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藝術的「材美工巧」

2020-12-06 光明日報

近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主辦的「從洛桑到北京」第十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引起廣泛關注,展出了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個國家和地區共175件作品,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奧加美術館三個展區同步呈現,構建了學術研討、創作發展、交流推廣三位一體的全新發展模式。參展作品以不同材料、不同技法、不同風格、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國際纖維藝術的當代面貌。

自2000年首展至今,「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已經走過18個年頭,從原中央工藝美院的光華路校區到清華園,繼而走進上海、蘇州、鄭州、南通、深圳等地,十屆展覽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逐漸成長為全球極為重要且極具影響的纖維藝術學術平臺。

18年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與藝術成為時代的雙翼,民族與傳統、當代與創新成為核心命題。「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以疊加的學術成果、豐厚的實踐創新,作出了切實的解題。纖維藝術以人文的凸顯,帶來了手工的溫度以及手工與多媒介融合中的個性表達。

參展的纖維藝術作品不僅成為藝術家精神世界的再現,凝聚著藝術家的人生閱歷和生活故事,且由於纖維藝術是材料應用的藝術,天然的、人工的材料成為含義豐富的語言,表達著藝術家的觀點和態度,科技元素的融入更是推動了纖維藝術的發展。

返璞歸真自天然

纖維藝術家通常採用的天然材料有:棉、麻、絲、毛等自然界的纖維材料。在此次參展作品中,《冰荷》系列刺繡作品的繡稿來源於清華美院林樂成教授的攝影,由蘇繡大師梁雪芳刺繡而成。該作品採用了虛實亂針繡、施針等針法,用棕色調表現了寒冬裡凋零的殘荷,展現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和蕭索的美感,讓人耳目一新。清華美院服裝設計系李薇教授的作品《壁影》,靈感來源於中國古代的宮殿、廟宇中的壁畫。真絲綃上的圖案蕭疏俊朗,有著馮虛御風的空靈氣質。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纖維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王凱的作品《山魂》,使用了棉和羊毛形成的特殊肌理來表現冬日裡的東北大地, 莽莽蒼蒼,一片雄渾,抒發了對故鄉的山巒原野的眷戀之情。

來自愛爾蘭的藝術家Frances Crowe的作品《流浪》使用羊毛手編而成,表達了對當今世界中東地區戰亂不斷、難民流離失所的關注,質樸的羊毛線變成琴弦,彈奏著悲傷和憐憫的曲調。荷蘭的纖維藝術家Ria Van Dijk的作品《Earthlayers》, 採用了貴州的棉布和蠟染工藝, 表達了她在貴州旅居時,對當地的山川地貌和少數民族風情的回憶。藝術家在使用天然材料創作的過程中,或秉承傳統手工技藝,或注入當代藝術理念,讓材料脫離自然的形態成為藝術品。天然的材料,帶給人柔和親切、返璞歸真的心理感受。

人工材料下的多元訴求

相對於自然材料而言,這裡所談到的人工材料是指經過化學、物理等方式人工合成的材料和工藝。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吳帆的作品《夜未央》,集莊重和柔美的氣質於一體。她將具有象徵意味的「官椅和高跟鞋」並置,觀者似乎從中能夠看到兩者之間的對峙和妥協,聽到兩者之間的辯論,即關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思考。

中華女子學院的副教授劉輝的作品《時間2018》,以纖維藝術的形式闡釋了她對生活的理解。她的材料是聚酯纖維和棉線,採用了計算機刺繡和局部手作的工藝,表達了她對自己身份的理解:女兒、妻子、母親、教師、藝術創作者。纖維藝術對她而言就像一個秘境,在秘境中時間與空間自由切換,她以變化的姿態來經歷;又像一本日記,在日記中家庭與事業不停交替,她以多樣的身份來體驗。

阿根廷藝術家Carmen Imbach Rigosd的作品《Female Maps》採用了尼龍線和蕾絲,鉤織出各種連衣裙的形狀,懸吊在空間裡。在燈光下疏影斑駁,影影綽綽,突出了女性輕盈的特點。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所選的材料和主題相得益彰,是纖維藝術的一大特點。

人工材料有著豐富的表現形式,許多藝術家積極嘗試用人工材料進行創作,有些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人工材料因工藝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常常表現出神秘莫測的視覺效果,這也是人工材料作品的魅力之一,即引起觀者的好奇心去細細觀摩,一探究竟。

超然逸出新科技

此次參展作品中,《太陽雨》由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紡織與服裝設計研究專家姜綬祥博士和獨立設計師孫舒共同創作。畫面中的幾何形,呈現出一個個微風景:有風光雨露,青山綠水;也有渚清沙白,陰晴圓缺。金屬覆羽膜的尼龍面料呈現出半透明的效果,似浮光躍金, 似靜影沉璧。傳統扎纈技法和現代科技的結合,創造出纖維藝術的新維度。

《生態·信息·生長》是清華美院工藝美術系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嶽嵩為中國科技館科技與生活新展廳所創作的一件光導纖維為主體材料的作品,其概念是生態與科技的結合。光導纖維是應用在信息通訊技術領域的傳導性材料,嶽嵩將這種材料與手工鍛造不鏽鋼結合,形成了虛與實、軟與硬、纖細與粗壯的對比。閃亮的光纖和其在不鏽鋼上的反光,形成了絢麗的畫面,猶如銀花吐焰,火樹騰光。高婧的動態互動裝置《木蘭》,使用了記憶合金做繡片的骨架,探討了變形材料技術與傳統刺繡工藝結合的可能性。裝置設定為10分鐘開花一次,且很快就會枯萎,藉此表達生命的短暫與輪迴。

丹麥藝術家Bitten Hegelundd的作品《Reflections of Moving Lines》採用了數碼印花,經電腦調色的活性染料在帆布上呈現微妙的色階,柔和而富有對比,令人賞心悅目。

科技元素給纖維藝術披上了華麗的外衣,使之變得璀璨奪目;同時把纖維藝術帶進了時空穿梭機,讓伴隨人類演變千年至今的纖維藝術煥發出時代的光彩。

豐富的材料和科技的應用,使現代纖維藝術異彩紛呈。在「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中,還有很多來自各國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它們或新穎別致,或專注傳統;或豔麗張揚,或樸素含蓄。美國知名纖維藝術家、詩人、美國拼布藝術協會主席瓊·索爾茨在本屆展覽開幕式上說:「我有幸參加了歷屆雙年展,目睹了雙年展在世界上日益強大的精神力量、影響力和凝聚力。各國藝術家從經驗與傳統材料來詮釋纖維藝術,同時為展覽提供高品質的藝術作品。」

中國成為世界纖維藝術的中心,得益於連續十屆雙年展的成功舉辦。 纖維藝術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也是現代絲綢之路上一道多彩的風景。

(洪興宇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副教授 張鎏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博士)

相關焦點

  • 國際纖維藝術三年展在杭啟幕 絲線編織五彩生活
    浙江在線09月22日訊 這個中秋小長假,杭州南山路被纖維藝術所纏繞——今天,首屆杭州國際纖維藝術三年展在浙江美術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同時啟幕,這是我國第一個當代纖維藝術三年展,來自16個國家45位藝術家的186件作品將在杭州持續展出兩個月。
  • 芳綸纖維是什麼 芳綸纖維基本特性
    芳綸纖維是什麼 芳綸纖維基本特性 2018-01-26 10:31:13 來源:全球紡織網 芳綸纖維是什麼?
  • 中國航天發布火箭俠,國內設計師炸鍋了:美工是充話費送的?
    中亞神話般的土味卡通畫風不僅不「燃」也沒有什麼高科技未來感配不上中國航天的成就對此,網友這樣評論道:看來你們是把經費都用到發射上了美工像是充話費送的若是不僅醜還抄襲那就是設計師的道德問題、侵權問題了目前涉事設計公司已清空微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火箭俠微博還在不少設計師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博下留言稱如果缺美工的話自己可以上陣
  • 為什麼膜結構車棚多使用PVDF膜材?
    目前膜結構車棚最常用的膜材為PTFE膜材和PVDF膜材,但PVDF膜材的使用量遠遠大於PTFE膜材,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湖北聚鑫優美膜結構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PTFE膜材和PVDF膜材都是織物膜材,其最大的區別在於中間的織物不一樣,PVDF採用PVC,而PTFE採用玻璃纖維,PVC彈性好,更易造型。而玻璃纖維可塑性小,容易折斷。性價比高。PVDF膜材價格低於PTFE膜材價,除此之外,PTFE膜材因材質原因,在加工、運輸、安裝的難度遠遠大於PVDF膜材,成本更高,故而PTFE膜結構的整體造價遠遠高於PVDF膜材。
  • 玻璃纖維生產過程以及纖維特性
    生產玻璃纖維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氧化鋁和葉蠟石、石灰石、白雲石、硼酸、純鹼、芒硝、螢石磨碎玻璃纖維、磨碎玻璃纖維等
  • SN美工分享海報思路:FPX薛丁格的雞定律
    轉自SN魚美工 其實不光是RW三定律,還有很多定律。
  • 看清膜結構,膜材的「真面目」
    大致可分為:PTFE膜材,PVDF膜材及ETFE膜材。二、主流膜材的區別1、PTFE膜材:指在極細的玻璃纖維(3μm)編織成的基布上塗PTFE(聚四氟乙烯)樹脂而形成的複合材料,PTFE建築膜材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膜結構建築材料,其主要特點就是耐用,為永久性建築的首選材料,而且超自潔,也是一種防火材料。
  • 每日黑巧X中國新說唱,新品黑牛奶DARKMILK強勢曝光!
    節目中,贊助商除戰馬、自嗨鍋等品牌外,也出現了個年輕的新勢力品牌,那就是每日黑巧。 近期,每日黑巧品牌高頻出現在消費者眼前,對於品牌個性的把控和傳播的策略非常明確。在多平臺上的內容推廣也高度媒合品牌基調,如官宣首位品牌代言人劉雨昕,以及贊助國內S級綜藝節目中國新說唱。
  • 反吊膜結構之PVDF膜材的特點
    汙水池反吊膜常被用來治理汙水池廢臭氣體的收集問題,而且不同的膜材具有不同的除臭效果。而PVDF膜材是一種具有高強、阻燃、耐久、自潔等特性的高強複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熱反射率(SR)和散熱率(IE)一般由基布和塗層二部分組成。
  • 膜結構工程建築織物類膜材和熱塑聚合物類膜材分別涵蓋哪些
    針對於膜結構工程建築來講,其膜布一般分為織物類膜材和熱塑聚合物類膜材兩大類。1.織物類膜材織物類膜材由基布和塗層組成,織物基材將纖維紡成紗線,紗線經編織即形成基布。建築膜材常用的纖維材料有兩種:玻璃纖維和聚酯纖維。玻璃纖維強度高、變形小、抗老化能力強,但較脆易折斷;織物類膜材能力好、強度較高,但長期使用後容易老化影響材料力學性能。
  • 關於粘貼纖維複合材進行受彎構件正截面加固計算的探討
    為避免之,各規範對構件加固後的受壓區高度進行限制:「協會標準」要求受壓區高度x≤0.8ξbh0, 「加固規範」和「上海規程」規定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ξb,=0.85ξb;「纖維複合材規範」則要求加固前的相對受壓區高度ξ≤0.8ξb。ξb,為纖維片材達到允許拉應變與混凝土受壓破壞同時發生時的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因為粘貼纖維片材粘貼於構件下表面,所以計算時分母應取截面全高h而非h0。
  • 東京藝術大學
    「東京藝術大學」(英文: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げいじゅつだいがく),簡稱東京藝大、藝大 東京藝術大學是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的成員,是日本國內歷史較為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該校與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京都藝大)、愛知縣立藝術大學(愛知縣藝)、金澤美術工藝大學(金澤美工
  • AFP 增材製造技術將用於複合材料Alpha火箭機身生產
    運載火箭、太空飛行器製造企業Firefly宣布將從2021年開始通過自動纖維放置(AFP)增材製造技術,為複合材料火箭Alpha 生產大型纖維複合零件。Firefly 將安裝的AFP 系統是由英格索爾(Ingersoll )提供的。
  • 普朗克帥出天際,美工是最強大的
    普朗克帥出天際,美工是最強大的。崩壞三中的聖痕都是玩家們除了女武神之外,最想要獲得的道具,而且有一些聖痕是根據歷史上的一些大事件,或者定律來製作的,今天就來看看那些歷史人物聖痕的原型。米開朗基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給後代留下了很多寶貴的遺產,但是在同時到的畫師的筆下,米開朗基羅卻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老頭,甚至還有點醜陋。
  • 一文看懂連續纖維複合材料的3D列印現狀
    不過連續長絲製造(CFF)則具體特指使用連續纖維增強進行3D列印。CEAD:這是一家來自荷蘭的連續纖維增材製造(CFAM)技術提供商,其Prime單元是基於龍門的,而其AM Flexbot是基於機器人的。兩者都將顆粒擠壓與單向(UD)膠帶結合在一起。該公司最近與Royal HaskoningDHV和DSM一起列印了GF / PET材料的橋,其中使用了短切纖維和連續纖維,CEAD計劃很快推出更大版本的系統。
  • 新型纖維介紹:聚乳酸(玉米)纖維Ingeo
    道(Cargill-Dow)公司向世人推出了一種新型的環保型纖維--由玉米製成的聚乳酸纖維Ingeo。       聚乳酸纖維是一種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纖維,它可從穀物中取得。其製品廢棄後在土壤或海水中經微生物作用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燃燒時,不會散發毒氣,不會造成汙染。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纖維。
  • 英雄聯盟:RW戰隊海報合集,一位拿命在C的美工
    而RW戰隊的賽前海報總是能給網友們一種新穎、美觀的感覺,而RW美工被粉絲們親切的譽為「LPL最C美工」。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截止到今日所有RW的海報:大禹治水—這是LPL夏季賽RW首場對陣TES的比賽,其中將阿水作為主題,並將其他TES隊員名字畫入海報中,沒想到此海報一出,TES直接官宣阿水生病了,可見,RW誰在C就不用多說了吧。
  • 膳食纖維好處多 巧吃五穀雜糧讓你瘦成閃電
    原標題:巧吃五穀雜糧讓你瘦成閃電   擁有窈窕的身段是每個女人的夢想,市面上介紹的各種減肥方法中,核心宗旨不外乎控制飲食和保持運動。其實在飲食方面,適當的吃一些雜糧,既有益身體健康,又能達到減肥效果,它富含膳食纖維。
  • 航空航天鈦材需求快速增長,高端鈦材消費佔比顯著提升
    目前鈦設備的應用已從最初的純鹼與燒鹼工業擴展到氯酸鹽、氯化銨、尿 素、有機合成、染料、無機鹽、農藥、合成纖維、化肥、和精細化工等行業,設備種類 已從小型、單一化發展到大型、多樣化。海洋工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陸地資源日趨枯竭,人類開發利用海洋已經提到日程上來了。
  • 美國開發革命性的增材製造碳纖維零件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與Impossible Objects宣布已經開展合作研究和開發協議,基於Impossible Objects的(CBAM)複合型增材製造技術,Impossible Objects的工藝類似於熔融沉積成型(FDM)技術,但是,與FDM直接在一個空的列印床上層積材料不同,該技術在一種纖維板上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