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國家在發展中需要的不僅是技術資源,還要有人才資源。任何國家對人才的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美國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二戰德國戰敗時,和許多搶奪戰利品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帶走的是一批批科學家。
他們知道頂尖人才的重要性,有了人才再多的先進武器都能自造,著名的科學界泰鬥愛因斯坦就是為了避難從德國移民到了美國。美國的這一做法成為後來稱霸全球的資本,在網羅人才吸納精英的發展下,美國成為世界頂尖科技大國,不過並不是任何事情都是絕對的,其中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就被拋棄。要知道,我國同樣作為重視人才的國家,為了鼓勵外來科學家入駐中國,我國還實行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吸引人才,被美國拋棄的科學界就成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得力助手,今天要提的就是一個被美國拋棄的人才-戴維·布拉迪。
還在美國本土時,戴維自己就擁有著頂尖的科學團隊,就職於世界頂尖的研究型綜合大學杜克大學的戴維和其團隊開發了一種擁有著10億像素的超級相機技術,為了發揮其效用,戴維將其推薦給美國軍方,希望能發揮其價值,但卻事與願違。
超級相機項目可以說非常適用於軍隊的偵察工作,不過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戴維向美國軍方尋求經濟援助,並希望得到重視。最初時,美國國防部方面的確對它的項目做出支持肯定,並且給予援助,不過沒過多久,美國防部就臨時反悔,這讓戴維的團隊不得不停止研究,雖然他們還向社會各界眾籌,但卻杯水車薪。
這讓戴維徹底對美國失去信心,在看到自己的項目有可能在中國發展後,戴維帶著他的團隊和技術來到了中國。在告知清楚其技術發展之後,立即就得到了我國的有力支持,抱著嘗試心理的戴維收穫了意外的驚喜。當時,戴維帶來的10億像素技術正好能匹配我國的「天眼」射電望遠鏡工程。
我國並沒有將戴維和其團隊當作外人,並為其提供高達28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戴維完全融入了中國的團隊,共同投入我國的項目研發中。這項技術的實現讓我國眾多領域的空白被填補,超高清晰的像素被利用到天網安防系統中,在其它微生物觀測和外太空觀測領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中國帶來了數以千億的收益。
在得知了戴維是從美國「流失」的科學家並為中國帶來大量的利益時,美國方面坐不住了,多次想讓戴維回到美國去。不過現在後悔已經為時已晚,戴維在中國的幫助下實現了算是自己夢想的項目開發,並得到了中國科技的肯定和幫助,美國一開始就將其推開,如今看到形勢有變反而後悔也來不及了。戴維布拉迪算是一位心懷感恩的科學家,事實證明科學是不分國界的,而戴維的經歷算是給美國人的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