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土金屬指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元素,包括鈹(Be)、鎂(Mg)、鈣(Ca)、鍶(Sr)、鋇(Ba)、鐳(Ra)、六種元素。其中鈹也屬於輕稀有金屬,鐳是放射性元素。鹼土金屬共價電子構型是ns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形成+2價陽離子,表現強還原性。鈣、鎂和鋇在地殼內蘊藏較豐富,它們的單質和化合物用途較廣泛。
金屬特徵:英文名稱:alkaline-earth metal,鹼土金屬指ⅡA族的所有元素,共計鈹(Be)、鎂(Mg)、鈣(Ca)、鍶(Sr)、鋇(Ba)、鐳(Ra)六種,鹼土金屬在自然界均有存在,前五種含量相對較多,鐳為放射性元素,由瑪麗·居裡(M.Curie)和皮埃爾·居裡(P.Curie)在瀝青礦中發現。
鹼土金屬中除鈹外都是典型的金屬元素,氧化態為+2,其單質為灰色至銀白色金屬,硬度比鹼金屬略大,導電、導熱能力好,容易同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作用,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和碳酸鹽,失去光澤。鹼土金屬的氧化物熔點較高,氫氧化物顯較強的鹼性(氫氧化鈹顯兩性),其鹽類中除鈹外,皆為離子晶體,但溶解度較小。
在自然界中,鹼土金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鈣、鍶、鋇可用焰色反應鑑別。由於它們的性質很活潑,一般的只能用電解方法製取。而ⅡA族元素之所以被稱為鹼土金屬,則是因為ⅡA族元素首先同IA族元素都具有較強的活動性,且對應的氫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也呈強鹼性,但是這些氫氧化合物的溶解度一般較小
元素性質:物理性質,鹼土金屬的單質為銀白色(鈹為灰色)固體,容易同空氣中的氧氣作用,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失去光澤而變暗。它們的原子有兩個價電子,形成的金屬鍵較強,熔、沸點較相應的鹼金屬要高。單質的還原性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增強。鹼土金屬的硬度大於鹼金屬,鍶、鈣、鋇可用刀子切割,新切出的斷面有銀白色光澤,但在空氣中迅速變暗。其熔點和密度也都大於鹼金屬,但仍屬於輕金屬。鹼土金屬的導電性和導熱性能較好。鹼土金屬的碳酸鹽不溶、硫酸鹽隨著原子序數增加,溶解度逐漸減小。
化學性質:鹼土金屬最外電子層上有兩個價電子,易失去而呈現+2價,是化學活潑性較強的金屬,能與大多數的非金屬反應,所生成的鹽多半很穩定,遇熱不易分解,在室溫下也不發生水解反應。它們與其他元素化合時,一般生成離子型的化合物。但Be2+和Mg2+離子具有較小的離子半徑,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共價鍵的化合物。鈣、鍶、鋇和鐳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隨著它們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有規律地變化。鹼土金屬的離子為無色的,其鹽類大多是白色固體,和鹼金屬的鹽不同,鹼土金屬的鹽類(如硫酸鹽、碳酸鹽等)溶解度都比較小。
鹼土金屬(鈹除外)在空氣中加熱時,發生燃燒,產生光耀奪目的火光,形成氧化物(鋇形成過氧化物)。鹼土金屬在高溫火焰中燃燒產生的特徵顏色,可用於這些元素的鑑定。與水作用時(鈹不與水反應),放出氫氣,生成氫氧化物,鹼性比鹼金屬的氫氧化物弱,但鈣、鍶、鋇、鐳的氫氧化物仍屬強鹼。
鈹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膜,在空氣個不易被氧化,跟水也不反應。鎂跟熱水反應,鈣、鍶和鋇易與冷水反應。鈣、鍶和鋇也能與氫氣反應。在空氣中,鎂表面生成一薄層氧化膜,這層氧化物緻密而堅硬,對內部的鎂有保護作用,所以有抗腐蝕性能,可以保存在乾燥的空氣裡。鈣、鍶、鋇等更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物疏鬆,內部的金屬會繼續被氧化,所以鈣、鍶、鋇等金屬要密封保存。 [1]
單質的主要反應,與氧氣反應:M(s)+O(g)——→MO(s)與滷素反應:M(s)+X——→MX(s)與水反應:M(s)+2H2O(L)——→M(OH)(aq)+H↑(g)與酸反應:2H+(aq)+M(s)——→M2+(aq)+H↑(g)與不活潑金屬的可溶鹽反應:M(s)+Cu2+(aq)——→M2+(aq)+Cu(s)
元素介紹:鈹,Be原子的價電子層結構為2s2,它的原子半徑為89pm,Be2+離子半徑 為31pm,Be的電負性為1.57。鈹由於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特別小(不僅小於同族的其它元素,還小於鹼金屬元素),電負性又相對較高(不僅高於鹼金屬元素,也高於同族其它各元素),所以鈹形成共價鍵的傾向比較顯著,不像同族其它元素主要形成離子型化合物。因此鈹常表現出不同於同族其它元素的反常性質。
(1)鈹由於表面易形成緻密的保護膜而不與水作用,而同族其它金屬鎂、鈣、鍶、鋇均易與水反應。(2)氫氧化鈹是兩性的,而同族其它元素的氫氧化物均是中強鹼或強鹼性的。(3)鈹鹽強烈地水解生成四面體型的離子[Be(HO)]2+,Be-O鍵很強,這就削弱了O-H鍵,因此水合鈹離子有失去質子的傾向:因此鈹鹽在純水中是酸性的。而同族其它元素(鎂除外)的鹽均沒有水解作用。
鎂是一種輕質有延展性的銀白色金屬。在宇宙中含量第八,在地殼中含量第七。密度1.74克/釐米3,熔點648.8℃。沸點1107℃。化合價+2,電離能7.646電子伏特,是輕金屬之一,具有展性,能與熱水反應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生眩目的白光,許多金屬是用熱還原其鹽和氧化物來製備。金屬鎂能與大多數非金屬和差不多所有的酸化合,大多數鹼,以及包括烴、醛、醇、酚、胺、脂、酯和大多數油類在內的有機化學藥品與鎂僅僅輕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元素原子量40.08,銀白色的輕金屬。質軟。密度1.54克/釐米3。熔鈣點839±2℃。沸點1484℃。化合價+2。電離能6.113電子伏特。化學性質活潑,能與水、酸反應,有氫氣產生。在空氣在其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物和氮化物薄膜,以防止繼續受到腐蝕。加熱時,幾乎能還原所有的金屬氧化物。
鈣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廣,以化合物的形態存在,如石灰石、白堊、大理石、石膏、磷灰石等;也存在於血漿和骨骼中,並參與凝血和肌肉的收縮過程。金屬鈣可由電解熔融的氯化鈣而製得;也可用金屬在真空中還原石灰,再經蒸餾而獲得。鈣用來作合金的脫氧劑,以及油類的脫水劑等。鍶元素原子量87.62,銀白色軟金屬。密度2.6克/釐米3。熔點769℃。
鍶沸點1384℃。化合價+2。第一電離能5.695電子伏特。化學性質活潑,於空氣中加熱時能燃燒;易與水和酸作用而放出氫;在到熔點時即燃燒而呈紅色火焰。 1808年,英國的克勞福特和戴維先後由鉛礦和鍶礦中發現了鍶。鍶是鹼土金屬中豐度最小的元素。主要的礦物有天青石和碳酸鍶礦。可由電解熔融的氯化鍶而製得。用於製造合金、光電管,以及分析化學、煙火等。質量數90的鍶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作β射線放射源,半衰期為25年。 [2] 鋇元素原子量137.3,銀白色金屬,略具光澤,有延展性。密度3.51克
鋇/釐米3。熔點725℃。沸點1640℃。化合價+2。電離能5.212電子伏特。化學性質相當活潑,能與大多數非金屬反應,在高溫及氧中燃燒會生成過氧化物BaO2。易氧化,能與水作用,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溶於酸,生成鹽,鋇鹽除硫酸鋇外都有毒。1808年,英國的戴維,用汞作陰極,電解由重晶石製得的電解質,蒸去汞,而製得鋇。自然界中有重晶石和碳酸鋇礦。可由熔融的氯化鋇在氯化銨存在下電解而製得。鋇用於制鋇鹽、合金、焰火等;也是精製煉銅時的優良去氧劑。鐳元素原子量:226,密度6.0克/釐米3(20℃)。熔點700℃,沸點
鐳約1140℃。銀白色有光澤的軟金屬。在空氣中不穩定,易與空氣中氮和氧化合。與水作用放出氫氣,生成氫氧化鐳Ra(OH)2。溶於稀酸。化學性質與鋇十分相似;所有鐳鹽與相應的鋇鹽是同晶型的。鐳能生成僅微溶於水的硫酸鹽、碳酸鹽、鉻酸鹽、碘酸鹽;鐳的氯化物、溴化物、氫氧化物溶於水。已知鐳有13種同位素,226Ra半衰期最長,為1622年。
1898年,由瑪麗·居裡(Marie Curie)和皮爾·居裡(Pierre Curie)發現。1910年,居裡夫人和德比恩電解純的氯化鐳溶液,用汞作陰極,先得鐳汞齊,然後蒸餾去汞,獲得金屬鐳。鐳存在於多種礦石和礦泉中,但含量極稀少,較多的來源於瀝青鈾礦中。在處理瀝青鈾礦提取鈾時,鐳經常與鋇一起在不溶於酸的殘渣中以硫酸鹽形式回收,提純獲得。鐳能放射出α和γ兩種射線,並生成放射性氣體氡。鐳放出的射線能破壞、殺死細胞和細菌。因此,常用來治療癌症等。此外,鐳鹽與鈹粉的混合製劑,可作中子放射源,用來探測石油資源、巖石組成等。
發現過程:人們對石灰的利用雖然很早,但它的組成是什麼卻知道得相當遲。至於苦土(氧化鎂)、鍶土(氧化鍶)、重土(氧化鋇)的組成更不知道了。由於當時沒有辦法使它們分解,證明它們是化合物,這種狀況一直到18世紀,大多數化學家都認為它們都是元素。那時只有化學家拉瓦錫不以為然,他說:「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金屬,大概只是自然界中所有金屬的一部分,例如,凡對氧的親合力較碳更大的金屬,因為都不易還原成金屬狀態,所以我們只能找到它們的氧化物。我們已往所認為是土質的重土,十之八九大概是一種氧化物。
它所表現出來的性質與金屬氧化物十分接近。嚴格說來,我們現在稱為土質的物質,恐怕都是我們現在的方法尚不能還原的金屬氧化物。」戴維同意拉瓦錫的看法,並提出了獨特的預見:「如果化學結合具有我曾經大膽設想過的那種特性,不管物體中的元素的天然電力(結合力)有多麼強,但總不能沒有限度,且我們人造的儀器的力量似乎是能夠無限地增大,希望新的方法(指電解)能夠使我們發現物體中真正的元素。」戴維在拉瓦錫的啟發下,決心在製得鈉和鉀的基礎上,採用新的、強有力的電解方法來製取土質中所含的金屬。
1807年,戴維電解KOH得到金屬K(Potassium),用同樣的方法從NaOH中得到金屬Na(Sodium);1808年,戴維把潮溼的石灰和氧化汞按3:1的比例混合,放在白金皿中進行電解得到了鈣汞齊,並製得了鈣;後來又從菱鍶礦石(SrCO3)、重晶石(BaSO4)和苦土(MgO)中到得了三個新的金屬元素單質——鍶、鋇(Barium)和鎂;鈹(Beryllium)是1845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用他電解發現鋁的方法製得的。鐳是由瑪麗·居裡(M. Curie)和皮埃爾·居裡(P. Curie)在瀝青礦中發現的。 [4]
製備應用:存在形式,鹼土金屬除鐳外在自然界中分布也很廣泛,鎂除光滷石外,還有白雲石CaC,光滷石O3·MgCO3和菱鎂礦MgCO3等;鈹的最重要礦物是綠柱石3BeO·Al2O3·6SiO2。鈣、鍶、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為難溶的碳酸鹽和硫酸鹽,如螢石CaF2、石灰石CaCO3、碳酸鍶礦SrCO3、碳酸鋇礦、石膏CaSO4·2H2O、天青石SrSO4和重晶石BaSO4等。海水中含有大量鎂的氯化物和硫酸鹽,1971年世界鎂產量有一半以上是以海水為原料生產的。
製備方法:鈹通常是用金屬鎂在大約1300℃下還原BeF2來製取的,也可以用電解熔融BeCl2(加入鹼金屬氯化物作助熔劑)的方法製得。鎂是所有這族金屬中生產規模最大的金屬,世界年產量在幾十萬噸以上。電解法和矽熱還原法是工業上生產鎂的主要方法。電解法是在750℃的溫度下,通過電解熔融的MgCl2而獲得鎂。矽熱還原法則是在減壓和1150℃的溫度下,用矽鐵與煅燒過的白雲石進行反應而製得鎂:2(MgO·CaO)+FeSi==2Mg+Ca2SiO4+Fe鈣、鍶、鋇都可以用其氯化物進行熔鹽電解製得,鍶和鋇還可以用金屬鋁在高溫和真空條件下還原其氧化物製得。 [5]
用途作用:鹼土金屬有著廣泛的用途。鈹具有透過X射線的能力,常用作X光管的透射材料和製造霓虹燈的元件。鈹也用作原於反應推的減速劉,鈹青銅合合的抗拉強度很大,比鋼大9倍,而彈性似彈簧鋼,被稱為「超硬合金」,其機械性能優良,硬度大,彈性好,抗腐蝕能力強,常用於製造氣閥座、手錶遊絲、高速軸承、耐磨齒輪及精密儀器的零件等。鈹-鎂-鈷合金輕而堅硬,常用於航空航天工業中。鈹及其化合物有毒,能導致嚴重的肺病和皮膚炎。
鎂離子在機體中的生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鎂能激活人體中的不少生物酶,對蛋白質的合成起重要作用。鎂是構成葉綠素的重要成分。鎂還具有鎮靜作用,在血液中注射鎂鹽可以引起麻醉。在工業中,鎂主要用於制強度高、密度小的合金,廣泛用於汽車、飛機製造業中。
鈣是構成人和動物骨骼的主要成分,在傳遞神經脈衝、觸發肌肉收縮和激素釋放、血液的凝結以及正常心律調節中,Ca2+都起著重要的作期。鈣鹽是人休必需的無機鹽。人體每天要補充400~1500mg的鈣。如果人體缺鈣就會導致佝僂病及骨質硫松症。鈣主要來源於牛奶、乾酪及綠葉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