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AIDS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愛滋病可防可治 無需驚慌與歧視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薄雯雯)「愛滋病是可以防治的。預防非常重要,但如果萬一不小心感染的話,也不要驚慌,因為我們都不會歧視他們,我們會保護他們,同時也希望他們可以儘早地接受治療。」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3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當天下午,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桑愛玲、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等人來到北京地壇醫院參觀愛滋病病毒快速檢測室,並來到紅絲帶之家與地壇醫院專家、防艾志願者及學生代表進行座談交流。

圖為UNAIDS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接受記者採訪。UNAIDS供圖

「愛滋病病毒(HIV)現在是可以控制的,大家要去勇敢地面對它。」黃曉明表示,新冠疫情使很多人忽略了愛滋病也是傳染病,預防愛滋病同樣很重要。他同時表示,如果萬一感染愛滋病病毒的話,不用驚慌,因為「現在的科技已經發達到我們通過長期服藥可以一輩子都把病毒控制住進行正常的生活」。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感染愛滋病病毒的15至24歲青年人數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黃曉明對此說道:「我覺得確實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因為青少年在初入青春期時對很多東西都是未知的,所以我覺得加強防艾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都建議放到課本裡,成為一個必修課。」

圖為座談會現場。UNAIDS供圖

註冊於2005年的北京紅絲帶之家是中國第一家專門從事愛滋病綜合關懷的社會團體,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

據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辦公室主任、北京紅絲帶之家會長王克榮介紹,在新冠疫情期間,紅絲帶之家積極與地壇醫院展開合作,通過郵寄、開具借藥函等方式幫助滯留異地的感染者獲取抗病毒藥物,並協助感染病門診在地壇醫院封閉管理時期維持患者取藥隨訪秩序,保障了HIV感染者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能過獲取持續的醫療保障。到目前為止,共計給HIV感染者郵寄藥物10574次,郵寄檢測試劑2000份,同時接聽諮詢電話1萬多通。

今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桑愛玲在座談會上表示,感謝地壇醫院在新冠疫情時期仍克服困難持續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服務。「我來到這裡確實是看到了你們把『攜手團結與共擔責任』付諸於行動,在這裡今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不再是一個口號,這就是你們工作的方式,我也看到紅絲帶之家20年的歷史,一直在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服務,大家真的都是在用心做這些事情。」(完)

相關焦點

  • 黃曉明:愛滋病可防可治 無需驚慌與歧視
    【解說】12月3日,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桑愛玲、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等人來到北京地壇醫院,參觀愛滋病病毒快速檢測室,並在紅絲帶之家與地壇醫院專家、防艾志願者們進行防疫抗艾的交流座談。  黃曉明表示,作為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中國親善大使,他一直在為消除愛滋病相關歧視,維護HIV感染者的權益,為感染者提供各種支持而努力。
  • 黃曉明到訪錄視頻推廣HIV快速檢測,揭秘HIV快檢室
    12月3日,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親善大使黃曉明來到北京地壇醫院,參觀了HIV快速檢測室,在與志願者簡單交流後,黃曉明錄製了短視頻幫助推廣快速檢測。12月3日,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親善大使黃曉明來到北京地壇醫院,參觀HIV快速檢測室。
  • 奔跑吧第二季,李晨反應擔當,盤點國內明星七位聯合國親善大使
    【導讀】盤點國內明星七位聯合國親善大使。正所謂千呼萬喚始出來,新一季奔跑吧,第2季終於在昨天開啟了首播。作為新一季的奔跑吧,奔跑進行了全面升級。讓人驚訝的是,首站奔跑居然選擇在了聯合國維也納總部。其實,李晨不僅僅有超強的反應能力,在聯合國他還是環境規劃署親善大使,在中國幫助做一些推廣活動。可是你們還知道還有哪位明星藝人曾經登上過聯合國呢?1.李晨,環境規劃署親善大使。2.邵佳一,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已經退役)。2005年在聯合國擔任愛滋病規劃親善大使。
  •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黃曉明、張一山紛紛發聲:要想愛,先懂艾!
    據中國疾控中心愛滋病防治組劉中夫主任介紹,目前15~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病例一般在3000例上下。據報導,2019年1至10月份報告病例中,性傳播佔99.0%,其中「男男」同性傳播佔62.1%,異性傳播佔36.9%。
  • 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活動在京舉行
    北京衛視 圖近日,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活動暨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欄目特別節目在北京舉行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愛滋病防治親善大使彭麗媛通過「雲互動」,在線回答青年學生提問,鼓勵青年人做自己健康的守護者、防艾知識的傳播者和防艾工作的志願者,努力為遏制愛滋病流行貢獻力量。
  • 香蕉提取物或可治愛滋病
    據中國中醫網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以香蕉所含香蕉凝集素為主體的新療法或可有效治療愛滋病。   香蕉凝集素是凝集素的一種。英國《每日郵報》3月16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香蕉凝集素能與愛滋病病毒表面的糖類化合物黏連,「封住」病毒遺傳物質,從而阻斷病毒進入*的路徑。
  • 世界愛滋病日:比愛滋病更可怕的,是歧視|hiv|傳染病|攜帶者|愛滋...
    作為一種疾病,愛滋病算是獨特的,並不在於它暫時來說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治不好的病多得去),而是它產生了對人類社會道德價值的挑戰。一般來說,人的同情心理會使得人看到他人在生病落難時,變得更加寬容,但在愛滋病面前,這種同情心彷佛打了折扣一樣,於是,我們出現了另一種更嚴重的疾病——「歧視」。
  • 愛滋病已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看臨床診療團隊如何戰「艾」
    愛滋病作為一種不可逆且傳染方式隱秘的傳染病,一直備受關注。認識上的誤區讓很多人談「艾」色變。而如今,通過雞尾酒療法等抗病毒治療,愛滋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在抗「艾」的徵途中,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愛滋病診療團隊既是見證者又是實踐者。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總結經驗,治癒更多患者,並推動學科不斷向前。
  • 愛滋病成可防可控慢性病 專家建議:預防是「頭等大事」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愛滋病專業學組副組長、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教授指出,目前社會公眾對愛滋病患者甚至專科醫生的恐懼和歧視還沒有消除,知艾、防艾工作還要繼續加大宣傳,對於確診感染的患者而言,只要儘快接受規範治療,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可與常人無異。
  • 愛滋病零歧視日 聽聽存活最久的愛滋病人自述
    原標題:愛滋病零歧視日 聽聽存活最久的愛滋病人自述   為推動全球愛滋病反歧視倡導工作,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將2014年3月1日定為首個世界「愛滋病零歧視日」。截至2016年9月,我國現存愛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萬例,累計死亡20.1萬例,而更令他們煎熬的,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歧視和冷漠。
  • 劉思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少年愛心大使」
    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劉思宇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從事包括LGBT[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和少數民族等受歧視或弱勢人群的人權維護,研究並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開展以環保、保護野生動物、禁毒防艾、扶貧、愛老和助殘等為主題的項目活動。
  • 愛滋病正變成慢性病 堅持治療可活到平均壽命
    在他看來,社會歧視比愛滋病本身更有殺傷力,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有危險行為,也不願意去做檢測,這給愛滋病防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性傳播成了我國愛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中國青年報:請您介紹一下學生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增加情況。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生群體感染人數增加?
  • 中國藝術家與聯合國官員呼籲消除對愛滋病感染者歧視
    【財新網】(記者 張豔玲)戴著白色大口罩,只露出雙眼和因消瘦凸起的顴骨的尤女士,穿著深色羽絨服,外面套著一件大大的白色T恤,上面用彩筆寫著「我是愛滋病感染者,請給我一個擁抱」。她靜靜的坐在角落裡,聽著臺上官員們在呼籲消滅對愛滋病感染者歧視。
  • 從無藥可醫到可治可控
    從1981年第一例愛滋病病例被報告,到今天愛滋病已從「世界絕症」變成慢性病,實現從無藥可醫到可治可控。記者整理愛滋病近40年防治發展歷程發現,藥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愛滋病的治療藥物已達30餘種。
  • 陳道明、馬蘇等明星齊聚山西臨汾,為愛滋病感染群體正名
    2019年5月26日,山西臨汾,第8屆「5·26」國際愛滋病反歧視午餐日活動在山西省臨汾市紅絲帶學校舉行。紅絲帶健康大使、電影表演藝術家陳道明,知名影視演員、中國預防性病愛滋病基金會防艾義務宣傳員金玉婷作為代表出席活動。
  • 病毒侵犯了生命,歧視卻剝奪了他的生活
    大多數人依然談「艾」色變,他們不知道,如今愛滋病已經做到可防可治。 通過規範治療,感染者每天只服用一片藥,便可回歸正常生活。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 中藥到底能不能治愛滋病?
    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不能治癒但能治療,四川有10個免費愛滋病中醫治療點專家觀點□本報記者 熊筱偉  中藥能不能治愛滋病?國內權威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防治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醫師王健表示,中藥的確在延緩發病、降低病死率、調節免疫等方面有療效,能和全球主流的「雞尾酒療法」形成互補。  10月21日,第六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期間,王健介紹了國內中藥治療愛滋病研究的最新進展,同時澄清了老百姓最容易上當的幾個誤區。治療愛滋病的中藥可靠嗎?
  • 大學生已成為愛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一、認識愛滋病 愛滋病(AIDS)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它是由愛滋病(HIV)引起的一種目前尚無預防免疫,又無有效治癒辦法且病死率極高的傳染病。愛滋病毒(HIV)通過嚴重破壞人體免疫功能,造成人們的抵抗力極度下降,最終致全身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