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10年了,波切蒂諾依舊未能奪得任何冠軍。
6月2日凌晨,歐冠的馬德裡決戰夜,空有場面優勢的熱刺,終於還是在距離大耳杯最近的地方無奈倒下。
誠然,全年零引援的熱刺能站上萬達大都會的賽場,已足夠讓他們的球迷驕傲,失利後並未過多哭天搶地的球員和球迷,也能印證著一點。
然而,波切蒂諾的焦躁、無奈和失落,卻從比賽第25秒那次意外的點球開始,始終掛在臉上。比起始終端坐在教練席上、只在換人時才走上前囑咐幾句的克洛普,眼看球隊過早落後的熱刺主帥早早開始在場邊踱步,下半時索性甩掉西裝、鬆開領結,幾乎每一次死球時都要對手下面授機宜。
遺憾的是,當終場哨響,轉播方甚至吝嗇到不願給熱刺主帥任何鏡頭,在沮喪地領取銀牌的隊伍中,波切蒂諾也消失了。
全場比賽,熱刺幾乎在全部重要數據上佔據壓倒性優勢,也難怪波切蒂諾對輸球如此不甘心:控球率65%對35%,射門16比14,射正8比3,傳球次數510次,幾乎是對手(272次)兩倍。然而,在最為關鍵的一頭一尾,熱刺兩次不應有的防守失誤,斷送了整場比賽的大優局面。對比也靠「玄學」挺進決賽的克洛普,波切蒂諾顯然是運氣先耗光的那一個。
事實上,波切蒂諾從不缺少運氣加持:教練生涯首戰,他就率隊在極度被動情況下客場擊敗巴薩,取得了27年來做客諾坎普的首勝;
上一輪歐冠讀秒階段逆轉阿賈克斯,幾乎是歐冠改制至今僅次於1999年索爾斯克亞的極限絕殺。但這一次,波切蒂諾是親手將幸運女神推開。
儘管教練經驗和手下一樣稚嫩,但在賽前,波切蒂諾已經想盡一切辦法挑起心理戰,順帶為弟子們解壓。早在賽季結束後的訪談中,阿根廷人就延續了早年「不談英超,先談歐冠」的作風:「如果要做夢,何妨做歐冠奪冠的夢?」而在賽前發布會上,主動拿體重和腰圍自嘲的阿根廷人,輕鬆得簡直不像是備戰歐冠。
遺憾的是,容錯率極低的歐冠,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小確幸」,而是硬氣到底。這一點上,備受各種決賽摧殘的克洛普,顯然做得比波切蒂諾更好。而運氣最終眷顧的,也是更有準備的德國人。場邊指揮的波切蒂諾從布陣方面,雙方都將傷愈復歸的主將們悉數派上,但在用射門感覺全無的凱恩取代略倫特後,波切蒂諾率先採用西索科和溫克斯的雙後腰,捨棄了防守能力更強的戴爾和萬亞馬。
這個略顯冒險的安排,事後看來是本場的最大敗筆:西索科固然前衝後突,但那個完全業餘的防守動作,招致的戰略被動遠非0比1的比分所能體現。而溫克斯則第一個被換下,此後熱刺所有調整幾乎都因雙後腰搭檔而起,比分落後還要填布陣的坑,熱刺挽回頹勢,無疑是地獄難度。
而在進攻組織上,波切蒂諾顯得更加冒險激進。
或許是吸收了巴薩上輪被利物浦淘汰的教訓,熱刺本場刻意減少了從中場中路的持球突進,改由守門員作為發起點,通過向兩個邊後衛的傳導,拉開球場空間,伺機長傳找利物浦防線身後。
但這招開場不久便被克洛普吃透,後者乾脆放棄高位壓迫,只留薩拉赫一人在前場遊弋,屯重兵於後場層層設防,這也使得熱刺雖然佔據了場面主動,實則多數為無效策動,禁區前的關鍵球處理,往往因球員們的集體不在狀態而大失水準。
波切蒂諾祝賀克洛普相較於克洛普率先的換人變招,波切蒂諾同樣後知後覺:從第50分鐘到80分鐘,熱刺距離進球只剩一張窗戶紙,但克洛普先後換上協防意識極強的奧裡吉和米爾納,生生扛過了這段「至暗時刻」。
而在個人突進和邊路傳中均有起色的情況下,對凱恩和阿里投信任票的波切蒂諾,遲遲不敢換上略倫特和小盧卡斯,生生將這一時段的場面優勢白白浪費——前場僅有的兩位奇兵就算再人來瘋,合計32分鐘的出場時間,在範戴克領銜的英超最佳防線面前,能做的著實太少。
歐冠改制至今,兩位阿根廷主帥庫珀和西蒙尼,曾先後4次率領瓦倫西亞和馬競殺進決賽,均告鎩羽而歸。歐冠創立至今,帶隊登頂的阿根廷主帥,有且僅有「大國際時代」的埃雷拉。
第三個向大耳杯發起衝擊的阿根廷主帥波切蒂諾,未能走出兩位前輩的宿命。但之前的兩位失意者,決賽輸給的是明顯更強的皇馬和拜仁,波切蒂諾遇上的,卻是歐冠開打至今表現最為平庸、幾近失常的利物浦。
正如瓦倫西亞和馬競,在挺進歐冠決賽後遭到了豪門的輪番洗劫一般,如今的熱刺,也行走在解體邊緣:
儘管球隊始終強調新白鹿巷並不會壓垮財政,但兩個轉會窗無所作為、隊內多位主力拿著遠低於合理收入的低薪、門將及兩個邊後衛和左邊鋒幾乎沒有稱職替補卻是事實,而波切蒂諾本人,甚至比手下們更接近離開。
波切蒂諾曾說,「我是一個天生不願意生活在舒適區的人。」在輸掉這場10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戰之後,他是會像平時一樣,回到辦公室開一瓶馬爾貝克葡萄酒,吃一頓麥當勞解壓,還是就此作別,去更高的舞臺追尋榮耀?庫珀的答案是離開,西蒙尼的選擇是留守。相似的煩惱,或許比丟掉大耳朵杯,更令波切蒂諾糾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