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核電受捧,小堆前景幾何?

2020-11-26 澎湃新聞

大型核電受捧,小堆前景幾何?

2020-09-15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盧彬 中國能源報

▲「玲龍一號」用途示意圖。

近日,隨著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獲得核准,漳州核電2號機開工建設,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和海外首堆實現裝料、熱試,華龍一號進入首批項目「結果」和批量化建設階段。

在華龍一號項目順利推進的同時,作為國內小型堆代表技術的玲龍一號(ACP100)進展也備受業內關注。今年6月,國家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審議通過了海南昌江ACP100科技示範工程初步安全分析報告,為該工程建造許可證發放創造了必要條件。華龍一號「生長」的同時,處於不同「賽道」的玲龍一號又將如何發揮小型堆的獨特優勢?

文丨本報記者 盧彬

術革新:並非單純「小型化」

中核集團玲龍一號總設計師宋丹戎告訴記者,自2004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宣布啟動以一體化技術、模塊化技術為主要特徵的革新型模塊式小型堆開發計劃以來,參與的成員國總數已達到39個,各國提出的革新型中小型反應堆概念種類已超過45種。

相較於面向電力市場的華龍一號單臺機組100萬千瓦的電功率,主打核能綜合利用的玲龍一號單機熱功率為385兆瓦,電功率約為13萬千瓦,小型化與模塊化的建設方式,以及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成為小堆區別於大型商業核電反應堆最直觀的特點。此外,小堆在技術理念、應用場景等特徵上也有別於大型堆。但也有業內專家指出,目前部分小堆技術路線還處於「大堆小型化」的範圍,沒有體現出小堆作為一種區分於商業核電大型反應堆的發展方向的特點,商業化競爭力有限。

「單純把大型堆小型化,無法解決經濟性問題。」中核集團玲龍一號副總設計師秦忠表示,小堆通過熱電聯供、熱汽聯供等核能利用路線實現商業運用和推廣,主要動力仍來源於技術創新。「玲龍一號採用一體化反應堆設計,其自身固有安全性與非能動系統結合,共同確保小堆的高安全性。」

對於經濟性,宋丹戎指出,模塊化小型堆的顯著特點就是模塊化建造,通過單個模塊標準設計、製造和批量化生產,可大幅提高整個項目的經濟性。

市場空間:應用場景多樣靈活

宋丹戎告訴記者,小堆除供電之外,還可應用於供熱、供汽、海水淡化等多種用途。「小堆反應堆功率、衰變熱與源項較少,反應堆結構緊湊,具有多重固有安全性,使其在廠址選擇上更加貼近居民區或工業區。」

更高的安全性,使小堆的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目前國際上在運的小型核能機組,大都以熱電聯供為主。」秦忠認為,未來核能非電應用(如供熱市場)將成為小堆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供熱市場比電力市場大得多,而且往往以分布式能源為特徵,區域性強,單機規模較小,靠近用戶端部署。無論是工業蒸汽還是居民供暖,都需要分布式能源,玲龍一號的高安全性與這一需求也極為契合,有望成為穩定可靠的分布式清潔能源。」

宋丹戎指出,小型堆對大氣治理、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能源安全都將發揮積極作用,是核能發展的方向之一。「兩臺玲龍一號機組可替代一座20萬千瓦左右的燃煤熱電廠,另外,我國每年的工業蒸汽需求約9億噸,使用核能替代燃煤生產蒸汽,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採用的經濟分析模型主要考慮單純發電。未來,隨著示範堆建成以及推廣,小堆在提供工業蒸汽、海水淡化、區域供熱等領域批量化、多用途的實現,經濟性會顯著提升。」宋丹戎表示。

未來挑戰: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記者了解到,法規標準是設計、安審、監管、運行管理的法理依據,也決定了核能項目的設計成本和監管成本。在工程建設環節,因缺乏專用標準體系,小堆發展受到掣肘。

「我們也一直在呼籲建立相關法規標準,明確模塊化小型堆的定義,發揮其高安全的優勢。」秦忠直言,「目前國內現有的核能法規和標準,幾乎是為大型商業核電『量身定製』的。玲龍一號工程設計的一些技術環節,由於沒有專用標準直接套用大型核電標準,導致工程增加額外成本。」

宋丹戎指出,小堆在功率、廠址選擇、安全特性等方面均較大型堆存在差異,這也使其在縱深防禦、輻射防護、應急計劃區劃分等方面需要區別於傳統大型壓水堆核電廠的要求。

「從成本角度而言,若按當前大型核電的同樣標準、規範、安全措施和配套設備建設,小堆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將無從體現,反而會因為功率較低,經濟性又進一步受到影響,所以這是制約小堆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宋丹戎說。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原標題:《大型核電受捧,小堆前景幾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五屆國際核電小堆發展高峰論壇(ISMRF 2019)在上海成功舉辦
    ,未來核電小堆產業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國內外先進小堆項目的最新進展,提升小堆經濟性等話題展開討論。、運行靈活,同時除了用於發電以外,還可以用於熱電聯控、海水淡化,特別適合於大型工業項目和海洋開發項目,發展核電小堆已經得到了全球工業大國的普遍關注,有機構預測到本世紀的中葉全球的小堆很有可能佔到核電裝機容量的十分之一,小堆作為未來核電發展的一個熱點,也得到我們國家核電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 中國核能綜合利用的現狀及前景受到國際核能界的關注
    記者注意到,中國核電建設的進展,以及核能綜合利用的現狀及前景受到國際核能界的關注。 據了解,近年來,以「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國和一號」成功研發建設為標誌,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躋身世界前列,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核電強國後又一個擁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和全產業鏈的國家。業內專家表示,從在建規模和發展前景看,我國目前已成為全球三代核電發展的產業中心。
  • 小虎鯨的核電寶都出2.0版了
    「核電寶」。而推動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的核動力包,基本就是大型核電站的微縮版。需要用一迴路和二迴路置換出反應堆核心的熱能,產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再用這些水蒸氣推動封閉的汽輪機轉動;要麼直接用這種轉動帶動大軸和螺旋槳或者泵推推進;要麼把這種轉動先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再用電力帶動電動機推進。總之不論是陸地上的核電站,還是海裡的核潛艇和核航母。
  • 小虎鯨的核電寶都出2.0版了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過去的推文中,屢次提到了低溫高能小堆,安裝在潛艇上就是所謂的先進小虎鯨,因此低溫高能小堆也被稱為「核電寶」。不過一直沒有徹底講清楚這個堆型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一般來說,要把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或者機械能,目前看來有至少3種途徑。直接把核能轉換為電能的,就是所謂的核電池。
  • 光伏、核電、風電業概況及市場前景分析
    光伏、核電、風電業概況及市場前景分析 發布時間:2018-06-04   來源:中國投資諮詢網
  •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要聞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2018年6月8日 21:06:06
  • 前瞻:核電小型堆或將成中國能源綜合利用「主力軍」?
    最後看一個直觀的數字,堆芯融毀係數(Core damage factor),也就是:大型事故次數/反應堆運營年數,針對二代堆,這個數字大約是10^-4,也就是說每1w反應堆年出現一次大型事故,三代堆以及三代+這個數字大約是10^-5或10^-6,即十萬年或者百萬年出現一次大型事故。
  • 2019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874萬千瓦,核能替代燃煤發電前景廣闊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政府首次制定了核電發展政策,決定發展壓水堆核電廠,採用「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方針,先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再逐步實現設計自主化和設備國產化,我國的核電產業開始起步。1991年秦山一期核電站投用,這是中國大陸自主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壓水堆核電站,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標誌著我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投用,成功實現了中國大陸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實現了我國核電建設跨越式發展、後發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目標。
  • 中國一重自主創新實現核電大型鍛件國產化的啟示
    、自主創新,通過艱苦的技術攻關,不斷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使我國大型核電鍛件的研製逐步實現國產化,扭轉了國外核電裝備業巨頭在核電鍛件領域的壟斷局面,走出了一條自立、自強的自主化發展道路。    目前,中國一重已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成套提供「二代加」、「三代」核電大型鍛件及核島成套裝備的企業,國內80%以上的核電鍛件、70%以上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均由中國一重生產製造。    中國一重集團總經理吳生富告訴記者,核電大型鍛件是世界公認的綜合性能要求最高、熱加工技術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
  • 法國企業看好中國核電發展前景
    參展的法國核電企業法馬通中國區總裁方瑋對本臺記者表示,核電一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合作領域,也是中法兩國深度合作的領域。法馬通看好中國核電發展前景,希望與中國合作夥伴為能源低碳發展貢獻力量,為綠水青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 美國為何核電一直保持全球的龍頭寶座?未來將有5大戰略推動
    目前,美國核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美國核能發電量佔全球核能發電總量的 30%左右。為了鼓勵美國企業進行核能創新和參與國際核電市場競爭,美國總統川普籤署《核能創新和現代化法》,為美國核能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提供針對性幫助。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在大規模發展核電、風電等新能源之前,一定要對可能面臨的風險做好充分準備,相關法律應儘快出臺  在強震和海嘯中受創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接連發生的爆炸及一系列事故,給國際核電界帶來巨大震撼,核安全問題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 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核電進入積極快速發展期...
    目前我國核電利用水平顯著低於世界均值,截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發電量在總裝機/發電量中佔比為7%、10%,我國僅為2.4%、3.6%,伴隨三門核電等三代核電機組相繼投運,我國核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雖然居民對核電建設有著多種擔心,但未來隨著技術提升和居民意識的轉變,中國核電行業仍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核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核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至**日本法國等經濟發達國家人均電力消費在800W以上,美國甚至超過1500W,而中國預計在未來**年的電力需求將是現在的兩倍,到**年將是現在的3倍,中國的電力缺口是非常大的。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從市場需求及政策方向可見,內陸核電的發展前景都是可觀的,當然其生產的安全性、規範性、持續性仍是待調研的問題。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對核電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核電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核電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核電技術標準、核電市場規模、核電行業潛在問題與核電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核電行業投資價值、核電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核電行業投資決策者和核電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關注丨2020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1核電行業發展階段情況目前我國核電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中國核電裝機容量0.88億千瓦。目前,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與此戰略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2019年過去的12個月中,人們重新認識到核電在緩解氣候變化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以及對小型替代反應堆的開發越來越重視。預計之後我國核電行業將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步伐。02電源工程建設投資規模逐年遞減2013-2018年,我國核電的電源工程投資完成額整體呈下降的趨勢。
  • 『能源「十四五」系列報導』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從目前核電發展的狀態看,「十三五」核電發展規劃恐怕大概率是無法如期完成的。那麼,在30、60目標下,「十四五」的核電 是否會迎來轉機?核電該如何選擇與煤電不同,核電本身是清潔能源的一員,它與風電、光伏、水電、地熱能、氫能都同屬於清潔能源。但因為人們對核電並不了解,這也導致核電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阻礙。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我國在建核電規模全球領先,工程項目有序推進,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0臺,總裝機容量2287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採用的是三代核電技術。」報告認為,以華龍一號、CAP14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