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專家:「海燕」史上最強說法並不正確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央氣象臺專家:「海燕」史上最強說法並不正確

  近日,有報導稱今年第30號颱風「海燕」是有史以來人類所記載最強風暴。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1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燕」的最大風速與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歷史上的最強颱風持平。中國的颱風監測數據顯示,1981年以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多個颱風的最大強度超出「海燕」,「有史以來最強」的說法並不正確。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介紹,「海燕」是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區域登陸時強度最強的颱風,同時是新中國成立以來11月份登陸或近海擦過海南的最強颱風。

  「海燕」風速與1983年、1990年兩個颱風並列第一

  張玲說,「海燕」登陸菲律賓前後,測得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75米(風速達到每秒52米以上即為超強颱風)。根據中央氣象臺1981年以來的統計數據,這一風速與1983年第10號颱風、1990年第25號颱風並列第一。

  此外,從歷史資料來看,11月份自東向西移動進入南海的颱風,一般登陸越南中南部地區並在南海地區減弱消失,但「海燕」成為1949年以來11月份首個登陸越南北部的颱風。且登陸越南後,仍以颱風級強度(12級,33米/秒)移入我國廣西境內,並東折向廣西東部以東地區,為歷史罕見。

  赤道輻合帶活躍等因素致今年秋颱風多

  今年9月以來,包括「海燕」在內,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生成個數已達15個,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佔到了今年以來颱風生成總數的一半。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介紹,今年秋季颱風生成偏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成因:赤道輻合帶活躍、位置偏北;垂直風切變小,高低層環流配置有利於颱風生成;西太平洋暖池海溫持續偏暖,對流偏強。

  張玲指出,秋颱風的生成源地在西北太平洋,一般來說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颱風的最大強度要強於南海本地生成的颱風,強度多數都較強。而夏颱風的源地除了西北太平洋以外,還有南海區域,夏颱風給人的印象是有的強、有的弱。這樣就容易給人一種印象,秋颱風強於夏颱風,其實並不都是這樣。

  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颱風個數已達30個,較常年平均偏多5.5個,已追平21世紀以來最大值(2004年颱風生成個數也為30個)。張玲表示,如果這一區域再新生成一個颱風的話,將打破1995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年生成颱風總數的紀錄。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強颱風「海燕」:威力超測量範圍
    繼前不久先後襲擊中國東南部地區的強颱風「菲特」以及「天兔」等之後,近日名為「海燕」的超級颱風又席捲了菲律賓,並正在逼近我國與越南交界地區。為何「海燕」如此受關注呢?原因只有一個:威力大。據已經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海燕」過境造成菲律賓41個省份受災,近2萬間房屋被毀,由此產生的災民數量高達960萬,最終死亡或失蹤人數更是可能超過一萬,破壞力堪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對此,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報導稱,「海燕」有可能成為史上最強颱風,「威力超過衛星所能測量的等級」。
  • 「史上最強颱風」肆虐菲律賓(圖)
    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強的颱風「海燕」當地時間8日凌晨登陸菲律賓,肆虐菲律賓多個城市。  按照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的說法,至少138人死亡、14人受傷和4人失蹤,全國受災人口達428萬餘人。但菲律賓紅十字會表示,在兩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已接到超過1200例死亡報告。
  • 「海燕」重創菲律賓:堪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
    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顯示,「海燕」正逐漸向中越交界處靠近,將於11日早晨到中午在越南北部到中越交界處附近沿海登陸,隨後可能掉頭向東前進,影響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等地。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高拴柱介紹,颱風「海燕」是今年以來全球海域生成的最強颱風。
  • 颱風「海燕」或為人類歷史上最強風暴 災民達950萬
    據美國海軍聯合颱風預警中心測定,「海燕」登陸菲律賓時最大風速達每小時379公裡,可能成為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遭遇的最強風暴。中央氣象臺專家分析,「海燕」破壞力巨大,主要是因為它強度極大,速度極快,而菲律賓受災地區則是海拔不高的群島。11日,「海燕」將在越南北部到中越交界處附近沿海登陸,隨後可能掉頭向東前進,影響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等地。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11月4日,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 「海燕」或是史上最強颱風 威力超測量等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8日登陸菲律賓的「海燕」可能是史上最強的颱風,「威力超過了衛星所能測量的等級」。  就算平均每年要遭遇20次颱風的菲律賓,這次也快頂不住了。截至今晨1點,「海燕」造成的人員傷亡達1200人,這還僅是兩個地方的初步估計。  「史上最強」  菲律賓紅十字會9日晚消息,超強颱風「海燕」造成的死傷情況非常嚴重,僅在重災區萊特省的塔克洛班市和薩馬爾省,就發現至少1200具屍體。其他地區的數據還未統計,當地政府擔心,到周日死亡人數將激增。
  • 颱風海燕或是人類記載最強風暴 強度極大速度極快
    原標題:風力強速度快 海燕釀成巨災  10日,三亞,一位行人冒雨過街。新華社發  10日,三亞市河東路,一棵行道樹被狂風吹倒。新華社發  京華時報製圖何將  據美國海軍聯合颱風預警中心測定,「海燕」登陸菲律賓時最大風速達每小時379公裡,可能成為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遭遇的最強風暴。中央氣象臺專家分析,「海燕」破壞力巨大,主要是因為它強度極大,速度極快,而菲律賓受災地區則是海拔不高的群島。
  • 今年全球最強颱風海燕洗劫菲律賓 浙江數百遊客滯留長灘
    昨天,中央氣象臺發布最高級別的颱風紅色預警。此前,「海燕」穿越菲律賓進入南海後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動,登陸目的地指向越南。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顯示,「海燕」正逐漸向中越交界處靠近,將於11日早晨到中午在越南北部到中越交界處附近沿海登陸,隨後可能調頭向東前進,影響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等地。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高拴柱介紹,颱風「海燕」是今年以來全球海域生成的最強颱風。
  • 「巴威」或為1949年來一手登陸遼寧最強颱風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
    原標題:「巴威」或為1949年來一手登陸遼寧最強颱風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北上颱風特點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要來了。據中央氣象臺預計,颱風「巴威」將於8月27日上午在我國遼寧省莊河市到朝鮮平安北道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級,12—13級,33—38米/秒),登陸後逐漸轉為北偏東到東北方向移動,穿過東北三省,強度逐漸減弱。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
    從12月27日白天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始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27日6時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對於這一說法中央氣象臺已經闢謠:這個颱風他雖然大但不是史上最大以前的ABCD颱風都比他強……並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海貝思」強度確實很強,截至目前維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超過90個小時,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它的體積也很龐大,影響(直徑)範圍在800公裡以上,一般的颱風在500公裡左右。「海貝思」屬於超大型的,也很強,但不是歷史上破紀錄的大和強,「史上最強、最大颱風」之類的相關言論切勿再相信。
  • 闢謠|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對於這一說法中央氣象臺已經闢謠:這個颱風他雖然大但不是史上最大以前的ABCD颱風都比他強…… 中國天氣網也表示:1、首先這個颱風叫海貝思,名字來源於菲律賓,意義是褐雨燕。並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海貝思」強度確實很強,截至目前維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超過90個小時,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它的體積也很龐大,影響(直徑)範圍在800公裡以上,一般的颱風在500公裡左右。「海貝思」屬於超大型的,也很強,但不是歷史上破紀錄的大和強,「史上最強、最大颱風」之類的相關言論切勿再相信。
  • 「海貝思」是颱風登陸史上最強「風王」?專家:更厲害的不止一個
    這幾日,網上盛傳:「海貝思」是颱風登陸史上「最強颱風」。對此,颱風專家闢謠說:「海貝思」雖然的確實力雄厚,但是,它並非登陸或擦過陸地強度最大的颱風。「海貝思」只是今年日本「風王」「地球史上最大的颱風」「超過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颱風影響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關於「海貝思」聳人聽聞的說法這幾天在網絡上流傳。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這些說法都不準確。
  • 颱風「玉兔」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面向公眾徵集新名稱
    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徵集新的颱風名稱。 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使用140個名稱來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循環命名。命名表首先給出英文名,各成員國家可以根據發音或意義將命名譯至當地語言。當一個颱風給某個或多個成員造成巨大破壞或損失,遭受損失的成員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會被永久刪除並停止使用,旨在避免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
  • 史上最強颱風「海燕」登陸菲律賓 已致1人死亡
    據新加坡媒體11月8日報導,超強颱風「海燕」以時速313公裡的速度在菲律賓登陸,成為有記錄以來登陸時最強的熱帶風暴。菲律賓官方證實,颱風來襲目前已導致一人喪生。報導稱,「海燕」颳起4至5米高巨浪,迫使菲律賓數以百萬計的人逃離家園,到安全場所避難。
  • 史上最大級別颱風?日本報紙說會死8000人!超市貨架被一掃而空!
    這次19號颱風「海貝思」真的來勢兇猛,曾在短短十幾個小時內,從一個只有11級風力的強熱帶風暴迅速增長成為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65米/秒的、17級以上超強颱風,超過了今年9號颱風「利奇馬」的強度,成為了今年迄今為止西北太平洋最強風暴,也是加強速度最快的颱風。聽起來,「海貝思」的確很厲害!但是,有些過頭的說法並不準確!
  • 颱風「玉兔」將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向公眾徵集颱風新名字
    9月21日,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面向公眾徵集新名字。通常,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使用140個名稱來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循環命名。但當一個颱風對某個或多個成員帶來巨大損失,該成員可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此名字將被永久刪除並停止使用。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提議,對颱風名字進行增補,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重新推薦。
  • 「我給颱風起名字」:中央氣象臺首次明確將命名權歸屬公眾
    原文:  「我給颱風起名字」:中央氣象臺首次明確將命名權歸屬公眾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在菲律賓造成嚴重災害  上一個被除名的中國颱風名字是「海燕」,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超強颱風級)於2013年11月8日在菲律賓中部萊特島北部沿海登陸,給菲律賓造成重創。菲律賓傷亡6201人,經濟損失高達8.15億美元。菲律賓在2013年底颱風委員會屆會上提請撤換「海燕」,中國氣象局2014年進行颱風名字徵名活動。
  • 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不正確
    這個颱風值得我們重視和防範,更需要公眾建立正確的認知,但千萬不要引起不必要恐慌1、首先這個颱風叫海貝思,名字來源於菲律賓,意義是褐雨燕。它的名字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
  • 最強雨雪天氣來襲!今明仍將持續 中央氣象臺介紹最新情況
    央視網消息:從4號夜間開始,我國出現今年首輪大範圍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今天(6日)上午舉行專題發布會,對此次雨雪天氣最新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從4號夜間開始,雨雪天氣逐漸覆蓋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到華北一帶。
  • 2016年超強颱風「海馬」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為颱風徵名
    名字撤了總要起個新的,對此中央氣象臺將在近期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據了解,這是中央氣象臺首次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颱風命名活動,也是第一次明確將颱風命名權歸屬給公眾個人。同時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證書。颱風「海馬」為何會被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