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有氧運動能夠幫助我們燃燒脂肪,無氧運動怎麼不可以?
為什麼做8-12RM訓練的時候肌肉會變得特別酸脹?
相信在大家的腦海當中都出現過這些疑問,只不過在腦中一閃而過之後就把它忘得乾乾淨淨了,其實想解答這些問題並不難,如果你弄明白了人體的3大供能系統,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那麼是哪三大供能系統呢?分別是磷酸原系統、糖酵解系統以及有氧氧化系統,下面我對這些人體的供能方式分別的進行講解。
磷酸原系統
磷酸原系統又叫ATP-CP系統,我們知道,ATP是人體當中的能量貨幣單位,也就是說,當我們分解ATP的時候就會獲取到能量,而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生成ATP的原材料,但是當你需要做一些爆發性的運動,比如起跑以及迅速的起跳,以及舉起特別大的重物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到最多的能量,這時如果你還要等著身體分解原材料來生成ATP的話時間明顯不夠。
所以我們的身體會事先的幫助我們儲存一些ATP以備不時之需,但這些ATP的數量是有限的,並不能支持我們運動太長時間,那麼為了能夠延長一點點時間的話我們的身體又會事先的儲存一定量的CP,CP也叫磷酸肌酸,它的主要作用是在ATP分解成ADP後,CP會脫離掉一個磷酸基團,也就是脫離掉一個P送給ADP,此時ADP又轉化成ATP從而能繼續的釋放出能量。
但不論是ATP還是CP,人體當中的儲存量明顯是有限的,並不能夠支持我們做太久的大重量運動,最長的時間也就是7秒鐘,而且這種供能方式不需要氧氣的參與,一般觸發這種供能機制的就是舉起特別重的重物以及猛然的起跳或者是奔跑。
糖酵解系統
糖酵解系統也是在無氧環境下進行的供能方式,這種獲取能量的方式就得依靠身體來分解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來實現了,由於沒有氧氣參與,所以是一個酵解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的複雜,當中有11個步驟,並且在生產能量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副產物,那就是乳酸,經常健身的朋友肯定記得運動當中目標肌肉酸痛的感覺,這就是乳酸在作怪,當乳酸在體內堆積之後就會降低血液的PH值從而讓我們的肌肉無法繼續發力,進而你就會感到力竭,無法繼續舉起啞鈴,而且產生這種乳酸還會導致第二天肌肉的酸痛。
而在進行糖酵解的過程中除了乳酸以外還會生成其他的副產物,並且也會往目標肌肉當中湧進大量的血液,在副產物和血液的堆積下就讓我們的肌肉感覺到膨脹,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泵感,一般這種感覺維持1個小時左右就會消失。
那麼這種供能方式持續的時間大概為33秒,有的人經常具體的話持續時間可能會長一些,一般我們所做的8-12RM的訓練時身體主要調動的就是這種供能系統,而在400米跑的時候主要的供能方式也是糖酵解。
有氧氧化系統
有氧氧化系統是唯一一個在氧氣的環境下完成的供能方式,而且需要同時利用兩種原材料來產生ATP,分別是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以我們經常能聽說有氧運動有利於減肥,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而我們知道,有氧運動都是那種節奏比較慢的運動,比如慢跑,騎單車,踩橢圓機等等,快起來行不行?當然不行,因為有氧供能系統就是那種慢吞吞的系統,尤其是脂肪在分解的時候及其的緩慢,如果你運動強度高了,單位時間內需要的能力多了,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自然地轉化成糖酵解供能系統,比如跑馬拉松的突然把速度變成400米跑了,身體的供能方式自然會改變,但有氧供能系統的好處就是幾乎是有取之不盡的原材料,即使是體脂率僅為15%的男性他身體當中儲存的脂肪也是相當可觀的,所以慢跑能跑1個小時或者是幾個小時,而短跑的話只能堅持幾分鐘。
如果做個比喻的話糖酵解系統就像是放鞭炮,能量釋放一陣子就完事了,而有氧供能系統就像是燒蠟燭,雖然帶來的光亮和溫暖少,但是能點上好久。
那麼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希望開頭的兩個問題不會讓你再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