杯淡酒,酒杯旁邊擺放一本小冊子;或者僅有一支筆、幾頁紙;或者更現代化地注視著計算機的屏幕,或者奮筆疾書、或者用鍵盤記錄下詩人對於生活、對人生的啟迪和思考。

今天我手捧 《秋天深處》這本詩集 ,滿篇滿頁記錄的除了作者對於美的發掘以及內心的熱切感激和感悟,絕對沒有李清照那種悽悽慘慘戚戚,這就是我捧讀《秋天深處》的一個發現。

作為對於我發現的證據支持,請閱詩集第61頁《穿過生命的煉獄》這首詩。為何詩人總是面對著秋天的不同時期都是那麼樂觀向上呢?若究其原因,也許在進入秋天的時候或者之前,作者的心裡不單單只對秋天有感有悟,也承載著春天呢。一組《春之夢》裡面,將《春之韻》、《春之魂》、《春之戀》延攬入懷,攜帶春天走在生命的旅途上真的很美!

當然,詩人的生活也不全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就像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一樣,感覺詩人對於人生的酸甜苦辣鹹盡嘗不落,而且還要比我們更加深入骨髓。在《風趟過了歲月》這首詩裡,詩人也有恐惑和逃避,即使逃避,也逃得瀟灑。請看:

讓風化的心清晰聆聽

任你灼熱的目光燙傷我的柔情

悵惘從臉上滴落

此時,夜已沒有皺紋

那淡淡的傷

索性把自己嵌入書頁

讓我在這離別的時刻

斬斷了手中的風箏

……

至於為何要逃脫,我沒法猜測,也不想去猜測。這也許就是詩人給讀者留下的思考的空間吧。包含了青春、包括人生、包括愛情……我想,這首詩不管你怎麼去理解,讀者心裡都是美滋滋的,不是嗎?

五月、六月,尤其是五月末與六月初的節點,是個很有意思的季節點,她在日曆上幾乎要靠近一年的中部。我感覺在北方只有到了五、六月份才算是一個季節——夏季的開始。這個時候的暖風完完全全戰勝了冷空氣。把一個恆定的季候固定在每一天裡,宣告夏季的降臨,夏天的熱傾儘其所有的能量,開始讓大地的綠色和生命蒸蒸日上。對於每個人來說,五月可能有些嚴酷,不好說是夏季、還是秋季或者是深秋。因為,在時間的長河裡,人的一生所佔據的時間顯得太短太短,短到無法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來界定。

縱觀《秋天深處》所收錄的詩,也是寫成於5月為多,內容廣泛,又不局限在匆匆的五、六月。我只能這樣說:五月、六月是個很特別的時節,它觸動到了詩人敏銳的視覺神經,激發出詩人豐富的詩情,留下一首首美麗的詩章,讓讀者撿個大飽眼福的便宜。

對於進入秋季年齡的人們,誰敢說沒有走過春天?!時光的步履,時光的滄桑,時光的記錄在整本詩集裡痕跡明顯。好多詩直接以時節命名,暗示著詩人(作者)對於時間的愛惜,同時是不是也傳達出時光一去不復返的焦慮呢?如果說青春對應著的春天是人生走在《朝拜的路上》,那麼,進入到秋天所對應的生命秋季又走到哪了?讀她的詩,仿佛聽見心湖裡款款流動的水聲,我仿佛聽到了生命的召喚!

風掠過眉宇

帶走了耳邊熟悉的呢喃

懷裡擁抱著幸福的餘溫

握不住算不出的

是愛的流年

再回首,季節已變遷

……

隨著書頁被翻閱的增加,我太想藉助詩人的力量,來個華麗的轉身,完成一次鳳凰涅槃那樣的奇蹟,使之出現《復活的光芒》。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詩歌的最高榮譽,是有著陽光般信仰的天下人的孜孜不倦地追求 ,是我讀了大半部詩集得到的近乎於沒有答案的答案。人生究竟應該怎麼走?各有各自的方式方法,沒有統一的標準模式,就像大自然中的兩片樹葉永遠不會重複是一樣的道理。作家如此,詩人如此,我也一樣。可對於每個人生來說,五月可能有些嚴酷,不好說是夏季、還是秋季或者是深秋。因為,在時間的長河裡,人的生命顯得太短太短,短到無法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來界定。走在河邊的時候我常在想:我是否會成為河床裡奔湧著的河水的一個分子呢?倘若我真的是一個小水滴,我是和魚做夥伴,還是與水草為伍,或者是河面上跳躍不停的波紋,在偶爾點亮快樂的陽光瞬間閃爍。

《秋天深處》這部詩集裡展現的色彩斑斕的生活,以及詩人那獨具一格的思考都不是我所能及的。像詩人存在於詩人的世界裡一樣,我活在我的世界,各自獨有,各自為特點。我羨慕詩人,欣賞詩人,卻不會去追逐著做詩人,那樣我也就不是今天的自己了,同時自感能力有限。

本想一鼓作氣地讀完 《秋天深處》,每每總是在讀著讀著的時候被一些句子或者詩章絆住目光,引導著我的思路開小差,奔向別的岔路上而欲罷不能。被激活了的思維像個不聽話的孩子,抓個空就天馬行空地跑出掌控的視野,去探索、去感受新的世界。在捧讀《秋天深處》時,這樣奇妙的情景經常發生,真的成了與詩人一道同喜同樂、或感同身受、或激發內心深處一個小小的思維的潛能放縱地瞎想一會,想像著那些詩句是不是在寫我呢?那些環境和場景有時候感覺好熟悉好熟悉的,難道美好的世界真的款曲相通嗎?

在此,向《秋天深處》的作者致敬。感謝詩人貼近生活的詩詞,讓我這個普通人感動幾回!讀書真好!

文//鄭永新,轉載需授權;圖/網絡,致謝!歡迎關注,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詩集《長徵》與王競成長篇組詩《致靈魂》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宏網山東11月18日電 11月17日,四川作協副主席、著名詩人、《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詩集《長徵》與王競成長篇組詩《致靈魂》研討會在京舉行,著名詩歌評論家吳思敬、朱先樹蒞臨主題演講。研討會由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中國詩歌史料研究中心、光明網聯合主辦。
  • 雁遠:半日竹林半日文,半日紅塵半修身——讀《半日村日記》詩集
    而對於寫詩的人,文字是羽化的蓑衣,是達到一定文學素養後、物我兩忘的神遊——類似修行,寫詩或讀詩其實就是在文字裡修行。就如詩人雁遠所說:詩,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如衣著,有空提筆,一切隨意。他寫道:「一葉黃葉/落滿一地的飄零/你在每片落葉上/都作了金色的記號」,當「思念的秋果/掛在斜陽的枝頭,我的秘密一覽無餘」,我注視著「黑麥草種子/無視季節的制度/在枯花萎草間/大膽發芽」,而「我不如這些種子」,它們「即便在寒風中/也努力與你保持著/最近的距離」,但我卻可以「在一個深秋的夜晚/用章回想念你」,章回的故事裡有一個背影,總在秋天的晚上浮出,時過境遷後
  • 兒童詩集《天空》:用童心點亮童心
    《天空》;趙麗宏著;天天出版社前不久,有編輯告訴我:我們要給趙麗宏出版一本專門為兒童寫的詩集。我聽了,立刻欣喜地說道:我要專門讀一讀他的這本詩集。說完這句話,我們都笑了。我想編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很珍惜一個寫「成人詩」的詩人能專門為孩子寫一本兒童詩集。我要「專門讀一讀這本詩集」,是想表達我的一種心情:我很欽佩,欽佩詩人「知難而上」的精神;我很欣喜,欣喜一位寫「成人詩」的詩人擴大了他的詩歌創作的領域;我很期待,期待著讀一讀一位寫了幾十年「成人詩」,而且成就斐然的詩人專門為兒童寫的詩是怎樣的詩。
  • 讀首詩再睡覺|久困的渴望,從夢境的深處探出頭來
    舊事不得不重提一下—— 在去年,去爬山的時候, 你曾以淑女窈窕的姿態,裝模作樣把愛情搬進夾竹桃花的深處, 掖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情慾, 在河之洲,鬆散著髮髻,插一枝青玉的簪兒;嫋娜著纖腰,系五幅紅羅的裙子,躲在青翠欲滴的後面
  • 那個秋天,我終究,還是失去了你
    秋天是約會的季節,不用擔心像夏天一樣炎熱無處可去,也不用擔心像冬天一樣寒氣逼人。但秋天也是分手的季節,因為不像夏天的時候一時激動,也不像冬天的時候猶豫不決。我們相戀在一個秋天,但我也在另一個秋天失去了你。
  • 芯尼:心靈深處綻放的生命之花一 賞析陸萍詩集《玫瑰兀自綻放》
    這本詩集《玫瑰兀自綻放》共分五輯,猶如「生命不朽」為主題的交響詩的五個樂章。即:詩神在場 、刻在一塊河石上的詩、生命降臨懸念、青春不朽的題記、初音回放。讓我們展開詩歌長卷,細細品讀她無法重返的歲月記憶。
  • 讀睡詩詞|冷鎖青山景苑乖,清香攝蝶落銀釵
    2020-11-24 20:46:34 來源: 讀睡詩社 舉報
  • 為你讀詩|譯者朗讀瑪麗·奧利弗《為何我早早醒來》
    為你讀詩|譯者朗讀瑪麗·奧利弗《為何我早早醒來》 倪志娟 2018-06-23 19:29 來源:澎湃新聞
  • 品讀|太陽河放歌與掬水望月——吳重生詩集《捕星錄》閱讀筆記
    自然還有難忘的,勾魂的,藏不住掖不住的,多數讀者在讀作家和詩人的作品之前,已經學會了讀心術,但是我還是沒有學會,以至於我在讀書的時候,經常性地誤讀作品和作者,經常犯的毛病就是斷章取義。這不,這篇小文的標題多半都是從這本書裡摘抄出來的。吳重生的詩句最適合於摘抄,因為他動不動就妙語連珠,還驚人。
  • 趙又廷:為你讀12首經過「光合作用」的詩
    近日,趙又廷攜手國際人文藝術平臺「為你讀詩」,聯合出品首部雙語有聲詩歌專輯《在所有聲音中,我傾聽你》。11月26日下午,趙又廷現身西西弗書店上海大悅城店,參加主題為「光合作用」的新書籤售會,與上海讀者面對面交流,並在活動前接受了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多家媒體採訪。
  • 朦朧詩集《腳趾上的下弦月》序:21世紀90年代最具深度的朦朧詩集
    《腳趾上的下弦月》序:《腳趾上的下弦月》我在尋找風,我也在測量秋天的溫度,看是否能夠遇見你。——筆若致本書讀者。「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一個奇妙的世界裡,我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上面,那時也不明確的知道怎樣去寫詩,筆者與詩都共同有一顆溫暖而柔軟的心。所以每當夜裡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燈光下寫作業時,心便開始偷偷的流浪。也開始了學習讀別人的詩。
  • 讀首詩再睡覺|我從來不敢問你的哀愁,生怕你說是為了我
    《我從來不敢問你的哀愁》我從來不敢問你的哀愁生怕你說是為了我我只能無奈地望著你無助的眼神和那日漸蒼老的臉上布滿皺紋.我從來不敢問你的哀愁生怕你說是為了前程我只是痴心念著一個荒廢的名字和那記憶裡一張忘也不能忘的臉《我喜歡這樣的你》我喜歡這樣的你如湖上的晨光如亭上的清霜如古剎裡一道幽遠的琴音寧靜自然 透徹心靈.
  • 聽楊旭文讀英文詩,我的「節後症候群」都被治癒了| 愛豆詩集
    中國日報網原創系列短視頻節目《愛豆詩集》第17期嘉賓是陽光少年楊旭文。他是《射鵰英雄傳》裡憨厚呆萌的靖哥哥,是《金牌投資人》裡霸道帥氣的方總監,也是《反恐特戰隊之天狼》中血氣方剛的秦小陽,更是率真坦誠、拒絕標籤的實力派青年演員。
  • 甘為戰貧孺子牛 燃盡芳華獻老區——追記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他給家人寫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頓飯,我去買,給你們做。」「我很好,家中一切以安穩安全為要,儘量少麻煩大家。」「我不在家,家中一切從簡......」辦公桌玻璃臺下壓著一張平整的小紙條,上面是他的女兒用稚嫩的筆跡寫的一段話:「爸爸,你要多休息,我們走了,再見,你開完會以後來找我們,寫給爸爸,謝謝,愛你的邱熙嶽。」
  • 秋天的意境
    秋天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季節,很多人卻不喜歡它。一日跟公司領導聊起季節,他說:秋天是一個讓人看不到希望的季節,看著看著越來越荒涼。對於我而言我談不上對哪個季節有更多偏愛,記憶中好像只有對春天有些厭惡,我的家鄉是一個被幾個大沙漠包圍的綠洲,一到春天便是黃沙漫天,遮天蔽日。
  • 讀首詩再睡覺|誰在天空中說著離鄉的話,誰在田野裡安著冬眠的家
    >在我用無題把文字漸漸的熬熟學著你的樣子寫了題目你說:不錯,終於有題目了.退了所有的朋友圈還好你和她們都還在在某一天,我說:大白菜,我很無聊然後,我又在你的朋友圈出現.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徵途我從來不敢說,你是我的老師我想,你也不會承認我這個笨徒因為,你曾說,你不會教人。.
  • 讀首詩再睡覺|除了愛你,我沒有別的選擇
    ,我是孤獨的老手 喜歡雅,卻雅得這麼俗 喜歡新出鍋的熱慄子 喜歡失去重心的月亮懸在夜空 而我翻動夜色的時候 常常與你不期而遇 這樣就很好 人活在世上
  • 為你讀詩|詩人、譯者陳黎讀辛波斯卡的情詩《坦露》
    陳黎因與妻子張芬齡合作翻譯了辛波斯卡的詩集《萬物靜默如謎》而為大陸讀者熟悉,此外兩人還合譯了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與一首絕望的歌》等。但其實,陳黎也是一位不錯的詩人,在大陸出版有《藍色一百擊》等詩集。這首《坦露》摘自陳黎、張芬齡最近出版的《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世界經典情詩選》。
  • 王小妮:我本是該生巨翅的鳥,此刻卻必須收攏翅膀
    為此,特意精選了她詩歌幾個片段,一起品讀感悟。《生日、葉子、你和我》組詩1當你把明天的日曆放到了我的手上,它,就變成了一片永不枯黃的葉子。2你,就是你。在窄又不平的路上,走過了三十年。讓你給它陽光我給它清水使它永遠綠著綠著綠著……愛情那個冷秋天啊你的手不能浸在冷水裡你的外衣要夜夜由我來熨燙我織也織不成的那一件白又厚的毛衣奇蹟般地趕出來到了非它不穿的時刻
  • 讀睡詩歌薦賞|坐在樓道口的男人,就像風中的一片葉子沒有怨言
    寫在首語:21世紀與時下「活的匆忙,來不及感受」的人們撞個滿懷,讓沾滿文人氣息的詩歌作為你生活的快樂吧,我願與你一起同行。在南杭寺院的那邊她告訴我紅楓像熱情燃燒的火焰.我總是在黑暗中 回憶秋天像一面鏡子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