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海洋的一些生物而言,比如海龜,鯨魚等等,藤壺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生物,因為這些海洋生物經常會受到藤壺的困擾,而且在海洋中,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因生物藤壺而死。
尤其是在體型龐大的鯨魚身上,隨處可見藤壺的蹤跡,使得鯨魚像長了「牛皮癬」、「斑瘡」一樣難受,即便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也拿這些藤壺毫無辦法。
你知道寄生在鯨魚身上的藤壺,會對鯨魚造成多大的痛苦嗎?
藤壺雖然有著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質厚厚的外殼,但藤壺並不是貝類,親緣關係更接近蝦蟹,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甲殼綱-蔓足亞綱-無柄目-藤壺亞目-藤壺科藤壺屬,整體的形狀類似於動物的牙齒,特別像馬的牙齒,所以藤壺也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馬牙」。
從技術上來說,藤壺是一種寄生生物,屬於變態發育,一生要經歷三個階段,分別為浮遊、無節幼體和腺介幼體。
可以這樣理解,藤壺一出生的時候是沒有外殼的,在幼體時,藤壺居無定所隨波逐流,如果遇到合適的寄主,就會分泌一種膠體,將自己固定在這個位置,發育長出外殼,開始長期的寄生生活。雖然藤壺是雌雄同體的生物,但一般都是異體受精。
由於藤壺是群居生物,所以在交配的時候,藤壺是用一個可伸縮的細管,將精子植入到周邊的藤壺中,完成交配的。交配之後,藤壺會將卵排入海域中,這些卵可以在水中存活數周,據統計一個藤壺能釋放出超過20000個卵。
一般在水流緩慢,基質粗糙的巖石以及生物表面比較適合藤壺寄生,並且藤壺在寄生的時候對顏色也有要求,如果是黃色的基質,藤壺是不會寄生的。
之所以藤壺會選擇鯨魚而不選擇鯊魚寄生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鯨魚的皮膚粗糙,褶皺也比較多,適合藤壺生長,而鯊魚的皮膚較為光滑;第二是鯨魚的遊泳速度較慢,但鯊魚、海豚等遊泳速度太快了,會影響藤壺的固著,因此藤壺會選擇鯨魚作為寄主。
首先藤壺會先用自己的觸角爬上鯨魚的身體,選擇一塊自己比較滿意的位置,只要幼體還未發育完全,就可以一直選擇,直到滿意為止。
一般來說,鯨魚頭部、下巴、背部是藤壺最喜歡的位置,但不同種類的藤壺有自己的喜好,會選擇特定的寄主,特定的寄主部位來寄生。例如在灰鯨在附著的藤壺是一種叫桶冠藤壺的,還有的藤壺喜歡附著在烏龜或者峭壁上……
在很多的紀錄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鯨魚有時會突然躍出海面,然後重重地拍打在海面上,其實這種行為是它們在試圖甩下自己身上附著的藤壺。
一般寄生在鯨身上的藤壺最為典型的就是桶冠鯨藤壺了,比如在2013年死亡的一頭雄性座頭鯨,其生殖器周邊都附著了一圈桶冠鯨藤壺。試想一下,在如此敏感的部位,有密密麻麻的藤壺扎進去,不難受就怪了!
藤壺的危害是相當大的,首先藤壺會寄生在海洋動物的身上,令它們感到不適,就拿鯨魚來說,在鯨魚身上就附著著密密麻麻的藤壺,藤壺在遇到鯨魚的時候,會儘可能的攀附上去,然後分泌出一種高粘度的液體,牢牢的將自己和鯨魚的皮膚粘在一起。
但這種「粘」可不像我們用膠水粘東西那樣直接粘在表面,而是逐漸侵入鯨魚體內,相當於在鯨魚的外表紮根釘子,每一根都深入血肉,無時無刻的折磨著鯨魚,令鯨魚感到「瘙癢」。
其次在海洋漁業當中,藤壺也是令人討厭的,因為它不但會附著在漁船的底部,讓船隻的航行速度降低,增加燃料消耗,而且還會影響儀器設備的正常工作,因為藤壺的附著會造成儀器的靈敏度以及壽命的降低。
其實鯨魚身上的藤壺會形成鯨魚的獨特印記,一些科學家有時候會依靠這些藤壺來辨別鯨魚。雖然藤壺的危害很大,但藤壺還能作為一種新式美食,這是因為藤壺自身所含有的營養蛋白物質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