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說走就走的宇宙旅行,上車嗎?

2020-12-03 高能E蓓子

以前一說到天體行星,大家腦海中首先出現的應該都是高中地理枯燥乏味的名詞們。

現在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好萊塢構建的漫威宇宙,還是暢銷書《三體》裡對外星世界的構想,以及年初賀歲片《流浪地球》,都有對外星世界的猜想和假設。

對於神秘的外太空世界,似乎不只是科學家們在探索,年輕人們也有了「仰望星空」的想法。

而在騰訊視頻獨播的BBC年度紀錄片《行星》中,不僅能看到科幻片般宏大的宇宙藍圖,還能感受到許多不一樣的人生哲學。

不同於許多科教片的冗長,這部紀錄片一共只有5集,每一集都有彈幕表示一幀都不想快進,且看且珍惜。

觀眾對這部紀錄片的迷戀程度不亞於追劇的原因就在於它真的通俗易懂。

教授在科普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時候非常善用比喻,用幾顆小石頭就幫我們捋清了這幾顆星星的位置以及體積大小。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行星們為了爭奪最佳位置而互相碰撞,最終形成了四個比較相似的星球,我們叫他們類地行星。

在我看來,這八顆星球更像是一家親戚。

孿生兄妹金水地火

地球和她的三個兄弟姐妹,性格卻並不相同。地球和火星性格躁動,金星與水星卻相對溫和。

溫柔的水星內核卻是充滿著火熱

在太陽系形成早期,火星上的環境溫暖溼潤,有海洋有山脈,再經過億年的發展,可能就是今天的地球也說不定。

初期的地球卻是乾燥複雜,且充滿毒氣,孕育生命體的條件她一個都不符合。

然而木星作為地球的親爹,自然不能允許先天條件優秀的火星超過地球,於是開始用自己的磁場強烈幹預火星的運行。

在木星強大掌控下表面積只有地球四分之一的火星毫無招架之力,自身磁場迅速分崩離析。

而後木星的引力偏離又導致圍繞在他身邊的小行星脫離軌道,砸向地球,從而造成了地球上恐龍等生物的滅絕。

如果小行星沒有因為木星的引力脫軌撞向地球,恐龍就不會滅絕。恐龍不滅絕的話,地球上也就不會產生人類了。

幾十億年前地球的一場災難對恐龍來說就是滅頂之災,而對人類來說卻是新的希望。

火星淪陷,成為了寸草不生的死星,地球卻隨之進化發展出生命物種。

這才讓地球一躍成為八大行星中的C位,目前已知的唯一出現人類生命的星球。

之後木星才漸漸息事寧人,吸引著無數小行星重回軌道。

嚴父慈母木星土星

木星爸爸作為太陽系出現的第一顆行星,質量體積最大。身邊有79顆天然衛星環繞,是已知天然衛星環繞最多的行星,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就是他了。

然而青壯年時期的木星性格十分暴躁,橫衝直撞。

先是在穀神星形成階段扼住他的咽喉,用自身引力使他99%的物質瓦解。

而後又有預謀地在靠近太陽的過程中帶走內太陽系的一部分物質,只留下一些行星形成時的少量物質。

其他行星稍有不乖立馬嚴加處置,比如前面由於早期太張揚而慘遭木星爸爸毒手的火星。

在火星形成之初就因為營養不良個頭長得非常小,結果還是逃不掉被木星扼殺的命運。

木星的CP是土星,在一系列複雜的引力作用下,土星終於把木星調回到跟她一個頻率上了。

這對CP還有個名字叫「氣態巨行星」。意思就是這兩顆星球都比較大,而且主要元素都是氣體。

土星就像一個慈母,用自己的力量感化木星,帶著他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離地球遠一點,畢竟「距離產生美」在父子之間也是適用的。

木星爸爸甚至還在遷徙回去的途中,通過冰質小行星碰撞給地球帶來了很多的水,簡直就是感天動地的父子情了。

土星媽媽真的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知書達理又溫柔,愛了。

在隨後的幾十億年裡,木星憑藉它強大的引力吸引著外太空試圖衝撞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們,給地球帶來和平與安寧。

然而我們也不用盲目感謝木星,畢竟這顆暴躁的星球至今為止也不是很穩定。

打個比方,如果木星不存在,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只有10顆,而木星存在的話被他吸引過來的小行星可能有100顆,而他攔截了80顆。

這樣看來木星的存在是不是對地球的威脅更大了?

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一個點就是木星存在的兩面性。雖然導致了恐龍滅絕,但促成了地球人類的生命環境。

即使現在看來他是人類的守護神,但也不排除未來的哪一天他向地球討債的可能。

科學家的努力就是在時刻警醒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他們才是真正為了全人類無私付出的神明。

從科學家的推測來看,如果不是土星極力減緩木星靠近太陽的速度並拉回正軌,火星的昨天可能就是地球的明天了。

遠房親戚海王天王

海王星和天王星作為遠方親戚一個溫柔一個高冷倒也相安無事。

海王星作為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一位,性格有些自閉但也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

他的身上充滿了風暴和旋渦,有時風速甚至達到超音速級別,讓人心生恐懼。

但海王星可能很有自知之明,乾脆躲到太陽系最遠的地方誰也不見。

天王星算是靠近海王星的唯一鄰居,卻十分高冷,表面溫度常年維持197.2度。

不僅高冷,還很叛逆。大部分行星都按照軌跡正常公轉,只有天王星橫躺著按照螺旋線環繞太陽運轉。

天文學家推測是在過去遙遠的某個時刻,天王星被其他行星撞了一下腰,從此就長躺不起了。

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在無窮盡的宇宙面前人類自身太渺小了。

命運的改變就在一瞬間,而宇宙的一瞬間又可能是幾十億年。

在我們看來人類是經過漫長的進化才達到了現在的文明,而宇宙的形成時間用億來計算怕也是很短的計量單位。

銀河系的總質量是幾十億年形成的太陽系的1.5萬億倍,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眾多恆星系統的一個。

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發現其他星球有沒有生命存在過或者正在存在。

我們對太空的探索代表了失去,也充滿著希望。

為了土星的探索事業獻出一生的「卡西尼」探測器,令人唏噓。

它記錄了土星風暴,見證了人類第一次觀測土星環形成,傳輸了土衛二的地下海洋的證據後,最終壯烈犧牲在了土星上,完成了它意義非凡的一生。

卡西尼在20年間, 完成軌道圈數294次,執行了250多萬個命令,拍攝了45萬多張照片,向地球發來635GB的科學數據和資料 ,帶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土星。

在「卡西尼」探測器的背後是無數科學家夜以繼日的計算和研發。發射的方向和力量都要計算得準確無誤,向金星、地球、木星借力的時間、位置都要一次性計算完成。

正是在無數人的努力開發下,一代代的航天探測器被發射到太空,為我們探索未知世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偉大之路是孤獨的,但偉大註定是用無數的努力和心血換來的。

我們發射到外太空的火箭會遇到很多未知的麻煩,比如和突然經過的小行星相撞或者被其他星球引力吸引偏離原始軌道。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後升空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喪生。

2014年10月29日,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一枚無人火箭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爆炸。

正是這一次次的艱難嘗試才讓我們對宇宙的探索從偶然事件變成必然事件,科學的進步就是在一次次探索和假設中實現的。

雖然失敗了很多次,但在探索途中我們也證明了火星上曾經也出現過適合生命存活的特徵。

這也進一步說明在宇宙中我們不是唯一的生命體,也許還有更多的高等生命值得我們探索。

畢竟世界這麼大,我們才看了一個太陽系而已。而這些未來的課題,都需要一代一代成長起來的科學家們共同奉獻智慧。

未知的宇宙能激發人無限的潛能和想像力。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渴望從未停止。

張衡的「渾天說」和現代宇宙學說已經相當接近,極大地推動了古代天文學的發展。

我非常認同有人說天文學就是在一次次的假設或被證實或被推翻中發展起來的這句話。

人類的大腦有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即使現在做不到,我們可以先把想法記錄下來,萬一就實現了呢。

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曾經大膽假設「蟲洞理論」。

簡單來說這個理論如果真實存在,我們就可以像《復聯4》裡一樣進入量子物理平行世界,實現時間旅行。

在電影《原始碼》中也反覆運用時間穿梭的方式來找到兇手的橋段。

《第九區》中描繪了一個外星難民入侵地球的故事,現在想想也不是不可能。

影視作品推動了年輕人對於星空的嚮往,而這個出發點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有益的。

畢竟對外太空的關注度越高,熱愛且願意投身到這項事業中的人就越多。

科技發展加快,說不定我們探索太陽系以外的星系都是指日可待的。我們身邊懷揣夢想的每一個年輕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

就像紀錄片中教授所說,如果我們只關注地球上的大小事務,我們就註定把自己蜷縮在太陽系的一個小角落故步自封。

而被薄薄的大氣層籠罩的地球自然資源已經十分稀缺,人類還要為了爭奪這些有限的資源想盡辦法。

地外星球上目前已知擁有豐富的礦物質能源和水資源,與其被動等待地球上有限的資源耗盡還不如主動出擊放眼太空,去更廣闊的天空尋找解決辦法。

就算我們不去探索太空,外太空世界也會在未來的一天探索我們。

有的人也許會問,在其他星球上發現了生命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

即使在外太空我們只發現了一些微生物,但這至少能證明其他的星球還有我們未涉及的知識和領域,我們學習歷史,也在創造歷史。

而在這當中又包含了我們自我肯定和自我反省的過程。畢竟我們不是唯一存在的有機生命體,所以更應該接觸外面的世界,讓自己敞亮起來。

仰望星空讓年輕人開闊思維,不再局限於眼前的得失和喜悲,畢竟生活不僅有眼前的微塵,還有仰望星空的那束光。

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早已不滿足從課本中汲取知識,大家都希望通過多媒體的優勢來獲得我們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知識。

所以現在的紀錄片對內容的選取,製作的精細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縱觀中國以前的紀錄片,大部分都熱衷於向世界展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大好河山,而很少提及現實生活中的焦點問題。

而當外媒把鏡頭對準地震海嘯,宇宙萬物的時候,我們的話語權也就喪失了,原因就是我們的選題不具有國際性。

而這部BBC出品的《行星》和騰訊視頻合作的方式也讓中國的製作方更靠近國際化紀錄片的水準。

原先或許我們想要接觸到這些紀錄片並不容易,但這一次,騰訊視頻把BBC這部優秀的紀錄片引進了國內,給年輕人提供了仰望星空的機會。

這部星空紀錄片更像是一部科幻大片,八顆行星是主角,把上億年各自的故事娓娓道來,而布萊恩教授則更像是輔助他們講故事的解說。

不同於社會現實的枯燥乏味,《行星》給了我們浪漫想像的空間,把大家帶出課本知識的局限,用高度還原細節的影視化讓大家感受到不一樣的宇宙。

這部耗時兩年製作完成的紀錄片在製作過程中請教了近30名科學家,力求每個隕石划過的角度、方位都正確。

騰訊視頻還推出了《火星時代2》《宇宙時空之旅》《宇宙的奇蹟》《超乎想像的宇宙》等豆瓣高分佳作,稱為「星空旅行季」。

擁有縝密邏輯的科幻電影式紀錄片,不走一波嗎?

相關焦點

  • 么么雜談:要不要來一趟說走就走的「地獄」之旅?
    很高興能遇到各位新老朋友^_^都說生死是大自然的法則,人生在世,生命總會有走到盡頭的時候,即便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人們對死亡得恐懼仍然沒有消減,畢竟死亡這件事是未知得,沒人知道,死後會去哪裡,會怎麼樣。死而復活得人自述經歷,地獄確實存在?科學家研究數十年至今未解!
  • 那是比宇宙更遠的地方,隨著青春開始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青春很容易讓人想到自由與任性,許多人渴望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到某個沒有去過的地方,不抱著目的就這樣走下去,累了再折返,這種悸動,無論多大都是無法忘記的。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是由石冢敦子執導,花田十輝系列構成的原創動畫,講述了少女們開始一場說走就走,前往南極的旅行物語。動畫的製作團隊大多都是《遊戲人生》的原班人馬,這個企劃也來自該團隊的一次閒談——想要描寫女孩子奮鬥的青春故事,但是又不想寫社團的故事,所以便產生了「讓主角們到未知的地方去看看」的念頭。
  • 路航D1D1長裡程輪胎 陪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圖注1:路航D1D1長裡程輪胎 陪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車主們對於輪胎的選擇往往建立在輪胎的認知上。圖注2:路航D1D1長裡程輪胎 陪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路航D1D1是駕駛者們長途駕駛最好的搭檔,精心的設計讓你的駕駛體驗更加舒心。
  • 中國最繁忙高鐵站,每84秒走一趟高鐵,到底是在廣州還是上海?
    旅遊可以讓我們記住此刻的美好,如今祖國繁榮昌盛,走到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看遍世間美好體驗世間百態,走在路上,更能體驗到「中國速度」我們一起去體驗祖國美好的明天吧!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通過旅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不僅可以擴大見聞,心情也可以放鬆,以前的旅行只能選擇汽車或火車,現在高速鐵路、新幹線、飛機越來越多樣化了,但是,也有人說飛機太高,火車太慢,汽車不適合長途遠行,那麼在我國最忙的高鐵站是哪個?
  • 澳大利亞打工與度假籤證了解下,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生,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時候,在旅行中,你會遇到一輩子的好朋友,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就這麼簡單的走到一起。當你見過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你的內心會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寧靜,因為它撫平了心底的不安;當你嘗到了極品的美食,會得到最大的滿足,因為它填補了你的空虛。
  • 南極驚現「時空之門」,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說的是當世人巧遇神仙,只與他們呆上一會,再返回人世間時,人間早已過了十幾年,甚至百年、千年。在現在看來,更為合理的解釋就是「時光隧道」致使了種種超自然現象。時空隧道被發現?南極驚現「時空之門」,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說走就走的自駕遊旅行是怎麼實現的
    以上說的這些問題跟說走就走的自駕遊旅行存在著哪些關係?各位看官且聽我一一道來!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要怎麼處理?採用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我們的祖國海岸線和陸地邊境線的總長約為40000公裡,這些氫燃料,能供24148輛豐田MIRAI環繞中國來一次非常環保的自駕旅行!
  • 2014春節說走就走的旅行 五大免籤海島推薦
    近年來,隨著中國遊客的消費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加,世界各國紛紛敞開旅遊大門,主動放寬入境政策來吸客,這對於眾多平日忙碌的上班族而言,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早已不是什麼難事。現今,你只需要弄清楚「免籤」的概念以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具體要求,春節期間一樣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無需再擔心申請籤證的時間問題。
  •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根據國家航天局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探月飛行器,有望實現中國航天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這些植物種子真任性,動不動就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些植物根本不需要汽車和飛機,它們有一個特別有趣的旅行方式:等到種子成熟以後,把種子拋到空中。比如,噴瓜、鳳仙花、紫羅蘭等。噴瓜噴瓜,號稱最有力氣的果實,植物界的 「鐵炮瓜」。噴瓜之所以被稱為噴瓜,這是因為它的果實在成熟期的時候可以將種子噴灑出來。噴瓜的種子不像我們常見的瓜那樣埋在柔軟的瓜瓤中,而是浸泡在粘稠的漿液裡,漿液把瓜皮脹得鼓鼓地。
  • 曲師大學生走一站說一句話 我對大學旅行說
    我對大學旅行說「喜歡、任性、走吧」一對情侶發表我對大學旅行說想說的話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趁著年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在旅途,人生的快樂自己找尋」、「忘記該忘的,去我該去的地方」、「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 走一趟西澳阿爾班尼看波浪巖
    走一趟西澳阿爾班尼看波浪巖 2008年07月04日 14:49   到西澳旅行,當然少不了要去柏斯,但是如果你能夠到附近的阿爾班尼地區走走,肯定能給你帶來更大的旅遊樂趣。   文化古城安閒寧靜   阿爾班尼離開柏斯408公裡,沿著柏斯東南面的公路幹線行駛便能夠抵達,這裡是澳洲西部最有歷史的都市。
  • 蘇聯Redut裝甲指揮車,超大車體,讓指揮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70年代末,樣車在組裝完成後向武裝部隊高級指揮官做展示,對於當時的蘇聯而言,其大規模裝甲作戰正需要這樣的指揮車輛,可以讓指揮官快速跟隨部隊行動,及時在必要的位置建立起臨時指揮部,甚至是一邊越野行軍一邊指揮,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說走就走的旅行,有悠啟多立克鋁框旅行箱相伴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神瞰科技說起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能會回到很久以前,還會想起「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等等,庚子鼠年在家中憋了有三個多月,這幾個月中,最大的訴求就是想出去玩。這不,北京剛剛宣布了防控由二級降為三級,境內的旅遊線路也相繼開放,實現說走就走還遠嗎?
  • 人生總要有一次果斷的決擇,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是我生命中一次最果斷的決擇,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朋友問我:「你為什麼會上武當山?」甚至連我自己也無法解釋。許是天意,或者說是冥冥之中的一種緣份。正是應了那句:有心即有緣。只記得那天有一種意念突發其想,又似有人在默默指點:這個假期我要上武當。於是查找了百度。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那一刻,我邂逅了武當師行假期親授班。
  • 大興隨心飛,每天說走就走
    該產品不限航班不限次數乘坐東航、上航和中聯航始發或到達站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國內直達航班(除港澳臺)經濟艙旅行。對於杭州、寧波、溫州往返北京的旅客來說,不管是出差、培訓、探親都可以大大節約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來一場每天說走就走的旅行。「大興隨心飛」適用日期為2020年9月28日至2021年6月30日(春運期間除外)。
  • 盤點一生必去的10個國內旅遊勝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導語:盤點一生必去的10個國內旅遊勝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1、麗江去麗江旅遊,玉龍雪山一定要去。
  • 當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帶著地球說走就走,真的可以實現嗎?
    地球無時無刻都有遭受宇宙隕石襲擊的可能,但是由於地球擁有大氣層這層「保護衣」和周圍的「好兄弟」的幫忙,才得以降低了危險係數。如果「好兄弟」木星消失在了太陽系,那麼地球的後果不堪設想。木星幫地球阻擋了大量的隕石撞擊,可以說,沒有木星,地球早就被「瘋狂」的隕石轟炸沒了。
  • 只差一隻新秀麗拉杆箱 你就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專治旅行中各種不服的新秀麗拉杆箱最近又在搞事情了。
  • 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和漢王e典筆A30T在英國(全文)_漢王 e典筆 A30T...
    源自對英語的熱愛,胡敏在空餘時間裡,追原版劇的猛烈程度在班上可是出了名的,其中她最愛的非《神探夏洛克》莫屬了,想親自探訪劇中貝克街的決心促使她訂了去英國的機票,說走就走的旅行就這樣開始啦!為了讓自己有一次難忘的英國行,胡敏買來許多英國旅遊的書籍,但真的要帶著沉甸甸的攻略去英國嗎?箱子不會"抗議"嗎?就在胡敏猶豫之時,姐姐向她推薦了漢王e典筆A30T,說是出國旅遊的必備利器。  旅遊攻略上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大本鐘、倫敦眼、塔橋、西敏寺等這樣著名的景點,胡敏為了在英國能夠更快適應這些地名,便用e典筆將它們翻譯成英文,並且保存在e典筆中,方便在國外時隨時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