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藝術長沙的第十個年頭 迎一場藝術的盛宴

2021-01-10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編者按】暌違兩年之久,2017年12月16日將迎來第六屆「藝術長沙」開幕,本屆藝術長沙由譚國斌先生策展,受邀藝術家為安東尼·葛姆雷、何多苓、龐茂琨、蕭昱、袁武。自2007年9月以來,「藝術長沙」已走過十年的歷程,既成的五屆「藝術長沙」還贏得了國際藝術界的矚目。本屆藝術長沙有何亮點?五位藝術家將要帶來哪些作品?讓我們先睹為快。

  2017藝術長沙進入倒計時。據悉,安東尼·葛姆雷、何多苓、龐茂琨的作品悉數抵達長沙,袁武、蕭昱布展現場也正按計劃進行。五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將分別在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和長沙美術館展出。做好準備了嗎?12月,在藝術長沙的第十個年頭,讓我們一起迎接一場藝術盛宴。

  安東尼·葛姆雷

  195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曾榮獲英國透納獎、南岸視覺藝術獎等多個獎項,作品在英國和國際上進行過廣泛地展覽。安東尼·葛姆雷因其雕塑、裝置和公共藝術作品而廣受好評,他的作品一直在探索人體和空間關係,通過自己與別人身體的融合,直面了自然和宇宙中人類存在的基本問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雕塑打開了新的可能性。葛姆雷不斷嘗試讓藝術空間成為一個可以呈現新的行為、思想和感情的地方。

  安東尼-葛姆雷此次參展作品包括《臨界質量II》。這件作品由60個真人大小的鑄鐵人體組成,翻模自藝術家本人的身體,圍繞藝術家四十年思考的核心主題:身體即空間,空間及物體。這些雕塑曾被安東尼·葛姆雷放置在世界各地,他不斷嘗試讓藝術空間成為一個可以呈現新的行為、思想和感情的地方。這次他們抵達長沙,將在這裡展開新的藝術旅程。

被層層包裹的鑄鐵人體雕塑

《臨界質量II》曾被放置在世界各地

  展覽地址:長沙市美術館

  袁 武

  1959年生於吉林省吉林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國家畫院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袁武對題材的社會性、歷史性和主題性的敏感,會超過很多身兼其他社會職務的從業者,從而塑造出「國家美學」風範,也代表當下寫實水墨人物畫的穩健力量。

  此次袁武帶來的作品均為新作。除影像與文獻部分,展廳由六位百年偉人的巨幅肖像、三十餘幅冊頁肖像和歷史洪流中一些普通的群眾肖像共同組成,命名為「大江東去」,歷史洪流,百年沉浮,無論歷史偉人還是普通的無名者,都隨這股洪流,大江東去,頗有一種蒼茫意味。

布展現場

《在朱耷山水上耕種》(340×340cm,2011年作) 水墨 宣紙

《章太炎》

黃興

《水不深》,尺寸193cm×624cm,創作年代2013

  展覽地址:長沙美術館

  何多苓

  生於成都,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畫家的代表。自1982年推出油畫《春風已經甦醒》以來,何多苓不斷有新作問世,畫風悄悄地變化,形式、語言在逐漸完善。他被認為是具有傑出才能的現實主義畫家。這現實主義,被稱作「哀傷而抒情」的。而何多苓,這位哀傷、抒情的現實主義油畫代表人物,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代青年人。

  此次2017藝術長沙,何多苓將帶來他「心中的俄羅斯和他所看到的現實中的俄羅斯以及理解中的俄羅斯」。此次參展作品由「俄羅斯森林」系列與「帶閣樓房子」系列組成:「帶閣樓房子」是何多苓在知青的歲月裡非常喜愛的小說,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而「俄羅斯森林」,何多苓曾說他想通過現場性的體驗與創作接近俄羅斯這片土地隱秘的氣質。

何多苓參展作品已悉數抵達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廳。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1)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3)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4)

何多苓《白銀時代》150×200cm 布面油畫 2015

150#200俄羅斯森林(白銀時代)阿赫瑪託娃-憂傷2016

150#200俄羅斯森林(青銅時代)2017

150#200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2017

  展覽地址: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

  龐茂琨

  1963年生於重慶,現為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重慶文聯副主席、重慶美術家協會主席,重慶畫院院長,重慶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龐茂琨一直堅持探索古典油畫語言在當代文化情境的表達與呈現,將個人的藝術創作熔鑄在當下社會現實之中,他總是以凝視的視角來描述現實本身,原本靜穆的古典畫風也被他賦予了一種別樣於日常的陌生感和距離感,而這樣的藝術氣質不僅僅代表著個人化風格的建構與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畫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和意義。

  龐茂琨此次帶來的大多為近年新作,包括油畫、手稿和素描。達·文西、揚·凡·艾克、委拉斯貴茲……這些大師筆下的經典之作,在龐茂琨的語系中,通過挪用與重置達到解構與建構,時間、空間、形象的並置與交錯,藝術家以自我入畫,構建出古典與當代的新語境。

龐茂琨展廳中,作品也已經悉數到位,安靜的躺在展廳等待布展

《抱貂的女人》80x65CM 布面油畫 2017

《河中偶遇》160x120cm 布面油畫 2017

《維拉茲貴茲的客廳》180x280cm 布面油畫 2017

《摺疊的伊甸園》 200cmx85xmx2 布面油畫 2017

再古典NO8,38.5x28.5cm 紙上鉛筆 2017

《摺疊手記》之四 57x38cm 紙上鉛筆 2017

《摺疊手記》之二 76x57cm 紙上鉛筆 2017

《摺疊手記》之四 57x38cm 紙上鉛筆 2017

  展覽地址: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

  蕭 昱

  出生於內蒙古,現居住工作在北京。現為藝術家和策展人,政治純形式辦公室(團體)的成員。自2000以來至今,蕭昱作品一直受到國際藝術界關注,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單元、法國裡昂雙年展主題單元、上海雙年展、深港建築雙年展、廣州三年展等重要展覽。他的作品以其鮮明的藝術風格獨立存在,並保持自己作為第三方的審美視角。他一直在深刻地思索關於人類生命、社會規則這類無論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同時又和具體的當下發生緊密聯繫而永遠解答不完的命題。

  此次蕭昱以一種駐地藝術家的狀態,在長沙美術館思考、實驗、創作。此次將為2017藝術長沙帶來15米直徑的楠竹花朵、竹子無聲影像、裝置作品《漩渦》、竹影表演等系列作品。蕭昱以竹子的打開方式,來作為一種重新認識世界和構造自己世界的方法。

蕭昱在布展中。採用的材料為產自湖南的楠竹。

展出作品概念

「漩渦」概念圖

  展覽地址: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覽信息】

  2017藝術長沙

  參展藝術家:

  安東尼·葛姆雷 何多苓 龐茂琨 蕭昱 袁武

  主辦單位:

  長沙市人民政府

  湖南廣播電視臺

  湖南省博物館

  承辦單位:

  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宣傳部

  長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執行單位:

  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

  長沙美術館

  支持單位:

  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長沙市文物局

  長沙市博物館

  湖南經濟電視臺

  湖南美術出版社

  嘉樂軒

  常青畫廊

  開幕時間:2017年12月16日 下午3:00

  展覽時間: 2017年12月16日—2018年2月26日

  展覽地址:

  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沙市開福區湘江北路湘江壹號):何多苓、龐茂坤、袁武

  長沙美術館(長沙市開福區八一路538號):安東尼·葛姆雷、蕭昱

相關焦點

  • 對一場藝術展覽來說,空間體驗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於是,展覽空間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藝術展覽,並非只能在美術館和藝術空間才能舉辦,這一點毋庸置疑。但舉辦藝術展覽的空間,一定要配合展出作品做出相應的藝術規劃,這一點我們也要清楚。當你走進一家畫店和走進一個藝術空間,感受應該是完全不同的——儘管它們可能陳列的是同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對於策展人來說,一場展覽就是他的作品。
  • 藝術的盛宴: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
    在梵蒂岡博物館幾個小時的旅程,絕對是一場讓人驚嘆的藝術盛宴。共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館藏匯集了希臘、羅馬的古代遺物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精華,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那次展覽首次將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帶回到中國展出,策展團隊從梵蒂岡博物館的藏品中精選出78件展品,涵蓋了天主教藝術、佛教藝術和世俗藝術三個方面。
  • 評展|「膠片已死」,當藝術展覽遇上電影、汽車與工廠
    評星:四星在11月上海藝術季期間開幕的展覽中,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製作中:藝術與電影的工作場」或許是被忽視的一個。它的名稱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場介紹電影製作過程的展覽,事實上,「電影」只是展覽的一個楔子,展品的靈感由電影製作與電影工作室而來,呈現的則是當代藝術的形態。
  • 海岸城攜手WAVELENGTH和雅昌,帶來一場關於「製造之外」藝術盛宴
    當藝術積極介入到消費空間中,便為物質消費與精神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感性意義,為客觀的消費空間賦予了嶄新的語義。借藝術之力對消費行為再定義,正是本次海岸城攜手WAVELENGTH、雅昌藝品文化,將京滬甚有影響的《WAVENLENGTH:製造之外》當代藝術展帶到深圳的原因。
  • 近距離看《夢娜麗莎》,法國羅浮宮的藝術作品盛宴來咱大興啦!
    說到世界著名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一定是榜上有名那是眾多藝術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殿堂
  • 2020跨年夜,一場永定土樓的藝術狂歡!
    八位國際頂級藝術家共同為古老的土樓文明,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先鋒藝術盛宴。由此,一同思考中華傳統文化、古建築與當代藝術如何彼此激活,為嶄新的2020年帶來了無限啟發與精彩。 福建永定土樓,振成樓 這也是自土樓誕生以來,迎來的第一場當代藝術盛會
  • 與藝術親密接觸 「溫度」浸入體驗式藝術展覽在市圖開展
    紅網時刻7月28日訊(記者 唐頻輝)不再採用傳統的架上繪畫和觀賞性的雕塑和裝置作品,而全部選用可觸碰、甚至觀眾可以參與其中的藝術作品,觀眾不僅可以親密靠近每一件作品,甚至可以改變作品的形狀與內容,對之進行再創作。這樣新穎的藝術展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藝術體驗。
  •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2020-10-29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長沙尼依格羅酒店藝術與演說暨極地攝影展啟幕酒會成功舉辦
    近日,《光·際》極地攝影展啟幕酒會在長沙尼依格羅酒店四層迎賓大堂成功舉辦,特邀極地攝影師羅曉韻女士探索極地影像,通過驚心動魄的畫面,分享背後的故事,深度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愛與生態,關注持續共生,和諧發展。
  • 數字藝術與空間的碰撞,帶給你視覺盛宴
    將舞臺,演員,燈光等與數字藝術相結合創造出來的舞臺,將觀眾視覺體驗又向上推了一層,也激發著舞臺藝術家的無限創作欲望。Alivia and the Dark Evil由 Sila Sveta 團隊為印度尼西亞 Trans Studio Cibubur 遊樂園設計的一場未來5年永久展出的沉浸式表演,25 分鐘的演繹,呈現一場極致的數字藝術與雜技融合的視覺盛宴。視覺故事演繹與巨大怪物鬥智鬥勇,激烈搏鬥,最終取得勝利。
  • 藝術VS科技 當達文西遇上圖靈——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中國...
    此次規劃的重點項目是威尼斯城一處廢棄軍機庫的改造,可用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市政規劃的項目:威尼斯歷史博物館、藝術園區、學校及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結合高端的聲學、視覺設計,打造最佳的視聽盛宴,呈現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展示空間。」她表示,在國內他們擁有一支基於新媒體時代下的數字創意科技團隊,致力打造時代新IP。他們集結了國內頂級的團隊,立志為客戶提供智能科技最佳解決方案。同時他們集結了國內頂級的創意團隊,用科技的力量將文化創意融入其中,在保留傳統元素的基礎上,利用科技手段完美呈現聲光電,為傳統的視聽體驗迭代升級。
  • 2020中國科幻大會呈現一場「科幻視覺盛宴」
    此次大會通過線上線下渠道,以專題論壇、「科幻之夜」、科幻cosplay、科幻藝術展覽、國內外科幻影片展映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給公眾帶來一場聲色不停的科幻視覺盛宴。據了解,此次大會主題為「科學夢想、創造未來」,主要內容包括開幕式、7個專題論壇、8項涉會活動以及3項展覽展示。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如科幻主題演講、科幻電影產業發展論壇等接受線下預約,同步在線直播。
  • 「夢想起航」史努比藝術及生活展覽@海港城
    海港城於2014年7月16日至8月12日舉行「夢想起航」史努比藝術及生活展覽,除了於海港城海運大廈露天廣場展出全球較大的3.3米高史努比巨型藝術裝置外,更邀請曾與《花生漫畫》作者查爾斯. 舒爾茲(Charles M. Schulz)多次合作的日本藝術大師大谷芳照(Yoshiteru Otani)參與策劃,協同一眾日本傳統工藝大師製成多件富有濃厚東方色彩的史努比藝術品,並首次帶到香港於海港城展出。
  •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預告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預告 2016-06-03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 「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杭州站開票啦
    「愛的藝術:親密——全球影像藝術大展」杭州站「LOVELOVELOVE愛的藝術:親密」將於2020年8月21日登陸杭州in77,展覽至2020年10月25日。3大藝術女王、3位年輕偶像為愛集結,在杭州開啟一場愛的宣言!
  • 一場有櫻桃味道的藝術饕餮!
    「生活是最值得用心體會的藝術,看似平淡瑣碎,卻讓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有關生活的一切內容,一旦在境界上稍有超越,便創造出不同以往的感官體驗和藝術味道」深圳木星美術館2020年開館百天首秀展,集聚了中國當代藝術TOP 前60位藝術家代表性作品。
  • 暖冬湘遇 | 湖南寧夏文化藝術周即將在湘上演
    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將再度走進湖南,他們將打卡長沙、益陽、嶽陽三地藝術地標,促進湖南與寧夏兩地文化藝術交流,為觀眾們帶來了音樂劇《花兒與號手》、影視主題音樂會《樂漫光影》,並將和長沙交響樂團合作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專場交響音樂會。
  • 藝術閱讀在上海③|展覽落幕了,生活與情感在延展
    對於上海藝術書店的探索,美術館的書店是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事實上,上海的近百家美術館,大多會設一個藝術品書店或文創區。《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的系列報導「藝術閱讀在上海」,繼續觀察上海不同形態美術館與書店的藝術閱讀部分。正如一位民營美術館館長所說:「美術館不是物品的集合之地,而是情感的延伸之所。展覽落幕,生活一直被延展。」
  • 富士美術館藏品走進清華藝術博物館 漫步西方繪畫五百年
    雖然展品只有60餘件,但它們顯然經過了精挑細選,基本囊括了西方藝術史上從16世紀到20世紀500年間的經典藝術流派的重要畫家,勾勒出這500年裡西方繪畫藝術的演變歷程。  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個性發現與人文闡揚》重點講述了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成就。文藝復興是西方一場重要的思想文化運動,資本主義出現萌芽,「人文主義」思想體系確立,藝術上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 纖維藝術的「材美工巧」
    近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主辦的「從洛桑到北京」第十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引起廣泛關注,展出了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個國家和地區共175件作品,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奧加美術館三個展區同步呈現,構建了學術研討、創作發展、交流推廣三位一體的全新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