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醫學研究文章類型

2020-09-04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隨著學術界開放科學的浪潮到來,期刊對文章開放獲取、開放數據、開放實踐、開放合作和開放獎勵等都推出了新的要求,以促進更快更有效的科學發現和提高研究成果的透明度及可重複性。在此整理了最新醫學研究報告文章體例類型,幫助大家找到更多科學規範投稿的方法,助力一項研究產出應該有的全方位的更大更多的價值,也讓研究者們可以從不同層面撰寫研究成果,提供給更多同行學習、分享、借鑑。

臨床研究原著(Research articles-Clinical Studies)

撰寫臨床研究報告時,期刊鼓勵作者使用EQUATOR Network提供的針對不同研究類型的研究報告規範指南,確保文章可以為編輯、審稿人和讀者提供足夠的信息,使他們能夠理解研究是如何展開的,並評價研究結論的可靠性。

√ 隨機對照試驗(RCTs):CONSORT指南

√ 系統性綜述和薈萃分析:PRISMA指南 與 MOOSE指南

流行病學的觀察性研究:STROBE指南 與 MOOSE指南

√ 診斷準確性研究:STARD指南

√ 基因疾病相關研究:STREGA指南

√ 質量改進研究:SQUIRE指南

√ 多變量預測模型:TRIPOD指南

√ 流行病學觀察性研究:STROBE指南

√ 衛生經濟評價:CHEERS指南

在體動物實驗研究原著(Research articles-In Vivo Experiments)

撰寫在體動物實驗研究原著文章,應該遵循ARRIVE規範(動物研究:體內實驗報告規範)。期刊推薦使用ARRIVE寫作指南,可以有效地提高動物實驗設計、實施、報告以及對動物實驗的鑑別能力、評估水平,可確保動物實驗所提供的信息被充分地評估和利用,以促進基礎研究評審過程的完整性和透明化。也可保證動物實驗研究中產生非常好的成果,最終可以轉化讓患者獲益。

研究方案類文章(Study protocols)

研究方案是指計劃中的或正在進行的研究。刊登研究方案有利於研究人員和資助機構及時了解相關領域中尚未廣為人知的最新研究活動。這也有利於避免其他團隊不必要的重複工作,並促進彼此的合作。此外,與僅按照試驗註冊的要求填寫研究方案相比,全文刊登研究方案還能夠使試驗計劃更為詳盡透明,也能夠使編輯、審稿人和讀者更易於發現、理解試驗中與方案不同的各種偏差。

撰寫研究方案應該遵循SPIRIT 規範(Standard Protocol Items for Randomized Trials,隨機試驗標準方案條款)。

病例報告類文章(Case Reports)

撰寫病例報告應該遵循CARE規範(CAse REports)。

期刊病例報告欄目名稱和形式多樣,包括

√ Brief Reports:通過介紹1-3例患者或1個家系,突出創新性;

√ Clinical Problem Solving:通過1例患者的診斷、鑑別診斷和治療過程以及醫生思路,突出患者症狀和相關信息、醫師思路和採取的措施等;

√ Correspondence/Letter:通過對期刊已發表研究文章的點評,介紹有意義的個例或少數幾個病例報告或分析;

√ 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通過有臨床教育意義的典型圖片,突出醫學發現和臨床實踐經驗的多樣性。

數據類文章(Data Descriptor)

數據論文可以使數據、方法學、報告標準的驗證成為可能,並允許其他人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再研究。

數據論文是開放訪問並經同行評議的出版形式;對具有科學價值的數據集進行描述,結合傳統期刊論文內容和結構;不包括新的科學假設;使數據更具發現性、引用性、解釋性和重複性(FAIR原則)。

數據論文是否被接受與數據集相關結果的影響力或新穎性無關;數據論文的內容並不包括深入的分析或新的科學結論;更看重的是作者生成數據的實驗或程序是否嚴格以及技術質量是否過關;必要時會要求提供質量控制實驗的基礎資料。

醫學假說類文章(Medical Hypotheses)

醫學假說撰寫格式更像「綜述」,包括摘要/總結、引言/背景、假說/理論、對假說和想法的評價(基於已有文獻和現有信息)、預實驗數據(不支持大量新的數據結果)和參考文獻。

醫學假說包括有很多觀察支持的理論和思想,認為科學的進步應該是理論先行,然後實驗驗證,因此不需要大量實驗結果支持。這一類型文章在確保科學價值的同時,確保對一些新思路和醫學猜測能給予一個無偏見的交流的窗口。

視頻類文章(Visualized Experiment)

視頻論文專注於通過視頻還原科學實驗的完整過程,同時非常注重科學實驗的應用性,不僅發表前沿科研成果,同時也關注經典實驗方案的再現及新應用。

視頻論文同樣需要100%經同行評審,收錄的視頻及文章經過編輯評審、同行評審和針對動物實驗的動物保護顧問評審。

視頻論文包括3大部分:

√第1部分:文章概述、關鍵詞、文章引用格式;

√第2部分:摘要、引言、步驟、代表性結果;

√第3部分:聲明、致謝、材料、參考文獻。

註冊報告類文章(Registered Report)

支持過程中的研究:註冊報告是一種創新型的發表形式,實質上是一份研究計劃,內容包括研究問題、研究設計和方法學、以及詳細的結果分析計劃。審稿人對研究方法學的可靠性進行評判,對研究方法可靠的課題準予發表,可以避免審查研究結果時存在的主觀上的偏差,也有益於提高研究質量。

註冊報告主要包括兩階段評審:

√第一階段同行評議:在開展實驗之前向期刊提交研究的基礎原理(包括實驗方法),第一階段同行評議主要審核研究和所提交方法學的正確性;如果第一階段同行評議結果是正確的,這篇文章理論上就被期刊接受了,不論最終實驗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第一階段同行評議可以在註冊庫中存儲,或者在期刊上出版;

√第二階段同行評議:主要是保證試驗按照第一階段提交的實驗計劃進行,並得到合適的結論;最後一步是將經第二階段同行評議的註冊報告發表出來。

隊列簡介類文章(Cohort profile)

隊列簡介類型文章常見於流行病學相關期刊,如Cohort profile,Dataresource profile,Methodology等,主要介紹隊列研究或資料庫的建設。

隊列簡介類型文章撰寫格式要求包括:

√題目:需以「Cohort profile:」為題;

√摘要:隊列建立的目的,參與者,主要發現,未來計劃,註冊信息;

√引言:介紹研究的原因,激發研究開始的問題;

√隊列描述:介紹研究的相關信息(地點、時間、暴露因素、隨訪),納排標準,樣本收集方法,參與者的基線情況,不要報導詳細的統計學計劃;

√主要發現:總結目前的主要發現,以總結文獻為主,不要結果展現;

√優勢和局限性:總結以該隊列在設計中所取得的經驗供他人參考;

√合作:介紹他人如何使用該隊列的數據,鼓勵哪種合作;

√更多信息:提供數據共享聲明,基金聲明,作者貢獻聲明等。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邢泉生教授團隊研究文章
    相關文章發表後半年時間被引近200次,下載轉載10萬餘次。針對局部疫情和局域全民規模核酸檢測如何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邢泉生教授團隊再次用數據說話,與Gary Wong教授團隊密切協作研究,第一時間把青島在局部疫情防控中開展的「全民」核酸檢測做法和取得的積極成效,以翔實的數據成文介紹給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醫學研究中常見的實驗設計類型
    一般來說,實驗設計的類型,依按分類標準的不同而不同。醫學研究中,常見的實驗設計類型是按研究對象分組情況進行分類的,主要分為:完全隨機設計、配對設計、隨機區組設計、重複測量設計和析因設計等。下面,藍譯編譯就這些實驗設計類型做簡要說明。
  • 湖南成立醫學倫理中心,規範和促進醫學研究創新
    當天,湖南省衛健委2020年醫學倫理與管理培訓會議舉行,來自省內各醫療機構及相關單位的500餘名參會代表,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圍繞醫學倫理、醫學人文和醫學科技倫理等主題進行了探討。我國生物醫學研究日益增多,民眾倫理意識逐步增強。如何加強醫學倫理管理工作,健全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體系及制度建設,讓生物醫學研究的創新和探索朝著科學和理性相結合,是當前「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下的重大時代課題。
  •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打開APP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09:43:43 近日,IEEE
  • 英語醫學論文標題的類型和翻譯探討
    隨著醫學事業的蓬勃發展,英語醫學論文也不斷地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而英語醫學論文的標題則是整篇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簡明而又能突出主題的標題不但能高度地概括論文的內容,而且給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的效果。英語醫學論文的撰寫在類型上,要求形式科學、合理。在翻譯上,要求符合語法規則、結構準確。
  • 關於徵集2021年度醫學科學部重大類型項目擬立項領域建議的通告...
  • 新疆迎來首個「醫學3D列印創新研究中心」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5日電 (陶拴科 陳雪 童彤)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新疆人民醫院)醫學3D列印創新研究中心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3D列印創新研究中心新疆人民醫院分中心」正式揭牌。
  • 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聚焦醫療科技創新
    光明網訊 5月11日,「2019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四川省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和醫聯承辦,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支持。
  • 醫學SCI論文的幾種類型你知道幾個?
    醫學SCI論文的類型有很多種,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SCI醫學論文的類型!Original Artical原著論文原著論文又稱原始論文,即著作的原本。是作者經過具體選題所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的結果和臨床工作的總結,是作者的一手資料,也就是直接資料。這個也是最為常見的一類,分為基礎性和臨床性文章。基礎性文章就我國現在普遍在發的文章,屬於前瞻性的一個研究,通俗的一個說法就是我們假設一個思路,然後通過實驗來得出一個結論來證明我這個思路。
  • 我國醫學+AI研究成果首登《Cell》雜誌
    點擊查看 導語:雖然在現代醫學發展方面,我國起步較晚,但信息技術的出現正在縮短這種差距,讓彎道超車成為可能。2月23日,中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頂級生物醫學雜誌發表有關醫學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
  • 中國大陸醫學專家研究成果位列《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8年最受...
    中國大陸醫學專家研究位列《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2篇2018年最受矚目文章榜單首位。 醫院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1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世界最權威的醫學期刊之一,其發表的研究大多是能夠改變臨床實踐、引領醫學發展方向的重要文章。1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官網公布了12篇2018年最受矚目文章(NEJM Notable Articles of 2018)。
  • 科研人員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關於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 瀋陽自動化所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瀋陽自動化所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2021-01-06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科研人員發表近紅外II區螢光影像技術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展望文章
    、兼容可見螢光成像的寬光譜(400-1700nm)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和顯微成像系統,為在分子水平、細胞層次和小動物活體模型開展跨層次、多尺度的近紅外II區螢光影像研究奠定堅實基礎;建立了近紅外II區螢光活體「可視化」生物醫學研究技術平臺,在小動物活體水平實現了高組織穿透深度(>1.5 cm)、高時間解析度(~30 ms)和高空間解析度(~25 μm)的原位、實時成像,較傳統螢光成像技術實現了數量級提升
  • 發表頂級醫學期刊的文章有什麼特徵?
    1、投稿醫學期刊時,數據共享是大勢所趨2017年6月,《Lancet》發布一項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的聲明:臨床試驗在倫理上有義務共享研究數據。並指出臨床試驗數據規範化共享是趨勢,對今後的臨床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舉行
    近日,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由高等學校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基礎醫學組主辦,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聯合承辦。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10多所高校200多位領導、嘉賓和評審專家出席活動。
  • 河南中醫藥大學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
    河南中醫藥大學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中喜獲佳績 2020-12-01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首設精準醫學科學技術獎,促進精準醫學創新
    在此政策背景下,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作為1家成立3年多的省級精準醫學專業社團,積極作為,經過深入研究、精心籌劃,決定設立精準醫學獎,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致力於精準醫學創新,促進精準醫學研究和應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助力生物醫藥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醫學SCI論文發表秘籍
    眾多的醫學科研工作者關注沃登醫學官網(http://www.biomedworld.com)諮詢一些相關問題,下面就把我們協助數萬位科研工作者成功發表SCI論文的實戰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1.發現創新點    從臨床中發掘題目,比如從臨床研究中的一些特殊現象來選題,這樣的研究都比較有新意。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科室的臨床標本,從標本中選題。
  • 精準醫學研究(Precision Medicine Research)徵稿通知
    20世紀70年代,「個性化治療」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2011年美國醫學科學院發表了「Towards Precision Medicine」,2015年1月,美國政府提出「精準醫療」。精準醫學是醫學自身發展的客觀必然, 是公眾對健康需求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