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一個讓所有中國人都驕傲的名字!

2020-12-05 瘋樂教育

曹原,男,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2007年,在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曹原用了三年的時間讀完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課程。2010年,高考總分為理科669分,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現在,他身在美國,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生了。

要知道,即便是大神愛因斯坦,在22歲的時候,也沒有取得這樣的成就。

2018年12月18日,曹原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因為他突破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

2020年5月6日,24歲中國青年曹原在《自然》雜誌上又連發兩篇論文,一時間再次成為整個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他發的文章主要內容是:科學家們早就發現了一種材料,叫超導體。電子在它裡邊通行時絲絲順滑,沒任何阻礙,如果用它來傳輸東西,沒有電阻,那將節約大量的能量。可問題是,現在人們找到的超導材料,最低溫度要求也是-143℃,想要維持著溫度並大面積推廣,不太可能。於是,科學家們費盡心機想找到室溫下的超導材料。曹原發現了可以說是為苦苦尋覓的科學家們打開了一扇大門,發現了石墨烯在超導材料方面的應用價值。

曹原很牛!他的發現可能將在電界開創一些新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產品,促進生活的進步。

曹原發現了魔角扭曲的雙層石墨烯中發現新的電子態,可以簡單實現絕緣體到超導體的轉變,打開了非常規超導體研究的大門。

這不得不讓我打破傳統知識,「石墨是做電極的,不導電的」,而這一成果發現,深層找到了流入石墨中的電子等粒子,再通過人為的電子注入,可以讓石墨導電……

目前,曹原被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自然》發表論文有多牛?首先,要知道《自然》的地位。

《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細胞》(Cell)並稱為「世界三大頂級科學期刊」。在三大期刊上發表文章,讓無數科學家夢寐以求。其次,要明白《自然》的影響力。

在三大期刊上發表文章,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展示大學和科研機構研究實力的重要依據。有博士直言:一位學者如果在《自然》上發表一篇論文,就可以在國內任何大學找到教職;發表兩篇,就有資格在「211」「985」大學獲得正教授職位。

最後,還要清楚《自然》的上稿率。《自然》斃稿率高達90%,也就是說上稿率僅有10%。而曹原卻先後兩次連發兩篇文章,堪稱「神之操作」。

1996年,曹原出生於成都,3歲和父母搬到了深圳。曹原從小就十分聰明,老師剛說出題目,話音未落他就能給出答案,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他喜歡研究電子產品,經常偷偷跑到深圳華強北,一待就是一下午,或者買上一大堆電子元件回家研究電子線路。他還喜歡鼓搗化學實驗,因為實驗所需的硝酸銀很貴,也很難買到,所以他還曾偷偷把母親的銀首飾,拿到學校的實驗室裡化解,用以提取硝酸銀。

而那個時候,曹原還不到10歲。父母和學校知道此事後,不僅沒有批評,還愈發重視對他的培養和教育。為了支持曹原的興趣,父母在家裡騰出一間房間,專門用於曹原做實驗。因為學習成績太過優異,以及很小就展現出天才氣質,11歲時,曹原就被選進廣東省深圳耀華實驗學校。

深圳耀華實驗學校是一所致力於培養「天才學子」的學校,學校會根據學生的特長,實行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

最後,曹原一個月讀完初一,三個月讀完初二,不到半年就讀完了初三。並且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完成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課程。

別人寒窗十年備戰高考,曹原只花了三年時間。2010年,14歲的曹原以高考理科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學院,併入選 「嚴濟慈物理英才班」。該班由中科大與中科院物理所合辦,目標是培養未來活躍在物理及相關研究領域的高層次精英人才。

別人用一年才能完成的科研項目,他只需要兩個月就能搞定,因此被稱為「天才中的天才」。

導師們也對曹原格外賞識。中科大教計算物理課的丁澤軍教授,因教學嚴苛,被學生稱為「丁老怪」;因在學術圈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又被同行稱為「科研殺手」。就是這樣一位讓人「聞風喪膽」的導師,卻說曹原是「很聰明的傢伙」。

中國科大物理學院曾長淦教授,也對曹原讚賞有加:「(本科)在我們實驗室還發了一篇PRB(物理學術期刊)理論文章。當時就覺得他太厲害了。他是如此的令人放心,只要把題目交給他就行,他一定能做出來!」

2012年,曹原被選為首批赴密西根大學學習交流生;2013年,又受邀前往牛津大學做了兩個月的科研實踐;2014年,18歲的曹原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

同時,在導師陳宇林教授的推薦下,曹原前往世界排名前五的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目前,曹原在該校攻讀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師從物理學家Pablo Jarillo-Herrero,也就是曹原4篇石墨烯論文的通訊合作作者。

希望願曹能夠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也願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學成回國效力。今天的中國,山河雖已無恙,吾輩更當自強。

曹原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都驕傲的名字!曹原這種青年天才科學家,國家要實行嚴格保護,要給他創造優越的科研、學習、生活環境,解決他的一切後顧之憂,讓他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

相關焦點

  • 他有可能是中國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
    這之中就包括了一位少年天才,他的名字叫做曹原。曹原不僅讀書超於常人,在21歲的時候就對石墨烯的研究做出巨大突破,連續兩次入選自然雜誌封面。人們紛紛推論,他也有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諾獎得主。那麼這位天才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一、天才少年曹原出生於1996年,是四川成都人。作為一個真正的天才少年,他一出生就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天賦。
  • 中國下一個諾獎預定者?「歸國之子」曹原的石墨烯是種什麼科技?
    如果一個人14歲就能以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那麼他會被冠以「神通」稱呼;如果一個人能夠在「自然」雜誌發表一篇論文,那他的學術水平就非常強;如果一個人在24歲的時候就已經在「自然」雜誌發表了四篇論文,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學術大牛」;如果一個學術大牛在國外頂尖大學已經功成名就,被描述成選擇毅然回國,那他會吸引所有中國人的目光,會被稱為「國家驕傲」,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甚至是被稱為「當代
  • 天才曹原,兩登《自然》震動科學界,拒絕美國說我是中國人要回國
    一時間「曹原」這個名字,再次被海外內各大媒體和學術界所關注,他中國的「後浪」代表人物——曹原。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兩登《自然》,兩年前他也曾兩登《自然》。為什麼年僅24歲的曹原能夠震驚整個學術界?這樣「神話」般的人物,背後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獨特的成長經歷呢?今天給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世界有一座,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外國城市,他是所有華人的驕傲
    我國歷史悠久,不僅有數千裡的萬裡長城,還有莊嚴的兵馬俑等許多歷史古蹟,還有數不清的文化名人、民族英雄,在世界很多國家,以前和中國有很深的聯繫,今天介紹這樣的地方,是世界上唯一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城市。以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畝,三寶畝是印尼爪哇島中爪哇州的首府,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三個港口,也是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三寶畝是印度尼西亞非常繁忙的行政和貿易城市,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太監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我登陸過這個城市,鄭和被稱為三寶太監,這座城被命名為「三寶畝」。
  • 23歲天才曹原,全球各大科研機構與學府紛紛招攬,但一心只想回國
    而曹原的發現卻並不需要這麼複雜的過程,其中的科學原理太過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將兩個非超導原子層以特殊方式堆疊成為超導體。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在接近室溫的情況下完成石墨烯間的超導,這對於許多行業技術將會產生質的改變。
  • 中國英才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 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中國天才曹原多次登上《自然》,堅決不改國籍!
    說到諾貝爾獎,一直是中國人民的短板,因為在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雖然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領域甚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卻屈指可數。2012年以前,中國歷史上沒有獲得一個諾貝爾獎,也成了很多人抨擊中國教育最有力的證據,雖然以前也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最後都成了華人,改為了美國國籍。
  • 曹原:一個真正值得追捧的明星
    他就是曹原曹原,1996年出生成都,在深圳長大。這項發明不僅能讓能源公司節省千億美金更讓充電設備效率大大提升用這樣的石墨烯電池手機將在十幾分鐘之內完成充電2018年《自然》雜誌特別將十大科學家評選的海報設計為由石墨烯結構組成的10,由此來表達曹原成果的重要性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22歲破科學界百年難題,主動放棄美國國籍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從來都不缺少「神童」,不過這些「神童」在長大之後,就沒有太多的消息,很少會有人走上科學的發展道路。畢竟我國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習成績好,並不代表著在科研上就會更出色。不過也有一些貨真價實的神童,他們從小到大一直很優秀,比如說曹原就是如此。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少年天才,來自中國的曹原到底有多牛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95後物理天才曹原,放棄高薪和美國綠卡,豪言:我是中國人!
    而意氣風發的曹原就是其中一位,他本可以不花錢拿到美國綠卡,但卻被曹原婉轉拒絕,也算是展示了中國的奇蹟。 天才曹原 橫空出世 英雄不問出處,天才也是如此,雖然說曹原只是出身於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但是他從小就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
  •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
    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在很多科研人眼中,曹原獲得諾貝爾獎應該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曹原基於 「魔角石墨烯」 的一系列發現,有望在未來應用到諸如能源、電子、環境科學和計算機產業等領域。一旦石墨烯的研究成果大規模落地,預計可為世界能源業每年節省數千億美元的資金。曹原的研究成果價值巨大,因此他也成為了各國爭相拉攏的人才。
  • 天才曹原:解決107年的世紀難題,連登科學雜誌,卻拒絕美國綠卡
    2010年時,年僅14歲的曹原參加了當年的高考,高考理科的成績總分是669分,震驚了周圍的所有人這個天才少年並沒有像方仲永一樣貽笑大方,而是繼續著他那不平凡的一個又一個壯舉。在採訪中,曹原的教授導師和學院院長對曹原的天賦讚嘆有加,毫不吝嗇地在公開場合誇獎他。
  • 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獎,或將成「人類史上最年輕的諾獎獲得者」?
    所有的天才,都有一個開掛般的人生,當別人還在按部就班讀著初二的時候,他早已實現了高中到大學的晉升,僅僅三年時間就能將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學完,用學霸兩個字都不能完全體現他的學習能力了,只能用「學神」來形容。緊接著就是不顧年齡,毅然決然參加高考,並以十分優異的成績進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誰是曹原??
    因為石墨烯有各種奇特的性質,比如高電導率、透光率、機械強度、穩定性等等,都已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應用,唯獨超導性質遲遲未能實現。有網友就此評價:《自然》應該為能刊發曹原團隊的文章而感到榮幸。這項研究為相關物理現象的實現和應用提供了指導。
  • 22歲成為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曹原
    他叫曹原,中國人,學者,麻省理工博士,成都人,生於1996年。2018年3月,《自然》連續兩篇文章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兩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均是曹原,來自中國。22歲,曹原就已經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 誰是曹原?
    在另一篇論文中,曹原等人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的曹原,延續著師哥師姐們的優秀,也扛起了中科大的榮耀。曹原出生於1996年,今年才24歲。天才代出的中科大少年班競爭激烈,曹原在其中卻如魚得水。有同校的知乎網友回憶,經常在各大教授的辦公室看到胸前掛著鑰匙的曹原一臉認真地請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