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室外遠距離多人監測熱成像技術加固第一道防護牆

2020-12-05 AI周刊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肆虐,這場比2003年非典傳播力更強的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並不斷拉響警報。而反觀國內,經歷了2個多月的抗擊防控,疫情日漸穩定和明朗。這階段性的勝利中,前沿技術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紅外成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

發熱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國家在部署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要求各大城市在車站、醫院等人流密集的重點公共場所設立測溫點,嚴格防控。

深蘭科技響應國家號召,AI熱感視覺行為監控系統——貓頭鷹深入抗疫一線率先在德陽火車站、德陽政府大樓、深圳龍華區政府大廳、成都伊藤洋華堂商場等地落地AI測溫系統,助力測溫防疫。

紅外熱成像技術

理論基石

絕對溫度大於零度(-273.15℃)的任何物體都會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紅外輻射。紅外輻射的頻譜範圍較寬,從760nm-1mm範圍內的電磁波都被稱為紅外線。大部分的紅外線都會被大氣吸收,只留有三個波段的紅外線不被吸收,分別是1~2.5um,3~5um,8~14um我們稱之為紅外線的「大氣窗口」。而紅外線測溫主要應用的就是8~14um波段的紅外線。

紅外線的輻射強度跟溫度正相關,遵從斯特潘-玻爾茲曼定律(Stefan-Boltzmann law),又稱斯特藩定律,是熱力學中的一個著名定律,其內容為: 一個黑體表面單位面積在單位時間內輻射出的總能量(稱為物體的輻射度或能量通量密度)E與黑體本身的熱力學溫度T (又稱絕對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記為:

T為黑體的絕對溫度,δ為斯特潘–波爾茲曼常數。該公式為紅外測溫的理論基石。

接受紅外輻射的晶片,跟我們熟悉的CCD晶片的原理是一樣的,CCD晶片將普通光轉換為電信號。而熱成像晶片是將紅外線轉換為電信號。

前沿應用

紅外成像在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如飛彈制導、無人機偵察、夜視儀、坦克瞄準系統等都應用了紅外成像技術,長期以來被西方國家列為對華禁止出口的產品清單。允許出口的都是低像素和低幀率的產品。

但是近十幾年來,以煙臺艾睿、北方廣微、武漢高德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奮起直追,量產晶片已經接近了國際的先進水平,解析度達到了1280×1024。他們的崛起不僅滿足了中國軍方的需求,也使得熱成像技術從軍用走向了民用。

在產品的應用端,中國還沒有行業的巨頭與領軍的企業,高德、海康和大華正在努力中。

深蘭時刻

深蘭科技在這一領域的博弈中,也開發了自己的量產產品,並在某些單項指標中居於前列。

深蘭科技最早的熱成像產品應用於智慧消防領域,該領域還沒有企業大舉進入。熱成像火災探測器不僅能發現明火還能發現高溫危險源,成為火災預警的最好傳感器。

新冠疫情的突襲,促使深蘭科技相關研發團隊快速反應,在公司熱成像火災探測器的基礎上,組織科研力量研發了一款AI熱感視覺行為監控系統-貓頭鷹,用於人流密集的重要區域人體測溫。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在室外且遠距離使用,並且可同時監測10人的體溫,這一優勢領先於國內的同類產品。

在傳統的光機電產品中大範圍的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使該產品能夠精確地進行坐標的測量、精準的體溫篩查。這些核心技術奠定了深蘭在熱成像產品領域領先的優勢。

未來可期

隨著熱成像晶片技術的成熟,深蘭的系列熱成像產品也會隨著時間的打磨越來越成熟,並進入更多應用的領域。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美國、法國等先進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但是相信只要具有不斷創新和突破的精神,日新日精,不久的將來在熱成像產品端將大有可為。

關於作者

張志強,深蘭科技自動化研究院副院長、山東棗莊研究院執行院長

重慶大學工業工程工學博士;四川省科技廳「基於路外的輔助駕駛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主要致力於複合傳感器、智能裝備、自動控制、智能駕駛領域的研究;研發的多款產品已量產上市銷售,受到用戶的好評;擁有3項發明專利和多項實用新型專利。

相關焦點

  •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線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體溫檢測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耳溫槍、額溫槍等測溫「利器」紛紛上陣,各展其能。其中,「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溫度就被記錄下來」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尤受青睞。
  • 疫情防護重點物資|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深度解析
    相比之下,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由於能實現遠距離(可達數米)、非接觸式、多目標同時進行體溫檢測,是在公眾場所甄別發熱人群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正因為如此,國務院於1月30日就印發了關於組織做好紅外體溫篩檢儀及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明確將紅外體測篩檢儀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
  • 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設備情況
    近日,我國多地陸續出現疫情病例,而當前年關將至,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我們仍然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態度,做好防控工作,遏制疫情反彈。作為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體溫檢測十分重要。為了滿足諸多場所大人流的測溫需求,北京西莫羅推出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能有效幫助監測出入人員的體溫狀態, 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採用無感快速測溫系統,快速感應通過人群是否體溫異常,能滿足各種大人流量場合的測溫需要,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助力。
  • 有了我的熱成像,讓你放心吃熱乾麵
    AI智能測溫通行系統,採用了紅外熱成像、AI面部識別以及大數據等技術,可多途徑監測人群數據,並確保數據信息的準確性。當人員經過系統檢測點時,無需停留,系統便會自動檢測體溫並反饋到顯示屏上,通行速度達到每秒4人,測溫精度達到±0.3℃。
  • 聚光科技製造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部署防控第一線
    ,調動一切可能物資,從研發、生產、技術應用等不同層面全力保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的應急保障,助力疫情監測防控。  截止目前,首批近百套由譜育科技製造的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全部緊急調撥派往前線,先後在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京津冀、長三角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區域投入使用,相關技術人員也已緊急奔赴全國各地,協助進行高精度體溫篩查的應急監測工作,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與保障。
  • 疫情隨寒冬再起,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構築「安全線」
    然而,雖然疫情防控局勢嚴峻,但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生產、生活仍井然有序,並未再出現大範圍的停工、停學的局面。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我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政府不斷宣傳並深入貫徹「防範大於治療」的理念,這是我國保障疫情可控的重要手段。而包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在防疫中應用,為我國民眾構建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線」。
  •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懷孕八月 亦然奮戰在疫情防護保障一線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臨澤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
  • 華盛昌AI-2031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即將上市
    ,能適應靜態、動態、快速移動對象的監測場景。在觀測多人或群體目標移動時,高幀頻能表現出更流暢、清晰的紅外圖像,實時捕捉動態畫面中的發熱點,異常溫度不漏測。需要部署紅外熱成像監控設備的防疫場地,大多以大型交通樞紐、大樓出入口、海關港口等近距離特寫視角為主,一個廣角視場的鏡頭,能迅速捕獲到大面積人群中的發熱點。 此次華盛昌推出的AI-2031,搭配黑體精度可達±0.3℃,實時現場校溫。同時搭配41°X31°紅外視場角,測溫範圍更寬廣,在需要監測近距離大場景時有明顯優勢。
  • 什麼是熱成像攝像機?如何在疫情中應用?
    因為全國疫情的原因,我們多次可以看到關於熱成像攝像機的應用,關於測體溫相關的技術,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據不完全統計,1月22日至今,海康助力疫情防控,發往武漢的視頻採集與分析、紅外測溫等系列產品近千套。1月23日,獲悉湖北紅外測溫儀仍存在短缺情況後,公司又連夜調撥40臺紅外測溫設備馳援武漢。
  • 抗擊疫情 高德紅外積極復工加班加點保生產
    紅外體溫篩查設備憑藉響應速度快、測量範圍廣、非接觸測溫等優點,成為機場、火車站、地鐵站、醫院、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疫情發生以來,紅外體溫篩查設備需求大增,供不應求。紅外熱成像探測器是紅外體溫快速篩查設備核心部件,作為國內主要的紅外熱成像探測器生產廠家,高德紅外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攻堅戰中,積極組織生產滿足各廠家紅外體溫檢測儀集成需求。
  • 技術不斷迭代:短短半年裡,「熱成像儀」已發展成熟
    對進入學校的學生進行人臉記錄和面部識別,並通過熱成像儀測量體溫。雖然最初的精確度沒有達到標準,但在之後的一年裡,景陽集團不斷改進技術,開始拓展市場,後來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成為他們的客戶。在2018年,景陽集團拿到了與蘭州市安寧區所有學校合作的合同。迄今為止,他們稱已經檢測了686萬名學生的體溫。
  • 江浙滬多家上市公司保障醫用物資抗擊疫情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近期,江浙滬多家上市公司積極投身醫用物資保障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據悉,首批資金已用於武漢疫情防護,其中包括300萬元人民幣現金及價值28萬歐元(約214萬人民幣)緊急採購自歐洲的防護口罩等醫療物資捐贈給武漢市紅十字會和武漢市慈善總會。同時繼續全球範圍內採購急缺的醫療物資捐贈各地。  盈峰環境  盈峰環境向武漢市城管委捐贈15臺清潔消毒車,並配備15噸消毒劑。
  • 巨哥電子憑實力上榜,熱成像走入「智聯世界」
    本次科技支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入選工信部79家抗疫突出人工智慧企業名單,受到廣泛關注。巨哥電子憑什麼脫穎而出?近日,上海巨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吳國金接受《儀器儀表商情》專訪,談及巨哥電子的實力與技術優勢。吳國金認為,疫情終將過去,巨哥電子著眼於未來的發展,將繼續苦練內功,不斷提高產品品質,為各行各業提供性能卓越的紅外熱成像傳感器。
  • 紅外熱成像技術由於疫情有什麼改變的
    他發現,當水銀溫度計移到紅色光邊界以外,人眼看不見任何光線的黑暗區的時候,溫度和熱量反而比紅光區更高。經過試驗檢測後,在紅色光譜外確實存在一種看不見的「光線」,後來稱為「紅外線」,也就是「紅外輻射」。 起源於軍事的熱成像技術 紅外熱成像技術最早是應用在軍事領域,例如夜間觀測、飛彈制導等。
  • 紅外熱成像人體溫度監測預警系統方案
        紅外熱成像人體溫度監測預警系統方案    熱成像測溫系統介紹    紅外熱成像技術無需與物體直接接觸,即可測量視場中所有點的溫度,並可將溫度強度轉化成人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 微光夜視與熱成像技術如何應用安防監控
    其優點是可視距離比較遠,缺點則是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無法看清楚物體,也就是這種技術相對紅外技術來說,其仍需要在一定光線,那怕微光的環境下,才能看到監視場景的圖像。 而熱成像技術是一種被動紅外夜視技術,普通的紅外監控技術是主動紅外夜視技術,熱成像技術是利用自然界物體不同部位紅外熱輻射強度的不同來形成圖像,它根據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來發現目標。
  • 熱成像技術的分析、應用
    熱像儀就是一種利用紅外線熱成像技術,通過對標的物的紅外輻射探測,並加以信號處理、光電轉換等手段,將標的物的溫度分布的圖像轉換成可視圖像的設備。如今,熱像儀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下面舉出一些實際應用中的例子。
  •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應用方案
    ​紅外熱成像技術廣泛應用於動物生理生態研究、實驗醫學研究、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調查評估等。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提供紅外熱成像技術創新應用全面解決方案,所用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有如下型號:  1.WIC紅外熱像儀  WIC是一款配置靈活的高端科研級測溫型熱成像相機,可配置不同的支架配件組成手持式成像測量、固定式測量監測等,既可用於室內也可用於室外長期監測(需加配型熱成像相機),還可與RGB鏡頭組合組成THERMO-RGB測量系統(需購買易科泰公司專業紅外熱成像與
  • 第一道防疫線:基於熱釋電效應的人體紅外快速測溫儀
    21世紀以來,紅外傳感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由於當年非典型肺炎爆發,高精度的紅外輻射測溫儀也從原來的工業領域走進了醫療領域和日常生活中。當前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發酵,為了及時有效地控制病毒傳播,我國各機場、口岸、車站、公共場所、機關、企業、學校紛紛配備熱電堆紅外測溫槍來測量人體溫度,對新冠病毒攜帶者進行篩查,以便及時進行隔離,防止病毒擴散蔓延。
  • 【技術】熱成像技術創新應用:無人機&智能化
    無人機可搭載可見光相機和紅外熱像儀進行航拍,不受空間和地理位置的局限,熱像儀通過探測物體本身發出的紅外線,對景物溫度分布進行成像,能在能見度低和有危險性位置進行探測,兩者技術的重疊可用於夜視追蹤、搜尋救援、設備巡檢、農林牧漁等領域,尤其是在一些災難預防以及監測中,也發揮不可小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