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中國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帶來了城市化、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日益沉重的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糖尿病和癌症等慢病負擔。一系列的慢病已經成為中國公共健康的頭號大敵。中國政府已開始加大對慢病研究的投入,優化研究經費分配,提高基礎設施水平,並吸引頂尖人才。德拉岑博士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來自中國的高質量論文的投稿量在增長,這正反映了中國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
雖然中國藥物研發創新體系充滿活力,但與進行世界級臨床研究相匹配的基礎設施(如適當的系統培訓和激勵機制等)尚處於起步階段。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研究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還有明顯差距。
肖瑞平早已注意到這一問題,自擔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副主編以來一直致力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的啟動與建設。經過近2年的推動,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通過與嘉會醫學研究與教育集團展開合作,創辦了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其內容選自《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其姊妹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期刊薈萃》的部分文章,並全文翻譯,免費對讀者開放。「每周更新使《NEJM醫學前沿》成為一個最具時效性的醫學中文電子平臺。中國的讀者通過移動應用端即可與最新、最重要的全球醫療創新進展同步。」肖瑞平教授說,「此外,我們還為中國醫學專家提供了發表針對中國醫學臨床實踐述評的機會,我們的讀者也可以在線發表他們的看法,豐富學術交流碰撞。這在同類醫學期刊中還是首次嘗試。」
德拉岑博士大力支持並期盼將國際最前沿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引入中國,造福中國百姓健康。「但這不是一項單向的知識輸出。」他說,「我們也希望通過《NEJM醫學前沿》的推出,促進越來越多出色的本地臨床研究成果走出中國,提升中國醫學研究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傳播可靠、重要的醫療研究信息來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創立於1812年,作為一本邁入第3個世紀的世界最早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直站在世界醫學研究與臨床的最前沿,為讀者提供及時、客觀的臨床醫學信息。此次官方授權的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將成為連接中國及世界醫學的橋梁。
編輯: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