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最近抑鬱症的關注度明顯增加不少,這個和社會與相關部門的重視有關,那麼今天給大家匯總關於抑鬱症的一些最新發現,供大家參考學習。
1、同時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
最近一篇題為「Volumetric brain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depression in association with anxiety: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science上的內容引發廣大心理學家與精神病專家的關注。
文章介紹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通過對超過1萬名參與者觀察發現,抑鬱症的發生可能與個體大腦萎縮變小有密切關係。但研究發現,如果抑鬱症患者伴隨焦慮發作後,大腦杏仁核的尺寸明顯變大。
2、魚油可能會幫助治療抑鬱症
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來源於患者的成人幹細胞可以用來模擬抑鬱症,並測試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研究發現,一種天然的魚油可能會成為解決抑鬱症的有效治療方式。這個發現也是令人震驚的。
3、為何青少年女孩要比男孩抑鬱發病率上升更快?
根據2019年北大團隊在《柳葉刀》子刊發表的研究,全球估計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中國患者超過9500萬。
但根據統計來看,從2010年以來,美國女青年的抑鬱症患病率從2011年的12%上升到了2017年的20%。
2015年的數據更是發現,10-15歲的女孩因為自殘進入急診的數量是2010年的3倍。而自殺率相較2007年翻了一倍。
為何女孩抑鬱症數量增長如此之快?科學家針對美國和英國20多萬青少年進行研究發現。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是推動抑鬱的一個因素之一,但雖然男孩女孩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不過男孩和女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用途不同,男孩更多用來打遊戲,女孩更多用來和人進行交流,然而,即使是在收到回復之前的短暫停頓也會引發焦慮。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有些牽強,但是研究中針對大多數人的大數據採訪發現的數據匯總,這可能的確是一個因素之一。
4、生活在貧困地區的人或更易患上重度抑鬱症。
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同時貧窮不是導致抑鬱症的最根本的因素。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抑鬱症若不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藥物濫用、焦慮症、甚至自殺。
高收入的國家與低收入的國家在國民人均精神衛生支出上差距顯著,分別為59美元和低於2美元,中低收入國家在精神健康領域的人均經濟分配嚴重不足,導致大部分患者無法接觸到合適的治療資源,在治癒率和復發率上存在陷入惡性循環的風險。
根據研究發現,貧窮是抑鬱症等一大誘因,貧困使人抑鬱,抑鬱也使人貧困,二者交互作用,導致精神障礙與孤立。接受社會救濟的人群中,抑鬱症比例是總人口患病率的三倍。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執行主任、來自加拿大的費立鵬和他的同事從1995年起,在全國選取了23個點研究中國的自殺問題。結果顯示,農村的自殺率是城鎮的3倍多,近8成的自殺者居住在鄉村,其中農村女性佔多數,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服用農藥自殺的。
5、近2萬人研究結果表明,攝入維生素D並不能降低成人抑鬱發作的風險
之前我在諮詢中經常聽來訪者稱自己害怕抑鬱就吃維生素D的事情,最近發表在國際雜誌JAMA上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的補充或許並不能預防中老年人群患抑鬱症。
麻省總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同類研究,他們針對1.8萬名年齡在50歲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進行研究,一半人接受平均5年的維生素D3(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另一半匹配相同時間的安慰劑進行觀察。
結果表明,血液中較低水平的維生素D(25-羥基維生素D)與個體晚年抑鬱症風險增加有關,但很少有大規模的隨機試驗研究來確定其二者之間的因果關聯。
(如果你也有抑鬱失眠問題,可以參考我的康復專欄,其中更加詳細幫你分析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