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的東西方龍不是一家?你認為的可能是錯誤的
相信大家在神話之中總是見到這樣的對比,西方的龍象徵著邪惡,而東方的龍卻非常祥瑞,而且看起來十分的不相似,於是人們便斷定這是兩種物種。然而我們今天來看看這些龍們究竟有著怎樣的異同點吧。
在中國的古代神話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描述:龍身似蛇,有著百獸的特徵,並且沒有翅膀;居住的地方基本是在水多的地方,江河湖海中多為巢穴之所在;在整個神話的體系之中龍屬都發揮著驅雲布雨的職責,在百姓的心目中這是祥瑞的神獸。然而轉身看向西方的世界,他們的眼中可以說龍是邪惡的象徵:不禁面部兇神惡煞,在背後還有這龐大的雙翼與長長的尾巴;居住的地方多在山洞之中,而且離火越近越好。在頭的數量上也是有著很大區別,東方的就一個腦袋,而西方的則多的去了,九個腦袋也是存在的。所以人們就此認為這就是兩個物種。
然而真相併非是如此,在中國的古代還有這這樣的說法:有鱗角的物種伴隨著進化就會越發的像龍,就像是鯉躍龍門以及蛟化龍的說法也是屢見不鮮。在某位出名的數學家祖衝之(圓周率的這位)就曾經在其所寫的書中有過這樣的記載:蛟化龍需千年時光,而龍變角龍則需減半,在過上五百年就會成為應龍。可以說龍的進化路徑寫得十分的明顯。而且在某些記載之中也說蛟是池魚所變化的,與真龍的區別就在於有角沒角。(其中的說法真是眾多,對於明確的解釋小編也沒有找到大流的)
說完這些再來看看應龍,在古書上的記載中,這種龍的身上是有著雙翼的,作為龍的最終形態居然有翅膀,這就和西方的龍有了共同的地方,想想就有些可怕。而且在記載之中也是有著其他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說上古時期的燭龍就有著鐘山之神與章尾山神的稱呼,這就和西方的龍喜歡居住在洞穴中有了共同點;而且再將《山海經》之中的描述進行註解時也有天的西北方向太陽的光照不能夠順利的達到,所以此地沒有了關於陰陽的訊息,於是燭龍便在此地利用自己口中的火焰精華來照亮世界。因為燭龍口含火精,這就和西方的龍能夠噴火的設定又有了共同點。
通過對於《山海經》的解讀,我們可以看出其中有著這樣的隱喻:四季輪轉中總會有著一種龍來對應,春天則是夔龍對照為升龍,夏天則是應龍對照為飛龍,秋天則是燭龍對照為降龍,而冬天的潛龍則是對照相柳(小編也是很奇怪這廝真的是龍屬麼)。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相柳非常的熟悉,因為它長著九個腦袋,這又和西方的部分龍對上號了。所以說我們在中國古代的老百姓所描繪出來的龍的形象,可能是因為還處於幼生期沒有長大哦。並且通過上面的種種巧合推斷:其實這是一家子,只不過看到的形態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