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宇宙陷入困境,究竟是什麼所導致的?《三體》中得出線索

2021-01-13 古今奇聞雜談

三體小說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場景,她以妙筆生花的方式表達了許多複雜的科學理論,但最讓我們感到震驚的還是他所描繪的星際戰爭,在一個安靜的宇宙下,隱藏著無數的文明戰爭,每個文明都在為生存而戰鬥,整個宇宙被星際戰爭打得遍體鱗傷,最後整個宇宙又重新開始。

戰爭期間,我們透過作者的文筆,看到了戰場邊緣的慘烈景象,人類被池魚吞噬,出乎意料地闖入黑暗森林的戰場,直接一擊即中,摧毀了人類文明,一個光粒終結了逼迫人類長達4個世紀的三體人,而這還僅僅是邊緣戰爭。

在關一帆的描述中,宇宙主戰場上的神級文明已經掌握了宇宙的基本規律,整個宇宙的一切規律都變成了武器,我們所理解的時空,甚至是宇宙本身都變成了武器,空間被降為處理場,從十一個維度跌落到三維,還會坍縮成零維,在那個殘酷的戰場上,人類只不過是冒著生命危險冒著黑夜的蒼蠅,誤傷了滿天飛的子彈,整個宇宙就像一具腫脹的屍體,正在走向死亡。

觀看這場令人窒息的星際大戰,我們的想像力受到了極限的挑戰,而我們對宇宙的美好又被各種恐懼所取代,宇宙只有一個,其質量總和是恆定的,那些神級文明本不該不知道這一點,他為什麼還要如此瘋狂地進行星際戰爭,最後毀滅整個宇宙所有人?

正如地球世界一樣,儘管各國間可能存在著一些衝突,但大家都很理性,絕不會利用核戰爭來毀滅地球,因為這樣做只會結束整個人類社會,但令人驚嘆的是,宇宙大戰是一種用核彈摧毀地球的行為,宇宙因戰爭而毀滅,神級文明因戰爭而毀滅,他們贏得了戰爭,也不過是宇宙即將消亡,難道他們都瘋了嗎?或者還有別的什麼理由呢?

還有網友根據書本上的基本脈絡開了個腦洞,早在宇宙天命時代,一切文明都剛剛誕生,雖然因為環境的不同,有些文明率先實現了星際航行的科技實力領先他人,第一個佔主導地位的文明,不希望其他文明超越他,所以他率先實行黑暗森林法則,將所有自己能發現的弱小文明都消滅。

但是文明是一種很偉大的存在,儘管一些文明的技術力量遠遠不及這個霸主文明,但他們卻利用僅存的科技擺脫了一部分人,使技術大爆炸達到了宇宙的極限,而那些流亡的文明也開始走向統一,並與霸主文明展開對抗。

所以星際大戰就這樣展開了,以科技力量著稱的其他流亡文明,也都具有相當的科技爆炸能力,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爭鬥,在爭鬥的過程中,他們也意識到了黑暗森林法則,為了避免自己受到威脅,他們也開始摧毀所有看不見的文明,於是文明間的惡性競爭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了,文明復仇史就這樣上演了。

因此我們在看三體開篇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其實這一段星際戰爭已經打了上億年,人類僅僅是僥倖生存了那麼久,宇宙早就被他們打得一灘爛泥,即使是神級文明也無法解決,宇宙只能被迫歸零重新啟動。

相關焦點

  • 三體中的十維世界有多可怕?究竟能把整個宇宙當成玩物
    三體中的十維世界有多可怕?究竟能把整個宇宙當成玩物人類是什麼?是一個僅僅只有幾百萬年歷史的物種,還是那100年宇宙腫眨眼的閃爍,劉慈欣大神的三體三部曲為我們講述了宇宙中的種種故事.第一部對於身體的揭秘,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拓展,第三步,做一次宇宙探索的奧秘,以及寶書先生的三體,這部三體外傳創作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他告訴了我們世界有因。
  • 科學驗證《三體》中的二向箔可能存在,整個宇宙都是二維的?
    不僅僅是這樣,科學家們還會為你開出更大的腦洞:我們的整個宇宙也許都是二維的,只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那就是全息宇宙理論。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著名物理學家戴維·約瑟夫·玻姆(David Joseph Bohm)提出了全息宇宙理論,他認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不過是一種全息投影,相當於二維全息投影膠片,也就是說,整個宇宙都是幽靈般的存在——那麼,我現在存在嗎?害怕的我趕緊去照鏡子。請問哪個腦洞更好?科學工作者會幫助你的。這是全息投影,非常抽象。
  • 《三體》的偉大在於它所觸及的人類思維意識和宇宙哲學的宏觀概念
    讀三體,最大的感觸是沒有覺得自己是在幻想科學的未來,似乎小說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可以發生在身邊,即便今天看來純屬幻想,但明天或許就是現實。或許,劉慈欣和《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一樣,他們都站在一個相當的高度俯瞰人類,如果尤瓦爾是站在衛星上,劉慈欣則以光速飛出了太陽系,站在宇宙的邊緣,從倒流的時光裡回顧著人類的歷史,同時也展望整個宇宙的文明。
  •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是什麼?為什麼邏輯能拿著它與三體人對峙
    你無法判斷我究竟是要從你手中奪取蘋果,還是要乾脆奪取你的生命。在這種極端狀態下,我們只有對彼此開戰。這個極端狀態無法被「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所消弭,因為這世界上的蘋果就算產量再高,也不可能完全排斥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陷入一個蘋果都沒有的悲慘境地。而只要極端狀態無法排除,「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就無法排除。
  • 讀科幻吧,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 ——《三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
    ,更多的孩子被科幻中包含的基於科學的豐富想像所震撼,對科幻閱讀、影視賞析,甚至文學創作都懷抱著極大的學習熱情。  作為科幻文學的代表,榮獲世界科幻最高榮譽「雨果獎」的《三體》,就對人類的生存危機、文明與人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洞察,我們現今面對許多問題,都能從科幻小說中找到線索。
  • 科學發現《三體》中的二向箔可能存在,或許整個宇宙都是二維的?
    「劉電工」從2006年5月開始連載推出《三體》以來,到2010年 11月出版系列第3部《死神永生》,腦洞一個比一個巨大,思維一次比一次開闊,小編覺得在《三體》系列的信息量加成下,我的大腦都可以裝下整個宇宙了。
  • 三體宇宙中的超級科幻武器,你認為哪種能實現?
    小編今天來盤點一下三體中出現的那些科幻武器,作為硬科幻的代表。很多武器的設想都是根據如今的科技推斷出來的,那麼以下這些武器,你認為哪種最可能實現呢?在小說中,只用了一排飛刃擋在一艘郵輪路過的水道,就把整個郵輪切割成一塊塊的!恐怖如斯.....2、思想鋼印思想是決定武器威力的最大源動力。於是此設備的目的是在人的大腦裡面,雕刻出一個牢不可破的信念。哪怕是荒繆的信念,也會讓人堅信不疑。比如說:水有毒。被打上鋼印之後,這個人就不敢喝任何水了!
  •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大爆炸理論是關於宇宙起源的普遍觀點。埃德溫·哈勃證明了1931年宇宙還在膨脹,但會有結局嗎?各種理論試圖解釋宇宙的終結,大危機假設,假設未來宇宙將停止膨脹並開始收縮,到了最後,宇宙將回到最初的樣子,這可能導致另一次大爆炸。大凍結是另一種假設,即恆星將耗盡燃料並變暗,黑洞最終將主宰宇宙,並在釋放霍金輻射後死亡。
  • 《三體》早已拍成電影,為什麼遲遲沒上映?小說中到底在說什麼?
    影版《三體》早在2015年就拍攝,但是該片至今都未上映。那究竟電影《三體》為什麼被停了?又為何被禁播?而三體到底講什麼?三體到底講什麼《三體》是 劉慈欣 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 劉宇昆 翻譯後獲得了 第73屆雨果獎 最佳長篇小說獎。
  • 牛頓晚年陷入神學,霍金卻否定上帝的存在,他們究竟發現了什麼?
    筆者:三體-小遙 人類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才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主宰者,即便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人類仍然感覺自身無比渺小。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上帝」擁有絕對的發言權,至今還有很多人將其作為終身的信仰。
  • 《三體》中最被低估的文明:以一個質子的能量,對抗整個三體文明
    《三體》中最被低估的文明:以一個質子的能量,對抗整個三體文明提起劉慈欣的《三體》,相信許多喜歡科幻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而如果要說在《三體》構築的科幻世界當中,哪個文明最強大?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
  • 《三體》究竟講了什麼?它的魅力究竟在哪,為何會獲得如此殊榮?
    因此,《三體》一書也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不要帶著所謂的好奇心與外星人交流,這可能會給我們地球家園帶來不可抗拒的毀滅性災難。《三體》所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三體》的故事開始,就是因為女主角葉文潔,擅自恢復了三體人發來的外星信號,最終導致了一場持續400年的入侵。在《三體》的第二部分,地球上的人類已經了解了黑暗森林法則,並對暗森林發動了一次打擊,即向整個宇宙廣播三體星的坐標。這種方法不僅摧毀了三體文明,而且暴露了太陽系的地位,進而導致人類滅絕。
  • 深度|《三體》:從生命到宇宙,文明的延續能捨棄「道德」嗎?
    當清楚了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回頭再看《三體》這本書,就更能理解劉慈欣在書中所提的「黑暗森林法則」。其實劉慈欣在書中對「道德」的理解,透過「黑暗森林法則」我們就已經能夠窺見一二。當生存成為文明第一需要而宇宙文明又眾多的時候,「黑暗森林法則」第二條就顯現了,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在這兩個大的框架下,我們就可以得出:宇宙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但文明為了生存依然要不斷增長擴張。
  • 《三體》真正讀懂理解之後,終於明白牛頓晚年為什麼篤信神學!
    但由於人性的自私和狹隘,猜疑鏈開始在文明中蔓延,人們為了生存必須消滅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他人,黑暗森林由此產生。在戰爭中,為了最終勝利人們開始瘋狂地發動降維打擊,直至把整個宇宙降低為三個維度光速也由無限變為30萬千米每秒。理論上來說每一次降維都會毀滅99%以上的文明,只有不到1%的文明能進入下一個維度空間,但新的維度又會產生文明,因此儘管宇宙在不斷的降維,但黑暗森林依舊輪迴。
  • 宇宙中究竟有沒有外星人?掃描1030萬顆恆星後,科學家放心了!
    生命在宇宙中究竟是偶然出現,還是必然發生?這是一個迄今為止仍然沒有答案的疑問。更進一步,假如生命並不是偶然發生的,那麼像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究竟是偶然出現,還是生命演化的必然進程?對於第一個問題,人類的足跡已經延伸到了月球、火星,目前仍然無法得出任何結論。
  • 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古人所預測的,與衛星觀測結果不謀而合!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只因為人在山裡面眼界受到了局限,所以無法將整個廬山的真實面貌盡收眼底。就像是身處在宇宙當中的人類,無法知道宇宙的形狀一樣,除非我們可以跳脫到宇宙之外,看清它的真實面貌。地球究竟是什麼形狀的?
  • 「三體宇宙」啟動了,宇宙法則大劉一個人說了算嗎?
    6月8日,未來局啟動「三體宇宙」,希望基於《三體》原著的故事和世界觀,帶動更多創作者、生產者參與,打造一個內容系統。「這一次啟程,就是一次沒有邊際的宇宙探索,我們將基於《三體》的線索一點點挖掘出一個龐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億年的時空流轉裡,文明掙扎、起落,歲月無情而包容。」
  • 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三個選擇問題解讀三體
    《三體》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堪稱中國科幻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反響,甚至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這本書的死忠粉。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還摘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
  • 整個宇宙,為你閃爍!「三體社區」即將上線
    從恐慌絕望到大低谷、大移民再到面壁者與執劍人乃至到對智子的希望,從葉文潔到三體組織再到羅輯、章北海與程心。《三體》中不但探討了科技、宇宙、哲學、物理世界的終極,也反覆討論著人性,強大的思想體系像一首露骨的詩,深刻地探索著人和世界的本源。  「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麼東西。」
  • 《三體》讀後感5:宇宙中真的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嗎
    拋開《三體》這本書不講,生存確實是文明的第一要務,宇宙的總質量也是不變的,但從人類現今能觀測到的宇宙場景看,人類相對於地球很渺小,地球相對於太陽系也也很小,太陽系相對於銀河系更渺小,這麼多的質量體,還不能滿足地球文明生存嗎?當然有一天太陽可能會聚變完,但是總質量不變,不過就是又陷入了另一個循環中,對於生物文明來說,空間太大了,生存是肯定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