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火星上的惡劣條件可能導致許多生命無法存活,但是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至少微型產甲烷菌有一種微小的物種能夠適應紅色星球的溫度變化、缺氧環境以及非常低的大氣壓力。
如果現在有某種形式的生命可以同時在火星和地球上存活,這可能就是微型產甲烷菌 —— M.formicicum。這是一種產甲烷微生物,可以在在地球上的許多其他地方以及一些奶牛的腸道中找到。
來自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不同種類的產甲烷菌放置在溫度在零下80攝氏度和22攝氏度之間的環境中,並使其經歷了48小時類似火星上的溫度波動。
「凍融循環對這種生物體的生長几乎沒有影響,」阿肯色州空間和行星科學中心的前研究生Rebecca Micko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並沒有死亡,有些細胞可能有,但考慮到之後產生的甲烷量,還有存活的產甲烷菌。」這項新研究在《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期刊上發表。
微型產甲烷菌特別有希望,因為它是唯一的產甲烷菌,在50和100毫巴的非常低的大氣壓下也表現出活躍的生長,因此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存在於火星地表之下。
該研究指出:「這些實驗表明,火星上的低壓環境可能不會是某些品種產甲烷菌的致命因子,這提高了該星球上存在可居住的地下環境的可能性,這或許會是個奇蹟」
產甲烷菌對尋找火星上的生命特別有啟發,因為科學家已在火星上發現了甲烷,它們也被認為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生存,包括海底地熱通風口和永久凍土層,研究人員將其描述為「在火星上滅絕或現存生命的理想候選生物」。
2016年8月 在展示火星吉萊斯皮湖床的照片中,地質學家諾拉-諾菲克發現了令人吃驚的沉積結構,與地球上的微生物形成的結構類似。
現在科學家們進一步驗證了地球上的微生物會適應火星上的相似環境,說明了火星上的環境說不定人類可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