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不是為氦3 最重要是探明月球資源分布

2021-01-15 搜狐網

  據新華社上海 11月 4日電針對此前有媒體報導的「中國探月科學目標鎖定氦 3」,中國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胡浩 4日說,中國探月具有多項重要的工程意義,將探月工程的科學目標簡單說成是開發氦 3資源是不準確的。

  胡浩表示,被命名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測工程和載人航天工程一樣,也是一項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大工程。對於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探月工程還將促進中國基礎科學的全面發展。

  月球上特有的礦產資源和能源是對地球上礦產資源的補充和儲備,將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月球表面具有極其豐富的太陽能,月壤中蘊藏的豐富的氦 3也能提供新型核聚變的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但是這並不是說月球上的資源已經具備了開發應用的條件,中國的月球探測只是想了解月球資源的分布情況,要開發利用月球上的資源還要假以時日。」胡浩強調。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據科學家測算,按目前發展的速度,有可能在100年的時光就會耗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燃料資源。目前,世界各國都已把節約使用目前的傳統能源和開發利用新型能源作為戰略步驟,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近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在遠期可能成為地球重要能源的物資,那就是氦-3。
  • 人類探月史之三,「嫦娥一號」繪製月球全景圖,美國探尋礦產氦3
    阿波羅17號太空人拍到的地球隨著航天科學的發展,中國和歐洲等國都具備了探月的能力,紛紛向38萬千米外的月球發起了一次次探月活動,為的就是揭示她的真實面容,將她表面蘊含的氦3等資源寶庫為類提供長久的供應。
  • 中國將率先探測月球氦-3資源量
    只需要10噸即可滿足全國一年能源的需求  探測月壤厚度從而獲得氦-3分布特徵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近日在貴陽舉行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透露,我國將在世界上首次通過探測月表微波特性並估算全月球月壤厚度,從而可較為準確地獲得將為地球提供可持續發展能源氦-3的資源量和分布特徵。
  • 100噸球氦-3是全球一年能源量?嫦娥5號探月,細品氦-3未來
    人類在月球上已經發現月巖中有100多種礦物,僅月球上的氦3最保守估計可供全世界使用1萬年。如何利用,只是時間問題。任何事實,擁有主動權是最好的維護權益的利器。月球資源有目共睹,但不是別人給予。自已動手,豐衣足食。是對資源擁有和分配的最生動的寫照。從技術角度上考慮,探月工程將推動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新突破,也代表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
  • 完美能源氦-3,地球只有半噸可用,月球卻有百萬噸
    關於氦-3這種東西,很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被公認為一種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核聚變能源燃料,因為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
  • 15噸月球氦-3是我國一年能源量?嫦娥5號探月,全球競爭新賽道
    人類在月球上已經發現月巖中有100多種礦物,僅月球上的氦3最保守估計可供全世界使用1萬年。如何利用,只是時間問題。任何事實,擁有主動權是最好的維護權益的利器。月球資源有目共睹,但不是別人給予。自已動手,豐衣足食。是對資源擁有和分配的最生動的寫照。
  • 月球氦3資源成因之謎
    月球是地球的忠實伴侶,它伴隨地球40多億年。歷史上關於月球起源的假說大致有以下4種:1、共振潮汐分裂說;2、地月同源說;3、地外星體俘獲說;4、撞擊成因說。首先地球上自然存在各种放射性元素,根據目前已知的數據,月球天然的放射性元素存在較少。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氦三,地球上已探明的氦三資源不足500千克,而根據阿波羅登月計劃返回來的數據結果分析,月球的氦三資源總量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噸到500萬噸之間!這種驚人的差異無法解釋地月同源性。地外星體被地球俘獲這一假說,似乎更貼近真實。
  • 完美能源氦-3,地球只有半噸可用,月球卻有百萬噸,我國已在行動
    關於氦-3這種東西,很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被公認為一種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核聚變能源燃料,因為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聚變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所以有這種原材料做基礎的話
  • 美國探月是個大陰謀,中國登月刻不容緩!
    近來,美國等國家聯合制定月球採礦規劃,又一次把中國被排擠在外。美國這般積極地推薦月球採礦計劃,其實爭奪的就是未來的巨大能源資源,繼續卡住全人類經濟發展的命脈。在此背景下,中國的登月計劃已經是刻不容緩!人類要得以生存和延續,其實遠不只是空氣、水和陽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重要的是能源。放眼今日地球人類鬥智鬥勇的一幕幕大戲,又有哪一出兒不是圍繞能源展開的呢?
  • 月球上氦-3發電能夠供人類用幾萬年,可為什麼沒有人去採集呢?
    關於氦-3這種東西,很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被公認為一種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核聚變能源燃料,因為氦-3可以和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是與一般的核聚變反應不同,氦-3在聚變過程中不產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聚變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所以有這種原材料做基礎的話
  • 月壤中氦-3的分布、儲量和開發前景
    月壤中富含稀有氣體,特別是氦-3(3He)是月球重要的核燃料資源。那麼,3He到底在月壤中的分布狀況如何?它的開發前景怎樣?3He等稀有氣體在不同顆粒大小的月壤中的分布也不同。粒離小於90μm的顆粒含量最高。一般地,月壤細粒粉末中稀有氣體的含量隨粒度的增大而減少。
  • 15噸氦-3是我國一年的能源量?嫦娥5號探月,全球競爭新賽道
    人類在月球上已經發現月巖中有100多種礦物,僅月球上的氦3最保守估計可供全世界使用1萬年。如何利用,只是時間問題。任何事實,擁有主動權是最好的維護權益的利器。月球資源有目共睹,但不是別人給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對資源擁有和分配的最生動的寫照。從技術角度上考慮,探月工程將推動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新突破,也代表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
  • 嫦娥五號將於年底前發射,中美為何競相探月?目標直指月球資源
    月亮也是一顆巖石星球,擁有許多礦產資源,比如鐵礦,但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一種名為「氦3」的物質,是未來使用聚變能源的希望所在。在太陽內部,四個氫核聚變成一個氦4,這種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最多,但是條件過於苛刻,人工幾乎無法實現。而氫彈則是氘氚聚變,相對比較容易實現,但能量釋放較少,還會產生大量額外的高能中子,帶來很多放射性的問題,氚也不是那麼易得。而氘和氦3的聚變,釋放能量比氘氚聚變更多,而且沒有中子生成,非常的乾淨,因此被科學家寄予厚望。
  • 中國將探測鐵、鈦等全月球14種有用元素分布結構
    中國將探測鐵、鈦等全月球14種有用元素分布結構    新華社貴陽6月22日電(記者黃歆、何雲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貴陽舉行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說,中國將探測包括鐵、鈦、稀土等在內的14種有用資源的全月球分布。
  • 嫦娥5號登月,我們要建太空經濟區,上面最重要的不是氦3資源
    在幾十年前,人類就登上了月球,打開了太空探索的大門。但受限於時代科技的限制,當時人類登上月球,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根本就沒有辦法,對月球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這確實讓人非常遺憾。不過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開發月球的最低門檻。
  • 中國首繪「微波月亮」 氦3資源量約100萬噸
    尋找核能發電的原料——氦3,是人類探月的一項重要目標。但月球上究竟有多少氦3至今眾說紛紜。根據阿波羅號帶回的樣品,美國科學家分析認為,月球上氦3資源量在100萬噸~500萬噸之間,評估跨度很大,究竟是靠近100萬噸還是500萬噸?
  • 如何利用月球能源?太陽能電池板發電送回地球
    作為探月工程計劃制定的參與者和指導者,以及中國探月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解釋了網上部分網友的疑問。  國旗為特製沒設計放國歌項目  此次落月,著陸器「嫦娥三號」和月球車「玉兔」身上都各自帶了一面國旗。有網友好奇,這面登上月球的國旗和普通國旗有沒有區別呢?國旗上月球了,國歌會不會在月球上飄蕩呢?
  • 15噸氦-3是我國一年的能源量?
    人類在月球上已經發現月巖中有100多種礦物,僅月球上的氦3最保守估計可供全世界使用1萬年。如何利用,只是時間問題。任何事實,擁有主動權是最好的維護權益的利器。月球資源有目共睹,但不是別人給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對資源擁有和分配的最生動的寫照。
  • 嫦娥5號帶回來的氦-3如此強悍,月球會不會被開發成國家級5A景區
    昨天嫦娥5號順利著落月球,以及今天10幾個小時的月球挖土真是讓人振奮。我在遙望,月亮之上,不僅有嫦娥還有一種物質叫氦-3。目前地球上探明可以使用的氦-3隻有500千克,月球上探明的氦-3有一百萬噸。氦-3到底是什麼?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2kg土壤中,可能含有氦3這種能源
    科學家通過這些月壤得知,月球土壤元素成分跟地球很相似,但由於長期受到小行星撞擊而成為了一個玻璃化很嚴重的星球,另外含有重金屬,有比地球最低要多6種元素,在地球上要人工合成才有的金屬鈰在月球上是天然的。最重要的是,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