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孫河現「水中狼」,一天要吃8斤魚,不怕美洲豹,連凱門鱷也敢殺!

2020-11-26 騰訊網

亞馬孫河流域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無與倫比的一個地方,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可以說自然界優等生或最鬼畜霸道的動物都可在這裡找到。或許因《食人魚》這部電影的關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亞馬孫流域最恐怖的生物是食人魚。但實際上,食人魚在亞馬孫河裡根本翻不起什麼風浪,畢竟這裡的生物基本上都存在相剋的先天屬性,其中巨獺就以食人魚為主要食物。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獺,群體結構複雜、詞彙量多,巨獺:「哈」!

巨獺(Pteronura brasiliensis),也叫亞馬遜巨水獺、巴西大水獺、巨水獺、南美巨獺,屬於鼬科巨獺屬下一種半水棲的哺乳動物,曾廣泛分布於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水域,而現在主要在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和巴西潘塔納爾。巨獺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獺,也是現存最長的鼬科動物(最大的是海獺)。成年巨獺的體長為1.5-1.8米,最長可達2米,體重26-32公斤(雄性普遍大於雌性)。

拋開體型大小差距,巨獺的外表和其他水獺並無多大區別,都是扁尾巴、圓腦袋、圓鼻頭,皮膚表面上都覆蓋著一層濃密防水的棕色或褐色皮毛。但每隻巨獺喉嚨和下頦上有一片不規則白斑,是它們與生俱來的獨特紋路,猶如人類的指紋。身體構造上,巨獺肌肉發達、腿粗短,足較大,爪長而銳利,四肢上長有蹼,靈巧的前肢可如人類一樣用手抓握住獵物。

巨獺為群居動物,它們會一起守護地盤與保護彼此的安危。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巨獺的群體結構是所有水獺中最為複雜的,「詞彙量」眾多,每隻成年巨獺在交流中會使用多達22種聲音。其中最基本的一個音「哈」,通用所有年齡段,表示警告的意思。

以食人魚為主食,清道夫魚抓起來就啃!

身體硬體造就了所有水獺都是天生的遊泳健兒,所以個個巨獺都是敏捷的水中掠食者。加上它們幾乎都是群體獵食,當地部落甚至稱它們為「水中群狼」、「河中之狼」、「水中豹」。它們一般以魚類為食,也可捕殺龜鱉、黃水蚺等水棲蛇類,甚至未成年的黑凱門鱷。ps:我國南方泛濫的清道夫魚,巨獺抓起來就啃。

在食物豐富時,一隻成年巨獺一天需要吃4公斤左右的魚。而巨獺最喜歡吃的,還屬最臭名昭著的食人魚(食人鯧)。在《南美五猛獸-巨獺》的紀錄片裡可以看到,巨獺一個猛子紮下去,上來的時候嘴裡就叼著一條食人魚,然後就躺在水面上,用雙手捧著小魚開始啃。有時還會把身體靠在水中樹木上,美美地享受美食。除了啃魚時露出的鋒利牙齒,其他姿態都挺萌的。

順便一提,食人魚是鋸脂鯉亞科中多種魚類的統稱,種類未定,約為30-60種。其中有一部分食人魚是吃素的,還有一部分是食腐雜食性的;甚至有獨行俠性質的;剩下的就是大家眼中最恐怖的、成群能瞬間把動物啃成骨頭的,如紅腹食人魚、黑斑食人魚。但不管是哪種食人魚,巨獺都來者不拒。

凱門鱷是死對頭,但巨獺有能力捕殺凱門鱷,趕跑美洲豹!

雖然巨獺在南美河流中罕有敵手,但是南美河流的霸主凱門鱷不是它們所能抵抗的。凱門鱷是巨獺的天敵,生活在同一片水域,基本上巨獺群發生戰鬥性減員都是凱門鱷所為。如瑪努國家公園的一個湖裡,生活40多隻巨獺,但湖裡卻有1000多條凱門鱷。

但作為鼬科動物中的一員,最不缺的就是鬥志了,即使體重差距太大,它們也要「找回場子」。所以鱷魚一旦到了岸上,就很容易遭到巨獺家族的攻擊。曾有研究指出巨獺捕殺黑凱門鱷的策略非常聰明,通常是成年雌巨獺到鱷魚面前吸引注意,然後雄巨獺從鱷魚尾巴發起攻擊,其他巨獺靈活在鱷魚四周騷擾,使之體力耗盡,然後捕殺。當然捕殺的黑凱門鱷大部分都是幼體和亞成年個體。

另外美洲豹也會捕食小巨獺或者不設防的成年巨獺,但由於族群內的巨獺相互守望,這現象發生的次數比較少。它們發現美洲豹後,通常會下水聚集到美洲豹附近,「嘰嘰喳喳」的警告聲不斷響起(巨獺:你敢下來嗎?),而美洲豹或許嫌太吵,轉頭就走。不得不感嘆鼬科動物,它們真的沒有一個慫的

不止「狡兔三窟」,巨獺一家好幾個巢穴!

巨獺通常以家庭為單位活動,每個家庭以一對父母為主、帶領其他1-3歲的幼崽,成員約為5-9隻。有時也會有其他沒有血緣的年輕水獺加入依附,形成一個約有13-15隻左右的大家庭。而如果父母一方死亡,則會有新的伴侶的取而代之。

因為生活在強敵眾多的環境,而且家庭裡多數為小巨獺。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雌性巨獺會在領地內的河邊弄出好幾個巢穴。每當帶小巨獺練習遊泳時,若出現敵情,則第一時間將小巨獺帶到就近巢穴中,而其他成年巨獺則在巢穴外邊守衛。一旦敵情排除,小巨獺的遊泳課又繼續。其餘成年巨獺圍成一個圈、形成防護網,遊泳練習完後會有捕獵訓練,成年巨獺會叼著死魚在小巨獺前晃動,訓練小巨獺的靈敏度。雄性小巨獺在4歲時,就會離開家庭,加入或組建自己新的家庭。

結語:

儘管巨獺很兇猛,敢正面硬懟美洲豹、黑凱門鱷,但它們卻無法逃脫人類的捕殺。水獺皮的極好防水、保暖性被譽為「毛皮之王」,作為水獺中體型最大的海獺和巨獺,首當其衝為獵殺對象。直到1975年,毛皮貿易禁止,巨獺才得以休養生息。不過今天的巨獺也面臨著棲息地減少和受到當地人們捕魚的威脅,如烏拉圭和阿根廷範圍內的巨獺早已消失多年。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參考資料:國家地理)

魚視角:自然、動物、科學。

相關焦點

  • 南美「水中豹」,以食人魚為食,正面硬懟美洲豹、凱門鱷完全不慫
    成年巨獺的體長為1.5-1.8米,最長可達2米,體重26-32公斤(雄性普遍大於雌性)。 以食人魚為主食,清道夫魚抓起來就啃! 身體硬體造就了所有水獺都是天生的遊泳健兒,所以個個巨獺都是敏捷的水中掠食者。加上它們幾乎都是群體獵食,當地部落甚至稱它們為「水中群狼」、「河中之狼」、「水中豹」。它們一般以魚類為食,也可捕殺龜鱉、黃水蚺等水棲蛇類,甚至未成年的黑凱門鱷。ps:我國南方泛濫的清道夫魚,巨獺抓起來就啃。
  • 實拍:美洲豹決戰70斤凱門鱷,美洲豹完勝,輕鬆從水中將其叼起
    據2020年11月27日的報導,當時這一條重達370斤的凱門鱷在被美洲豹捕食之前沒有絲毫戒備,這隻美洲豹出現後將凱門鱷的脖子緊緊地咬住
  • 亞馬遜河中有一種巨獺,一天要吃8斤魚,清道夫魚、食人魚、鱷魚都在食譜上
    二、巨獺一天要吃8斤魚    在亞馬遜河流中,有很多奇特的魚類,例如清道夫魚原產地就在南美洲河流中,還有聽著令人很害怕的食人魚原產地也分布在這些河流中,若其它地方引進這些魚類,它們很容易成為外來入侵物種,泛濫成災,但在原產地,它們有眾多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它們天敵之一
  • 美洲豹拿下凱門鱷僅用11秒!網友:「善鱷」到頭終有「豹」!
    美洲豹拿下凱門鱷僅用11秒!網友:「善鱷」到頭終有「豹」!鱷魚經常在水中埋伏偷襲前來飲水的動物。而這些動物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它們也是為了生存, 一群羚羊在河邊喝水,此時在水中埋伏著一條鱷魚。而羚羊們並沒有發現,就在羚羊們安靜喝水的時候,水中的鱷魚突然向羚羊發起攻擊,但是羚羊反應迅速,並沒有讓鱷魚得逞,此時的鱷魚只好回到水中。由於非常的飢餓。它必須再次等待獵物發起進攻,等待時機成熟後,這隻鱷魚再次向羚羊進攻,這一次總算成功了,它咬住羚羊的後腿,將它拖入水中,最終成為了自己的美餐。萬物相生相剋,凱門鱷是鱷魚中最兇悍的一種鱷魚。它趴在岸邊休息。
  • 美洲豹經常捕殺凱門鱷,那麼它可以捕殺鹹水鱷嗎?
    兩者不是同一物種,前者規範叫法是灣鱷(Crocodylus porosus),後者規範叫法就叫美洲鱷(Crocodylus acutus)。  說一下美洲豹捕鱷的基本情況。與其他貓科不同,美洲豹捕鱷屬於日常,尤其是眼鏡凱門鱷和巴拉圭凱門鱷,是它的日常食物,動物志發過不少美洲豹捕鱷的視頻了。
  • 美洲豹為什麼能捕殺鱷魚,看看美洲豹的咬合力你就明白了
    很多小夥伴都會問美洲虎和美洲豹的區別在哪裡,其實美洲豹也叫美洲虎,是一種生活在中南美洲等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它的身體結構更加偏向於老虎,而身上的斑紋比較像豹,因而得名,成年後的美洲豹體重在70-180千克左右,咬合力達到了1250磅,甚至超過了老虎、獅子、北極熊等動物,戰鬥力非常強悍,在它生活的地區沒有任何動物敢招惹它
  • 美洲虎捕食鱷魚,真的只是「貓吃魚」那麼簡單嗎?
    美洲虎真的是很獨特的一種大貓了,獅虎豹等大貓都喜歡吃野牛、斑馬、野鹿和野羊這些有蹄動物,美洲虎卻經常捕捉鱷魚。把美洲虎捕食鱷魚和貓吃魚混為一談,其本意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某一類動物天生克制另一類,美洲虎只要是鱷魚就能捕捉」的觀點,事實上這個論點犯了好幾個錯誤。
  • 你以為獵豹和美洲豹都是豹子?金錢豹:2個都是冒牌貨
    對比之下,犬科動物就屬於弱勢群體了,狼就是犬科動物中的大哥,但它可比老虎差遠了,體重都超過40公斤的都沒幾個,所以人們對貓科動物的關注度明顯要比犬科動物高。那這裡就問大家一個問題,獵豹和美洲豹是不是豹子?相信不少人會說是,這名字裡都帶了一個「豹」字,那不肯定是豹子!
  • 闢謠:鱷魚連大型的水牛都敢攻擊,就是不敢攻擊豹子?
    鱷魚攻擊水牛不敢攻擊豹子,這純屬是謠言,因為,在非洲,尼羅鱷在水中連獅子都敢攻擊,在東南亞地區,灣鱷可是連孟加拉虎都敢攻擊的存在,更不用說比獅虎都小的豹子了。那麼,鱷魚敢攻擊水牛不敢攻擊豹子的謠言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簡單的來闢一下謠哈。
  • 實拍:美洲虎水中大戰凱門鱷,鱷魚慘死,被咬住脖子拖到岸
    (註:美洲虎又稱美洲豹,是現存第三大的貓科動物)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這兩種動物在「搏擊」之前,是很平靜的,畢竟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很平靜。當時這一隻美洲虎並不是一開始就撲向凱門鱷,相反,它在靜靜地等待時機,爭取在恰當的時機咬住凱門鱷的命門,一擊斃命。所以,一開始這隻美洲虎是悄悄地靠近了這一條凱門鱷。
  •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億萬年來巨獺都是以家族形式生存著,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亞馬孫河這一條支流中。為了家人的安全,埃布爾家一共建築了四個居住點。日復一日,不停地在各個住處輪換著居住,躲避著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的危險。清晨,一大家子組團巡視領地。孩子們一路都在嬉戲打鬧,它們躺在水面上,高高地向上拋著小石塊,玩的不亦樂乎。等巡查過後發現領地無恙。一家人紛紛潛入河中,自由選擇早餐。
  • 美洲豹只是種幻覺?
    「神技」, 如果按照體型比例換算, 美洲豹其實具備了貓科最強咬合力, 甚至要強於非洲獅和東北虎! 美洲豹的狩獵地點遍及陸地、水中和樹冠。
  • 咬力可達1250磅,實拍美洲虎「KO」凱門鱷,牙齒咬住脖子不放
    ),而當它真正要對獵物下手的時候,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進行幹掉,所以速度非常快,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根據野生動物攝影師古德科夫·安德烈(Gudkov Andrey)表示,當這隻美洲虎進行捕獲的時候,凱門鱷也進行了「瞬間」的掙扎,希望自己能夠快速的回到水中,但是美洲虎將牙齒咬進了凱門鱷的脖子(也就是牙齒咬住脖子不放),所以最後沒有掙紮成功。 這樣美洲虎就將凱門鱷捕獲到了。
  • 美洲豹從樹上跳下捕獲鱷魚 巴西攝影師拍下全過程(視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0日報導,近日,來自新墨西哥州阿爾布開克的一名攝影師記錄下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時刻,一隻美洲豹從10英尺(約3米)高的樹上跳下,撲向一隻小鱷魚將其捕殺。杜利說:「這實在太驚奇!
  • 地球最大溼地遭受嚴重火災,600隻美洲豹失去家園,多隻被燒傷
    以及美洲豹、美洲獅、虎貓等貓科動物。這裡是地球上鱷魚數量最多的地區,大約生活著1000萬隻凱門鱷;它也是世界上美洲豹分布數量最多的區域,目前大約生活著2000隻美洲豹。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美洲豹捕殺凱門鱷的畫面,大多發生在潘塔納爾溼地。每年這裡都吸引著諸多美洲豹愛好者前來拍攝。
  • 瞬間放電800伏的電鰻,能幹翻一條凱門鱷魚,為什麼自己不會被電
    電鰻在水中捕食的時候,會製造一張無形的」電網「。電鰻可以釋放出300-800伏的電壓,可以瞬間將獵物電暈或擊殺。生物傳遞信息需要依靠附著在細胞內部的正電和外表面的負電,由此會形成電位差。而電鰻則將這種能力進一步擴大,可以自主的控制放電。
  • 瞬間放電800伏的電鰻,能幹翻一條凱門鱷魚,為什麼自己不會被電
    電鰻在水中捕食的時候,會製造一張無形的」電網「。電鰻可以釋放出300-800伏的電壓,可以瞬間將獵物電暈或擊殺。生物傳遞信息需要依靠附著在細胞內部的正電和外表面的負電,由此會形成電位差。而電鰻則將這種能力進一步擴大,可以自主地控制放電。
  • 亞馬遜河中的「水中狼群」,敢於捕食鱷魚,甚至還敢硬懟美洲豹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亞馬遜河中的「水中狼群」,巨獺除了敢於捕食鱷魚之外,甚至還敢硬懟美洲豹。美洲豹是地球上體型僅次於獅子和老虎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亞馬遜河流域的頂級掠食者,按理來講,面對這種實力遠超自己的貓科動物,巨獺應該迅速逃走才對,但實際上卻往往不是這樣。
  • 美洲豹遊泳過河,鱷魚在水中偷襲,最後結果讓你想不到!
    說起豹子,大家可能會覺得它是一個比較兇猛的動物,而美洲豹最頂級的獵食者,他在豹子中屬於實力最強的一個,還有另一個稱呼,那就是美洲虎。在大家的印象中,豹子是一個陸地上的兇猛動物,是動物都害怕的,再加上他有虎之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它有多麼的厲害。
  • 巴西美洲豹捕殺70斤重凱門鱷
    每日郵報近日報導了一名女子4月份在巴西潘塔納爾溼地拍攝到一隻美洲豹捕殺70斤重凱門鱷的事件。視頻顯示,美洲豹將70斤重的凱門鱷從水中叼起,緊緊的咬著它的脖子將它拖入到草叢中。突然,凱門鱷抓住可乘之機,一把掙脫想要回到水中,結果美洲豹迅速反應一把咬住它的脖子將它拖到了灌木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