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綠色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千家綠色工廠的創建。為此,工信部自2017年至今已組織四批綠色工廠創建申報工作,已經有超1000家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為促進我國綠色製造腳步越走越穩,綠色工廠實踐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其中一些綠色工廠企業充分彰顯了責任與擔當,以開放、共享的包容情懷分享他們在綠色工廠創建道路上的成果與經驗。今天分享安徽東錦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在綠色工廠創建道路上的案例。
安徽東錦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東錦」)成立於2010年11月,由香港鼎旺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公司位於安徽省界首市光武工業園區繁興四路,註冊資金7000萬美元,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12萬餘平方米,主要從事聚酯纖維、紡織品、服裝的生產銷售,系國內知名、安徽省內僅有的大型再生化纖(滌綸)生產企業之一。
安徽東錦採用再生聚酯纖維生產技術,利用回收的聚酯瓶、滌綸纖維織物生產再生長絲及短纖,使再生資源實現了高效循環利用。產品涵蓋滌綸短纖、長絲、機織布、針織布等,產品暢銷中國東南沿海及中南地區,深加工滌綸布多出口歐盟、美國、中東及東南亞國際市場。
安徽東錦集科研、生產、貿易於一體,具有多年新型纖維的研究與開發經驗,2018年與蔣士成院士籤約建設安徽東錦科技院士工作站,標誌著我公司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又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安徽東錦多年來,通過與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院校的產、學、研合作,擁有一支穩定的科研隊伍,以人才、技術、產品為依託,在生產經營中建立了完善穩定的產供銷體系。
安徽東錦先後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及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intertek再生成分認證、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色纖維」認證。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綠色工廠、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安徽省智慧財產權管理示範企業、工信部全國首批符合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規範條件生產企業、阜陽市納稅十強民營工業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產品先後榮獲安徽省名牌產品、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2個,安徽省新產品6個,「東錦」商標被評為安徽省著名商標,參與制定4項化纖團體標準,3項行業標準,擁有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2019年9月,安徽東錦入選工信部第四批綠色工廠名錄。
安徽東錦堅持發展與節能環保並重原則,注重節能降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在綠色工廠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創建做法及工作亮點包括以下幾方面:
產研一體化
安徽東錦集科研、生產、貿易於一體,具有多年新型纖維的研究與開發經驗,通過與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院校的產、學、研合作,擁有一支穩定的科研隊伍,以人才、技術、產品為依託,在生產經營中建立了完善穩定的產供銷體系。
制定多項標準,擁有多項專利
安徽東錦參與制定4項化纖團體標準,3項行業標準,擁有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
可再生能源利用
安徽東錦堅持發展與節能環保並重原則,積極推進燃煤鍋爐改造,目前設有三臺鍋爐,一臺6t/h、一臺4t/h的燃天然氣鍋爐及一臺10t/h的燃生物質鍋爐,實現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時廠內道路照明均採用太陽能路燈。
廢水回收
安徽東錦加大對公司廢水的深度處理和回收利用,為使重複和循環使用的生產用水儘可能做到重複循環使用,提高廢水回收利用率,安徽東錦2018年廢水處理回用率約為89.63 %。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安徽東錦廢絲、纖維等集中收集後回用生產,廢包裝材料由廠方回收利用,燃生物質爐渣集中收集後作為農家肥處理,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在99%以上。
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