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今已成為了我國不可或缺的信仰文化,佛教的傳播時間、傳播速度早已超乎我們想像,經歷了兩千多個春秋,它的範圍遍及全球。佛陀一生講了無數的法,對我國的語言詞彙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像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很多詞「一報還一報」、「四大皆空」、「因果報應」等等都是佛教名詞。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其中的一個——「浮屠」,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詞,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句古諺語總聽過吧,至於「浮屠」是什麼現在就讓小七娓娓道來吧。
浮屠原來叫佛塔,起源於印度。浮屠最早出現在《佛說罵意經》,其中寫道:「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這句話的解釋為:人們建造佛塔為了積攢功德,但其實救人一命比建造佛塔更加功德無量。後來我們大家所知道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也是根據這個演變而來的。傳言佛骨在經過焚化後會變成珠子,埋在塔裡,七層的塔就叫作七級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墳墓,為表對佛主的尊敬,後來塔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紀念禮拜建築,。
其實,浮屠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它為梵語buddha的音譯,指釋迦牟尼,意思即是佛陀,在《佛學大辭典》中也有如下解釋:浮屠、休屠,二者皆稱佛陀。但因為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屠」字多用於殘害、殺戮,而佛陀信奉「人於世間,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後就多用「佛陀」。
《西遊記》中有一句話——「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它的意思是你的心中存在著一個念頭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天地都知道,因此,要警示著自己不要隨便動惡.善惡是有報應的.改變命運就要心發善念。眾人皆知,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從不殺生,還懷著一顆慈悲之心,經常親自去照顧老病的僧人,打掃病人產生的汙穢,為他們洗衣裳,幫他們沐浴,而後很多僧人都繼承了他的慈悲與細心。
其實我們也是一樣,心中謹記浮屠自在人心,現在你知道浮屠的意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