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 新書《月背...

2021-01-07 中國日報網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新書《月背徵途》於「嫦五」凱旋日首發

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的「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從此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今,它終於「挖土」成功,攜帶珍貴的月壤順利返回。在「嫦五」凱旋這一中國探月裡程碑時刻,由中國航天人書寫的《月背徵途:中國探月國家隊記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一書也正式上市,並於北京航天城舉辦了新書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中心主任王赤,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劍,北京科技出版社總編輯李金莉,北京發行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小明等重要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此次發布會。中國航天人、科普專家學者、媒體人齊聚航天城共襄盛舉,為中國航天加油。

一線航天人的原創探月科普書誕生

自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到現在,經過50年的發展、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努力,中國航天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成為國際航天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時代要求中國航天人不僅要成為航天歷史的創造者,還要成為航天歷史的書寫者。弘揚航天精神,向全民展示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豐碩成果,推廣航天科普,引發大眾對中國航天的科普熱情尤為重要。

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聯合未讀推出的《月背徵途:中國探月國家隊記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以下簡稱《月背徵途》)一書的上市,正迎合了當下讀者大眾及青少年對中國航天發展及探月科普的閱讀需求。本書記錄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回顧並梳理中國探月工程重大時間事件節點。通過詳實的一手資料,和大量首次公開的珍貴圖片,揭開月球神秘面紗,具有極高的科普價值。

玉兔「駕駛者」飛控團隊親自書寫

「嫦娥五號」是我國探月計劃「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收官之作,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擔負著我國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工程飛行控制任務,自1996年3月成立以來,先後圓滿完成了載人航天工程4次無人飛行、3次載人飛行、4次交會對接以及空間實驗室任務;探月工程嫦娥一號、二號繞月探測和嫦娥三號軟著陸巡視勘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了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飛行控制任務,這次的「嫦娥五號」的控制任務也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負責。《月背徵途》一書主創人員正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團隊。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從月球車工作原理、地外天體遙操作技術到駕駛員的修煉過程,從「鵲橋」中繼星的發射定點到月球背面著陸點選擇,從一波三折的降落過程到「南徵北戰」一次次月面涉險探測,一項國家級的偉大工程正逐步在我們眼前展開,讀者將身臨其境一般,壯觀的月球景觀、月球車的神秘冒險之旅、震驚世界的科學發現將由近百張高清圖片一一見證。

月背探測是中國航天的首個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學和工程意義,是人類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新書首發式現場,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李劍主任以及主創團隊為與會讀者和媒體上了一堂生動的航天科普公開課,親自講述人類登陸月球背面的精彩過程,以及操控月球車的幕後故事。月球背面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奧秘?月球車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 「玉兔」在月背如何「睡覺」「行走」「吃飯」?月球坑中隱藏著哪些神秘物質?這些問題都將在書中找到答案。

《月背徵途》助力全民航天科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讚本書「一本記錄挑戰過程的科普佳作」。他對本書給予厚望,「我由衷期盼這本書能引領讀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潤心中科學的幼苗,點燃胸中追夢的火焰,更希望年輕的讀者能夠沿著這一代航天人的足跡,不懼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斷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活動現場,進行了《月背徵途》首發紀念版籤字贈書儀式,邀請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中心主任王赤現場籤字,並向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捐贈圖書。現場還連線了四子王旗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向他們贈送50本圖書。內蒙古四子王旗因神舟飛船的到來而變得家喻戶曉,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航天人始終關注著四子王旗的發展,關心著四子王旗孩子們的成長。

《月背徵途》將引領讀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助力全民航天科普,用圖文並茂、親近讀者的書寫方式,做普通人也能看懂的航天科普,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航天的光榮與夢想,並讓這份光榮與夢想續寫在年輕人的心中。

(文中圖片由品牌方授權使用)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
    值此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之際,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書寫的《月背徵途:中國探月國家隊記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一書也已付梓,為紀念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首刷限量籤章版預計將在12月中旬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面市。本書全方位回顧了我國探月工程,特別是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的全歷程,並向讀者科普了大量有關探月的航天知識。一本書搞懂「繞落回」航天知識,公開百餘張高清圖片。
  • 人類首次 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成功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經過26天長途跋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具體位置是月背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圖片來自微博)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採用探測器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
  • 人類首次!科學家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神秘面紗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繼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著陸月球背面之後,中國科學家對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創造一項人類首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基於嫦娥四號任務,首次揭曉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這也是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喻菲、全曉書、胡喆)這裡既無風也無雨,除了時不時墜落的大大小小的隕石打破寂靜,月球永遠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等待了數十億年,終於迎來第一個翩翩降臨的地球訪客。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賈陽說:「這是人類智慧的一次優美揮灑。」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員在緊張工作。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首次月球軟著陸後,中國國家航天局認為作為備份的嫦娥四號應開展更有挑戰的任務。
  • 剛剛,人類首張月球背面照片來了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上海交大材料科學家:助力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
    ,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的新年賀詞中,專門提到「嫦娥四號」衛星。「嫦娥四號」著陸後,巡視器隨即進行分離,「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首次行走」足跡,成功開啟在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任務。這一偉大壯舉中也有著上海交大材料技術的應用與支撐。
  • 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之旅!關於嫦娥四號,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12月8日凌晨,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月球背面「登陸」之旅開啟! 2時23分,中國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四號探測器送上太空。隨後,器箭成功分離,嫦娥四號成功進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2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背面幹成這件大事?
    (原標題:人類首次!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上幹成這件大事?)1月11日下午,探月工程傳來捷報,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測控通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探月的第一行足跡,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而這是中國航天科技人員,不畏高風險和高難度,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結果。
  •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日上午10點26分,經過26天長途跋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具體位置是月背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 據介紹,此次嫦娥四號月背著陸的難度極大。
  • 人類首次!首張月球背面圖片來啦!(附視頻和圖片)
    中國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經過幾十年的人類探月曆程,嫦娥四號成為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了!以後它面對的,會是無限的星空了!
  •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發回首張月背近照
    ,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四號的發現將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計劃在月背開展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也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可能。
  • 中國首次在月球實現種子發芽:成功長出棉葉,下次可能送小動物
    距離 2019 年結束還有41天,這一年科技圈發生很多大事:人類首次有太空飛行器登錄月球背面、首次拍到黑洞照片、5G開始商用、氫能源動力汽車......2019 年新年伊始沒幾天,科技圈就迎來當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嫦娥四號登陸月球。2019 年1月3日,中國正式宣布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遠側登陸成功。這是世界第一艘訪問月球遠側(背面)的太空飛行器。
  • 人類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中國製造!
    中國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經過幾十年的人類探月曆程,嫦娥四號成為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了!以後它面對的,會是無限的星空了!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2019年11月,「玉兔二號」月球車實現「雙三百」突破,成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  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面工作滿一周年,經歷十三次月晝月夜考驗,「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地質條件複雜的月球背面累計行駛357.695米。一年以來,對外發布各級科學數據超過210GB,中外科學家團隊正在持續進行深入研究,並已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學發現。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到底什麼水平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飛,開始踏上奔向月球的旅程!根據新華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人類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為什麼是中國?
    飛行器將攜帶著陸器和月球車一同進入月球軌道,如果一切順利,嫦娥4號將在明年年初降落在月球背面,這將是人類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除了直接考察月球背面的地質信息,嫦娥4號還將幫助人類探索早期宇宙的演化,並首次測試植物在月球環境中的生長情況。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2018年12月8日2點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隨後它在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2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上,為人類開啟了首次「月背之旅」,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4次發射,次年,1月3日上午,北京時間10點26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傳回世界首張月背近照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傳回世界首張月背近照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1月03日 20:01 A-A+ ,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這是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實現國際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測控及中繼通信 研製發射月球著陸器和巡視器,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科學任務 開展月球背面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 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 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