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發生淡菜中毒事件 目前暫無人員死亡

2021-01-09 騰訊網

  導報訊 (見習記者蔡耀宗)昨晚,寧德群眾嚮導報記者報料稱,近日,寧德市的福鼎、霞浦等地出現群眾食用紫貽貝(俗稱「淡菜」)中毒事件。隨後,導報記者致電寧德某政府部門官員,該說法得到了他的證實。

  據悉,中毒事件最早發生於五月二十五六日,寧德市霞浦、福鼎等地發生部分群眾因食用紫貽貝等貝類產品而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該人士介紹,目前患者已經全部出院,無人死亡。不過對於患者的數量,該人士表示不便透露。

  至於中毒原因,寧德當地媒體報導,疑似為紫貽貝中 「腹瀉性貝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腹瀉性貝毒」是貝類攝取有毒藻類在體內積累的毒素,屬獲得性毒素,與海洋中的赤潮暴發有關聯。人食用受「腹瀉性貝毒」汙染的貝類後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一般病情較輕。5月30日,寧德市食安辦發出預警:貝類毒素無法通過加熱煮沸分解,近期請謹慎食用紫貽貝。不過該人士表示:「中毒原因尚在調查,還未得出最終結論。」

  對於這些紫貽貝的來源,他表示並非來自寧德本地。他介紹,霞浦沒有生產紫貽貝,福鼎雖然有養殖紫貽貝,但還未上市。因此,這些紫貽貝應是從外地購進的。至於是哪個地方生產的,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正在全力追蹤,「中毒原因與淡菜來源,力爭在本周內有一個結果」。

  目前,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工商、衛生等部門已經採取相關措施,暫停銷售紫貽貝,已經上市的紫貽貝就地銷毀,餐飲企業不得購進紫貽貝,對外地進入寧德市場的貝類產品加強監督抽驗,發現不合格產品一律下架銷毀。同時,寧德市還將加強對海洋赤潮的監測,一旦發現有赤潮暴發,影響貝類質量安全時,暫停赤潮影響區域內的紫貽貝採捕、銷售和加工。

(海峽導報)

相關焦點

  •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每年四五月,食用「淡菜」、「青口貝」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也不少。「淡菜」、「青口貝」,是北方常見的食用性貝類,浙江與上海地區將其煮熟後的幹製品稱為淡菜。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告訴記者,食用海紅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海紅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 寧德市發生紫貽貝中毒事件
    168名疑似中毒者已全部出院賴文忠本報訊 (記者 賴文忠) 記者從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5月25日至30日,寧德市發生部分消費者食用紫貽貝(淡菜的一種)中毒事件,共接收168名疑似食用淡菜中毒者入院治療,其中霞浦縣122人、福鼎市46人。目前病人已全部出院。
  • 雲南發生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事件 23人中毒
    原標題:雲南硯山縣發生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事件 23人中毒記者從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委宣傳部了解到,19日晚,文山州硯山縣蚌峨鄉蚌峨小學發生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事件,導致23名學生中毒。19日18時許,硯山縣蚌峨鄉蚌峨小學49名低年級(一至三年級)學生誤食蓖麻子,不同程度出現嘔吐現象。
  • 雲南硯山縣發生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事件 23人中毒
    雲南硯山縣發生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事件 23人中毒 2015-03-20 12:28:16()   記者從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委宣傳部了解到,19日晚,文山州硯山縣蚌峨鄉蚌峨小學發生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事件
  • 最近發生多起海虹中毒事件,海鮮還能愉快地吃嗎?
    近日,河北省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發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5月13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海虹的食品安全預警與提示,建議不要採集、買賣、食用海虹。而大連、青島等沿海地區相關負責部門也發布了類似提示。海虹作為常見食用貝類,本身無毒,吃海虹中毒的原因在於麻痺性貝類毒素。該毒素是海虹攝食有毒單胞藻後,在體內富集積蓄形成,通常在4-5月份含量達到最高。
  • 安徽宿松發生疑似中毒事件 1人死亡,春節將至預防食物中毒
    2020年1月20日14時許,宿松縣洲頭鄉羅渡村發生一起疑似因食用含亞硝酸鹽物質的中毒事件,造成孫某華(男,42歲,湖北省黃梅縣人,廚師)死亡,另外17人呈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經及時救治,目前病情穩定。
  • 麻雀死亡事件大米檢測合格 中毒原因繼續調查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8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麻雀死亡事件」將由食品安全事件轉為野生鳥類農藥中毒問題查處,由相關部門對麻雀死亡的中毒原因繼續調查。  在宜昌市政府發布消息之前,8日19時,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對外確認,「湖北宜昌麻雀死亡事件」中所涉大米抽樣樣品檢測已完成,所有樣品均符合國家標準。
  • 福建赤潮導致群眾中毒事件追蹤
    ——福建沿海赤潮導致群眾中毒事件追蹤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沈汝發  「嘴麻、手麻、腳麻,喘不過氣來,感覺快要撐不過去了。」說起8日發生的食物中毒,福建漳州漳浦縣佛曇鎮村民陳藝賓仍心有餘悸。當日,漳浦縣先後有30多名村民因食用貝類產品中毒住院。據流行病學專家會商研判,初步確定為海水赤潮汙染導致的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
  • 四川德陽一液氨中轉站200公斤液氨洩漏 暫無人員傷亡
    央廣網德陽10月3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10月29日19時41分,四川德陽一輛槽車向液氨儲存罐進行液氨輸轉時,因操作人員操作不當,導致槽車輸轉管道斷裂,造成槽車內約200公斤殘留液氨洩漏。據記者從四川德陽消防作戰指揮中心了解,事發當晚德陽消防指揮部隨機前往現場處置,將洩漏的液氨濃度降到安全濃度之下,截至目前,暫無人員傷亡。
  • 上海一飯店疑似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60多人中毒
    【上海雙陽支路一飯店疑似60多人一氧化碳中毒】據網友爆料,18日晚,上海雙陽支路一飯店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氧化碳超標20倍,60多人中毒。傷者現送到長海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和新華醫院。江蘇3名旅客旅館內死亡 警方:一氧化碳中毒,法晚深度即時 今日上午,法晚記者從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獲悉,「4月25日13時22分許,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南區派出所接報警稱:住在紅莊某旅館一房間內的三名旅客死亡。」
  • 寧德時代下屬公司發生爆炸 電池材料供應或受影響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寧德時代下屬公司發生爆炸 電池材料供應或受影響證券時報記者 邢雲 毛可馨1月7日,寧德時代(300750)間接控股子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湖南邦普)生產車間發生爆炸起火。1月8日下午,證券時報記者奔赴事故現場,據目擊者描述,爆炸時「天亮得刺眼,平地騰起一朵蘑菇雲」。
  • 寧德時代孫公司湖南邦普發生爆炸,電池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作者:李科龍  原標題:寧德時代孫公司湖南邦普發生爆炸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過程中,近幾年曾發生過多次新能源汽車電池爆炸事件,現在湖南邦普又發生爆炸,電池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 重慶市墊江縣發生疑似沼氣中毒 已致4人死亡
    來源:華龍網華龍網消息:昨(24)日晚上,重慶市墊江縣硯臺鎮汪家居委3社發生疑似沼氣中毒致4人死亡。目前善後處置和事故原因調查工作正在進行當中。事件發生後,墊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蒲彬彬、縣政府縣長梅時雨及時作出指示,要求全力施救,查明事件原因,防止次生事故發生。
  • 6月—10月慎食淡菜 小龍蝦最好是吃養殖的
    《舌尖2》拍過的淡菜(貽貝),來赤潮時要慎食;花紋逆向旋轉的「小釘螺」,誤食了會中毒還沒解藥。河鮮、海鮮人人都愛,但顯然分辨「毒蘑菇」的本事並非每個人都有。赤潮時期慎食淡菜等貝類淡菜學名貽貝,富含蛋白質,口味鮮美,是流行於世界多地的一道美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副所長柴雪良告訴我們,和多數海水貝類一樣,貽貝以藻類為主食。每年6-10月間,浙江海域容易發生赤潮。赤潮海域的貝類有可能會在此時攝食毒藻,並在短期內富集毒素。如果人們誤食,會有中毒的可能。
  •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頻頻發生,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在作祟?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頻頻發生 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在作祟? 近日,省內外發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
  • 蜜蜂大量死亡,除了中毒事件,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呢
    夏季粉蜜源缺乏,蜜蜂對僅有的零星蜜源表現出來極高的興趣,但是這也給蜜蜂中毒埋下了伏筆。夏季種植瓜果特別多,許多農民為了殺滅瓜果蠅,常常會使用誘殺藥水,來引誘瓜果蠅。由於誘殺藥水具有甜味,在引誘瓜果蠅的同時,也會引誘到蜜蜂。結果造成大量的採集蜜蜂中毒。
  • 新疆21隻國家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死亡(組圖)
    這次32隻蓑羽鶴中毒,是目前該地區有記錄歷史以來發生最為嚴重的一起野生動物中毒事件。      新疆溫泉縣鄂克託賽爾水庫發生一起32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事件。
  • 寧德時代旗下電池回收公司發生爆炸:已致1人死亡、20人受傷
    舉報   【最新消息】  據財聯社1月8日報導,昨晚發生的湖南邦普起火爆炸事故導致
  • 湖南邦普廢舊電池廠發生爆炸,系寧德時代重要孫公司
    1月8日,蓋世汽車從「寧鄉發布」官方微博獲悉,2021年1月7日18時12分左右,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邦普」)老廠車間發生爆炸起火。事故發生後,寧鄉市消防大隊派出多臺消防車進行撲救。
  • 辛巴威也出現大象「神秘」死亡事件,已排除偷獵和氰化物中毒可能
    繼非洲國家波札那3個月內275頭大象離奇死亡之後,其鄰國辛巴威也有大象「神秘」死亡。美聯社報導稱,辛巴威國家公園8月30日表示正調查該國西部森林中11頭大象死亡原因,目前已排除氰化物中毒和偷獵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