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低文科的現狀及原因
這個時代是一個貶低文科的時代。最近兩百年科學技術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它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所有見過它實力的人都會被它所折服。能上天入地,能延年益壽,能保家衛國,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便利等等。人文精神在它面前太弱小了,地位不值一提,尤其是在中國。絕大多數人對理科特別推崇,對文科卻嗤之以鼻。這就是現狀,社會普遍貶低文科,而對理科特別的讚揚。
文科地位低,一是因為理科太強大了,二是因為文科自身就墮落了。科學技術有多重要就不必多說了吧,因為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切身感受到,體驗到。而文化方面呢?普通人根本無法感受到人文精神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說文科墮落呢?我個人認為自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開始人文精神就已開始走下坡路。但是佛教和道教的興起使整個封建時期的人文精神變得多元起來。魏晉的「竹林七賢」、陶淵明;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蘇軾等等。可以發現中國古代最有名的的文人大都是仕途不得意,然後以詩詞歌賦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意。這一批人都是被儒學或被官方思想拒之門外之人,然後他們借用佛和道來超脫於世俗之外。但是朱熹一句「存天理,滅人慾」又再一次加強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多元的思想有逐漸變得統一。民國與春秋戰國其實挺相似的,一個軍閥割據,一個群雄爭霸,但是卻都出了許多思想大師,這值得讓人深思。
毫不誇張的說,現今應該都是理科教育,沒有文科教育。因為教育其實像工廠的流水線一樣,培養出來的人才都大同小異。現在文科教育也像理科一樣,一套試卷下來,標準的答題思路,標準的答案。像閱讀理解文章的作者自己去做試題得超低分這樣的事件經常有報導。這樣畢業出來的人才有文科思維嗎?文科生都沒有多少文科思維,理科呢?除了幾千年前的老子和孔子,我國還有誰能在世界思想史上留下深刻的影響。在經濟基礎如此好的今天,出了多少影響世界的大師級人物?人文精神和科學技術就像人的兩條腿一樣,一個太長一個太短是沒有辦法跑的太快的,兩個都重要。
歐洲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奠基了深厚的人文基礎
歐洲的崛起也就是在近幾百年,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經歷了以人文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文藝復興;經歷宗教改革,把人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經歷啟蒙運動,民主,自由,理性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國呢?
牛頓的經典力學著作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與牛頓幾乎同時創立微積分的萊布尼茨是著名的哲學家,著名的哲學家康德也是物理學家,羅素既是哲學家也是數學家,胡塞爾先攻讀數學和物理學並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再轉向哲學。近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薛丁格都和哲學有非常深的淵源,愛因斯坦從小開始讀哲學著作,而薛丁格竟是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
我始終認為人文精神和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兩條腿,不能一條太長一條太短,更不能一個貶低另一個。我也非常贊同社會的墮落是從貶低文科開始,可以發現好多社會問題都是因為人文精神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