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氦3資源成因之謎

2020-12-04 科幻白室座

月球是地球的忠實伴侶,它伴隨地球40多億年。歷史上關於月球起源的假說大致有以下4種:1、共振潮汐分裂說;2、地月同源說;3、地外星體俘獲說;4、撞擊成因說。

共振潮汐分裂

這一月球起源假說是由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CHDar-win) 於1908年提出。他認為地球早期處於熔融狀態,自轉速度在冷卻過程當中加快,因赤道離心力過大,使地球變為一個橢圓形,在太陽的潮汐作用下形成共振,最後導致地球物質被拋出,經歷漫長時期的演化形成現在的月球。

地月同源

該假說認為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塊行星塵埃雲所形成。早期先形成以鐵為核心的地球,而後殘留在地球周圍的行星塵埃殘留物,經歷漫長歲月的吸積形成月球。

地外星體俘獲

月球原本是在太陽系內遊蕩的一顆星體,在機緣巧合之下,不幸被地球俘獲,成為地球的衛星。

撞擊成因說

這個假說認為地球曾經被一顆地外星體撞擊,將地球的矽酸鹽類地殼撞出地球,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無論共振潮汐分裂,還是地月同源,亦或是撞擊成因說,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同源性。但是地球元素和月球元素的不同,導致這種同源性無法解釋。首先地球上自然存在各种放射性元素,根據目前已知的數據,月球天然的放射性元素存在較少。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氦三,地球上已探明的氦三資源不足500千克,而根據阿波羅登月計劃返回來的數據結果分析,月球的氦三資源總量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噸到500萬噸之間!這種驚人的差異無法解釋地月同源性。

地外星體被地球俘獲這一假說,似乎更貼近真實。但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約27.3217地球日)與其繞自軸的自轉周期(27.322地球日)幾乎相同,這導致月球的一面幾乎始終面對地球,如此巧合的事情,讓捕獲一說也似乎站不住腳。

那麼我們再異想天開一點吧。

月球是另一個文明種族的星際逃離工具,這個文明達到了1型文明的程度。他們可以自由支配本星球的所有資源,完全掌握了核聚變。由於其自身所在的恆星系統發生了危機,迫使他們不得不轉移星際空間,尋找適合生存的星球。他們利用豐富的資源製造了星際發動機,將自身星球推離其所在的恆星系統,經歷了漫長的星際遊蕩後,來到了地球。核聚變過程產生了大量的氦三。如果在星際遊蕩的過程當中,找不到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將會繼續利用氦三資源。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月球的氦三資源是經歷幾十億年的「捕捉」沉澱而來。這種觀點認為其來自太陽風。太陽的核聚變產生大量的氦三,並被拋出太陽表面,以太陽風的形式散向宇宙空間。由於月球外層空間沒有大氣阻擋,於是氦三便被吹向月球表面並滲透到月球巖石層內。

不知道大家認為到底是哪一種觀點更貼近真實呢?

相關焦點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號為3He,它的原子核由二顆質子和一顆中子所組成,是穩定同位素。根據一些科學家的看法,正是氦-3有可能成為人類將來首選的發電能源。氦-3的儲量在整個地球上最多只有500公斤,可是在月球的土壤裡儲量豐富。中國「嫦娥一號」的科學目標第三條明確指出了這一研究重點:探索月壤的特性,研究月壤的厚度,估算氦-3的資源量。
  • 月球發現氦3資源,地球上不足1噸,而月球數量超過100萬噸
    導語:地球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月球成為了人類唯一「救星」,但是前景卻比我們想像中危險許多。科學家又該如何應對呢?資源問題的糾紛,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國矛盾的主要導火線。沒有資源,就沒法生產,工廠會因此倒閉,工人會大量下崗。
  • 為什麼氦-3大量存在於月球?
    【每日科技網】 氦-3大量存在於月球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氦-3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能夠在月球表面保存,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氦-3,其實就是氦氣的同位素氣體,氦元素在宇宙中比比皆是,由於月球表面接近宇宙真空環境,加上太陽風的吹啊吹,吹了幾十億年,恆星產生的氦-3更灰塵一樣在月球表面積累著。
  • 誘惑無限——月球未解之謎與未來構想(組圖)
    誘惑無限——未解之謎與未來構想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星球,月球常被比作地球的第八大洲。我們關於它的種種美好設想幾乎和圍繞在它身上的未解之謎一樣多。重返月球將成為人類尋找答案和實現夢想的全新旅程。
  • 中國探月不是為氦3 最重要是探明月球資源分布
    據新華社上海 11月 4日電針對此前有媒體報導的「中國探月科學目標鎖定氦 3」,中國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胡浩 4日說,中國探月具有多項重要的工程意義,將探月工程的科學目標簡單說成是開發氦 3資源是不準確的。  胡浩表示,被命名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測工程和載人航天工程一樣,也是一項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大工程。
  • 中國將率先探測月球氦-3資源量
    作為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的四項科學目標之一,月壤探測將通過月表微波特性,反演月表亮溫分布,估算全月球月壤結構與厚度,可以初步估算出全月球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和分布,這對人類未來和平開發利用月球能源有著重要意義。據介紹,氦-3原本大量存在於太陽噴射出來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中。在超高真空的月球表面,太陽風直接注入月球的月壤表面。經過46億年的日積月累,氦-3在月壤顆粒表面蘊藏豐富。
  • 人類未來有望從月球土壤中獲取清潔新能源氦-3
    但是,地球磁場卻將這些氦-3粒子拒之門外。月球上卻不會出現如此現象。據估算,在45億年的時間裡,月球總共從太陽光中吸收了一百萬噸到五百萬噸的氦-3物質。月球巖石中,氦-3物質的比例大約為十億分之十到二十。這一數據表明,提取一噸氦-3物質需要數億噸的月球土壤或巖石。但在發電量相同的情況下,使用月球能源氦-3的花費只是目前核電站發電成本的10%,氦-3的提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 美私營公司重返月球 氦-3將變革能源產業
    據國外媒體報導,離人類上次踏足月球已有近38年的歷史了,但最近,重返月球再次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因為美國幾家私營公司正在爭先恐後地準備去月球探礦和採礦。月球上的純淨能源氦-3(helium3)將使地球能源產業產生重大變革。
  • 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有大量的氦3,地球為什麼沒有?
    月球撞擊說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被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衝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不過此假說還沒最終確定。月球和地球氦-3含量的差別,是磁場和大氣的差別。說起這個問題要先說一下太陽,太陽核心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形成新物質的(氦)的同時不斷向外噴發能量,因此導致部分帶電粒子脫離太陽,能夠吹拂太陽周圍100多天文單位的範圍。太陽由於核聚變活動,氫聚變變成氦,其中一部分氦就是氦的同位素氦-3。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2kg土壤中,可能含有氦3這種能源
    科學家通過這些月壤得知,月球土壤元素成分跟地球很相似,但由於長期受到小行星撞擊而成為了一個玻璃化很嚴重的星球,另外含有重金屬,有比地球最低要多6種元素,在地球上要人工合成才有的金屬鈰在月球上是天然的。最重要的是,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
  • 開採月球上的氦3,對實現可控核聚變有何意義?
    與此同時,隨著地球上資源、能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加,將目光放到其它星體上進行能源資源開採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而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勢必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月球資源的開發,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一種熱潮。
  • 月球氦-3氣體還能醫用?或能挽救更多肺疾患者
    如果有人問你,月球、核武器、未來清潔能源、恐怖主義以及肺病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答案是氦-3(helium-3),這種氣體在地球上極其稀有,但其在月球上的含量卻比地球上豐富1億倍。而在最近,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登陸月球最深的隕石坑,中國實現了太空探索歷史上的「第一次」。與此同時,印度的「月船二號」(Chandrayaan-2)太空探測器也將登陸月球表面。它的目標之一是找到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氦-3礦藏,因為這種物質可以成為核聚變能源發電或推動火箭的燃料。
  • 月球氦-3氣體還能醫用?或能挽救更多肺疾患者
    圖:太空人站在月球表面上如果有人問你,月球、核武器、未來清潔能源、恐怖主義以及肺病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答案是氦-3(helium-3),這種氣體在地球上極其稀有,但其在月球上的含量卻比地球上豐富1億倍。2018年10月,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宣布了一種登月飛行器的概念,這種飛行器可能在未來10年幫助人類重返月球。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登陸月球最深的隕石坑,中國實現了太空探索歷史上的「第一次」。
  • 俄羅斯「能源」火箭公司擬在月球組織開採氦-3
    中新網5月19日電 據俄新網18日發自柏林的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公司計劃組織在月球大量開採高效率氦—3。這一信息是「能源」火箭公司總裁尼古拉·謝瓦斯季亞諾夫在2006年國際航空航天展上接受俄新社記者採訪時透露的。  他說,開採工作將在「快船號」載人運貨飛船開始定期飛行後開始進行,而目前快船號飛船正在研製中。
  • 完美能源氦-3,地球只有半噸可用,月球卻有百萬噸
    對照比較一下就能發現,我國每年的發電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能源,其中消耗的能源相當於近50億噸標準煤,然而如果用氦-3聚變能的話,只需要20噸就夠了,即便是全世界每年的發電量,使用100噸氦-3也足夠了,所以氦-3發電的優勢非常明顯,它也被科學家們稱為"完美能源"。
  • 月球未解之謎1: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何時來到我們的世界?
    氦3,這是一種熱核反應原料,由於它沒有中子,所以不會造成核汙染,是非常理想的清潔能源。據科學家推算,100噸氦3蘊含的能量便足夠全世界使用一年之久。但是地球上氦3的含量據推算總共只有0.5噸,可是月球氦3的含量估計在100萬噸以上。
  • 未來誰有權利開採月球?為啥可控核聚變一定要用月球上的氦-3?
    雖然月球上確實蘊藏著許多有價值的物質,但這些稀有的礦藏還不至於讓人類去月球上開採。但有兩種物質卻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那就是水和氦。用水作為火箭燃料,或者可作為月球基地的水資源太空旅行是非常昂貴和需要大量資源的項目。
  • 1噸相當1500萬噸石油能量,月球氦-3開採要等幾十年?中國超前?
    月球其實最為重要的還有一個「競爭品」在裡面,那就是月球的資源問題。隨著人類的發展,地球資源變得是越來越緊張,同時世界各國也在競爭之中,所以說開發地外星球就是其中的一個,而月球上最為重要的資源就是「氦-3」。該物質在地球上存儲極其少,並且完全不具備開發的價值。
  • 你根本就不了解月球:這種能源秒殺地球-月球,地球,能源,氦-3...
    科學家發現,氦-3在月球上儲量巨大,估計有100萬噸氦-3嵌附在月球表層,只需加熱到合適的溫度,90%以上的氦-3就會釋放出來。月球基地想像圖據估計,每年只需在月球上開採1500噸氦-3就可滿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了;整個月球上氦-3的總儲量,大約可供人類使用700年,這是個多麼誘人的數字啊!
  • 帶回清潔能源氦-3是嫦娥5號的一項重要任務,月球是能源之球
    隨著儲量開始減少,尋找替代品的緊迫性正在加劇——但長期的解決方案可能在幾十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上。它含有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可以被提取並帶回地球作為燃料而不破壞環境的氣體。威斯康星大學工程學教授庫欽斯基說:「氦-3的真正吸引力在於它是一個核過程,當然不會釋放任何溫室氣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