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醫學專家研究成果位列《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8年最受...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國大陸醫學專家研究位列《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2篇2018年最受矚目文章榜單首位。 醫院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1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世界最權威的醫學期刊之一,其發表的研究大多是能夠改變臨床實踐、引領醫學發展方向的重要文章。

1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官網公布了12篇2018年最受矚目文章(NEJM Notable Articles of 2018)。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徐文東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顧玉東團隊的相關研究位列在名單首位。中國大陸此前尚無報導有研究成果獲此殊榮。

據悉,《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最受矚目文章評選是由雜誌社編委會從全年發表的200餘篇文章中,挑選其認為對於促進醫學發展和患者關懷最有意義的文章,每年僅10篇左右。評選從2015年開始,迄今有45篇文章入選。

徐文東教授、顧玉東院士團隊研究成果「健側頸神經移位手術治療中樞損傷後上肢痙攣癱的臨床試驗研究」凝聚了華山醫院手外科團隊數十年的心血,是幾代人堅持不懈、努力創新的成果。

中樞性偏癱是指由於腦卒中、腦外傷、腦癱等一側大腦損傷造成對側肢體偏癱的一類嚴重致殘性疾病,常常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中國現有這類患者數量龐大,每年經濟負擔沉重,如何恢復這類病人的功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華山醫院方面表示,由於損傷半球的功能難以恢復,既往的研究已進入瓶頸。徐文東教授在研究中證實,一側大腦具有同時控制雙側上肢的潛能,由此提出中樞癱治療的全新策略:即避開損傷側皮層,開發健側半球潛能,通過手術將健側上肢頸神經移位至癱瘓側的頸神經,讓偏癱上肢與同側健康大腦半球相連接,激發健康大腦半球的潛能,恢復癱瘓上肢功能。

這一創新手術策略應用於臨床後取得了良好的恢復效果,研究結果於2018年1月4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後,雜誌社專門隨文配發社論,給予高度評價:「創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經系統神經移位解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同時為深入洞悉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提供了機會。」

據悉,這項技術已經通過舉辦國際學習班、開展多中心研究、專病聯盟的設立、招收外籍進修學員等方式,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造福世界各地的患者。(完)

相關焦點

  • ADAURA中國研究亮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治療...
    9月20日,國際臨床醫學頂尖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ADAURA研究成果,這一成果為NSCLC術後治療揭開了新方向,彰顯了中國肺癌治療領域的創新力與領先力。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邢泉生教授團隊研究文章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自疫情發生以來,除了做好防控硬體建設、發熱門診改造、落實應檢盡檢等疫情防控工作,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邢泉生教授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Gary Wong教授團隊密切合作,開展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疾病發病特點合作研究,先後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合併其他呼吸道病原體感染
  • ...長海醫院DIRECT-MT研究論文今天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雲)今天上午,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組織的大型臨床研究項目「中國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動脈治療的療效評估(DIRECT-MT)」結果正式發布,並被全世界臨床醫學領域最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原創著作形式在線發表。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
    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推出中文電子周刊
    >● ● ● 2016年11月15日,全球醫學界享有盛譽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平臺《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並稱這一平臺「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我國醫學+AI研究成果首登《Cell》雜誌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導語:雖然在現代醫學發展方面,我國起步較晚,但信息技術的出現正在縮短這種差距,讓彎道超車成為可能。2月23日,中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頂級生物醫學雜誌發表有關醫學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
  • ...2018整合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創刊30...
    光明網西安4月29日訊(記者張哲浩 見習記者張亞雄)4月28至29日,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醫學人文專業委員會、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等共同主辦的「2018整合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創刊30周年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徐夢龍2月29日,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特徵」研究論文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線公開發表。
  • ...徵程上不斷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 復旦上醫醫學基礎和臨床研究...
    近日,一篇《中國領銜多國合作登上NEJM:全球視角下的空氣汙染》的推文,引發學界廣泛關注,該文介紹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團隊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氣汙染相關研究最新成果。《新英格蘭雜誌》收錄全球頂尖醫學成果。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背靠背發表羅沙司他中國臨床研究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背靠背在線發表兩篇關於腎性貧血創新藥羅沙司他的研究論著,公布其在中國的兩項III期臨床試驗結果;並配發了國際知名腎病專家述評。  這是NEJM首次發表由中國大陸醫生作為第一和通訊作者的新藥III期臨床試驗,也是該雜誌首次背靠背發表中國團隊的臨床試驗。  據悉,羅沙司他作為國家1類創新藥、全球首個口服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已於2018年12月17日在中國率先上市,用於透析患者的腎性貧血治療。此次羅沙司他III期研究數據發布,是中國腎病領域的重大事件。
  • 莫樹錦(Tony Mok)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7年度十大重磅論文
    莫樹錦(Tony Mok)教授領銜的國際多中心肺癌研究AURA3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評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最值得關注」的論文。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評選出了2017年度十大「最值得關注」的論文。
  • 頂級醫學期刊影響因子沉浮錄,兩大看漲兩大看跌!
    期刊內容包含對生物醫學科學與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系列主題方面的醫學研究新成果、綜述文章和社論。 波士頓的醫師和學者約翰·柯林斯·沃倫(John Collins Warren)於1811年與同事詹姆斯·傑克遜(James Jackson)合作,在新英格蘭建立了第一本醫學雜誌,於1812年1月出版了《新英格蘭醫學與外科雜誌》。
  • ...疫情中頻頻發文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大疫當前,學術界也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加入了戰場。《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世界級著名醫學雜誌單獨為武漢疫情開設了專欄並免費向公眾開放,中國學者同仁的名字也頻頻曝光。《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又有怎樣的重要性和權威性?聽到柳葉刀這個名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總結新...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IF=74.699)網站首頁上線了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的聯合署名專刊論文
  • 中國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增長迅速,2018年居全球第二
    2018年,美國、中國、英國等國發表的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位居全球前10位。中國的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增長迅速,2018年以44279篇位居全球第二。這是記者4日從2019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中了解到的信息。
  • ...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NEJM醫學前沿》結盟發新書 助力診療防控...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心內科專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編委Thomas H.此舉將充分發揮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的資源優勢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專業性及影響力,引進最新的臨床醫學研究成果及最前沿的研究方法,推進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和防控,雙管齊下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順利落實。」  Thomas H.
  • 助中國心血管疾病診治與防控人才教育 醫學泰鬥傳記正式發布
    布勞恩瓦爾德與現代醫學的興起》的新書發布會。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心內科專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編委Thomas H.
  • 「精準醫學」尚需精準理解 | 對《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兩篇...
    來自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血液疾病以及腫瘤專家維奈·普拉薩德(Vinay Prasad),今年9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有關精準醫學方面的評論如是說,隨即引起眾多專家激烈爭論。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新冠病毒無需感染腦組織,就可以損害腦血管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家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無需感染腦組織,就可以損害腦血管。雖有一些研究發現,在部分患者的大腦中存在少量的新冠病毒,我們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大腦會如何受新冠疾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