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再次刷新月背工作時長、國際空間站美國分區漏氣現象加劇

2020-09-04 大地量子TerraQuanta


再次刷新紀錄!嫦娥四號在月背探索突破600天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25日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其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

嫦娥「登月」以來,我國科研團隊利用科學載荷傳回的數據,開展了大量研究,在以下四大方面取得諸多科學成果。

一是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份研究

二是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研究

三是開展月面中子及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研究

四是開展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3zckUJlmlMu


我國首臺紅外天光背景測量儀研製成功

紅外觀測是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近期我國多項大型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設備項目獲得天文界支持,為了保證這些大型設備建設成功後,能順利高效地開展紅外觀測儀器的研製和紅外天文觀測研究,必須對相關候選站址進行紅外天光背景的測量。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成功研製出紅外光譜掃描的天光背景測量裝置,該裝置可在2.5~5微米波段上連續掃描觀測。該波段是熱紅外波段的開始,也是地面觀測的重要窗口所在區域,這一成果有助於提升紅外望遠鏡及其他觀測設備的重要性能。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該領域知名期刊《JATIS》上,同時申請專利並獲得授權。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17/1.JATIS.6.3.036001

光學模型和測量儀外形

http://www.cas.cn/cm/202008/t20200824_4756736.shtml?from=timeline


國際空間站美國分區漏氣現象加劇

8月2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為美國艙段,太空人緊急撤離至俄羅斯艙段進行隔離。經過長時間的洩漏測試,8月26日上午,太空人結束在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隔離。

據悉,漏氣始於2019年9月,漏氣速度在近期明顯加快。國際空間站24小時損失大約220克空氣,相當於美國某個艙段外殼上有一個大小約0.1毫米的孔。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查找漏氣點的難點在於國際空間站非常龐大,有400多噸、十幾個艙段,因此是比較難發現漏氣點的,不過這一事件尚未對太空人的安全構成威脅。

https://k.sina.cn/article_5252879663_13918952f00100p24u.html?mod=r&r=0


SpaceX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於2023年1月開始繞月之旅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在2023年1月份開始繞月之旅,持續一周時間。繞月之旅的星際飛船由太空艙和火箭組成,這種飛船可以搭載100名乘客前往月球、火星甚至更遙遠的太空。星際飛船不會降落在月球表面,而是繞月飛行。與「獵鷹9號」火箭一樣,星際飛船未來也能夠重複利用實現多次飛行。

關於繞月之旅的費用, 馬斯克並沒有透露,只表示搭載此次飛船的BFR運載火箭的開發成本約為50億美元。根據私人太空旅行機構Space Adventures的信息,飛往月球的價格至少是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兩倍,可能會達到1.75億美元。

https://www.sohu.com/a/414922908_100117963


波音重啟星際客機飛行測試,計劃明年執行載人飛行任務

據路透社報導,波音公司宣布計劃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重新進行其星際客機的不載人飛行測試,具體時間將取決於軟體和測試硬體產品的研發進展。如果測試成功,波音公司將在2021年夏天執行星際客機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去年12月20日,波音公司的載人飛船「星際客機」在不載人試飛中未進入預定軌道,因此取消原定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NASA在2月發布一項初步調查結果顯示,軟體缺陷可能是導致波音「星際客機」首次試飛失利的主要原因。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8-26/doc-iivhvpwy3155058.shtml


SapceX將於2022年為Masten發射月球著陸器

美國太空探險公司Masten Space Systems近日宣布,他們已經和SpaceX達成合作,將在2022年發射首枚月球著陸器,合同價值7590萬美元,用於生產和運行8個月球任務中所需要的有效載荷。

此次發射計劃將會把Masten Space Systems的XL-1月球著陸器發送到月球南極,XL-1月球著陸器上將負載多款科學實驗儀器,以支持NASA在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回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https://36kr.com/p/856036986575234

-END-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出現漏氣,3名太空人轉移到俄羅斯分區
    國際空間站已經在太空運行了8000多天,在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分區,太空人檢測到微小的漏氣現象,由於漏氣水平逐漸上升,美國分區的3名太空人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以確保安全,地面控制中心正在確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尚且不會造成危險: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合作確定國際空間站的漏氣原因,也正在確定修複方式,當前的漏氣水平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漏氣事件,看來距報廢不遠了,坐等天宮空間站
    「星辰」艙再次發現漏氣現象,據稱目前他們已經將故障排除。這已經不是國際空間站第一次出現漏氣事件了,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已經檢測到了有氣體洩漏,最終經過排查他們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2毫米的洞。無獨有偶,在大約一個月之前,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上發現了輕微的空氣洩露,而洩露的艙段很可能就在美國艙段,只不過還沒有威脅到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 國際空間站傳來壞消息,美國艙段已漏氣,關鍵時刻要向俄羅斯低頭
    在8月初美國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已經和國際空間站脫離,並且順利濺落在了大西洋,目前在國際空間站的仍然是之前俄羅斯聯盟14號宇宙飛船運送的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值守。最近國際空間站傳來了壞消息,根據美國NASA的消息,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已經發現了嚴重的漏氣現象,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
  • 國際空間站一直漏氣,會不會偏離航向?不會,但會提早報廢
    那麼現實中的的國際空間站會因為漏氣改變航向嗎?答案並不會改變,但是會提早報廢太空站。8月21日(NASA)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的3名美俄太空人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 NASA稱,預計在下周末前可以完成檢測,即將能夠確定漏氣的具體位置。而空間站內美國和俄羅斯太空人,就會躲避到「星辰」號服務艙內這個周末,只可攜帶3人返回地球的「聯盟」號飛船也正在待命中。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太空人閉艙三天尋找美國艙段漏氣源頭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太空人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次漏氣不會威脅到太空人的安全。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二號強國幫助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俄羅斯幫助8月23日據俄通訊社消息,就在本周末時間,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突然失密,俄航天集團代表對外透露,從21日時間,美國艙段太空人全部進入俄羅斯艙段為期3日。而在國際空間站上,一共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太空人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俄專家提議藉助攝像機和泡沫判斷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點位置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根據美國航天局播放的國際空間站太空人與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的通話,俄方專家建議藉助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來判斷「星辰」號服務艙的漏氣點位置。專家對俄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申說,建議2日關閉「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艙門時,把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放進去。這名專家指出,攝像機可拍下泡沫隨著空氣流動的運動方向,從而判斷漏氣點位置。他補充道,當年太空人亞歷山大·謝列布羅夫在「和平」號空間站使用過該方法。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目前,「玉兔二號」累積行駛裡程已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
  • 嫦娥四號在月背創造的生命,剛過48小時就「死了」!西方喜出望外
    所謂人紅是非多,咱們的月球探測器嫦娥四號就是這樣,「奔月」後,嫦娥四號在月背做了許多歐美國家搞不定的事情,這非常解氣,要知道當年的國際空間站,這些國家可是將我們拒之門外。如今嫦娥四號在成功著陸月背南極,還與玉兔二號進行了一系列互動,拍下了月背的照片等等,甚至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還成功培育了一株棉花幼苗,這是人類在月球上創造的第一個小生命。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滿600天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滿600天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國際空間站漏氣 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