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從「難產」到風靡全球

2021-01-19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說來湊巧,我很早就見到了英文原版的《時間簡史》。20世紀70年代末,霍金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在各國的理論物理學家、應用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中廣為流傳。那時,我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從事天體物理學研究,也需及時了解霍金的這些新成就。

 

1988年3月,我到英國的愛丁堡皇家天文臺做訪問學者。當年,《時間簡史》英文版面世,並持續高居暢銷書排行榜首。這使我深感有必要儘快將其譯成中文,遂致函時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的吳智仁先生。吳先生很快覆信,並囑我在英國立即開譯。但不久他獲悉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也在操辦此事,我們的計劃遂告終止。

 

1990年初我從愛丁堡回到北京,獲悉湖南科技出版社的中譯本尚未問世,一時頗感遺憾——假如不撤消計劃,那麼我們的譯本可能已經在國內流傳了。但是,後來得知湖南科技出版社那邊是由霍金早先的博士生吳忠超先生執譯,那當然再好不過,更何況霍金還曾親自致函吳忠超說:「我想你應該是將其譯成中文的理想人選」。

 

當初,致力於出版《時間簡史》中譯本的還大有人在。例如,楊建鄴先生在其所著《霍金傳》一書中幾次提到,他在1988年10月12日收到他大哥楊建軍從美國寄來的英文版《時間簡史》,讀後立即被霍金的語言和思想吸引住了。翌年,他在湖北找幾家出版社商談出版此書的中譯本,結果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玉成其事。

 

199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過一個中譯本,書名叫《時間的簡明歷史》,只可惜失諸粗陋。1992年,許明賢和吳忠超的譯本終於面世。

 

到1992年1月,《時間簡史》已被譯成3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550萬——意味著全世界每970人就有一本《時間簡史》!霍金喜出望外。他曾說:

 

「我很高興一本科學方面的書籍能和明星的回憶錄競爭,也許這樣人類才有希望,我很高興這本書能為一般大眾所接受,而不僅僅是學者。當今時代科學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我們每個人對於科學是什麼應該有一些概念,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時間簡史》之前,保持世界科學類圖書暢銷記錄的是卡爾·薩根的《宇宙》。薩根畢生以極大的熱情致力於向社會公眾宣傳科學,電視系列片《宇宙》便是他的傳世傑作。該片共13集,在將近70個國家播出。系列片的副產品《宇宙》一書於1980年由蘭登書屋出版,各種文字的版本在全球累計銷售了500多萬冊。直到《時間簡史》以突破千萬冊的累計銷量打破了這個記錄。

 

霍金在公眾的視野中成了名人中的名人。著名的紐約《時代周刊》在20世紀90年代以其固有的風格用整版篇幅介紹了霍金,並配上了如下的簡介:

1942年 生於英格蘭的牛津

1966年 博士論文設想宇宙始於奇點

1974年 宣稱黑洞發射輻射

1988年 《時間簡史》成為暢銷書


史蒂芬·霍金。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1989年10月,霍金在西班牙作過一次講演,題目是《公眾的科學觀》。在演講中他說:

 

「現今公眾對待科學的態度相當矛盾。人們希望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繼續使生活水平穩定提高,另一方面卻又由於不理解而不相信科學。一部影片中出現在實驗室裡製造弗蘭肯斯坦機器人的瘋狂科學家,便是這種不信任的明證。」「但是,公眾對科學,尤其是天文學興趣盎然,這從諸如電視系列片《宇宙》和科幻作品對大量觀眾的吸引力一望即知。」

 

當代科學如此艱深,發展又如此迅速,於是,借通俗的語言助社會公眾正確地理解科學,就變得分外重要。誠如阿西莫夫所言:「只要科學家擔負起交流的責任——對於自己幹的那一行儘可能簡明並儘可能多地加以解釋,而非科學家也樂於洗耳恭聽,那麼兩者之間的鴻溝便有可能消除。要能滿意地欣賞一門科學的進展,並不非得對科學有透徹的了解 。歸根到底,沒有人認為,要欣賞莎士比亞,自己就必須寫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要欣賞貝多芬的交響樂,也並不要求聽者能作出一部同等的交響樂。同樣地,要欣賞或享受科學的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躬身於創造性的科學活動。」

 

卡爾·薩根也曾經提醒科學界:科學激發了人們探求神秘的好奇心,但偽科學也有同樣的作用,很少的和落後的科學普及所放棄的發展空間,很快就會被偽科學所佔領。因此他說:「我們的任務不僅是訓練出更多的科學家,而且還要加深公眾對科學的理解。」

 

霍金、薩根、以及阿西莫夫人,皆堪稱為此宏願而身體力行的楷模。他們是科學這塊新的「羅塞塔碑」的偉大釋讀者。

 

相關焦點

  • 人類簡史:為何這本燒腦書可以風靡全球?
    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們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尤瓦爾·赫拉利的全球暢銷書《人類簡史》從一個宏觀的視角,將上述「好奇心」通通寫進了書裡,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時間簡史》到中國10年了
    本報訊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今天,《時間簡史》中文版問世已有10年。值此之際,出版該書中文版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推出了升級版本——「《時間簡史》10年增訂版」。 很少有一本書賣得比《時間簡史》還好。這本書榮登倫敦《星期日時報》暢銷書榜達237周,在全球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銷售了1000萬冊,有人戲稱該書作者史蒂芬·霍金關於物理學的著作比麥當娜關於性的書更暢銷。作為一本科學著作,《時間簡史》無疑是一個裡程碑。 《時間簡史》在中國同樣創造了奇蹟。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
  • 【薦讀】我和宇宙有個約會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教授這一微博開通瞬間化身超級黑洞,吸粉無數,在短短時間內粉絲就超過百萬,被網友們贊其為新晉「網紅」,下面的各種評論也是笑點多多!所以小編特意為大家推薦《時間簡史》這本書,說不定能跟教授一同探討呢!儘管《時間簡史》這本風靡全球的科普讀物是霍大神專門為非學術者編寫的,但是畢竟對象是古老而又年輕的宇宙學,肯定會涉及一些高大上的詞彙,所以小編特意選擇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專業術語在這裡向大家小小的科普一下~絕對零度:所能達到的最低的溫度,在這溫度下物體不包含熱能。
  • 《時間簡史》到底講了什麼?
    提到霍金,你肯定想到他癱瘓在椅子上的畫面,還有那本風靡全球的《時間簡史》。這本書很早就想看了,但總苦於一個機遇或者說一個充分的理由,因為這本書裡面包羅了很多知識,我怕自己淺薄的見識「玷汙」了這些知識。我的數理化基礎太差,以至影響到我閱讀這類書的效果。不錯,我喜歡讀書,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我能讀懂每個句子,但卻不能保證我通曉了全篇語義。這真是很遺憾的事情。《時間簡史》這本書讀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一定有這樣一種感覺:時間存在嗎?如果不以時間定義時間,沒有明表鍾在特定的空間控制,我們所稱之為時間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霍金的去世,引發全球世人的心靈震動,不知道會不會引發宇宙的一絲變化?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霍金引領世人開始了對「時間起始點——宇宙大爆炸奇點」、「時間終結——黑洞」、「上帝是如何啟動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進行思索的好奇。
  • 霍金小傳 | 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也。霍公,生英倫牛津。少秉異才,學業不佳,喜近科學,總角之年即能設計複雜之玩具。未及弱冠,獲牛津一等榮譽學位,旋入劍橋攻宇宙之學,乃一時倜儻非常之人也。後因女兒學費計,著書《時間簡史》發行於世。卅年以來,譯本四十餘,出版千萬冊,風靡全球,大暢其銷。然吾輩幾人能識焉?新元始,《果殼宇宙》出版發行。道宇宙起源,如數家珍,以圖解附之,深入簡出,乃《時間簡史》之姊妹篇也。
  • 14期贈書《時間簡史》|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有初始嗎?它又將在何地終結呢?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霍金教授遨遊到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其出乎意外的含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看不懂《時間簡史》?沒關係,我們還是喜愛霍金
    外星人、時光機、四維空間、星際移民,因研究的理論太前衛沒「實證」,至今沒獲諾貝爾獎,卻都把學術思想奉獻給了電影界,為全球觀眾提供了無限科幻元素。據說當年寫《時間簡史》的初衷,是要給女兒湊學費,只用了一根手指的功力,便寫出一部人類巨作。 令人意外的是,他一直都很「好動」。青春期時的愛好是皮艇。
  • 預告|走進「時間簡史」 · 探索「宇宙奧秘」
    《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是一本世界知名的科普讀物,在全球引起無數讀者研讀、追捧。從1992年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文簡體字版在中國大陸首發,初版只印3000冊,到2002年8月《時間簡史》已印刷了27次,累計印數為40多萬冊。
  • 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的「科學洞見」在這些巨著
    原標題: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的「科學洞見」都在這些巨著裡 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出版了無數科學巨著,將自己關於科學的見解在這些書中進行了詮釋。這些書都是由中南傳媒獨家引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盤點霍金出版過的那些巨著,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 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2019-04-11 09:1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風靡全球的尤瓦爾央視揭秘!
    未來的生活是什麼樣?這是他最常被問到的話題。76年出生的他雖然在學術與科技圈內享有盛譽,但在普通大眾眼中卻是位「神秘人物」,能被國內觀眾了解的信息更是極為稀少。身為一個歷史學家,他像一顆巨大的磁石,把商業界、藝術界、投資界人士聚集到了一起,同他一起「未來漫步」。
  • 尤瓦爾·赫拉利:我為何能寫出「簡史三部曲」
    1976年出生的他,是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被譽為青年怪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的第一部作品《人類簡史》顯示出了他的天才與博學,這部著作名為簡史,實則超脫於歷史學之外,以豐富的人類學、生態學、心理學知識,展示了一個別具一格的人類進化史。
  • 史上最暢銷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
    答案一定是《時間簡史》,這本只有17萬字的書,全球發行量超過2600萬冊,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本文將為你介紹一下這本書的誕生和意義。因此,霍金在之後的4年時間裡,三易其稿,最後乾脆去掉了所有理論公式,只保留質能轉換方程E=mc2,並加入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案例,這樣讀者讀起來更加有趣。1988年,《時間簡史》終於上市!霍金自己在評價《時間簡史》風趣地說:「希望這本物理著作比麥當娜談性的書還更好賣。」
  • 《時間簡史》「硬傷」嚇人
    《時間簡史》「硬傷」嚇人     暢銷科普書《時間簡史》中文版插圖本差錯率至少達10/萬字  新華社電(記者張建松)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插圖本)中文版竟然差錯百出,如果不是一字一句對照英文版原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本裝幀精美
  • 由時間簡史到新冠病毒
    最近居家隔離重讀一遍時間簡史,感受頗深,人類的渺小和宇宙的廣闊形成鮮明對比,已知的匱乏和未知世界的細思極恐產生強烈衝突。做一個不成熟的假設,若干年後新冠病毒淪為一種普通的流感病毒,並在各國開發的疫苗下苦苦掙扎淪為一個時間簡史的過客。我們這一代人即是不幸也是幸運地見證了歷史也參與了歷史。
  • 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
    :上次我們聊過了赫拉利的《人類簡史》,這回想請您聊聊他的《未來簡史》。這個厲害了,到時海量的數據和知識灌進去,個個就成了超人。 尤瓦爾·赫拉利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1976年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青年怪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代表作為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
  • 時間簡史-帶你探尋宇宙的奧秘
    時間到底是什麼?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