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見過猴子嗎?如果你見過的話,你的心裡會不會說:猴子長得很像人呀!其實,猴的外部形態、行為習性等方面,與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在動物分類學上,猴和人都是屬於靈長類。但是猴畢竟是猴,和人類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猴被稱作是非人靈長類動物。可是非人靈長類的動物可多啦!全世界約有200種,我國就有20多種,其中著名的有獼猴、臺灣猴、金絲猴、等,都是很有價值的觀賞動物。解放後,在一些大城市動物園裡設立猴園、猴山,供遊客觀賞,猴類才成為人民大眾共同觀賞的有趣動物。猴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千萬不要亂捕亂獵,更不可隨意宰殺,即使飼養作觀賞,也要按國家政策辦理。

猴子的品種有很多,小編就簡要的介紹幾種品種。獼猴,廣東人稱為「馬騮」。人們在馬戲團中觀賞的、身披大紅掛騎在綿羊背上在鑼鼓聲中作各種滑稽動作的猴子就是獼猴。根據很多歷史資料可以知道,獼猴已經是當時人們馴養的動物,並作為陪葬品。據此,我國馴養獼猴早在殷代便開始了。這樣,我國馴養獼猴便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不過,最初是作為獵獲物而暫時圈養,以後慢慢馴養繁殖,隨著歷史的逐漸演變,又慢慢成為觀賞動物。獼猴是晝行性動物,拂曉即開始覓食,午時左右在樹蔭下休息,以後又出來活動覓食,天黑方夜宿。食性為雜食動物。但主要食物是果實,尤喜味甜而富澱粉的果實。野生條件下,獼猴棲息於闊葉與針葉混交林或石山峭壁間。喜群居生活,一般由1一3隻「猴王」統率猴群。善於攀登跳躍、行動敏捷。在活動領域內有一定的活動路線和幾個較固定的夜宿點。獼猴易馴化飼養,經調可以做一各式動作表演。有趣的是,信奉佛教的印度卻把獼猴視為神,禁止捕捉飼養。獼猴在那裡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齊天大聖」。

播猴的名稱很多,又名恆河猴、廣西猴等。主要分布於亞洲的中國、印度、寮國、柬埔寨等國。我國除新疆、內蒙、寧夏和東北外,各省區都有這種猴子的存在,但以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為多。播猴是靈長類獼猴屬動物,體形中等,成年雄猴體重7—13公斤,雌猴4一8公斤。毛色呈棕黃,冠毛向後,面部裸露呈肉紅色。雄猴長到4一5歲,雌猴約3歲可交配繁殖。家養條件下因地區而異,在我閩南方,交配期通常為9月至次年2月;產仔期為2—9月,產仔高峰期為4—6月;妊娠期約70天。

接下來就是我國特有的靈長類動物:金絲猴。金絲猴主要分布於陝西省南嶺一帶以及甘肅省南部和四川省西部的山區。金絲猴屬於靈長類葉猴屬動物。外形奇特,有一副藍色的面孔,面部中央有2個小小的朝天鼻孔,肩、背披拂著金黃色的長毛,臀部拖著一條長尾巴。金絲猴身手敏捷,跳躍靈活,善於攀枝嬉戲,逗人喜愛。當初升晨光照耀時,全身披毛金光閃閃,彩霞萬道,分外惹人,為世界珍稀動物。它們以樹葉為主食,常竄跳活動於樹巔間覓食嫩葉。胃壁薄,容量大,適應粗纖維的消化。人工餵養時,不要餵過多的精料。在野生條件下,大多以嫩枝、幼芽、鮮葉為食,也吃昆蟲。

紅面猴又名短尾猴、斷尾猴。產於我國的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紅面猴為靈長類獼猴屬動物。體形比獼猴大。成年雄猴體重8—16公斤,雌猴5—10公斤。尾很短,只有5—7釐米,因此得名短尾猴。顏面為紅色或黑紅色,故名叫紅面猴。但面部顏色隨年齡而變化,成年時呈鮮紅色,老年就變成紫色。頭毛比較長,由頭頂正中向兩側分開。頭毛隨年齡和性別稍有不同,有的幾乎全黑,有的為褐色。野生條件下,棲息於樹林稀疏的多巖石山坡,多在地面活動。為群居生活,每群約數十隻。喜食野果、樹葉、竹筍等。
小編今天萌寵猴子小知識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小編哦,可以收藏起來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們一起看,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