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為何看不到大量的鯨蝨類東西?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會來嗎?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從鯨蝨或藤壺的本身來說,也是屬於動物類生物,而它們一般是寄主在鯨類動物的表皮上,並因此得名。當然最多的就是鯨蝨,下面我們也單獨從鯨蝨來說下為何鯨鯊沒有出現類似於鯨蝨的東西。

簡單的來說是跟這些鯨蝨的一些棲息方式存在關係,並且只會依附在不同區域的「縫隙」之中,所以要說它們為何不會出現,其實從生物的特性就可以看得出來。

當然綜合情況來說,鯨鯊其實也不是一種比較適合鯨蝨的生物,如果真實存在棲息的關係,肯定也不會太多,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情況,

鯨鯊為何看不到大量的鯨蝨類東西?

鯨鯊是屬於軟骨魚綱鬚鯊目海洋動物,並且身體十分的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而對於這種生物來說,體型結構看上去雖然有不同的色調,但是它的身體其實屬於「光滑型」的生物會走路去年,體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許多黃色斑點和垂直橫紋都是它身體本身的一種狀態,並沒有突出的皺紋狀態。而對於鯨蝨棲息寄主來說,它肯定是有變化的。

按照鯨蝨的分類來說,不同的鯨蝨都寄生在特定的鯨類身上,所以不同的鯨魚看到的鯨蝨也是不一樣的,而鯨蝨與鯨間的這種對應寄生關係在鬚鯨身上尤其明顯,同時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常見的寄生部位包括皮膚傷口、口腔邊緣、鼻孔、眼瞼和鰭褶等區域,有沒有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鯨蝨主要是根據一些「凸起凹陷」的位置來進行依附的。

所以這決定了它們是否能夠穩定下去,因為鯨蝨無法遊泳,通過鯨類之間的身體接觸而轉換寄主。所以如果沒有這些區域,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簡單的來說,這就是它們的生存避風港,在身體「光滑」的鯨鯊身上,根本就不會有太多的棲息區域,這是最為基本的原則。

鯨蝨的寄生生活持續終生,是地球上比較獨特的寄生物種,根據科學記載數據顯示,單頭鬚鯨身上的鯨蝨數量可達10萬隻,所以生物種群規模非常龐大,這就是大概的情況,下面我們也就了解下關於鯨鯊的一些基本情況。

鯨鯊如今分布如何?還多不多?

鯨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其實種群在如今也不多了。跟我們常說的情況一樣,主要是因為生態環境的變化導致了大量的鯨鯊出現消失,其中大量的捕殺是最為主要的原因,鯨鯊主要分布於各熱帶和溫帶海區,在我國各大海域不同的季節都可以看到,所以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是可以看到它們的存在。人類也曾經在700米深的海域發現過鯨鯊,這也說明了它的分布確實很廣泛。

而鯨鯊本身來說,幾乎是沒有天敵的,最大的天敵可以說就是人了,鯨鯊的商業獵捕、販賣、輸入與輸出活動在全球可以說不少,雖然這些年來,不少國家在禁止進行捕獵,但是也有重啟捕魚的人,所以這對這些動物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如果持續加上生態環境的影響,必然最終鯨鯊也會類似於其他生物一樣,緩慢的減弱和消失,甚至最終走向滅絕,所以這對人類來說也不是好事情。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會來嗎?

按照人類如今對地球生態環境,以及生物種群的影響來看,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還真的可能出現,所以我們需要警惕性生物滅絕的到來,畢竟生物群體的大規模減少已經是事實。在2020年我國就公布出來一種生物滅絕——長江白鱘,這也再次給人類發出了警告,生物滅絕確實出現了。

同時科學家們在9月也發布了一項研究說明,那就是最可愛的北極熊可能在本世紀末可能也會滅絕。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生物的滅絕可能已經出現,對人類的影響也在加大之中,只是我們感覺沒有那麼明顯。而站在生物的角度來說,生物是維持生態系統的一個基礎,一旦出現滅絕或消失,必然會導致生物群體的大規模減少,那麼人類作為頂端的食物鏈者,它們減少了,是不是也就危及到了我們生存,這都是相互的關係。

所以綜合情況而言,我們這裡從鯨鯊的情況,說到了如今的生物種群,也是期待大家多多保護地球的資源,生物群體只有穩定了,那麼我們地球也才會具有更好的生存空間,不然這對我們人類來說肯定會帶來巨大的影響。而這一切的根源都要從對生物的捕殺,棲息地的破壞等等做起,也只有人類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這是生物競爭之外的一個破壞情況。

相關焦點

  • 第六次大滅絕或真的來了!地球生命會走向「終結」嗎?
    第六次大滅絕或真的來了!地球生命會走向「終結」嗎?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通過近5億年來五次生物大滅絕的統計研究,科學家發現,生物大滅絕的發生非常有規律,只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新的生物大滅絕就會發生。如果是這樣,那現在我們距離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從時間周期上來看,似乎現在已經到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該發生的時候。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積極研究探索地球生態的變化,想要搞明白現在的地球生態到底是什麼情況?
  • 我們真的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嗎?
    主要從事植物分子進化和生物信息學研究。有人說全球環境正在惡化,2000年內會發生一次大滅絕。還有人說全球已進入大滅絕,又有人說現在平均每小時滅絕1個物種,更有人說,每小時小時就有3個物種滅絕,10000年內,生命將全部消亡。不同的數字在各種場合下公布,學術、新聞媒體廣泛引用,人云亦云,越說越玄。
  • 為什麼會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什麼時候會來臨?
    什麼是生物大滅絕?「生物大滅絕」這個詞彙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但是很少人真的了解這事咋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話說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地球上至今為止已經生活過100億種物種。比今天的人類都多,但是絕大多數的物種,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地球歷經了哪5次生物大滅絕?會有第六次嗎?
    隱生宙是指從地球誕生之初到寒武紀之前(約5.5億年前),這個時期內地球上的生物非常的少,即便在隱生宙的後期有藻類等生物出現,但是由於化石相對較少,所以也一併劃入了隱生宙。而顯生宙則是指生命多樣性的時期,從寒武紀開始一直到今天。因此,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就是發生在顯生宙這一時期內的。下面,我們來了解地球五次生命大滅絕。
  • 科學家證明,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進行時,霍金預言難道是真的?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發展歷史上,人類已知出現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而自從工業化以來,人類不斷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隨意的對生物進行捕殺,自然資源開發等等,導致我們地球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而對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出現,不少的科學家已經發出警告,那就是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正在進行之中。
  • 溫室氣體真會導致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真的會導致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  1月13日,在南京舉行的「重大氣候轉折期生命演變與環境和深時全球古地理、古氣候重建」研討會上,來自古生物學、地球生物學、地層學領域的26位院士、500餘名專家對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機理與環境演變的關係進行了一輪細緻的梳理。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拉開序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會持續存活多久?
    從地球上生命出現至今,已知的物種大滅絕,已經發生過5次。每一次物種大滅絕,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都是一次「大洗牌」,每一次倖存下來的動物都快速演化,重新讓地球變得生機勃勃,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是否會再次恢復如初呢?
  • 地球經歷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已經來臨,人類會是罪魁禍首嗎?
    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第六次大滅絕真的在發生嗎?科學家:真正可怕的是它正在加速
    人類在滅絕其他動物的同時,也是在自斷手足——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Paul Ehrlich關於第六次大滅絕的說法,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隨著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大量的動物逐漸失去自己的家園,走向了滅亡。科學家們形象地稱之為地球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也許這個概念在最初被提出的時候略顯誇張,但事到如今,幾乎沒有人不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難道這件事真的發生了嗎?很顯然,和上個世紀相比,生物的數量有了明顯的下降。數百種珍稀、獨特的物種,在上個世紀都徹底成為了歷史。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出現了?
    從現有的趨勢來看,人類活動的影響確實大了很多,那必然在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之下,動植物的滅絕或消失肯定會加速之中,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我國宣布滅絕的生物——白鱘。這個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生物確實令人惋惜,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真實的它,包括我自己,都已經滅絕了,那麼也不可能再看到它了,除非再現「奇蹟」,但是這個概率極低。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來了?美國海岸現大量海鸚死亡事件
    作者:文/虞子期5月,大家應該看過關於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就是說受到人類活動得影響,地球上的100萬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也就是說地球生物面臨的危機也是越來越大。而同樣是在5月,又一次生物事件引發了科學愛好者的關注,這難道不成真的出現了生物大滅絕的跡象了嗎?第六次就這麼來了?根據5月30日環境科學報告顯示,美國阿拉斯加出現成千上萬的海鸚死亡事件。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來看看。根據美國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發現的大量海鸚遺骸只是冰山一角,並且代表著有多達8800隻大規模死亡事件。
  • 六次生物大滅絕,前五次早已經歷,第六次卻已離我們不遠
    你們知道在人類之前的那些生物為什麼都滅絕了嗎?地球一共經歷了多少次這樣的物種滅絕事件?在瑪雅文獻中所記載的5個太陽紀中,就詳細的記錄了他們滅絕的原因。無獨有偶,在世界歷史上,地球的物種也經歷了5次大滅絕,那這五次滅絕事件都有哪些原因呢?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要來了?跡象已經顯現
    現在可能已經有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跡象了。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和巴魯克學院的研究小組的發布在《科學報告》的研究報告顯示,現在珊瑚正在面臨一場重大滅絕事件的風險。
  • 長達二十米的巨齒鯊以鯨為食,為何鯨生存了下來,它卻滅絕了?
    ,而霸王龍的咬合力在3.6噸到5噸左右,這就是為何巨齒鯊能輕鬆咬碎鯨魚肋骨的原因。科學家利用已發現的巨齒鯊的牙齒和脊椎部分的化石,推測這種生物的長度可能達到了二十米,重達70噸,一張大嘴張開就有2.8米。但是這只是基於科學的推測,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巨齒鯊的完整化石,原因在於這種兇悍的生物其實是軟骨魚類,這就意味著大多數部位的骨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 時隔113年後它回來了,帶來一個壞消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但同樣的也會有一些好消息傳來,比如說一些曾經消失滅絕的生物,突然重現在大家視野中,弄得大家一臉懵逼,很多人都想弄清楚,為何已經滅絕的動物能夠再次復活呢?與其說是復活,倒不如說是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眼中。首先我們來看看費爾南迪納巨龜所處的生活條件,費爾南迪納島環境非常險惡,在島上還有一座火山,火山是活的,所以經常會爆發,這種烏龜居住在危機四伏的小島上,都能夠安然地生存下來,這無疑是一個奇蹟了。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科學家只發現了一隻雌性的費爾南迪納巨龜,這會不會是該種群的最後一隻呢?
  • 歐洲海岸大規模鯨魚擱淺,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物的種群非常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受到的威脅很小,而在人類一系列的活動之下,不少的科學家都在警告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並且正在加速之中,我們將可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生物消失或滅絕。
  • 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的種群非常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受到的威脅很小,而在人類一系列的活動之下,不少的科學家都在警告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並且正在加速之中,我們將可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生物消失或滅絕。
  • 距離上次大滅絕多久了?如果第六次大滅絕出現,人類能夠倖免嗎
    雖然我們不知道地球生命怎麼起源,但是通過間接的方式,我們可以了解到地球生命的進化歷程,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裡,地球很多物種出現後又消失了,在某些時候,甚至會出現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在大約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了,當時導致了地球上8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在大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第二次大滅絕發生了,當時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在大約2.5億年前,第三次大滅絕發生,當時超過96%的生物都從地球上消失。在大約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第四次物種大滅絕發生了,地球上的爬行動物大規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