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研究團隊揭秘銀杏古樹長壽機制

2020-11-2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月16日訊 (周超)1月14日,揚州大學銀杏研究團隊、北京林業大學林金星團隊和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中心Richard在國際期刊《PNAS》發表題為「Multi-feature analyses of vascular cambial cells reveal longevity mechanisms in old Ginkgo biloba trees」的研究論文。

論文作者、揚州大學教授王莉說,「樹木生長主要來源於頂端分生組織和側向維管形成層的分裂分化,但樹木生長到一定年齡以後就不再升高,因而無法反映年齡的變化。樹木主幹維管形成層每年都能分裂分化出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維繫著樹體的生長,是研究古樹長壽機制的理想材料。人和動物的衰老被認為主要與端粒損耗、DNA損傷、DNA突變積累、表觀遺傳改變等因素有關,壽命一般只有幾十年。自然界中,一些樹種的年齡可達幾百甚至上千年且依然生長旺盛,但其長壽機制卻一直不清楚。

據介紹,該研究通過年輪測定技術結合DBHs的分析,發現與成年樹相比,古樹形成層細胞層數變少,新產生的年輪寬度變窄,生長素含量下降,脫落酸含量上升,細胞分裂分化相關基因表達下降,表明古樹中維管組織生長變緩。然而古樹樹幹的橫截面積增加量仍處於高水平,顯示銀杏古樹形成層幹細胞仍具有較強的持續不斷的分裂能力。該研究進一步測定了古樹葉片光合指標、種子繁殖能力、衰老相關的標記基因等,均未發現有顯著變化。這些形態、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結果揭示,銀杏古樹在整體上仍處在健康的成年狀態,依舊保持「青春活力」。

樹木的生長發育乃至衰老都需要應對環境脅迫、病蟲害以及病菌等微生物的侵襲,且樹木最終大都是因為環境脅迫或病害而導致衰老和死亡。研究人員發現與病原體抗性和產生抗菌保護性類化合物類黃酮有關的基因數量和表達在古樹組中也沒有下降。說明銀杏古樹木並沒有降低抵禦外界脅迫的能力。這是一種「驚人」的能力,可以幫助銀杏健康成長數千年。

揚州大學王莉教授、崔佳雯博士生和金飈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林業大學林金星教授和 Richard Dixon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爾源研究員、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付春祥研究員、南京林業大學曹福亮教授參與了此項工作。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和111引智計劃項目的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此項研究工作被Science、Nature、BBC、New York times、CNN等國外多家知名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銀杏長壽千年秘密揭開
    1月15日,記者從揚州大學獲悉,該校銀杏研究團隊、北京林業大學林金星團隊和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中心合作,歷經7年時間,綜合運用細胞學、生理學、多組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科學鑑定手段,發現銀杏古樹長壽並非某單一的長壽基因調控,而是生長與衰老過程中多個因素綜合平衡的結果。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雜誌在線發表。  「長壽機制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的熱點之一。
  • 2.7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的銀杏 靠這種「神力」存活至今
    最近,揚州大學銀杏研究團隊、北京林業大學林金星團隊和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中心合作,發現銀杏古樹長壽並非某單一的長壽基因調控,而是生長與衰老過程中多個因素綜合平衡的結果。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在線發表。
  • 銀杏長壽的秘決
    最新的科學分析表明,銀杏確實具有永生的跡象。早前,一支中美聯合研究團隊對生長在中國境內34棵樹齡從15年至1353年不等的銀杏樹進行了充分的數據分析,得出了這一令人頗為意外的結論。事實上,參與樣本研究的16位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樹齡在增長,這些銀杏卻沒有發生任何生理上的變化。
  • 經歷原子彈爆炸仍健康存活,中美團隊揭示銀杏樹長壽千年之謎
    雖然有些樹種可以存活數百年或數千年,但它們長壽的分子和代謝機制尚不清楚。對於跨越滄海桑田存活千年的古樹們,科學家們對他們生命更迭的機制更是充滿好奇。朱迪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植物解剖學家朱迪·傑恩斯泰特指出:「銀杏在進化過程中是孤立的,它們是唯一倖存下來的一個世系物種」。
  • 古樹名木樹齡口訣,秦槐,漢柏,宋銀杏
    我們中華文明有保護古樹名木的優良傳統。現今我國許多古寺廟、風景名勝地可以看到不少人工種植的千年古樹,其中以槐樹、柏樹、銀杏樹居多。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這些巨大的古樹人們一般是怎樣推算他們的樹齡?我告訴你,口訣是:秦槐 漢柏 宋銀杏。槐樹,原產於中國,別稱:國槐、槐樹、槐蕊、豆槐、白槐、細葉槐、金藥材、護房樹、家槐。
  • 密雲流蘇古樹迎來盛花期 流蘇古樹北京僅3株
    據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中心工程師鄭麗紅介紹,密雲區登記古樹1202株,其中一級古樹101株、二級古樹1101株,多為國槐、銀杏、松樹、柏樹。蘇家峪村流蘇古樹算不上最高壽,但在密雲區卻僅此一株。北京市登記的流蘇古樹也僅有3株,除密雲區外,平谷區、北京大學內還各有一株。 對於全區唯一一株流蘇古樹,園林綠化部門的養護遍及一年四季。
  • 煙臺市森林資源監測保護服務中心與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籤署林業...
    近日,市森林資源監測保護服務中心與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正式籤署《林業科學技術支撐合作協議書》,在林業新技術、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新技術研究與推廣等方面達成合作。中心主任李洪濤、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宗世祥教授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
  • 蘭州大學副校長安黎哲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6日綜合報導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7月26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在北京林業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命決定,安黎哲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據中國經濟網中管高校人物庫資料顯示,安黎哲,男,1963年6月生,此前擔任蘭州大學副校長。
  • Angew.北京林業大學彭鋒團隊在非平衡態流體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圖1非平衡態非牛頓流體機理示意圖以及分子結構式(記得關註標題下方公眾號:化學加) 北京林業大學彭鋒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木質纖維生物質組分分離及利用
  • 樹葉標本「請」上北京林業大學錄取通知書 圖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北京林業大學今年也沒有完全相同的錄取通知書。該校今年將樹葉標本「請」上新生錄取通知書,每片葉子不同的紋理,使每一份錄取通知書都是獨一無二的。  北林大今年的錄取通知書由封套和內頁組成。封套正面是手工製作的刺槐葉片等植物標本,旁邊還有四片綠色銀杏葉子組合成的風車圖案。封套內側則為彩鉛繪製的樹葉,依次是五角楓、黃櫨、鵝掌楸、女貞、紫丁香、銀杏等,所選植物均是林大校園內的常見植物。  這個創意來自於林大校友,嫩綠的葉片也顯現著這所以林業、環保、生態聞名的高校的學科特色。
  • okex比特幣行情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和北京農學院哪個好
    北京農業系統大學一共有4家,分別為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農學院和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這4家大學以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最為知名,北京農學院次之,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最後.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學校合併成立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同年11月,平原農學院併入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1953年7月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85年10月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組建中國農業大學。
  • 育林育樹 教書育人——記北京林業大學尹偉倫院士
    尹偉倫院士,1945年生,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林學家、生物學家、林業教育家,國際知名的楊樹專家,原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國際林業高等教育論壇主席。
  • 世界最古老銀杏樹 遭雷劈後能自愈
    【同期】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楊成華  它自身的因素就是這棵樹種,它適應能力比較強,這個樹種它受傷之後它比較能夠恢復,恢復的能力比較強,只要殘存一部分它都能夠恢復,所以這個是它長壽的一個原因。當然本身遺傳基因它是長壽樹種,為什麼我們看見在很多寺廟裡面種這個樹種,就是因為它長壽,所以這個是它本身的原因。
  • 臥虎藏龍之北京林業大學標本館
    北京已有諸多涉及動植物資源的博物館和標本館,北林大建標本館又是圖什麼?        「北林大的森林植物標本館迄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了,經歷了北京林業大學的全部歷史變遷,收集了大量的森林植物、森林昆蟲、森林動物、木材、菌物、土壤與巖石等資源。建標本館最初的想法就是將這些分散在各個學院的資源整合起來,服務於教學、科研,服務於生態文明建設和對外合作。」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有一些樹木還掌握著長壽奧秘,「活」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有一些樹木還掌握著長壽奧秘,「活」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 北京林業大學採購全自動氣象站
    北京林業大學採購全自動氣象站   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併,成立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併入學校。
  • 揚州大學劉巧泉團隊在稻米品質遺傳改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農學院劉巧泉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題目為「Creating
  • 關於舉辦北京林業大學MBA第三屆「FALARY法拉瑞杯」(2018)管理案例...
    關於舉辦北京林業大學第三屆「FALARY法拉瑞杯」(2018)管理案例精英賽的通知【MBA中國網訊】管理案例精英賽通過對社會經濟熱點案例的分析與討論,高度模擬現實商戰,旨在實現優秀創意作品的市場價值,為創意人才提供展示才華與成就夢想的機會和平臺。
  • 南京林業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碩士生在一區Top期刊《Journal of...
    2020年9月,南京林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碩士生鄒敏敏在一區Top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影響因子7.246)在線發表了題為「Removal of ginkgotoxin from the Ginkgo bilobaseeds powd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