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

2021-01-08 MBA中國網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作為長文研究論文(Research)發表。該研究首次發現了歐洲引人注目的高市值足球比賽與亞洲的交通事故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對亞洲的交通管制和體育賽事轉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意義。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是該研究的獨立通訊單位,該研究合作者還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任啟智(Kai Chi Yam)副教授、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Joshua Conrad Jackson博士研究生、天普大學的Jenson Lau博士研究生、華盛頓大學Foster商學院的Christopher M. Barnes教授、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Juin-Kuan Chong副教授。

BMJ是英國醫學會(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旗艦會刊(2019年影響因子:30.223),其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柳葉刀》(Lancet)、《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並稱世界四大頂級醫學期刊,也是最具綜合性的醫學期刊。自1840年創刊至今,BMJ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教育文章等,其內容除了與臨床工作密切相關的知識外,還涉及與醫學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倫理、公共衛生等諸多方面。在BMJ每年收到的7000至8000篇稿件中,只有約7%得以最終發表,其在科學界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

足球是全球範圍內最受歡迎、受到最多關注的運動。儘管足球在全球都很受歡迎,但大多數引人注目的比賽(比如歐洲五大聯賽、歐冠等)都在歐洲進行,這意味著居住在歐洲大陸以外(尤其是亞洲)的球迷必須在不同的時區觀看比賽。比如,曼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球隊之一)在當地時間晚上8點舉行比賽,那麼,北京、香港、新加坡的球迷就不得不熬夜到凌晨4點半觀看比賽,而首爾、東京的球迷則不得不熬夜到凌晨5點半。這項研究基於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假設,考察了歐洲引人注目的高市值足球比賽與亞洲的交通事故之間的關係。通過分析新加坡41,538起涉及計程車的交通事故、臺灣1,814,320起交通事故以及7年間12,788場歐洲足球比賽的數據,在控制天氣狀況、時間因素(季節、周中/末等)、駕駛者人口統計學特徵等眾多因素後,該研究發現歐洲引人注目的高市值足球比賽與亞洲的交通事故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即在歐洲舉辦引人注目的高市值足球比賽期間,亞洲的交通事故顯著增加。同時,該研究還發現高市值足球比賽和白天(相比夜間)交通事故之間的關聯更強,說明上述關聯不能被夜間賽後慶祝等解釋。

該研究模型可以幫助計算出歐洲高市值足球比賽對於亞洲汽車駕駛者的社會和經濟成本。比如,在給定的一天,一場歐洲足球比賽雙方球隊的市場價值每提高799萬歐元,臺灣就會增加一起交通事故。每年地,歐洲足球比賽會給臺灣增加41,079 起交通事故。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社會和經濟影響的估計是保守的,因為GMT+8時區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時區(約17億人,佔24%世界人口),而該研究分析的新加坡和臺灣的人口不到這個時區的1.73%。

這項研究發現對亞洲的交通管制和體育賽事轉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意義。第一,體育(尤其是足球)的管理協會/聯盟可以考慮更具戰略性地安排引人注目的高市值比賽。儘管比賽的開始時間是較難更改的,但可以在亞洲等其他時區的周末早上安排更多的引人注目的高市值比賽,這樣球迷們有機會在觀看比賽後補充睡眠,進而有助於交通事故的減少。第二,在歐洲進行引人注目的高市值足球比賽期間,亞洲地區可以加強交通管制(例如,更多的交通巡邏;甚至全面禁止駕駛者使用所有視頻設備),進而有助於減少與交通事故有關的受傷和經濟影響。進一步,對於個人,研究團隊極力呼籲,「熬夜看球不開車,開車不熬夜看球」。

近年來,管理學院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各項事業快速發展,捷報頻傳。伴隨著國家「雙一流」建設,學校和學院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醫院與健康產業管理是「十四五」期間學院重點探索的前沿方向之一,該研究成果是學院將管理理論與行業實踐、人民生命健康相結合的重要產出。這項研究受益於學院科研大平臺,在研究過程中得到張俊生教授、傅慧教授和廣州市辦公聯足球俱樂部等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也是學院大力鼓勵交叉學科研究的又一個重要研究成果。

論文全文詳見: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4465

教授簡介

秦昕,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與學術碩士項目(工商管理學科)學術主任。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亦是哈佛大學商學院中美富布賴特(Fulbright)聯合培養博士生。入選國家級、省部級等多個高層次人才計劃。

研究興趣包括領導、倫理、交叉學科研究等,正著力開展系列前沿交叉學科研究。已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British Medical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Personnel Psych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Human Relation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管理世界》《心理學報》等國內外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40餘篇論文。

曾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廣東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廣東省卓越人力資源研究成果獎一等獎、中山大學何氏傑出科研貢獻獎、何氏傑出教學貢獻獎、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北京大學第十六屆研究生「學術十傑」、國家獎學金、富布賴特獎學金、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李寧博士論文獎一等獎、Emerald優秀論文展第一名等榮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擔任第一屆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諮詢專家等。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邢泉生教授團隊研究文章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自疫情發生以來,除了做好防控硬體建設、發熱門診改造、落實應檢盡檢等疫情防控工作,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邢泉生教授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Gary Wong教授團隊密切合作,開展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疾病發病特點合作研究,先後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合併其他呼吸道病原體感染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
    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推出中文電子周刊
    >● ● ● 2016年11月15日,全球醫學界享有盛譽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平臺《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並稱這一平臺「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學校召開醫學交叉學科培育項目工作座談會
    土木建築學院、納米材料工程中心、化學化工學院、計信學院、特種功能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等校內研究團隊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伊始,孫君健就設立醫學交叉學科培育項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他指出,為促進我校醫學學科與工科、理科、管理學科等的交叉融合,提高我校醫學交叉領域技術創新能力,特設立本項目,依照中期檢查結果來看,取得了較好成績,達到了理想效果。
  • 拯救「小黃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cell》在線發表了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研究方面的突破,這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取得的研究新成果,對臨床治療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 蕪湖教授領銜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並在國際頂級雜誌發表
    近日,媒體報導了安師大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課題組對雙黑洞探測的重要成就,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對於該項課題的研究內容很難理解。但是,可以說這是一項在學界非常值得稱道的工作,研究內容被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通訊》所採納,足以說明其「含金量」。
  •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接連刊登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研究
    近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官方雜誌《PAIN》和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官方雜誌《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廣東科研團隊最新成果登上國際頂級雜誌!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微生物學系曹虹團隊在國際胃腸肝病學界頂級雜誌Gut(1區,2019年影響因子19.819)在線發表了題為"Bacterial O-GlcNAcase genes abundance decreas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and its administration ameliorates
  •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總結新...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IF=74.699)網站首頁上線了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的聯合署名專刊論文
  • 汪建平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再次在國際頂級腫瘤學雜誌JCO發表
    、結直腸肛門外科蘭平教授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池畔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發布了「改良mFOLFOX6聯合或不聯合放療對比5-氟尿嘧啶聯合放療新輔助治療局部進展期直腸癌:中國FOWARC研究的最終結果」。
  • 蕪湖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並在國際頂級雜誌發表!
    近日,媒體報導了安師大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課題組對雙黑洞探測的重要成就,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對於該項課題的研究內容很難理解。但是,可以說這是一項在學界非常值得稱道的工作,研究內容被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通訊》所採納,足以說明其「含金量」。
  • 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數理醫學
    這一嶄新的交叉學科不妨稱為「數理醫學」(Mathematical Medicine)。嚴格地講,數理醫學不僅是一門關於數學與醫學的交叉學科,同時它還涉及計算機科學、物理學、資訊理論及數據科學等。數理醫學研究的特點1. 多學科深度交叉性 數理醫學涉及醫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資訊理論、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等學科。其研究的對象和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工具以及結論的意義都具有鮮明的多學科深度交叉性特點。
  • 丁香園專訪《中華急診醫學雜誌》編輯部主任馬嶽峰
    馬嶽峰:《中華急診醫學雜誌》是中華醫學會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代表我國急診醫學最高水平的學術期刊,期刊發行量在5000冊左右,主要的讀者、作者為我國的急診、危重症、院前急救,及相關學科的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中山大學「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 的人才培養目標和 「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院醫訓,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以勝任力為導向,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借鑑國際經驗,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培養能夠為祖國醫學事業獻身的醫學精英人才,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服務社會,不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承擔國家重點科研
  • 超聲醫學科邱邐教授醫工交叉學科研究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綜述論文
    近日,我院超聲醫學科邱邐教授醫工交叉學科研究團隊在材料領域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398)上發表了題為「Metal–Organic‐Framework‐Engineered Enzyme‐Mimetic Catalysts」的綜述論文,報導了金屬有機框架基仿酶製劑聯合光/聲動力療法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
  • 一群海歸教授創辦 想讓生物學和醫學「交叉進化」
    「我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念臨床醫學,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念組織工程學博士(屬於生物醫學工程範疇,交叉學科),交叉背景幫助我很多,這也是我後來喜歡學科交叉思維,無論研究,還是教育。」歐陽宏偉說。2006年,機緣巧合,他來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當時是最年輕的醫學教授。
  • 我校自動化學院宋永端教授團隊和生命科學學院林正紅教授團隊分別取得研究領域重要突破
    宋永端教授團隊在控制學科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自動化學院宋永端教授團隊通過與國際著名控制專家密西根州立大學的Hassan Khalil 教授團隊深入合作,成功破解了非線性非最小相位系統輸出調節控制難題。有關成果近日被國際控制領域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作為長文錄用(文章第一作者是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研究生黃秀財,通信作者為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宋永端)。
  • 2020湖南大學生命醫學交叉研究院全球PI招聘公告
    湖南大學為加速生物醫學學科發展,於2020年6月成立生命醫學交叉研究院。旨在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發揮學校多學科交叉和人才聚集優勢,聚焦於創新型生命醫學前沿基礎和交叉研究,鼓勵支持開拓性、系統性的科學探索,打造一流的生命醫學研究中心。湖南大學為研究院制定了長遠的戰略規劃及特殊支持。
  • Science Bulletin生命科學與醫學學科編委會擴大會議暨影響力提升...
    2016年4月26日—27日,由Science Bulletin編輯部主辦、河南大學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承辦的「Science Bulletin生命科學與醫學學科編委會擴大會議暨影響力提升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