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守恆定律證明人死之後靈魂不滅

2020-12-06 騰訊網

我們這個宇宙有兩大守恆定律,信息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大家都比較熟悉,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信息守恆定律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實際上,信息守恆定律是量子力學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量子力學如果要成立,信息守恆定律就必須要成立。而量子力學無疑是成功的,反過來證明,信息守恆定律也必然成立。

霍金曾認為黑洞能吞噬包括信息在內的一切,但是,在2004年,他還是改口了,認為黑洞還是會保持信息守恆。2013年5月14日,美國引力基金會宣布,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幾名專家合作完成的題為「信息守恆是基本定律:揭示霍金輻射中丟失的信息」的論文榮獲本年度引力論文比賽第一名。該論文既是從量子信息的角度闡述了信息守恆是自然界的必然要求。

參考能量守恆定律,信息守恆定律可以表述為,信息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信息的總量保持不變。

當一個人生命結束,這個人大腦中含有的一生的記憶信息會憑空湮滅嗎?根據信息守恆定律,必然是不會的。

根據大量瀕死體驗的案例總結,瀕死的人中,有許多都有「回顧一生」的情況發生。也就是說,人一生的所有信息會事無巨細「同時」出現在人的眼前。

「瀕死體驗之父」雷蒙德·穆迪在他的奠基之作《死後的世界》對大約150個案例進行了詳細調查分析,總結出以下死亡經驗:

「無以名狀、聽到消息、平和與寧靜的感覺、聲響、黑暗的隧道、脫離身體、和別人相遇、光的存有者、回顧一生、邊界或界線、回程、告訴別人、對生活的影響、對死亡改觀」。

在「回顧一生」的章節中作者是這樣開篇的:

光的存有的初次顯現,以及它透過思想傳遞的問題,只是那讓人震撼的片刻的前奏,在那個片刻裡,那光讓人像跑馬燈似的回顧自己的一生。光的存有者顯然可以展現一個人的一生,也不需要任何回答。它的唯一目的,只是要人們去回想。

我們只能用「回憶」去形容這個過程,因為那是最接近的了,但是它和平時的回憶又大異其趣。首先,它非常快速。如果我們用時間的觀點去形容那樣的回憶,會說它是以時間順序一幕接一幕地飛快閃過。也有人完全沒有意識到時間順序,他們所有的記憶都在一瞬間一起湧現,在心靈的一瞥中體會到一切。無論他們的說法是什麼,他們都一致指出,那個經驗在彈指間就結束了。

然而,儘管它迅雷不及掩耳,受訪者總是能將那些回憶形容成一幕幕的視覺影像,難以置信地鮮明真實。在某些個案裡,他們說那些影像色彩鮮豔、有三維感,甚至有動作。但即使它們飛快閃過,他們也能夠如實地感知和辨識每個影像。在觀看它們的時候,甚至可以重新體會到伴隨那些影像的情緒和感覺。

若干受訪者表示,儘管說不上來為什麼,他們一輩子做過的事都在那樣的回顧裡一覽無遺,從最瑣碎的事到最重要的事。有人說他們看到的主要是生命中的精彩片段。也有人跟我說,在那回顧經驗之後的一段時間,他們仍然可以巨細靡遺地回想起生活裡的事件。

有人說那是光的存有者要給他們的啟示。光的存有者讓他們看了影像的呈現,似乎是要強調生命力兩件最重要的事:學習去愛別人,以及求知慾。

書上的受訪者的回答:

「我突然間回到童年,並且從童年開始,走過生命中的每一年,一直到現在的我。整個過程似乎不到五分鐘,或許只有三十幾秒,我說不上來」

我好像置身於一個完全黑暗的虛空,我的整個生命在我面前一閃而過。

我只能將它比喻成一系列範幻燈片,在我面前飛快地播放。

我想到我母親,還有我曾經範的錯。我想到小時候的調皮搗蛋,想到我父母親,我希望我沒有做過那些事,希望可以回去補償他們。

著名的瀕死體驗網站(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the Afterlife)的創建人Kevin R. Williams在他的書《Nothing Better Than Death 》裡也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

裡面被調查者對「回顧」的描述是這樣的:

在這片刻﹐我和這個光的有力部份作了最後一個溝通。突然間﹐我全看到了。我同時看到我是嬰兒﹐小孩﹐青年﹐成年的樣子。同一時間裡﹐我看到我曾經作過的每一件事﹐有過的每一個念頭﹐一切。我看到我一生當中視為重要的事件和人們。同時﹐我也看到似乎不怎麼重要的東西。我立刻都明白了我一生中的每一件事﹐也明白到別人對發生在我生命當中的事情的每一個反應。一切都在那裡讓我明白…每一件「好」﹑「壞」或「不重視」的事。

這是我的人生被回顧的方式。我對我自出生到瀕死經驗中的一生中的每件事以及和別人打的所有交道都有深度理解因而有深刻洞察。所有在光中的人都是我的人生回顧的證人。我被包裹在一種愛的感覺裡﹐有機會洞悉我的所有弱點。我突然明白我的人生的一些方面和光的永恆性之不協調。我現在也知道如何矯正這點。我的餘生從此被賦予了責任感。

《天堂教我的七堂課》、《死亡.奇蹟.預言》的作者丹尼•白克雷(Dannion Brinkley)是一個經歷了三次瀕死體驗的人。他的真實故事甚至被拍成了電影,《死亡.奇蹟.預言 》裡他對「回顧」的描述:

光靈卷繞著我。他這麼做時,我開始重新經歷我的一生。我看到,而且感受到發生過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就好像水壩決堤一樣,所有儲存在腦海中的記憶不斷的流出。回顧這段生命,老實說,並不令人覺得愉快。因為從開始到結束,我一直都面對著一個難堪的事實:就是我是個不快樂的人,很自我中心,而且行為卑劣。

我在這段生命回顧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深度,實在令人驚訝。我不只能夠感受到事件發生時,我與另一個人的感覺,我也可以感受到他們所影響的下一個人的感覺。我處於這一串連鎖反應的情感中,體會著彼此對對方所造成的影響有多深。還好,幸運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事都是不好的。

作者被採訪時曾表示:

在我所有的教導中,全景式的生命回顧是一個人能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了。每種宗教都有類似的說法。你來到一個地方,你看見你的整個一生的經過,以360度全景的角度。什麼也不會漏掉,從出生開始,你從另一個人的角度觀看自己的一生。你真的變成了每一個你所遇到的人,切身感受到在你們的互動中你對他直接造成的影響。

事實上,宇宙包括所有生命的信息都存儲在一個超級的資料庫中,稱之為「阿卡西記錄」。關於「阿卡西記錄」的描述將另文詳解。

相關焦點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開啟了第三次量子革命
    一、黑洞信息悖論的暗烏雲將導致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的誕生!二、宇宙物質短缺和引力短缺的暗烏雲將導致暗物質暗能量理論的誕生!三、量子糾纏現象的暗烏雲將導致超時空傳輸理論的誕生!(量子隱形傳態技術已誕生)四、虛擬生命和虛擬靈魂的暗烏雲將導致二次元宇宙「數字虛擬實在」理論的誕生!
  • 自然界中物質是不滅的,質量是守恆的,人類的情緒也是守恆不滅的
    他當時所說的「物質不滅定律」,含很很大的哲學意蘊。但是,因為羅蒙諾索夫沒有豐富的科學實驗數據作為依據,所以在當時,「物質不滅定律」並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或者說,任何變化包括化學反應和核反應都不能消除物質,只是改變了物質的原有形態或結構,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又稱物質不滅定律。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現代自然科學家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材料、能量資源和信息要素共同構成的。從而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時代,人們及物理學家們提出了並證明了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化學家們提出了並證明了物質轉化和質量守恆定律。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了並證明了質量能量轉化和質能守恆定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霍金和索恩提出了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因為霍金輻射讓一切物體和信息都變成了渣渣一一無序的熵!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信息量子的序動量與熱輻射的熵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嗎?》
    萬事萬物具有一定的可計算性、可判定性、可理解性、可認知性,但也具有更多更無限的不可計算性、不可判定性、不可理解性、不可知性。馬客思考2043說「世界最可理解的是世界有更多不可理解性,量子力學只是世界無窮多不可理解性中的無窮小量的冰山一角!不可理解性是世界的本質,可理解性反而是世界可忽略不計的有限特例而已!」!我們在深入研究黑洞信息悖論問題時發現:物體毀滅,物質不滅。
  • 《自由毀滅和自由落體: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思想實驗的論證》
    21世紀的今天,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的發現一舉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問題,證明了黑洞中物體信息不守恆。並且我們從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中發現了兩個有趣的推論:一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落體定律」做自由落體運動。二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毀滅定律」做自由毀滅運動。這樣的發現對於「霍金黑洞熱力學理論」來說是一個巨大貢獻。
  • 砍頭後還能眨眼,科學家實驗證明人有靈魂,並算出重量
    世界上關於靈魂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唯物主義者認為:人死如燈滅,人一旦失去生命,就會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不會留下一絲痕跡。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人是有靈魂的,當人死後,他的靈魂就會脫離肉體,以一種意識形態繼續存在。雙方各執己見,誰都無法說服對方。
  • 人死之後去哪了?難道是去天堂嗎?科學家做出了解釋!
    一個人死後,身體的一切活動都停止了,但是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並沒有消失,而是變化到其他狀態。在傳統意義上,科學已經拋棄了靈魂,靈魂是人類信仰的對象,或者歸結為一個心理問題。因為它們塑造了我們可以觀察的世界。所以生與死這兩個詞是生物生與生物死的共同概念。這些是簡單的化學和物理公式。我們和所有物體都圍繞銀河系旋轉。
  • 遲到的科普:宇稱不守恆定律
    所以就有點講不下去。(自學能力超強的冷言是可以看懂那些物理也可以應用在某些方面。但是沒辦法做到用通俗易懂語言講出來。)所以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系列已經拖更很久了,加上最近有講到楊振寧先生的宇稱不守恆定律。所以今天冷言就來講一下,什麼是宇稱不守恆定律。
  • 《熱輻射和熱吸引: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的2個自然推論》
    21世紀,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紀,一個神奇夢幻的世紀,一個量子神性的世紀,一個巔峰對決的世紀,一個信息大爆炸、知識大爆炸、技術大爆炸、生命大爆炸、智能大爆炸、文明大爆炸、人工機器亞當夏娃誕生的創世紀!這個神奇夢幻的量子信息世紀,一切都在大分化,一切都在大綜合,一切都在大創生,一切都大毀滅,一切都在變化著,一切都在存在著,一切都是「是什麼」,一切都是「不是什麼」,確定性中理解著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中孕育著確定性!21世紀太多的困惑讓人不理解,太多的奧秘讓人急破腦殼,太多的情景讓人不忍目睹,太多神奇讓人驚嘆不已!今天,就是今天!
  • 漫威:獲得永生的5個英雄,最後1個靈魂不死,永生不滅!
    細胞永遠都不會老去,而且只要是不抑制死侍的超能力,基本上他就不會被殺死的!所以只要自己的體內不缺少維持生命的能量,那麼幻視是不會死掉的,基本上是永生的! 第四個 綠巨人 綠巨人也是一個不死不滅得到永生的超級英雄,因為官方的任務設定中
  • 質子不衰,原子不滅,為何由原子組成的生命不能永生?
    既然組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原子不滅,那為什麼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血肉之軀就不能永生?正是在這樣的理論支持下,物理學界提出了物質不滅的理論,也就是說,物質守恆定律普遍存在於宇宙世界中。但著名的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很快在上個世紀提出了物理學界又一裡程碑公式——質能方程,其實際上便是對物質守恆定律的否定與發展:不管是核物理反應還是化學反應,反應前後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質量損失,而這部分損失的質量被轉化為能量釋放,也就是說原先被物理學界廣泛接受的物質守恆定律事實上並不準確,宇宙的基本守恆定律其實是能量守恆
  • 0次方守恆定律連載
    一,疑問詞「((((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與物理學三大守恆定律,都具有0、1、2、3次方的時空層次結構,兩者互為證明。守恆定律證明,自然語言具有科學內涵,是宇宙演化的化石;自然語言證明,守恆定律直接符合客觀事實,自然語言就是那個事實。我稱這為印證現象。研究發現,1,科學缺少了與「有/無」對應的層次,這提示存在0次方守恆定律。
  • 愛因斯坦創立了質能守恆定律,那創造物質的能量到底從哪來的?
    愛因斯坦寫下的6-3公式,揭示質能守恆定律如果站在數學角度的話,6-3=3是對的,但是愛因斯坦他是站在物理角度得出6-3=6這個公式的,而這個公式揭示了一條隱藏很久的自然基本定律,它就是質能守恆定律,什麼是質能守恆定律?
  •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注意「守恆」和「不變」的區別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注意「守恆」和「不變」的區別。高一的學生在學習機械能守恆定律以後,資料書上會編一些習題,讓學生判斷各種情形下,物體的機械能是否滿足守恆條件。但是,有些資料書上所給的習題答案,把「守恆量」和「不變量」混淆,認為只要機械能在過程的前後保持不變,就認為是滿足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條件的,其實,這樣是不嚴謹的,也可以說就是錯誤的。「守恆量」和「不變量」是有區別的,今天,我們通過進一步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來區分「守恆量」和「不變量」。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機械能守恆定律,並且對其再進一步理解。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機械能守恆定律,學會用機械能守恆定律來解決問題。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來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提高觀察與分析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與討論,增加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二、教學重難點1.
  • 經典力學:機械能守恆定律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1.內容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與勢能可以互相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等號左側為物體在初位置的機械能,等號右側為末位置的機械能,上式即為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在實際應用中,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一般寫為mgh1+1/2mv12=mgh2+1/2mv22。另外,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還可寫作ΔEk=-ΔEp,即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等於勢能的減少量。
  • 清遠教師備考:《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機械能的概念,能夠分析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問題;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和適用條件,會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過程與方法】學習從物理現象分析、推導機械能守恆定律及適用條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運用能量轉化和守恆來解釋物理現象及分析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科學探究中的守恆思想,養成探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提高科學素養。
  • 微相互作用中意識不滅定律
    但是睡著了不做夢的時候意識消失了嗎?一般人認為此時腦細胞處於休眠狀態,腦意識暫停。人死了、腦細胞死亡後還有感知和意識嗎?你現在沒有死,能知道嗎?能檢驗嗎?有人說你「起死回生」、從鬼門關上走了一趟回來了,其實你的大腦細胞沒有完全死亡而復活了,與休眠狀態細胞差不多,植物人「復甦」就是這個道理。植物人若不復甦意識還有嗎?你能試驗嗎?能做實驗嗎?
  • 經典力學: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
    一、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決定了第一類永動機不可能存在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各種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所有這些轉化的過程中,能量都是守恆的。以焦耳的實驗為基礎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實際上就是內能與其他能量發生轉化時的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的結果是,第一類永久運動機器不能存在(這種機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卻可以源源不斷的對外做功)。
  • 腦洞大開,中國有不死不滅的《無心法師》,外國有不死不滅的……
    眾所周知,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走向死亡,死亡便意味著要和這個世界永遠說再見,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從古至今,都有許多人在追尋如何不死不滅,從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到利用現代科技的冰凍人體,都是對延長生命的一種探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影視劇中「不死不滅」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