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 (見習記者蔡耀宗)昨晚,寧德群眾嚮導報記者報料稱,近日,寧德市的福鼎、霞浦等地出現群眾食用紫貽貝(俗稱「淡菜」)中毒事件。隨後,導報記者致電寧德某政府部門官員,該說法得到了他的證實。
據悉,中毒事件最早發生於五月二十五六日,寧德市霞浦、福鼎等地發生部分群眾因食用紫貽貝等貝類產品而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該人士介紹,目前患者已經全部出院,無人死亡。不過對於患者的數量,該人士表示不便透露。
至於中毒原因,寧德當地媒體報導,疑似為紫貽貝中 「腹瀉性貝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腹瀉性貝毒」是貝類攝取有毒藻類在體內積累的毒素,屬獲得性毒素,與海洋中的赤潮暴發有關聯。人食用受「腹瀉性貝毒」汙染的貝類後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一般病情較輕。5月30日,寧德市食安辦發出預警:貝類毒素無法通過加熱煮沸分解,近期請謹慎食用紫貽貝。不過該人士表示:「中毒原因尚在調查,還未得出最終結論。」
對於這些紫貽貝的來源,他表示並非來自寧德本地。他介紹,霞浦沒有生產紫貽貝,福鼎雖然有養殖紫貽貝,但還未上市。因此,這些紫貽貝應是從外地購進的。至於是哪個地方生產的,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正在全力追蹤,「中毒原因與淡菜來源,力爭在本周內有一個結果」。
目前,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工商、衛生等部門已經採取相關措施,暫停銷售紫貽貝,已經上市的紫貽貝就地銷毀,餐飲企業不得購進紫貽貝,對外地進入寧德市場的貝類產品加強監督抽驗,發現不合格產品一律下架銷毀。同時,寧德市還將加強對海洋赤潮的監測,一旦發現有赤潮暴發,影響貝類質量安全時,暫停赤潮影響區域內的紫貽貝採捕、銷售和加工。
(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