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爾濱記者 衣鴻飛 / 文 楊子怡 / 攝 / 視頻拍攝製作
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從未停止過,從電影《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都講述一個讓人腦洞大開的故事:浩瀚的太空,充滿了未知數。
不久前,人類歷史上首張 " 黑洞照片 " 公布,引起人們對宇宙天體展開熱議,在 ZAKER 哈爾濱 " 領讀冰城 · 禮讚中國—— 2019 年度哈爾濱市全民閱讀活動 " 領讀人、黑龍江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周巍看來,黑洞理論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只要看過《圖解時間簡史》這本書,也許你就能找到答案。
1993 年,還在讀大學二年級的周巍第一次看到《時間簡史》,就被書中的宇宙學理論所吸引。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物理學概念,讓他望而卻步。雖然沒能完全理解,但是對於宇宙的探尋與好奇一直埋藏在心底。
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巍出差途經機場書店,發現了一本書叫《圖解時間簡史》,該書不僅保留了《時間簡史》原汁原味的知識點,而且以有趣的語言和插圖形式,深入淺出的解讀了宇宙學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有趣的是,周巍當時買下書後,把登機牌當成書籤夾在書中,一直保留至今。
重新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周巍對宇宙和時間的闡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思考," 時間到底是什麼?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可以乘著時光穿梭機回到過去或前往未來嗎?" 在這本書中,都有詳細的解讀。
周巍介紹,《時間簡史》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代表作,自 1988 年首版以來,成為一本暢銷全世界的科普著作。而《圖解時間簡史》有很大的簡化空間,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增配了大量圖片、示意圖、圖解,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
" 書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周巍認為,如果可以重回 18 歲,希望自己多讀書、讀好書,早些開啟人生智慧,讓內心和未來有更好的認知,讀書可以增強自我和內心的對話能力,也可以提高對所有事物的認知能力。
正因如此,周巍養成了一個每晚陪女兒讀書至少 1 小時的習慣。他說,當下碎片化的知識點太多,唯有讀書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從而具備內心的思辨能力,這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提升整體智慧的唯一通道," 很多人把錢看得很重要,其實知識和認知比金錢更重要。"
在周巍看來,未來如果每個中國人 1 年可以讀 5 本書,人們的思想文化境界和道德水準會有一個大幅提升," 讀書可以把思想內涵轉化成思想力 "。當你閒暇時,放下手機,多看一些紙質書籍,它所傳達的 " 亮 " 度是不一樣的。
領讀人介紹
周巍
黑龍江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導演
中國播音主持 " 金話筒 " 獎獲得者
第八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
黑龍江省十佳文藝工作者
推薦書籍
霍金《圖解時間簡史》
編輯 王劍青
值班主編 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