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西安高新區又「相中」了一家公司。
近日,小米旗下的湖北長江小米產業基金(簡稱長江小米基金)戰略投資西安智多晶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智多晶)數千萬元,持股比例9.26%,一躍成為智多晶第四大股東。
至此,雷軍在西安投資的公司數量增加到6家,前5家公司可見棒棒糖舊文《雷軍:我在西安投了5家公司》。
起底智多晶,意向Pre-IPO企業
擅長投資工業產業鏈的長江小米基金,這次將目光瞄準了西安本土的晶片研製供應商:智多晶。那麼,它究竟是誰?金融棒棒糖先帶大家認識一下。
智多晶,總部位於西安高新區軟體園,至今成立有7個年頭,公司專注於可編程邏輯電路器件技術的研發,並為系統製造商提供高集成度、高性價比的可編程邏輯器件、可編程邏輯器件IP核、相關軟體設計工具以及系統解決方案,在北京設立有EDA軟體研究中心。
智多晶能夠獲得雷軍的投資青睞,必然是行業裡的「佼佼者」,擁有絕對的過人之處,單從以下幾個維度即可看出。
1:優秀的創始人及團隊。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賈紅,是國際可編程邏輯器件產業領軍人物之一,先後擔任要職於美國Trident、Broadcom(博通)、Cerdelinx等知名半導體公司,經過長期歷練,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其技術合伙人JC CHENG, WS CHAN,Ioanne都來自於美國矽谷,均為有著二十多年行業經驗的半導體領軍人物。
2:高精尖的人才隊伍。晶片屬於人才密集型行業,公司擁有一支由十多位博士碩士等核心成員組建成的隊伍,來自國內外知名院校或研發團隊,均是深耕於晶片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具備2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產品研發和應用經驗。
3:專業晶片技術出類拔萃。作為國內專注於可編程邏輯電路器件技術的研發生產公司,歷時7年探索和鑽研,已憑藉技術優勢成為可編程邏輯電路(FPGA與CPLD)集成電路製造和應用供應商,領先於業界同行,同時還實現了55nm、40nm工藝中密度FPGA晶片的量產,28nm工藝尖端研發已有初步成果。
眾所周知,晶片不僅是人才密集型,更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對於融資的需求始終保持旺盛,智多星同樣如此,7年間共獲得4輪融資,且時間集中於近三年。
具體歷程如下,2017年10月A輪融資,投資機構來自本土的西安邁樸資本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3月A+輪獲得鼎興量子千萬級投資,在短期內成倍提高公司新品研發的速度和效率;具體金額未透露;今年年初,公司同時獲得同創偉業、億宸資本、兆恆投資和鼎興量子四家機構的戰略投資,亦分別為公司如今第7/8/10/11大股東;第4輪則是這次長江小米基金的戰略投資。
早在第一輪獲投前,智多晶還做了一件事,併購通用平臺化FPGA軟體解決方案的開創者的北京飄石科技有限公司,此番動作得以讓公司升級產研系統,獲得了一站式、全集成、高質量的軟體解決方案。
依託過硬的實力和強大的創新力,智多晶欲赴「科創板」的意圖也在逐漸顯露。
1:在1個月前西安高新區舉辦的「2019全球創投峰會」上,主辦方揭曉了2份榜單,入選企業均為有上市前景、且有意走向Pre-IPO的本土優秀企業,坐落於西安軟體園的智多晶成功入圍榜單之一的「2019西安未來之星」TOP100,位列第12名。
2:參照芯原微電子的軌跡,今年6月,小米長江基金投資芯原微電子,持股佔比6.25%,同樣成為其第4大股東,這一輪融資也是芯原微電子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據上交所20日的最新披露,芯原微電子的上市申請已通過受理。兩家公司的發展節點似乎不謀而合。
雖已成長為「科創板」種子選手,但智多晶在初創成長期也歷經磨難,好在西安高新區一直鼎力相助。從主觀角度看,資料顯示,西安高新區於2012年11月智多晶起步時予以注資,其他還有如提供辦公場所、政策傾斜、主動上門了解需求著力化解等;從客觀角度看,西高新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積極打造晶片全產業鏈,如今智多晶的產品銷售量中有半數客戶都在西安高新區,更進一步便利了公司各項需求。
小米頻布局晶片,有望併入「生態鏈」?
為搶佔下一個風口,各科技企業爭相布局,晶片行業已成為「必爭之地」。
因此,小米長江基金也成為挖掘投資「科創板種子企業」的重要力量。資料顯示,目前共對外投資9家企業,集中於機器人、新材料、電子元器件方面。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長江基金今年以來在晶片行業的布局,可謂是雷厲風行。
1月31日和2月21日,小米長江基金通過股份轉讓方式獲得創鑫雷射股份,耗資1.12億元,3月底,入股方邦電子(688020),一躍成為其第8大股東;到6月份突擊入股芯原微電子;再到這一次投資西安智多晶,分別成為後兩家公司的第4大股東。
除過這隻基金外,雷軍共投資了12家智能製造和半導體晶片產業,其中樂鑫科技(688018)、方邦股份(688020)、晶晨股份(688099)已成功登錄科創板。
雷軍布局晶片動作之迅速,金融棒棒糖認為原因有二。
1:自主研發難度高,耗費時間和資金,前期投入巨大的成本,但見效周期長。早先,雷軍曾朝這條道路走過一段時間,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2:自身產業鏈需求。隨著5G、新能源、AI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小米產業鏈上的智能產品對晶片的需求極為迫切,提前投資布局晶片企業,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結合小米的戰略布局和訴求,我們回到此次投資本身,雷軍「相中」智多晶的具體意圖是什麼?
推測之前,先簡單了解小米產業鏈。Wind曾將小米產業鏈拆解成四個維度,包括生活耗材、生態鏈、手機製造和產品周邊,若繼續細分就會發現,每個維度下的產品均離不開晶片,手機製造生態鏈產品尤甚。
而智多晶研產的Seagull 1000系列、Sealion 2000系列和Seal 5000系列FPGA晶片,在國產晶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主要應用於LED顯示(LED控制卡)、工業控制(工業機器人)、圖像處理(視頻採集、圖像加強)、儀器設備、高端醫療和人工智慧方面。
根據智多星的產品屬性,應當歸類於小米產業鏈下手機製造中的器件領域,但兩家攜手,均可讓小米旗下企業和晶片產品實現契合。如LED顯示晶片應用於生態鏈手機製造的屏幕領域,具體到長信科技、歐菲科技等企業;工業控制晶片應用於生態鏈智能硬體環節的機器人領域,具體到石頭世紀、飛米電子等企業。此外,智能硬體產業鏈下的智能家庭、智能設備領域,手機製造產業鏈下的顯示器主板等領域,亦可實現結合。
至此,雷軍投資智多星的意圖顯而易見。
雷軍青睞哪些西安企業?
金融棒棒糖曾梳理過雷軍在西安投資過的企業,僅有5家,分別是海導信息、慕聲電子、蜂語信息、茄子科技和易點天下,有4家位於西安高新區。根據小米產業鏈劃分的四個維度來看,海導信息屬於生活耗材,慕聲科技、蜂語信息(西安未來之星TOP200)和茄子科技屬於智能硬體。
整體而言,雷軍早先「相中」的西安企業以製造業公司為主,更偏向於硬體生態鏈投資,這次不同以往,轉向了晶片研製企業。
據悉,陝西省一直是國內晶片研製重要地區之一,綜合實力排行全國第4、5名,省內半導體產業約90%布局在西安,而西安的90%布局在西安高新區,智多晶便是如此。結合小米現有的投資戰略和未來行業趨勢,金融棒棒糖預測智多晶或許只是一個開始,雷軍在西安「相中」的企業將越來越多。
今年創投峰會上發布的「2019西安未來之星」企業名單既出,雷軍還會青睞誰?不妨結合各家業務進行簡單猜測。
1: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底,擁有國際一流MOCVD外延工藝經驗技術團隊,主要從事GaAs基VCSEL及808/980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外延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致力於半導體雷射器外延片的產業化。公司生產的各尺寸外延片應用於光通信、雷射雷達、3D傳感 (手機)。據悉,小米系列部分手機已開始安裝3D傳感系統。
2:西安奇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2月,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家專業從事(光電子集成電路)晶片、器件、模塊及子系統的研發,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半導體工藝、高速光電子和通信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擁有多項光子集成晶片領域的核心專利,產品應用於數據中心、光纖到戶、5G通訊、消費光子等領域。
3:西安安聚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7月,是從事納米功能碳材料研發、規模化生產及銷售、產品定製的產研一體型科技企業,是我國「十三五」關鍵性戰略新興材料「石墨烯應用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主攻石墨烯及其複合材料產品在儲能電池、電子產品等關鍵領域的應用研發、生產與銷售。
4:西安思安科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最早成立於1988年,是中國融合通訊行業全國最知名的方案提供商,以及西北地區最大規模的自動化工程服務提供商、軟體開發商和增值服務代理商。
經過梳理發現,以上四家「2019西安未來之星」企業,其產品與小米產業鏈各領域產品具有重合度,因此,被雷軍「相中」或許在不遠的將來。
事實上,無論是上榜的「西安未來之星」企業,還是被雷軍「相中」的企業,西安高新區正逐漸成為培養智能製造企業的優渥土壤,其孵化的企業正更多的受到頭部企業的投資青睞,金融棒棒糖也盼望從西安高新區走出更多頭部科技企業的「產業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