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攻克了一項什麼尖端技術 一旦實戰將勝造七級浮屠

2020-12-06 墨者善狩

【墨者善狩軍情解析625期】近日,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官方網站發表文章披露,該所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並通過外場非合作目標成像測試,獲得國內第一幅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圖樣,在圖像解析度上比國際水平高出一個數量級。軍事專家指出,這幾年,中國在新體制雷達方面取得了全面爆發式的突破,顯示了中國在該領域強大的科研能力,未來裝備到無人機等武器上,將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

據介紹,微波光子雷達指的是利用現在已經取得的微波光子技術,取代現有雷達的部分電學部分,充分利用光子技術在雷達組建的重量、體積、寬帶以及抗幹擾等方面的優勢,構件一個全新的性能更先進的雷達系統。微波光子雷達能夠更好、更快地產生和處理雷達寬帶信號,具有快速成像、高解析度和清晰辨識目標的能力。

根據媒體報導,中國研發的微波光子雷達性能國際領先,其解析度比國際同類雷達提高了約30倍,並具有將解析度繼續提升一個數量級的潛力。這將極大的提升中國在該領域在國際話語權的分量,同時為這款雷達的實戰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種雷達的先進程度已經遙遙領先美國和俄羅斯,這讓其感到追趕中國技術的絕望。軍事專家分析,未來微波光子雷達可以應用在包括無人機以及排爆機器人等多個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美軍有大量無人機依然在中東地區執行作戰任務,但是美軍無人機長期以來都因為誤傷民眾而飽受詬病。根據媒體報導,因為頻頻誤傷無辜民眾美軍在中東地區的無人機頻頻遭到抗議,迫於壓力,美軍在2016年的時候承諾公開其在中東地區因為無人機而造成的無辜民眾的傷亡情況,然而這一切依然無法阻止這一悲劇繼續發生。

軍事專家指出,一旦無人機裝備微波光子雷達這種高解析度雷達,那麼能極大的避免傷及無辜。根據媒體報導,中國研發的微波光子雷達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分辨出波音737飛機的如發動機、尾翼、襟翼導軌及其數量等飛機細節,這種分辨了將極大的幫助無人機分辨被打擊目標的威脅程度,從而避免造成無關人員的傷亡。可以說,美軍這些年一直頭疼的問題,未來一旦裝備這種雷達,所有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此外,微波光子雷達在未來還可以應用在機器人排爆上面,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國家目前依然存在著埋了大量地雷的死亡雷區,而排出這些隨時可以爆炸的地雷,現階段往往需要排爆工兵前往手工排爆,這對士兵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未來一旦裝備了這種雷達的排爆機器人服役,那麼排爆人員就可以在遠程操縱機器人完成排爆工作。正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種雷達一單應用將極大的將提高排雷工兵的生命安全

相關焦點

  • 七級浮屠是聖賢的教科書 ——佛陀羅尼
    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金田系、混沌系、黑洞系、真空系,是古聖賢留下的七級浮屠塔,這個寶塔已經倒塌了,已經在現代人們心中倒塌了,變成了廢墟,我們現代人已經不知道什麼叫做七級浮屠了,我們只能看見三級浮屠,就是地月系、太陽系和銀河系,再往上金田系,我們看不到了,混沌系,我們看不到了,黑洞系,我們看不到了,真空系,我們看不到了。
  • 俗語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其中的一個——「浮屠」,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詞,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句古諺語總聽過吧,至於「浮屠」是什麼現在就讓小七娓娓道來吧。浮屠原來叫佛塔,起源於印度。浮屠最早出現在《佛說罵意經》,其中寫道:「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這句話的解釋為:人們建造佛塔為了積攢功德,但其實救人一命比建造佛塔更加功德無量。
  • 中國成功攻克世界尖端技術,美國竟要求我們把全部細節公開
    中國成功攻克世界尖端技術,美國竟要求我們把全部細節公開用雷射作武器的設想是基於雷射的高熱效應。雷射產生的高溫可使任何金屬熔化。同時雷射以光速(每秒鐘30萬千米)直線射出,延時完全可以忽略,也沒有彎曲的彈道,因此不需要提前量,簡直指哪打哪。
  • 中國又一項尖端科技,解決世界難題?美媒:不得不服
    中國又一項尖端科技,解決世界難題?美媒:不得不服Hi,歡迎收看大國的崛起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於是新能源成為了人類最為關注的問題。中國又一項尖端科技,解決這個了世界難題。我國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凝聚了30多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在核電領域的心血,突破重重科研難關,擁有先進的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可以有效預防核洩漏。
  • 奮力開拓 突破尖端材料技術封鎖
    淄博新聞網訊 出生於1980年的孫慶民,是紮根基層的尖端材料技術研發領域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也是一名敢拼敢打、名副其實的青年實幹家。正是在報國初心的指引下,他學技歸來後順利入職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起了公司尖端材料技術開發的重任;也正是在這種報國志向的指引下,他的科學研究之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堅定,接連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一項又一項技術制高點,為國家航空航天、現代醫療植入器械等領域的尖端材料研發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 中國何時能攻克高尖端工具機難題?白春禮:這個問題不解決,就妄想
    隨著華為5G的成功研發,中國更是在科技領域有了更大的成就,未來我們國家也會在5G建設完成後而有一個質的飛躍。但是儘管如今已經是進入了網際網路科技時代,但是歸根結底,我們還是離不開工業科技,工業是現代科技的基礎,只是比較可惜的事情是,中國的工業水平鋪的足夠大,但是卻不夠強。哪怕中國已經是「世界工廠」,但是中國的工業實力仍然是遠不如日本和德國和美國。
  • 「又一項石油鑽井尖端技術取得突破!」11
    【又一項石油鑽井尖端技術取得突破!】11月13日,由 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 鑽井工藝研究院,自主研發的241.3毫米等井徑膨脹管系統在勝利油田河31-斜190井進行全過程井下試驗,歷時23天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 中國石化 在這項國際前沿的創新性鑽井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階段性突破。
  • 中國攻克T-1000級碳纖維技術,將推進工業材料領域
    中國攻克T-1000級碳纖維技術,將推進工業材料領域在當今社會,無論是航天航空領域的研究,還是工業體系的發展,都離不開合金這一重要材料。在一些特殊研究領域,合金的性能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很多專家在合金的基礎上研製出了許多新型材料,推進了工業材料領域的不斷發展。
  • 中國真的做到了,再次攻克一項世界級難題,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事實上,在航天航空領域,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神舟」、北鬥等以外,我國還攻克了很多世界頂尖技術,其中一項就是泵後擺技術。,再次攻克一項世界級難題多年以前,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還是俄羅斯的專屬,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這項技術垂涎三尺,簡單介紹一下,泵後擺技術主要作用於重型運載火箭,當航天航空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研發更大推力的液體運載火箭就成為了必修課,這時候如果不能攻克泵後擺技術,各項工作都將停滯不前。
  • 中國多項尖端科研國際居首
    >        本報訊 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日前發布的一項關於基礎科研的調查報告稱,中國多項尖端科研項目在國際上高居首位,其中包括多項化工技術。     該媒體與荷蘭學術出版企業愛思唯爾合作,對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平進行了排名,其中絕大多數為化學/化工相關領域課題。調查根據2013~2018年愛思唯爾發行的學術雜誌等論文數據進行分析,並匯總了得分最高的30個主題的排行榜。結果顯示,如按國家來觀察論文數,在最為關注的前30項主題上,中國在23項主題高居首位。美國居首位的主題只有7個。
  • 中國尖端技術研究領跑全球!這次,是以「壓倒性優勢」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與荷蘭學術信息企業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為探索各國的研究開發能力,匯總了一份世界研究人員最為關注的尖端技術的各研究主題排行榜。按國家來觀察論文數,在前三十項主題上,中國在23項主題上高居首位。
  • 一項尖端科技讓中國後來居上,美國:難以接受,不可能這麼快掌握
    其掌握的很多尖端的科學技術都是好多國家無法做到的。然而,有一項尖端科技卻讓中國後來居上,走在了美國的前頭。美國人對此感到震驚,表現的似乎難以接受,因為在他們眼中認為中國不可能這麼快掌握這項高難度的科技。這項尖端科技就是電磁軌道炮。
  • 攻克兩項技術難關,青島製造助力「天問一號」
    當時,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即將海試,需要在潛水器頂部安裝一盤長達9000米的救生繩纜,一旦發生全部拋載還無法上浮的事故,就由母船通過這根繩纜把潛水器拉上來。接到任務後,海麗雅日夜攻關,最終交出了一條合格繩纜,不足「蛟龍」號重量的千分之五,但繩纜強度卻是同直徑鋼纜的5倍,是一根用創新技術鑄就的名副其實的「救命繩」。
  • 什麼最能代表中國文化?中國產品和尖端技術,老外比咱自己還認
    據央視網10月22日消息,「文化走出去」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外國民眾越來越多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印象是怎樣的,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跟我們自己有什麼不同? 什麼最能代表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元素?
  • 中國石化攻克尖端鑽井技術
    e公司訊,中國石化消息,11月13日,由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鑽井工藝研究院,自主研發的241.3毫米等井徑膨脹管系統在勝利油田河31-斜190井進行全過程井下試驗,歷時23天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石化在這項國際前沿的創新性鑽井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階段性突破。
  • 中國五大尖端科技全面領先 軍力趕超美國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月21日報導,在經過多年的默默積累後,中國軍工科技迎來了「井噴期」,短短幾年來,中國在技術所有的尖端軍工技術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甚至還引領了前沿軍事科技的發展道路。首先是第五代戰鬥機,2018年春節期間,中國空軍首次曝光了殲-20做好實戰準備的消息,這標誌著殲-20已經完成了大批量產前的所有測試工作,中國領先俄羅斯空軍服役了全球第二款重型五代機,和美國的F-22「猛禽」戰機處在同一檔次,外界估計,中國未來殲-20裝備的數量可能會超過200架。
  • 頂尖女專家婉拒美國,堅持回國攻克世界難題,讓中國技術領先世界
    如今我國又出現一位頂尖女專家,不斷婉拒美國的請求,堅持回國後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讓中國技術再次領先了全世界!,幾十年前的中國在國際上根本沒有辦法立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的不是特別迅速,甚至說有點緩慢。
  • 2020年中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
    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說了真話,那麼,亟待攻克的核心材料、技術有哪些? 目前,信息技術之外,中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集中在高端製造及新材料領域,光刻機便是高端製造之一。
  • 比筆尖鋼還難攻克的技術,我國至今沒有掌握,美日嚴格控制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都緊跟潮流,取得了很多新的成就,如今的中國也早已脫胎換骨,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壯大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們靠著自己的雙手,取得了無數先進的成果。原先我們在很多領域都需要依靠外國技術,但是現在我們國家已經掌握自行研發頂尖裝備的技術。
  • 我國至今沒攻克的高新技術,比筆尖鋼更難,被美日嚴格控制
    下面要講的這項高科技,我們國家到現在還沒有研發出來,傳聞這種技術比筆尖鋼技術還要有難度,目前已經被美日嚴格控制了,那麼這項新技術究竟是什麼呢?很早之前,一些發達國家例如德國,日本,美國等等,共同研製出了一項新技術,製造出來了世界上最遠的球體,這個球體看似普通,然而製造它的技術可都是採用的最尖端的科技,我們中國只是聽聞,卻從沒有真正見識過這個製造過程與製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