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
本書名為「時間簡史」,與其說是時間的歷史,不如說是我們對「時間」的認識的歷史。但是時間這個概念過於抽象,講起來虛無縹緲,不如從它的兄弟「空間」入手。
於是作者從天地之間說開去,先往大裡說,講宇宙如何如何。從亞里斯多德到牛頓,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作者強調的是一件事,即空間的相對性。對不同的人來說,同一個物體的位置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那麼時間呢?作者話鋒一轉,將空間換成時間,時間也與空間一樣具有相對性嗎?帶著這個疑問,作者順理成章的搬出相對論,大講時間的相對性,原來不同人的時間也可以不一樣,你覺得你十分鐘散了個步也許在別人看來是你奔馳了一個世紀。
相對論預言了時空在大爆炸奇點處產生,在大擠壓奇點或者黑洞奇點處終結,然而在奇點那裡,因為密度和時空曲率無窮大,相對論自身的理論是失效的。
諾大的宇宙坍塌到如此小的一點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們一頭扎進原子核裡,希望從微觀的世界找找靈感。微觀的世界裡,物質到底是連續存在的還是由無數基本粒子組成的?原子有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內有中子和質子,中子和質子還可以分成不同的夸克,那夸克還能不能繼續分下去?答案是不知道。那就假定物質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吧。然後「力」呢?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它們是怎麼來的?科學家腦洞大開,力啊,也是由基本粒子產生的。它們自身不能被我們探測到,但是它們的作用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那麼就把它們稱作虛粒子吧。
從這些粒子入手,科學家發展了量子力學理論,遺憾的是,量子力學不能解釋引力,不能和相對論有效的結合起來。作者希望將來能有一個統一的量子引力理論,在那裡時空或許沒有開端和終結,或許時空是一個在虛時間裡有限但無邊界的完備整體。真相如何,又有誰知道呢!在認識時空的道路上,科學家的腦洞越來越清奇,拋開嚴謹證明的數學公式,每一個假設要麼樸素的絲毫不起眼,要麼離奇的讓人瞪大眼睛,或許這就是科學的迷人之處。
p.s. 讀此書非常有利於理解《三體》裡面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