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中國攻克T-1000級碳纖維技術,將推進工業材料領域

2020-12-04 Science鋒芒

不斷發展!中國攻克T-1000級碳纖維技術,將推進工業材料領域

在當今社會,無論是航天航空領域的研究,還是工業體系的發展,都離不開合金這一重要材料。在一些特殊研究領域,合金的性能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很多專家在合金的基礎上研製出了許多新型材料,推進了工業材料領域的不斷發展。

我國中科院作為工業材料研製的重要基地之一,如今驗收再傳佳績,我國又一T1000級碳纖維破冰,要知道這種材料至今為止美國都不具備生產的能力,這意味著我國在碳纖維材料領域佔據了主動性地位。

在國際碳纖維研製領域,德國與日本一向位居世界前列,這兩個國家早就攻克了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製造工藝。而美國當前還不具備這一技術,如今我國繼德國與日本之後,成為了第三個具備這一特殊工藝的國家。

作為我國攻克的新型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的中空碳纖維,與之前常見的T800級碳纖維相比,其性能更加突出,將成為未來碳纖維領域的明星材料。

碳纖維材料對於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國際上美國與日本一直保持壟斷地位。這兩個國家更是限制了對我國出口這種重要的材料,這也進一步刺激也我國學者儘快在該領域有所成就。

為此我國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加強了碳纖維材料的研究投入,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重要突破,如果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碳纖維生產大國,其生產的碳纖維不僅能夠滿足本國需求,還可以在國際上出口。

中國在碳纖維領域能夠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一位叫做師昌緒院士的努力。師昌緒院士長久以來專注於碳纖維材料研究領域,在其推動努力下,我國自2002年起成立了多家碳纖維企業,引起了國人對於碳纖維材料的重視。

如今在國際上,繼美國與日本之後,我國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全球碳纖維第三國,這是對我國技術的充分肯定。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贛州將規劃一條新高鐵線路,沿途共設12個站點,預計2025年開通

安徽將耗資95億計劃修建高鐵,總長達28公裡,預計2025年前開通

厲害!韓國研發電動車電池新技術,可以讓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翻倍!

相關焦點

  • 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觀察者網20日從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壽春團隊圍繞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製備,承擔的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所製備的聚丙烯腈基超高強度碳纖維,順利通過驗收,並成功開發聚丙烯腈基新型中空碳纖維。
  • 中國科學家實現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
    摘要 【中國科學家實現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是航空航天、民用高科技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戰略材料。
  • 又一T1000級碳纖維破冰!中科院驗收再傳佳績,美國至今未能造出
    在現代化工業體系中,合金是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但相對於傳統合金金屬,在航空發動機葉片、新一代戰機機身和民用客機領域,碳纖維因遠超於合金的性能以及低質量特性,向著日後成為工業新材料的趨勢邁進。出品|國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攻克的新型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作為中國攻克的新型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也是一種新型的中空碳纖維,綜合性能相較於T800級碳纖維更加優異,是我國碳纖維材料領域又一項重要突破。
  • 取得成效1中國T-1000級的碳纖維材料獲得突破,耐熱性非常好
    中國T-1000級的碳纖維材料獲得突破,耐熱性非常好資源能力上的發展,對於我國現階段來說是更為有利的,但是我們一直缺少一些技術的開發。由於早期起步的比較晚,所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就有這樣的缺陷,為了能夠有更好的一些發展模式,我們也做出了很多的調整,但是在技術領域上的成就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獲得的。需要科研人員的大量實驗,以及不懈的一些努力,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再加上我國在很多領域其實都被歐洲國家實行的技術的封鎖,想要有更好的發展也越來越困難。
  • 熱塑性碳纖維材料可以取代熱固性碳纖維材料嗎?
    碳纖維機械手臂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說熱塑性碳纖維材料可以取代熱固性碳纖維材料了?博實的回答是否定的,至少目前來說還不可以。首先,我們從成本上來說,碳纖維原料成本本來就高,再加上熱塑性碳纖維材料比熱固性碳纖維材料要高許多,普及應用還有有相當大的難度的。而且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與碳纖維熔融比較困難,技術工藝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這就導致生產成本也很高昂。
  • 廣泛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 我國碳纖維技術發展再下一城
    2、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穩步增長。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7.73億手,成交額為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和98%。3、國鐵集團昨日(1月4日)發布,2021年,全國鐵路將紮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預計全年投產新線將達到3700公裡左右。
  • 中國建材集團再獲「中國工業大獎」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材國際榮獲"中國工業大獎",所屬中復神鷹"千噸級幹噴溼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所屬天津水泥院和中建材(合肥)粉體公司"HFCG系列大型輥壓機"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這是中國建材集團繼北新建材榮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巨石集團和蚌埠院超薄觸控玻璃項目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後,第三次摘得工業領域最高獎項。
  • 中國· 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丹陽市人民政府主辦,丹陽市科學技術局、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碳纖維分會、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丹陽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承辦,主題聚焦「新形勢下的中國碳纖維可持續發展」。
  • 解密中國碳纖維龍頭:你所不知道的另一個高技術含量材料產業,全球...
    碳纖維方面,計劃不斷提高現有高強型碳纖維品質,保持在航空工業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並繼續研發高強中模型碳纖維以擴大該領域市佔率;加強高強高模型碳纖維產品研發以切入航天工業領域市場,同時開發高強型低成本碳纖維以進入兵器工業領域市場。預浸料方面,公司將通過研發新型個性化樹脂體系擴大在能源、交通等領域市場。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碳纖維具有目前其他任何材料無可比擬的高比強度(強度比密度)和高比剛度(模量比密度),還具有低比重、耐腐蝕、耐疲勞、耐高溫、膨脹係數小等特性,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廣泛應用於國防工業以及高性能民用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交通設施等,是一種國家亟需、應用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材料.碳纖維可按多維度進行分類。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SMC的成型過程是通過將樹脂與短切碳纖維(6-50mm)在兩張塑料薄膜之間壓成片狀(3mm左右的厚度)而得到的一種中間成型材料。首先將樹脂均勻塗覆在塑料膜上,然後將切斷的纖維散布在塗布面上,在通過壓延、脫泡後即可得到SMC成品。SMC產品目前在企業工業領域使用較廣。
  • 合肥工業大學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王靜峰教授課題組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其論文Performance and design of partially CFRP-jacketed circular CFT column under eccentric compression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並被國際著名工程學科技網站
  • 更便宜的新型碳纖維材料被發現,可用於汽車工業領域
    7月29日,據外媒報導,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車前草一些無用的莖能夠提取碳纖維,並替代目前的目前的炭纖維材料。研究人員表示,一旦該技術成熟後,這種材料可以用於汽車工業等領域,將會減少車身重量以提高燃油效率。此外,它不會像金屬材料一樣腐蝕或生鏽,並且硬度更好,更易於加工成型。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丹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丹陽市科學技術局、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碳纖維分會、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和丹陽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江蘇省丹陽市委副書記、副市長許根林,副市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束克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主任科員吳桐;科技部科技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處長於笑瀟;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陳新偉,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 中國攻克發動機關鍵技術,助推大飛機,該技術曾讓羅羅公司破產
    航空工業是一個國家軍用和民用技術的核心產業之一,具有用途廣泛,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回報率高的特點,受到了各個大國的巨大的重視,而航空發動機則是航空產品最特殊的一種,被稱為王冠上的珍寶,航空發動機需要做到輕重量,高推力,低油耗,高可靠,容易維修,長壽命等要求,開發製造難度為所有航空部件之最!
  • 南非科學家發現新型碳纖維材料:更輕更便宜 可用於汽車工業領域
    雖然碳纖維材料既堅固又輕巧,但其造價往往十分昂貴。不過,來自南非的科學家有望改變這一局面,他們發現了一種更廉價的替代物。7月29日,據外媒報導,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車前草一些無用的莖能夠提取纖維製成碳纖維,並能替代目前的碳纖維材料
  • 科學家發現新型碳纖維材料:更輕更便宜 可用於汽車工業領域
    來源:快科技雖然碳纖維材料既堅固又輕巧,但其造價往往十分昂貴。不過,來自南非的科學家有望改變這一局面,他們發現了一種更廉價的替代物。7月29日,據外媒報導,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車前草一些無用的莖能夠提取碳纖維,並替代目前的目前的炭纖維材料。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稱為水化脫膠的過程來分離構成這些莖的單個纖維。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另據 2015 年中國航空報《中國新戰機材料工藝達國際先進水 平提高隱身性能》報導,中航復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率先將 數位化下料、雷射投影和自動鋪帶技術應用於型號產品的研製和批量 生產,降低了成本,縮短了製造周期,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一 致性,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水平差距」。綜合來看,國內在基體樹脂 材料、成型工藝技術方面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 轉型進行時丨「搶灘」碳纖維,山西為什麼要力爭「下遊」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作為我國最早從事碳纖維研究的科研院所之一,2019年,該所成功製取的聚丙烯腈基中空碳纖維通過驗收,實現了幹噴溼紡製備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的突破。在沒有任何外部資料借鑑的情況下,山西煤化所碳纖維團隊研發了丙烯腈間歇聚合工藝技術,扭轉了我國長期以來連續聚合主導的工藝路線存在的弊端,引導國產碳纖維技術走到科學合理的路線上來。
  • 中科院攻克石墨烯關鍵技術,延遲降低了1000倍,半導體領域迎突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石墨烯關鍵材料被攻克,延遲足足降低了1000倍,那這有什麼意義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能夠降低1000倍的電磁延遲時間,這將在電子部件信號的傳遞和處理速度上迎來全新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