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素周期表知識講解,帶你了解化學知識,快來學習吧

2020-12-03 可愛豬豬狗的分享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滷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於周期表能夠準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係,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範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中國教學上長期習用的是長式周期表。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創造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製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1]原子半徑由左到右依次減小,上到下依次增大。

在化學教科書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張「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它的發明,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門捷列夫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按照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排列,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縱行,編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成為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之一。隨著科學的發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後被填滿。當原子結構的奧秘被發現時,編排依據由相對原子質量改為原子的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或核電荷數﹚,形成現行的元素周期表。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跟元素的原子結構有如下關係: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的預測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特性(、鈧、)。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射線X,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排列。後來又經過多名科學家多年的修訂才形成當代的周期表。[2]將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並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一個縱列。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序號,大小恰好等於該元素原子的核內質子數,這個序號稱為原子序數。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性質有明顯的規律性,科學家們是按原子序數遞增排列,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VIII B族包含三個縱列)。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從左到右每個縱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氫屬於I A族元素,而氦屬於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也顯示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稱為化學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3]元素周期表的意義重大,科學家正是用此來尋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

2015年12月31日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發表了題為《四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獲得永久席位》的報導。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宣布俄羅斯和美國的研究團隊已獲得充分的證據,證明其發現了115、117和 118號元素。此外,該聯合會已認可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了113號元素。

兩個研究團隊通過讓質量較輕的核子相互撞擊,並跟蹤其後產生的放射性超重元素的衰變情況,合成了上述四種元素。IUPAC執行理事林恩·瑟比說,有關確認新元素的報告將於2016年初公布。官方對這些元素的認可意味著它們的發現者有權為其命名並設計符號。113號元素將成為首個由亞洲人發現並命名的元素,於2016年6月正式命名為Nihonium,符號Nh。[4]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宣布第113,115,117,118號元素存在,它們將由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科學家命名。IUPAC官方宣布,元素周期表已經加入4個新元素。[5]

2016年6月8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宣布,將合成化學元素第113號(縮寫為Nh)、115號(Mc)、117號(Ts)和118號(Og)提名為化學新元素[6]

很多人注意到,元素周期表最後幾位元素經常是以Uu開頭的,其實這只是一種臨時命名規則,叫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在這種命名法中,會為未發現元素和已發現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個臨時西方文字名稱並規定一個代用元素符號,使用拉丁文數字頭以該元素之原子序來命名。此規則簡單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決了對新發現元素搶先命名的惡性競爭問題,使為新元素的命名有了依據。

ununquadium便是由un(一)- un(一)- quad(四)- ium(元素)四個字根組合而成,表示「元素114號」。元素114命名為flerovium(Fl),以紀念蘇聯原子物理學家喬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而ununhexium便是由un(一)- un(一)- hex(六)- ium(元素)四個字根組合而成,表示「元素116號」。元素116名為livermorium (Lv),以實驗室所在地利弗莫爾市為名。

原子半徑:(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五、六周期間的副族除外)

元素化合價:(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氮元素+5(氟無正價,氧無最高正價),其他周期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都由碳族-4遞增到-1。(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最低負價均相同。(ⅥA、ⅦA、0族除外)

單質的熔點:(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副族熔點在VIB族達到最高,以後依次遞減)(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副族不規則)元素的金屬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2)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鹼性: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F和O除外)

非金屬氣態: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強;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單質的氧化性: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氧離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單原子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元素位置推斷: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根據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所以應熟記各周期元素的種數,即2、8、8、18、18、32、32。如:①114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14-2-8-8-18-18-32-32=-4,8+(-4)=4,即為第七周期,第ⅣA族。②75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5-2-8-8-18-18=21,21-14=7,即為第六周期,第ⅦB族

稀有氣體元素:稀有氣體也稱為惰性氣體 它們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穩定的稀有氣體為:氦(He) 氖(Ne)氬(Ar)氪(Kr) 氙(Xe)氡(Rn)牢記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2、10、18、36、54、86,通過稀有氣體的位置,為某已知原子序數的元素定位。如:要推知33號元素的位置,因它在18和36之間,所以必在第4周期,由36號往左數,應在ⅤA族。

次級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從上到下p區元素的變化規律不是一條嚴格遞增的曲線,而是一條鋸齒狀曲線。曲線上有兩個拐點:第二周期和第四周期。按照相對論效應的計算,第六周期會出現第三個拐點。[32]

第二周期的不規則性:成因是第二周期的內層電子少(只有1s2),原子半徑特別小,所以第二周期元素成鍵的方式及種類和後面幾個周期差異很大。例如氮族元素(ⅤA),第3~6周期的五氯化物均已製得,但是NF5卻不存在,更不必說NCl5等分子了。又如碳和矽的最大配位數不同,導致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矽晶體結構的不同。

第四周期的不規則性:第四周期的p區元素剛剛經過d區,所以原子半徑比同族的第三周期相比變化不大。因此,第四周期元素很多化合物較不穩定,如HClO4和HIO4很早就被製得了,但HBrO4卻是在1967年才製得,且氧化性為高滷酸(高氟酸除外,因熱力學不穩定)中最強。

第六周期的不規則性(6s2惰性電子對效應):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太大,6s電子電子云間隔很大,不易成鍵。除Tl(Ⅲ)較穩定以外,其餘第六周期p區元素均很難顯現族價。比如Bi2O3還原性比Sb2O3差得多,Bi2O5氧化性比Sb2O3強得多,而Po(Ⅵ)和At(Ⅶ)預計不會存在。

相關焦點

  • 漲知識!快來看看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1/5)
    快來看看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1/5) "← →"翻頁 化學元素周期表被做成格子鋪一樣的展櫃,裝著煉出來的各種元素。
  • 學好化學,從元素周期表開始!
    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元素周期表,它主要是用於我們在學習中查找某一元素在周期表格上的位置,從而判定它所帶有的某些性質。
  • 漲知識!快來看看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具有電腦顯示屏,可以直觀感受各種元素屬性。 胡耀傑 攝中新網青島12月5日電 (記者 胡耀傑)化學元素周期表被做成了像格子鋪一樣的展櫃,一個個玻璃小瓶裡,裝著煉出來的各種元素。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胡耀傑 攝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胡耀傑 攝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胡耀傑 攝據悉,這套實物元素周期表由該校畢業生李永泉、劉華棟、張魯三名同學捐贈。
  • 化學 | 元素周期表,你了解有多少?
    (元素周期表注音版)來,先聽聽歌,看個視頻吧。
  • 元素周期表也有自己的節日 深北莫師生帶市民「玩轉」化學
    原標題:元素周期表也有自己的節日深北莫師生帶市民「玩轉」化學深圳商報2019年12月25日訊 磁懸浮列車運行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如何製作電影裡逼真的流血效果?哪些物質混合在一起能引起「化學火山」的爆發?
  • 元素周期表中學生都應該了解的知識,學習化學的基礎!
    顫抖吧化學在說元素周期表之前,你們知道這個是誰發現的嗎?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很多考試中都考過了)中學階段老師一般要求我們背誦前20位化學元素,這裡餓哦建議大家背誦前三十位!1.元素周期表: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現在已知的100多種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 金牌教師:巧將元素周期表化繁為簡,都是你沒見過的口訣,快來學
    金牌教師:巧將元素周期表化繁為簡,都是你沒見過的口訣,快來學初中化學總體來說學習難度不會太大,基本上都是以認識這門學科為基礎,可是同學們平時在化學的學習過程當中,肯定有兩部分的知識點是需要特別掌握的,一部分是化學式的書寫與應用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考點之元素周期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考點之元素周期表,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元素周期表   1、結構:7個周期16個族   2、元素周期表與原子結構的關係   (1)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電子層數=周期數;   (2)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主族數。
  • 說你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罵人的意思嗎 是什麼梗介紹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最近的網絡熱詞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很多網友對於有些新熱詞不太了解,接下來小編帶來了關於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的介紹,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什麼梗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一個段子,段子裡兩位年輕人吵架,女孩對男孩說:「你全家包括你都是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所以說有文化真可怕,吵架罵人都不帶髒話的,而是暗諷。  其實學過化學都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化學的基礎元素表,它的第51號元素是:銻。符號是:SB。
  • 來,帶你認識元素周期表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元素周期表嗎?它是一個大表格,包含了許多化學元素。接下來,我們就讓它來介紹一下自己吧。嗨,大家好!我叫元素周期表,在每一本化學教材的最後一頁,你都可以看見我的身影,我詳細有序地記錄著至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
  • 用HoloLens背化學元素周期表 懸空互動超炫酷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個既枯燥又重要的知識,現在Hololens上出現了一款叫「MyLab」的應用可以讓你懸空學習元素周期表,同時可以和單個元素互動,多個元素還可以結合,看元素反應後的效果。 VR遊戲下載、新遊推薦、福利,盡在17173VR!
  • 高一化學組舉辦元素周期表手工設計大賽
    01前期宣傳及背景背景介紹及宣傳: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原子的內部結構和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規律,使化學的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當年,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的周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經過綜合推測,成功地預言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現在科學家利用元素周期表,指導尋找製取半導體、催化劑、化學農藥、新型材料的元素及化合物。    鑑於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高一學生在4月份已經學習了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對元素周期表有了深入的了解,於是開展元素周期表手工設計大賽。
  • 那些關於化學元素的小知識
    從周期表的第4族開始(過去的說法叫做IVB族,如今化學元素的分族就是按照元素周期表從左至右的順序,從第1族到第18族),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元素了。比如鈦,因為如今多數青少年都戴眼鏡,即使不知道鈦在工業上的用途,起碼也知道鈦鏡架很貴;比如鉻,硬度最大的金屬單質,不鏽鋼的成分之一;再比如錳,初中化學必背高錳酸鉀二氧化錳等等……不過,過渡元素相關知識實在太多。比如之前提到的稀土元素們,光把它們的名字全部記住就要很費工夫。
  • 《我的世界》能夠學習化學知識?八張圖告訴你真的可以!
    歡迎大家再次如約而至收看熊貓的《我的世界》「遊戲那些事兒」~今天呢,熊貓君將和各位分享一下幾名玩家在遊戲當中學習化學知識有趣經歷,不僅有118位化學元素~還能讓你在遊戲中快速的背會這118位化學元素~在MC學習化學元素周期表,再也不怕老師提問啦~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圖文結合一起來了解一下
  • 【化學世界】元素周期表--超詳細講解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創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原子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漲知識 | 集齊元素周期表元素,大概要多少錢
    漲知識 | 集齊元素周期表元素,大概要多少錢 2018-10-03 0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學界的寶圖-元素周期表
    化學界的寶圖大家一定很熟悉劇場和電影院的座次表吧,那是一張按劇場座位畫出來的表。如果你拿到一張電影票,只要看看那張表,不用走進電影院就能知道自己坐在哪兒,因為那張表上把每個號碼的位置都畫出來了。化學周期表就是化學元素的『坐次表」,每個元素該坐在哪一行,哪一列,表上都寫得清清楚楚。在化學和物理學教科書裡,各種手冊裡,甚至連常用的小字典裡都印著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一門捷列夫。在1869年2月19日,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 高中化學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附教學反思)
    悟學的實質就是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學習,積極思考,在學與練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分析綜合能力。教師注意使用直觀的圖片、啟發式提問、適當點撥和講練結合等教學方法,在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使學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 化學 元素周期表順口溜
    各位新初三的家長和同學們,咱們即將在新學期開始一門新學科的學習——化學。初中化學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尤其是龐大而複雜的化學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啥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抖音真的是可以了,終於還是向元素周期表下手了!在網上經常能看到有關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的梗,那麼大家知道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有點文化的應該是知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