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這些海洋巨人,它們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嗎?

2020-12-05 銀河系未解之謎

專家們宣布2030年將是全球溫室效應最致命的一年,但是如果他們幫助了我們,這個災難將不會發生鯨魚,這些海洋巨人卻能夠大幅降低甚至阻止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積累,它們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嗎?

溫室效應

據外媒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稱,全球氣溫比之前升高了,溫室效應正在迅速發展成全球性災難

從1880年到1970年代末幾乎百年時間,大氣溫度以每年1-1.8攝氏度的溫度上升,但誰也不知道氣候系統是不是線性變化的,最小的變化也會使氣候系統陷入混亂,

那麼什麼是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行星的大氣層因為吸收輻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溫的效應,地球大氣層,不僅包含有多數有機體呼吸所使用的氧和植物光合作用所使用的二氧化碳,也保護生物的基因免於受到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溫室效應會產生相應的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這些氣體是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臭氧,嘗試氧氣等組成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碳循環」將自然界中的溫室氣體拿走,將碳沉積到系統中,自然界中地球底部有巨大的碳儲量,但自從工業革命起,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的大氣層內二氧化碳濃度由280ppm上升至400ppm

近代隨著人口增長,相應的二氧化碳的進一步排放加劇了氣候變化,同時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比如太陽活動,地球火山運動,海洋運動和人類活動等

在太陽系中,火星和金星也有溫室效應。金星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因此溫室效應問題相當的明顯,土衛六的大氣會吸收太陽輻射,但不會吸收紅外線的輻射,因此會有反溫室效應,使得其氣溫下降,假如真的失控地球將走向金星化。

假如溫度一旦升高到華氏2.72-3.6度,將導致從天然氣水合物中大量釋放甲烷,這將會引起騷亂,全球氣溫上升是很難控制的,但我們仍有時間改變這一狀況,因為我們正處在點燃導火索的第一階段

看起來科學家為整個過程付出了300年的時間,但是可能為時已晚,海平線以每年兩三毫米的速度在增加。山地冰川退化,中國西部乾旱地區冰川退化速度非常快,山地冰川過去50年的面積和冰量大概減少了15%-20%

我們必須立即行動,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法。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法

有哪些可能的方法能阻止二氧化碳排放量那

一種方法是,直接從空氣中捕獲碳並將其深埋在地球中,雖然這種方法理論上可以實施,但是這種方法比較複雜並且成本比較高

這使我們繼續尋找替代方案,令人驚訝的是,《自然》雜誌上的科學家們提出了簡單而精緻的建議

海洋生物學家稱:鯨已經存在數百萬年,一直以來,年長的大型鯨魚會在體內積聚碳,例如,藍鯨,灰鯨,格陵蘭島鯨,座頭鯨和其他種類的鯨

當鯨魚死亡時其頂部會沉入海底,以這種方式,一頭鯨魚平均可以儲存33噸的二氧化碳,試想一棵樹一百年也不過儲存2.2噸。

此外科學家發現,海洋中浮遊植物越多的區域二氧化碳儲存的越多,其實是鯨魚廢便含有浮遊植物生長所需的鐵和氮,鯨魚的活動有助於浮遊植物從底部吸收這些養分,使海洋表面的浮遊植物生物量提高了1%,這就是說,由於鯨魚的活動,將捕獲數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突然出現了20億棵樹

眾所周知,人類對大型鯨魚的威脅非常嚴重,如果之前人類沒有捕鯨的話,那麼今天的130萬種鯨魚將會增加到500萬種,這種商業捕鯨行為導致這種情況沒有改變,例如藍鯨已在短短的100年內減少了99%,雖然今年有所恢復,但目前還是只有之前的3%

據介紹,只有將鯨魚數量提高到之前的400-500萬頭,才能有效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目前鯨魚仍然面對著重大的生命危險,包括船舶漁網和塑料廢物,最貪婪的捕食者,仍舊繼續破壞著星球的生態平衡,他們通過吞噬鯨魚來滿足他們的貪婪

可怕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半島附近生活的鯨鯊,每天大約會攝入171件塑料物品。而它們正瀕臨滅絕。

拯救地球的方案

那麼為了拯救地球我們該怎麼辦?

全人類合作保護這些鯨魚,減輕對鯨魚的許多威脅,這些威脅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全球的協調

當前,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世界各國也正在積極的落實2030年的可持續發展議程

理論上每個人都認識到鯨魚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但是這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聯合起來呼籲全人類共同參與到保護鯨魚的活動中。

提倡素食人類要對抗氣候變化,唯一的最重要的事只能是停止肉食,這個時代,多少人正在忽略素食對地球如此重要?

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阻止氣候變化,選擇素食只是一個小舉措而已。可是,我們並不去做,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

因此,我們必須計算一條鯨魚的貨幣價值,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向那些遭受重大損失的人提供補貼

垃圾分類說到底,垃圾分類,這事對於對以往丟垃圾的行為形成習慣的我們來說,會潛意識地認為,這是存在困難的,會很麻煩

不過,我們需要不斷地打破原有的自己,重塑新生的自己,如果想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還真需要身體力行去做的。如果我們做到了,就是在扭轉社會群體的人類意識。

您願意和鯨魚一起合作,為了我們的地球共同努力嗎

如果您喜歡為拯救地球免受溫室災難之害的策略,別忘了推薦我們給您的朋友

相關焦點

  • 鯨魚噴出的水柱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暗示人類在摧毀它們的家園
    ,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群可以直接反映鯨魚的健康狀態,日後或可以通過研究鯨魚噴出的水柱,來更好地保護它們。鯨魚為何會噴水柱?鯨魚,雖然它們的名字中帶有「魚」字,而且它們也生活在海洋之中,不過事實上,鯨魚卻並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
  • 鯨魚噴出的水柱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暗示人類在摧毀它們的家園
    據報導,日前來自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採集、分析後,發現鯨魚噴出的水柱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群可以直接反映鯨魚的健康狀態,日後或可以通過研究鯨魚噴出的水柱,來更好地保護它們。
  • 科學家首次發現海洋「高音」,它們長29毫米,聲音比鯨魚還大
    如果有人問你,你了解地球嗎?大多數人在短暫的思考後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地球雖然很大,但是自己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地球上,怎麼會不了解地球呢?事實上,我們並不是很了解地球,比如說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生物,我們能說出名字的又有幾個?
  • 被鯨魚吃了又被吐出來,是幸運嗎?專家認為它們是把人類當朋友
    但是,科學家認為,把Rainer Schimpf的存活歸結於幸運,是不合理的,因為鯨魚基本是不會吃人類,它們對人類這種食物根本沒有興趣。首先,大多數鯨魚沒有可以撕裂肉和骨頭的牙齒。不光是鯨魚,任何水生動物都需要強壯的、特殊設計的牙齒,才能將人類這種大型哺乳動物肢解,以便消化。甚至,有的鯨魚根本沒有牙齒,所有種類的鬚鯨都被稱為「無牙鯨」,它們的嘴巴,只進化到夠捕捉小魚、魷魚、章魚和磷蝦等獵物的狀態。
  • 海洋科普(1303)| 鯨魚擱淺會鯨爆的原因
    本文來自 怪羅(ID:guailuo123)我們經常會在網際網路看到一些擱淺的鯨魚,它們龐大的身軀在沙灘上一動不動,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它們就會漸漸死亡,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一次「鯨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鯨魚雖然名字裡也有「魚」,但是它們卻更像我們人類。它們和我們一樣是哺乳動物,呼吸的是空氣,依靠的是肺,它們無法長時間呆在水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到水面呼吸。但是為什麼它們不能和我們一樣在陸地上多生活,哪怕是一小段時間呢?
  • 人類來自於海洋?達爾文進化論再受質疑,海底會有其他文明嗎?
    為什麼會到達陸地上的?這都是需要我們解開的謎題,其次,在進化論當中確實存在非常多的缺陷,比如人身體的不合理之處,既然人類從原始的動物進化成人類,是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和進化的,身體上的這些缺陷為什麼沒有在進化中被摒棄掉呢?它們的存在難道不會成為一種累贅嗎?
  • 鯨魚被稱為海洋霸主,它在海底真的沒有天敵嗎?有兩種生物它最怕
    按道理說,這麼強大的生物,應該是沒有任何其他生物能成為它們的天敵,但是事實上,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天敵,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也不能成為例外。虎鯨就是藍鯨的天敵之一,有人會好奇,虎鯨才5噸左右重,而且比藍鯨小那麼多,又怎麼能成為藍鯨的天敵呢?事實上,虎鯨是海洋世界裡的殺手,它們雖然體積不大,但是十分聰明,面對藍鯨這種巨型生物的時候,它們就會選用圍攻的方式對藍鯨進行攻擊。
  • 鯨落是鯨魚對海洋的饋贈,鯨爆卻是鯨魚留下來的「生化武器」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後,它的屍體會成為寶貝。一頭成年藍鯨,體長可超過30米,是個龐然大物。骨架會成為小型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同時它散發出去的氣味,會吸引眾多的魚類。藍鯨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可是讓它們垂涎三尺的。藍鯨的皮肉被分食之後,甲殼類生物正式登場,它們會分解藍鯨的骨頭。
  • 鯨魚死後會經歷什麼呢?
    鯨魚的屍體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分解,並且可以為海底黑暗深處的整個生態系統提供食物。鯨落鯨魚死後不久就開始腐爛,內臟開始腐爛。這種動物會隨著氣體膨脹,有時會浮到海洋表面,在那裡它會被鯊魚和海鳥捕食。最終,這個海洋巨人將開始下沉,下沉了一千米又一千米,直到最後停在海床上。
  • 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
    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時間:2015-10-26 12:1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 10月15日,一隻巨型抹香鯨擱淺在臺灣嘉義縣東石近海,18日被發現陳屍在八掌溪出海口沙洲。
  • 史前巨人是真的嗎,美國發現遠古巨人(曾與恐龍一起生活)
    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地球就存在無數年了,雖然我們在不斷探索,但還是有很多未解之謎,我們知道在遠古的地球又很多大型生物,而恐龍也統治著遠古地球,但美國的考古學家在一個古老的墓穴中竟發現了幾具遠古巨人骨架,他們猜測這些巨人是和恐龍在一個時期存在的,那麼史前巨人是真的嗎?
  • 鯨隱私部位都寄生了藤壺,它不疼嗎?這個會影響它們交配嗎?
    對於海洋的一些生物而言,比如海龜,鯨魚等等,藤壺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生物,因為這些海洋生物經常會受到藤壺的困擾,而且在海洋中,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因生物藤壺而死。尤其是在體型龐大的鯨魚身上,隨處可見藤壺的蹤跡,使得鯨魚像長了「牛皮癬」、「斑瘡」一樣難受,即便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也拿這些藤壺毫無辦法。
  • 我們人類並非唯一的一代人類,史前巨人之謎!
    自地球誕生四十六億年以來,我們人類只不過才兩三百萬年,人類存在的歲月微不足道!地球上真的只有我們這一代人類嗎?翻開古籍,我們會發現,很多的古籍之中,以及很多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記載,我們人類,並不是第一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那麼在我們人類之前是什麼人類呢?還別說,真的有記載!
  • 海洋中最為弱小的藤壺,為何成了海洋霸主鯨魚的噩夢?
    說到藤壺,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要是說到鯨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形態優美的鯨魚從水中高高地衝出,然後劃一個完美的曲線,在水花四濺中,又回歸了大海!看到這樣的美景,大家認為鯨魚這是在表演嗎?不,它們的真實目的你可能猜不到,它不是在表演,更不是在運動,它是在想擺脫附著在它身上的寄生蟲,藤壺!
  • 為什麼航母螺旋槳後面總是會跟著一群鯨魚?它們都不怕有危險嗎?
    今日話題:為什麼航母螺旋槳後面總是會跟著一群鯨魚?它們都不怕有危險嗎?說起海洋中的霸主你是否會想到航空母艦或是鯨魚呢,但不管是哪一個其塊頭那都是不一般的,一個是軍事領域的霸主,一個是海洋生物的霸主,那它們兩個之間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如果你瞬間被鯨魚吞下,會發生什麼?有存活的可能嗎
    被鯨魚吞下有存活的可能嗎,如果有的話怎樣才能生存下來?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大的動物並不在遙遠的古代,而是與我們處於同一個時代,它就是藍鯨,如果被藍鯨吞掉會經歷什麼呢!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專家卻說藍鯨吞下人類的可能性幾乎為0,這是由於它特殊的身體構造所決定的。藍鯨雖然吞下的食物非常多,但是他的食道卻只有10釐米至30釐米,相當於我們的小腿那麼粗。此時我們應該慶幸人類完美的身材幫助了我們!不會被藍鯨吃掉!而在鯨魚家族中,唯一能夠吞得下巨物的就是,如果它真的能夠吞下人類會發生什麼呢?
  • 史前文明?人類是外星人後代?證明這些,遺址和聖經都不可忽視
    恐龍一共在地球上存在了1億6千萬年,而在這一億六千萬年當中卻沒有誕生出文明;而反觀我們人類自身,我們從能夠站立的人開始算,算到到現在是300多萬年,這和恐龍存在的1億6千萬年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但是人類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誕生了文明。看上去,人類文明似乎已經達到了整個地球的最高高度,但是真的就是從未有過的高度嗎?
  • 疫情使海洋平靜,讓70年代後出生的鯨魚,首次度過健康的夏天
    他迅速從頭鯨魚身上取了肉樣本。利用樣本來研究它們的激素水平,因為激素的高低會隨著海洋哺乳動物的心理壓力而變化。疫情為科學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研究環境,解決了許多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人類活動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海洋生物的世界?
  • 上百噸重的鯨魚,它們的祖先也是龐然大物嗎?
    鯨魚的演化是較為奇特的,哺乳動物多是生活在陸地上,鯨魚的祖先也是如此,但是它們卻又重新返回了海洋。DNA中有一些轉位子,它們可以複製並插入其它基因中,這種過程是隨機的,因此轉位子插入到基因組的同一位置的機率是很低的,而現代鯨魚和現代河馬及一些反芻類動物的轉位子卻插入到基因組的同一位置,除了解釋為它們有親緣關係,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 日本人瘋狂獵殺鯨魚,真的是為了吃它們?專家:背後隱藏大陰謀
    隨著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許多的植物、動物都失去了賴以存活的家園,最終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在很久以前,人類開始選擇徵服大海,捕食鯨魚成了許多人的主業。但是由於肆無忌憚的捕撈,世界上現存的鯨魚種類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保護鯨魚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