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評選出了2017年度十大「最值得關注」的論文。莫樹錦(Tony Mok)教授領銜的國際多中心肺癌研究AURA3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指出,此次入選的十項研究「對於提升醫療實踐和患者護理意義重大」。
由莫樹錦教授領銜的AURA3研究的結果於2017年2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研究顯示,對於一線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後進展且T790M突變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奧希替尼優於鉑類聯合培美曲塞的標準化療,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且安全性良好。這項研究被認為是肺癌精準治療領域又一項裡程碑式研究。
莫樹錦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腫瘤學系系主任,也是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國際事務委員會前任主席、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以及肺癌研究協作組的共同建立者之一。作為推動肺癌精準治療的領軍人物之一,除了AURA3研究,莫樹錦教授還以(共同)主要研究者的身份,主導了IPASS研究、FASTACT 2研究、IMPRESS研究和PROFILE 1014研究等肺癌治療領域裡程碑級的研究。2017年10月12日,莫樹錦教授加入和記黃埔醫藥母公司和黃中國醫藥科技董事會,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擔任公司技術委員會委員。
莫樹錦(Tony Mok)教授
AURA3研究中的奧希替尼為第三代EGFR突變抑制劑藥物,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EGFR TKI耐藥且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奧希替尼治療後,仍會有部分患者出現耐藥。研究表明,間充質上皮轉移因子(MET)擴增是導致奧希替尼耐藥最常見的原因,約有30%的奧希替尼耐藥患者為MET擴增患者。由和記黃埔醫藥與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沃利替尼(AZD6094/HMPL-504)是一種口服高選擇性MET抑制劑,包括TATTON研究在內多項概念驗證臨床研究顯示,沃利替尼與奧希替尼的聯合療法在既往接受過包括奧希替尼在內的EGFR TKI治療後進展且MET擴增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和安全性,有望為克服奧希替尼耐藥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1. Notable Articles of 2017. NEJM,2017.
2. Osimertinib or Platinum–Pemetrexed in EGFR T790M–Positive Lung Cancer. Mok T.S. et al. NEJM, 2017;376:629-640.
3. MET amplification (amp) is a major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osimertinib. Piotrowska S. et al. Presented at ASCO 2017; Abstract # 9020.
4. Chi-Med Company Overview Presentation. 31 Oct 2017. http://www.chi-med.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pre17103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