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親密接觸 「溫度」浸入體驗式藝術展覽在市圖開展

2020-12-05 紅網

觀展者體驗聲音藝術魅力。

觀展者與作品互動。

小朋友在志願者的幫助下觀賞作品。

市民觀展。

紅網時刻7月28日訊(記者 唐頻輝)不再採用傳統的架上繪畫和觀賞性的雕塑和裝置作品,而全部選用可觸碰、甚至觀眾可以參與其中的藝術作品,觀眾不僅可以親密靠近每一件作品,甚至可以改變作品的形狀與內容,對之進行再創作。這樣新穎的藝術展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藝術體驗。

7月28日,由駐義大利策展團隊lulumeanstudio與長沙市圖書館共同主辦的「可觸摸的溫度」浸入體驗式藝術展覽在長沙市圖書館開幕,展出作品均出自95後新生代藝術創作者之手,他們大都有米蘭求學經歷。

本次展覽中,還設計一系列與展覽相關的美育體驗,如現場學習書籍的製作,學習木版畫歷史與製作過程等,增強觀眾對相關藝術形式的了解。

同時,這也是一次針對視障群體的公益性展覽,作為一個可觸摸藝術展覽,還邀請視障群體前來體驗,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體現藝術的人文關懷。

在新銳國際lulumeanstudio策展團隊代表劉莞卿的介紹中,這個展覽以沉浸式、溫度感、可觸摸和參與性為基調,希望拉近每一個觀展的觀眾和藝術之間的距離,感受藝術的「溫度」;摒棄只能遠觀的冰冷藝術形式,利用豐富的藝術材料,在視覺慣性的被打破中挖掘觀眾更多維的感官體驗。改變公眾對藝術的刻板印象,做一個新鮮的、可觸碰的、有溫度的藝術展覽。展覽包含四個單元,分別為軟雕塑、手制書、聲音藝術與木版畫的版。

有些展出作品採用一些關乎人類童年時期的材料,如毛線、棉繩、海綿和各式的布料,並對此進行了再創作,構築成廣闊自然與宇宙,又或者另一個心靈家園。

本次藝術展將持續至8月3日,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帶孩子一起前往觀展,感受當代藝術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對一場藝術展覽來說,空間體驗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對一場藝術展覽來說,空間體驗比你想像的還重要。首先從藝術家的層面來說,當他決定將自己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在什麼樣的空間展示,這是他不得不首先關注的。人是視覺動物,視覺影響到我們的思維和判斷。什麼樣的空間適合呈現什麼樣的作品?藝術家常常做不了主,但是策展人必須得考慮在先——這是策展人的責任。
  • 財富甘肅丨天慶博物館「當科學遇上藝術」即將開展
    12月27日,天慶博物館「當科學遇上藝術」全沉浸式宇宙科普展媒體見面會在蘭州舉行,蘭州、天水兩地多家媒體代表近50人共同參加。天慶集團副總經理朱力玲介紹到,此次「當科學遇上藝術」全沉浸式宇宙科普展由甘肅省文聯和甘肅天慶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天慶博物館承辦,展覽將於2020年1月6號開展,此次對媒體先行開放,讓大家盡情感受科學與藝術的奇妙碰撞。
  • 沉浸式藝術體驗|COLMO發布會--對空氣未來的思考
    發布會以「設計空氣未來」為主題,攜手「推進中國設計進程」的《卷宗Wallpaper》雜誌,為觀眾帶來一場沉浸式體驗的藝術展。美的集團旗下定位高端AI科技家電品牌COLMO,通過這場沉浸式體驗藝術展,探討空氣與人親密而辯證的關係
  • 會展新說|沉浸式展覽體驗別樣「國潮」感受
    近年來,全球沉浸式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僅7年時間,國內沉浸體驗項目就高達100多項,覆蓋了12大細分產業和34類業態。不管是在大型商場還是在線下主題巡展,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VR主題樂園、還是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正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 盤點2016年度十大全景VR展覽:永不落幕的藝術
    一個成功的藝術展覽不僅止於展品本身,展館布展、參觀動線的設計也直接影響著展覽的品質。2016年,雅昌推出「VR看展」,利用最前沿的VR技術對重要展覽進行採集,傾力打造雅昌全景展覽。在此觀者不僅可以放大清晰觀看每一件作品,還可以非常直觀地將展館整體空間盡收眼底,使展館呈現出360度無視覺死角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給人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
  • 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上看愛因斯坦親筆籤名,體驗科技與藝術的美
    圖說:愛因斯坦籤名傳記 官方圖愛因斯坦親筆籤名的傳記、被譽為中國「天學入門第一書」的明代古籍珍本《革象新書》、藝術與科學技術完美結合的「安徒生童話插畫師」的精美金屬版畫……這些珍貴的展品,昨天起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上展出
  • 【展覽預告】藝術長沙的第十個年頭 迎一場藝術的盛宴
    安東尼·葛姆雷  195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曾榮獲英國透納獎、南岸視覺藝術獎等多個獎項,作品在英國和國際上進行過廣泛地展覽。安東尼·葛姆雷因其雕塑、裝置和公共藝術作品而廣受好評,他的作品一直在探索人體和空間關係,通過自己與別人身體的融合,直面了自然和宇宙中人類存在的基本問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雕塑打開了新的可能性。
  • 藝術閱讀在上海③|展覽落幕了,生活與情感在延展
    尤其今年5月以來,思南公館不定期推出的「美術館派對」市集集結了上海多家知名美術館和國內外畫廊,此時「走出來」的美術館商店成為了展示美術館理念的窗口,也吸引著公眾從商店了解美術館,從而走進美術館、乃至走進藝術,由此可見美術館商店的窗口作用,以及靈活性、多面性。
  • 「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杭州站開票啦
    「愛的藝術:親密——全球影像藝術大展」杭州站「LOVELOVELOVE愛的藝術:親密」將於2020年8月21日登陸杭州in77,展覽至2020年10月25日。3大藝術女王、3位年輕偶像為愛集結,在杭州開啟一場愛的宣言!
  • 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藝術。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現在外界對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有著不同意見,作為實驗藝術學院,在推進的過程中首先要思想解放,要創新;其次,『出山』也是我們的自信,作為實驗藝術學院初步的成果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態度,道阻且長,先拿出我們的決心和信心來。」周思源希望通過展覽,讓大家意識到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不僅是說說而已,必須動,不動就會落後。展覽現場展覽上,十四名(組)教師的實驗藝術作品帶來新的視覺體驗。
  •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2020-10-29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宮西達也恐龍藝術特展:趣味又治癒,大規模手稿展示,互動拍照不停...
    9月19日至12月20日,亞洲超人氣繪本大師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作品,攜全面升級的藝術內容登陸杭州寶龍藝術中心。本次展覽不光將享譽全球的恐龍系列繪本與沉浸式場景相融合,更打破「繪本是兒童專屬」的固有認知,實現有關愛與希望的「跨年齡治癒」。
  • 評展|「膠片已死」,當藝術展覽遇上電影、汽車與工廠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評星:四星在11月上海藝術季期間開幕的展覽中,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製作中:藝術與電影的工作場」或許是被忽視的一個。它的名稱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場介紹電影製作過程的展覽,事實上,「電影」只是展覽的一個楔子,展品的靈感由電影製作與電影工作室而來,呈現的則是當代藝術的形態。
  • 在百年老洋房裡打造「藝術生活方式」新體驗
    圖說:藝術出遊Art Outing主題活動正在舉行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上周末,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的啟動儀式在思南公館拉開帷幕,文藝範兒的「思南夜派對」兩天吸引了4.5萬人次的市民前來打卡。
  • 蘇黎世:令人沉醉的巧克力、藝術和自然
    其他引人之處還包括新的臨時展覽空間、20 世紀 60 年代之後的藝術以及阿爾貝託·賈科梅蒂主要作品規模最大的永久展覽。下一屆藝術周末活動(Zürich Art Weekend)將於 9 月 11 日至 13日舉行,為期三天的時間裡,蘇黎世為數眾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將舉辦各種展覽、導遊陪同遊覽以及演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太空站裡辦展覽,在宇宙中的藝術創造是什麼樣的?
    自從杜尚將《泉》放進了美術館,藝術就有了更多花樣的玩法,而到了2020年的今天,藝術到底如何結合宇航科技,成為了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宇宙和藝術相結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太空藝術館將會和你共同尋找答案。這次,我們真的不是說說而已,藝術作品去往宇宙,在空間站裡探索在地球上無法實施的藝術的可能,新的歷史開始了!
  • 連接社區與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創造藝術體驗
    在藝術展現場練瑜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8月2日晚,由北京保利藝術中心有限公司與加拿大運動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共同舉辦了一場藝術瑜伽活動。 今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未來未來Not yet.
  • 福利丨《璀璨之境》,一起來體驗克裡姆特大師的藝術!
    在一個鏡面空間,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和絢麗的影像感受克裡姆特所帶來的璀璨、迷幻、絢麗多彩,讓你有種宛如身在仙境的奇妙體驗!藝·之·境由360投射環境、3D觀展體驗、非凡的影像和聲音系統打造出的沉浸式多媒體展廳。在名畫前來上幾張合照,藝術感滿滿,朋友圈逼格最高的人就是你!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 沉浸式科普展20日開展 締造今夏網紅打卡點
    長沙首個「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將於7月20日上午在長沙博物館開展。作為科普展覽領域首個以「霍金「為主題的原創全沉浸式互動體驗展,將刷新長沙沉浸式展覽體驗的標高,充實今夏湖南的科普與藝術生活。領跑科普傳播,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助力青少年科普教育「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的展覽內容改編自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女兒露西·霍金唯一共同創作的作品《喬治的宇宙》,這本書被譽為兒童版的時間簡史。
  • 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開展
    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記者 李悅春 供圖  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作為受邀參展單位,展出作品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由昌新國際藝術學院的師生創作了約50件藝術作品。內容涵蓋了動物、植物的各種形態及生存狀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現實意義。其中,教師作品20幅,學生作品3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