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超500場,賽事如何與城市發生「化學反應」?——來自深圳的2019...

2020-11-30 北青網

近年來,在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深圳的體育產業、特別是競賽表演業發展迅速,2019年已舉辦覆蓋「海陸空」和春夏秋冬四季超過500場賽事。

新華社深圳12月26日電(記者 王浩明)近年來,在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深圳的體育產業、特別是競賽表演業發展迅速,2019年內,深圳已經舉辦覆蓋「海陸空」和春夏秋冬四季的超過500場國際和國內賽事。

如何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賽事體系?體育賽事與城市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體育如何助力打造「幸福之城」?來自深圳的樣本值得分析。

海陸空全覆蓋 春夏秋冬全天候

作為一個有山有海的城市,深圳依託自然和氣候資源稟賦,形成了「海陸空」和春夏秋冬四季全覆蓋的賽事體系。截至發稿,2019年深圳共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超過500場,並形成了國際高端體育賽事、高水平職業俱樂部賽事和本土自主品牌賽事三個層次。

國際高端體育賽事中,深圳舉辦了女子網球協會(WTA)年終總決賽和法國足球超級盃賽等賽事;職業俱樂部賽事序列,中超和CBA聯賽定期上演;本土自主品牌賽事中,桌球國手精英悉數出戰的「地表最強12人」和「中國杯」帆船賽等已經擁有了很強的國際和國內影響力。

以網球為例,從1月的WTA深圳公開賽開始,到11月WTA深圳年終總決賽結束,WTA一個賽季的頭尾都在深圳,在全球獨一無二;在高端賽事的金字塔尖之下,更有著發達的青少年和業餘賽事體系,以及人才培養體系作為塔基。有業內人士認為,深圳未來甚至有希望成為媲美佛羅裡達的世界網球之都。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巡視員王志強說,深圳始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承辦、市場化運作、社會參與」的辦賽模式。

據了解,近年來深圳市每年拿出約兩億元的資金,用於支持體育產業發展,而體育賽事是重點扶持的對象。為保證資金使用的公平與效率,相關部門出臺了細則,根據各級賽事、參賽球隊、贊助商、傳播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評分標準。

一項賽事與城市的「化學反應」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2018年曾發布一項數據,深圳體育產業每產出1元,將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產出增加6.02元。體育產業能夠帶動周邊產業發展,這是很多城市大力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市場邏輯。不過,一項成功的賽事給一座城市帶來的卻不僅僅是一本經濟帳。

2017年開始在深圳舉辦的「地表最強12人」或許是一個例子。作為一項自主IP賽事,這項從國乒隊內發展而來的比賽創辦於2006年,以「直通」為主題,目的在於通過公開選拔賽的形式,來決定國乒每年出徵世界大賽的部分名單,通過轉播呈現給觀眾。國乒的最強國手是賽事的基礎,而能否直通世乒賽和奧運會這樣的國際大賽則是核心懸念。

賽事落戶深圳後,將IP的核心內涵、競賽系統和傳播系統等固定下來,而深圳也為這項賽事注入了網際網路和科技基因。例如,賽事的數據服務擴展到了35項,大量增加了描述運動員個人習慣的技術項,為國乒的訓練提供了精準化參考。此外,3D模型與實時數據在頁面端的融合,則呈現給用戶360度任意視角的數據可視化體驗,大幅提升了電視和網絡的觀賽體驗,也增加了人們的分享意願。

據統計,2019年「地表最強12人」共創造社交媒體話題討論量8億次,相關話題15次登上微博熱搜,傳統國球跳動出了新活力,深圳一時間也成了世界桌球愛好者最為關注的城市。

賽事在線上線下的爆發讓商業化運營有了突破的條件。2019年,作為賽事的聯合主辦方,騰訊體育提供了500萬獎金,讓賽事成為世界上獎金最高的桌球比賽之一。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評價,此舉邁出了桌球市場化發展的第一步。

深圳具備年輕的體育消費群體,更有前沿網際網路、科技與商業的助推,從而形成了體育賽事IP創新和生長的土壤。而主辦方藉助賽事,也可以打通整條體育產業鏈條,激活場館運營、體育經紀、體育培訓和轉播服務等上下遊業務。

賽事與城市的緊密連接和深度融合產生了「化學反應」——城市給賽事提供了生存、發展和創新的土壤,賽事讓城市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提升。

未來,深圳將進一步加強賽事的引進、服務與孵化。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張合運表示,深圳將深化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體育賽事評估指標體系,並優化賽事組織管理,積極引進新的大型賽事。

「幸福之城」在路上

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其中指出,「支持深圳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交流活動,建設國家隊訓練基地,承辦重大主場外交活動。」

深圳的產品已經走向世界,世界的人才正在深圳聚集。每天,他們從實驗室、會議室和交易室中走出,散落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他們對頂級賽事有著觀賞需求,對運動更有親身參與的需求。

因此,體育賽事不僅要高舉高打形成國際影響力,也要「下接地氣」,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而近年來在深圳舉辦的很多高端賽事,都有實實在在走進校園和社區的項目,強調與普通市民的連接。

記者在WTA年終總決賽、「地表最強12人」等賽事採訪中也發現了一個現象:在觀眾席上,剛剛打完球,還穿著球鞋、背著球包的觀眾比比皆是。而這背後,是因為在比賽場地周邊就有供群眾健身的場地開放,可以帶給愛好者參與和觀賞「一條龍」的體驗。

在「高大上」的賽事之外,近年來在土地稀缺的情況下,深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但總體上仍處於缺乏狀態,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的運動需求。最新規劃顯示,深圳將在市中心多個公園內建設運動場地,未來將免費或優惠向市民開放……

在深圳,賽事產業發展已讓觀賽不再「一票難求」。未來,當市民告別了運動的「一場難求」,體育從可有可無的生活點綴成為生活方式,甚至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信仰,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個「幸福之城」的模樣。

責任編輯:張亞亞(EK012)

相關焦點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1.深圳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深圳建市40周年。深圳舉行《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群眾文藝晚會和大型焰火晚會三場大型活動,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評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深圳設立分會場,這是央視春晚首次在深圳設立分會場,並第一次實現了4K超高清內容的5G網絡傳輸,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春晚觀看體驗。作為改革開放重要窗口的深圳,通過央視春晚中成功、精彩、難忘的「深圳七分鐘」,充分展現了嶺南文化特色和時代新風貌,展現了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的城市氣質。
  • 400多場線下電競賽事按下「暫停」鍵,重返線上是倒退還是生機?
    其中,74.8%的收入來自於贊助及媒體版權, 共計8.22億美元,同比增長17.2%;而消費者在門票和周邊商品上的消費總額將達到1.22億美元,來自於遊戲發行商對電競領域的投資收入為1.16億美元。雲賽事頂替了傳統電競賽事產生的直觀影響,在「電競之都」上海得到了強烈反饋。
  • 中山賽事效應凸顯 百億棒球產業可期
    今年的比賽,標誌著熊貓品牌賽事正式走向國際。中山市東升鎮僅在2019年就舉辦了14場高水平賽事,賽事經濟效應凸顯。按照當地的規劃,一個小小的棒球,將在這裡產生一個130多億產值的大產業。  棒球之父家鄉屢創佳績  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祖籍廣東中山的梁扶初組建和帶領的中國「熊貓棒球隊」曾打敗美日強手,獲得「美國杯」「小世界盃」等賽事冠軍。如今,當地棒球重振威風。
  •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慧大事記
    同場論道,分享成果◾2019年(第六屆)國際智能計算機大會6月27日,2019年(第六屆)世界智能計算機大會(BenchCouncil 2019)在深圳舉辦。今年GBAS組委會啟動「星晨計劃」,集合大灣區9+2城市群優質企業及項目團隊,提供職位約 500 個,項目發布約500個。◾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11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主題為「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
  • 手腦的巔峰對決 2019WCA深圳十周年魔方賽落幕
    8月24日-25日,深圳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魔方賽——2019WCA深圳十周年魔方賽在深圳正式舉行。在萬眾矚目的三階速擰項目上,來自香港的李嘉亮憑藉著平均7.17秒的成績獲得冠軍。作為世界魔方協會(WCA)認證的賽事,本次賽事是中國2019年度規模第二大的WCA比賽。據悉,本次賽事超過500名選手報名,其中有67位港澳臺與外籍選手。
  • 2019十大入境遊熱門城市發布
    原標題:西安上榜2019年旅遊消費二十強城市日前,結合機票、酒店、旅遊度假等產品預訂數據,攜程集團(以下簡稱「攜程」)發布《2019國民旅遊消費報告》。《報告》顯示,2019旅遊消費二十強城市中西安排名11位,在西北城市中位列第一。
  • 深圳東海城市廣場多家商鋪撤場?
    在城市廣場一樓卻只有稀稀朗朗十多個顧客在休息區坐著閒聊,商鋪則是門可羅雀,偌大個購物廣場顯得空蕩蕩的。這樣的清靜與之購物廣場的身份顯得格格不入。廣場一樓進門處的宏邦生態有機生活館緊閉著店門,店內早已空空如也。  位於東海城市廣場一樓105A—106商鋪的歸來客有機茶葉店室內黑著燈,在店鋪的玻璃牆上貼著「致東海集團」的一封信。
  • 從深圳到成都:辦賽營城 促城市有機更新
    2011年,大運會再次來到中國改革開放前沿深圳,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經濟特區,讓世界認識了不一樣的青春與活力。十年一輪迴,如今「精彩」即將首次到訪中國西部,成都大運會的腳步已漸近。十年回首,深圳大運會以其創新的思路、鮮明的主題、辦賽事辦城市的理念,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即將到來的成都大運會提供了值得借鑑的樣板。
  • 中國腦力錦標賽城市聯賽啟智能國際大腦訓練中心深圳總部順利舉行
    2019年11月24日上午9點,中國·腦力錦標賽深圳城市聯賽在啟智能國際大腦訓練中心深圳總部順利舉行,來自全國的45名參賽選手及20餘名裁判員全程參與了本次賽事。本賽事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創新研究所主辦,由中國·腦力錦標賽組委會、中腦教育科技集團、啟智能教育集團共同承辦。贊助單位是深圳軍歌嘹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參賽單位有深圳成長學堂、深圳益智小屋魔方、深圳市博馨文化教育和深圳四季思維魔方。
  • 10項時尚體育賽事點亮城市生活、燃放城市激情!2020時尚青島系列...
    本屆帆船周·海洋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的指示,以「傳承奧運,揚帆青島;科學戰役,體盛民泰」為主題,六大板塊近40項賽事、交流、文體、商貿活動精彩紛呈。國內外嘉賓出席10餘項活動達800餘人次,開幕式海陸巡遊活動吸引逾萬觀眾。以帆船運動等時尚體育項目為載體,推動體育事業復甦,激活城市時尚活力,提升「帆船之都」城市影響力,助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建設。
  • 深圳前海與劍橋、北大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把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設在前海,劍橋、北大勢必繼續保持商科研究的領先地位;給創新改革找到外掛,深圳前海的未來發展將進一步被賦能。劍橋大學常務副校長近日訪深,推進與北京大學合作辦學的相關事務,據了解,劍橋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辦學已經完成初步選址,將落戶深圳前海。
  • 2020年深圳南山區少年迷你馬拉松賽事詳情
    2020年深圳南山區少年迷你馬拉松賽事詳情一、賽事信息1、舉辦時間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10:30路線詳情:2020深圳南山少年迷你馬拉松比賽線路詳細信息:深圳南山區2020少年迷你馬拉松賽事信息二、報名方式1、年齡要求參加少年馬拉松項目年齡限8-17歲(2012年12月12日之前、2003年12月12日之後),
  • 2020年的尾聲——這個500億深圳地標發出最強音!
    在深圳,一提「灣區明星樓盤」,從前有人會說是「深圳灣1號」,而現在,許多人會不約而同稱「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畢竟,她自從入市起,一系列表現都太惹人注目了。2017年底,世茂以底價競得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用地,擬打造超級綜合體,世茂深港國際中心佔地面積約32.19萬㎡,計容面積約136萬㎡,總投資額將超過500億元。
  • 百大賽事揭曉:《2016中國賽事影響指數排行榜》強勢發布
    它成為改革的第一塊試驗田,足協在各體育協會中率先完成「管辦分離」,促進中國足球向著全面職業化的理想進發。足球影響榜上,中超龍頭地位穩如泰山,榜單前五位均是職業賽事,排名第五的ICC國際冠軍杯影響指數超過40萬。而過了第五位的分水線,業餘賽事佼佼者中國城市足球聯賽的數值急跌到五萬級別。
  • ​首屆KBSL佳兆業棒球夏季聯賽在中山公園棒球場開幕
    晚上8點整,來自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棒球協會、佳兆業文體科技集團和藍襪棒球等數位嘉賓共同為賽事開球。Hutch赫士體育隊2019年初成立,球員國際化程度高,強調無國界交流,以棒球會友。Hustlers棒球隊成立於2008年,由居住在深圳韓國籍棒球愛好者組成。本次聯賽賽程從9月4日持續到9月26日,分為常規賽與季後賽,8支參賽球隊將為廣大市民呈現15場精彩的棒球比賽。
  • 十城狂歡落下帷幕,特步企鵝跑·王者快跑如何成為爆款賽事?
    9月的昆明,一場火爆的跑步賽事讓這座詩意的城市沸騰起來,這就是特步企鵝跑·王者快跑。這天,數千名跑友聚集在風景如畫的公園1903,一起揮汗如水、一起恣意蹦迪,把自己對青春、對快樂的嚮往在這裡盡情揮灑。全新的特步企鵝跑·王者快跑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裡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包括上海、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成都、廈門、蘇州、昆明等10座城市,共計6萬餘名選手參與到賽事中來,其中有高達55%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正是圍繞著年輕人的需求,特步企鵝跑實現了五公裡都市跑與頂級手遊的跨界融合,從線上到線下開啟社交互動的全新探索。
  • 2019榮耀制「噪」精彩不停
    ,2019榮耀制噪者原創音樂賽事打響巔峰一戰,在經歷層層選拔後,脫穎而出的原創達人賽道5強晉級選手周鑫、葉青賽藍、張豫邦、曲孜涵、曹元攜手登上夢想的舞臺,傾情揮灑音樂夢想,為熱愛發聲,勇敢唱出,屬於自己的榮耀!
  • 2019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發布
    金秋十月,在2019海博會召開之際,首部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濱海深圳 與逐夢者同行》震撼發布。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精彩出品的該宣傳片,以壯闊、震撼、炫美的效果,展現最美海岸和城市奇蹟,展現深圳從建設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偉大跨越,展現深圳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深藍」的雄心與夢想。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壯美的航拍和深潛鏡頭。
  • 深圳機場發展之變折射「城市之光」
    依託深圳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發展,通航29年來,深圳機場客貨運業務快速發展,累計迎送旅客超5.6億人次,保障貨物運輸近1500萬噸。在助力特區發展的同時,其自身發展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客貨業務雙雙進入全球前30位,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2019年,深圳機場年旅客量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日均起降航班超千架次,這意味著每分鐘有超過百名旅客在這裡抵離。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心,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圳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則來源於深圳在向海發展上具有先天優勢和深厚基礎。支持深圳為全國、全省海洋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給出了分量重、成色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