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溫度轉化習題的講解

2020-12-06 百家號

昨日練習詳解:

習題回顧:溫度刻畫共有兩個不同的體系:攝氏度(C)和華氏度(F)。請編寫程序將用戶輸入的華氏度轉化為攝氏度或者將輸入的攝氏度轉化為華氏度。轉化算法如下:

C = (F-32) / 1.8,F = C*1.8 + 32。

具體要求如下:

(1)輸入輸出的攝氏度採用大寫字母C開頭,溫度可以是整數或小數,如:C12.34指的是攝氏度12.34度;

(2)輸入輸出的華氏度採用大寫字母F開頭,溫度可以是整數或小數,如:F87.65表示的是華氏度87.65度;

(3)不考慮異常輸入的問題,輸出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4)使用input獲得測試用例輸入。

示例:輸入:C12.34 輸出:F54.21;輸入:F87.65 輸出:C30.92

首先我們嘗試著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寫出這段代碼:

用戶從控制臺輸入一個溫度(華氏度或者攝氏度,華氏度用F開頭,攝氏度用C開頭),輸入的可以是小數或者整數。Python讀取我們輸入的數據,當讀到第一個字符為F時,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將華氏度轉化為攝氏度,這時候我們採用算法:C = (F-32)/1.8;當讀到第一個字符為C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將攝氏度轉化為華氏度,這時候我們採用算法:F = C*1.8+32。需要注意的是輸出保留小數點後兩位。現在,讓我們嘗試著看看能夠使用什麼語句來寫這些代碼吧:

我們要從控制臺輸入一個溫度的值:所以這邊我們採用python中的input( )方法,使用戶能夠從控制臺輸入。python讀取字符可以採用我們剛剛學習的if條件測試語句,如果讀到F就怎麼樣,讀到C就怎麼樣。進行格式控制,我們可以使用format進行格式化輸出。讓我們嘗試著看看能不能用代碼寫出來吧:

按照我們的想法寫出來的代碼

因為我們知道計算的時候,不可能將字母也帶進公式中進行計算,所以我們將temp進行切片處理,除了首字母以外的都是數值,所以我們只需要提取其中的數值即可。elif語句也是表示的條件測試,功能同if類似。eval( )方法是自動判別數字是整數還是小數,而format( )方法是控制格式輸出的,前面的{:.2f}表示的就是以兩位小數的形式輸出。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代碼能不能運行吧:

成功輸出

我們輸入一個攝氏溫度,從而能夠正確的轉化為華氏溫度。

本節練習:其實我們的代碼中,還存在著缺陷,如果遇到了首字母輸入既不是C也不是F時,那麼python會怎麼樣呢?大家可以想想,請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吧!下一章我們將會講解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視頻講座目錄,含240多個知識點和習題講解全免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後面還有針對性的習題講解3.1.1 溫度的概念和測量3.1.2 溫度測量難題和易錯題第2節 熔化和凝固3.2.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3.2.2 熔化和凝固的應用第3節 汽化和液化
  • 初三化學上冊,金屬活動性、置換反應及金屬與酸反應習題知識講解
    金屬的活動性、置換反應定義及金屬與酸反應的相關習題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點內容。1、金屬的活動性金屬活性:金屬單質在水中失去電子生成金屬陽離子的傾向。5、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圖像講解5.1、通過圖像判斷金屬活性大小如上圖是a和b兩種金屬與鹽酸(HCl)反應生成氫氣的曲線圖。
  • 2020年九年級物理物態變化習題匯總:人教版學生列印,鞏固練習
    2020年九年級物理物態變化習題匯總:人教版學生列印,鞏固練習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於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事物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比如說以前人們都會說物質只有固液氣三種形態,可現如今,除了這三種形態之外,還有第四態,第五態……不過就初中物理學習而言,這個階段咱們只研究和講解物質的固
  • 高一數學2019年期末測試必考考點函數定義域答題技巧與習題練習
    我們給出一個簡單的方法進行判斷:高中的函數形式和初中的不同,在初中,形式如y=kx+b(k不為0)的式子為關於x一元一次函數或者函數。這裡的x就是自變量,y就是應變量。也就是說,初中階段,一般會告訴你是關於誰的函數,不說的話,默認的是關於x的函數,且y為應變量。而進入高中以後,我們不再這樣進行函數的描述,而是直接寫成f(x)或者g(x)的形式。
  • 論轉化溫度制度的重要性
    轉化溫度制度就是硫酸工廠針對轉化各段進口溫度的設定出臺嚴格的考核制度,使得轉化各段進口溫度在設計值附近或最優範圍。
  • 2019中考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網小編給同學們總結了2019 比熱容習題整理內容,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2019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1、關於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B.物質放熱越多,比熱容越大 C.物質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 D.物質的比熱容與質量和溫度無關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電熱器同時給水和煤油分別加熱,在此過程中,水和煤油的溫度升 樣快,由此可以判定( )
  • 習題解析之弛豫時間(2)
    我建議看人民衛生出版社,李月卿 主編的《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這本書關於磁共振原理的編寫,相對比較淺顯,更適合初學者使用。【習題解析】弛豫時間對同一組織來講,T1時間一般常於T2時間,可以看教材關於各種組織T1、T2時間的表格,在靜磁場1.0T時,T1時間多為幾百毫秒,T2時間多為幾十毫秒。
  • 九年級下冊數學習題練習之甄別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級下冊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講----如何判斷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本次課程我們先來講一下如何判斷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然後給出習題進行講解,最後再給大家幾道習題,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完成一元二次方程的甄別相關的習題哦。
  • 高一物理天天答疑篇之力的合成與分解習題詳解
    天天答疑之力的合成與分解習題詳解課程內容:本次課程主要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題目相關的解答。該題目主要考核學生對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理解。本題目主要是結合定滑輪相關的運動進行位移和速度的求解。習題展示和重點核心詞的獲取在高為H的光滑平臺上,有一個物體通過繩子跨過定滑輪C由地面上的人以均勻速度v0向右拉動,不計人的高度,當人從地面上的A處向右行走距離x到達B處時,求:
  • 玻璃轉化溫度 - 花生米 - 光纖
    今天聊一下玻璃態溫度(Tg)玻璃態溫度(Tg)其實一個依然不能準確測出的溫度指標
  • 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
    首先一起來揭曉硫酸和硫酸根離子檢驗章節的習題答案,D(A中可能為碳酸根、亞硫酸根或銀離子,B中可能為銀離子,硫酸銀是微溶物,只有當濃度較大時才出現沉澱,所以C選項中不能排除有硫酸根存在的可能);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藍色硫酸銅晶體變為白色粉末;濃硫酸使木材炭化表現的是脫水性;濃硫酸與紅熱的木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 習題解析之焦點的散焦值
    從本期開始,習題解析重出江湖,主推第三篇專業知識,包括常見的疑難問題和教材刪掉但是常考的知識點。
  • 四年級語文下冊《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知識點講解課後習題答案
    這篇課文生字和詞語都比較多,還有一些科技名詞,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特地整理了本課的生字和詞語的知識點和課後習題 答案 ,供大家來參考學習。如果圖片不清楚或者不方便使用,可以聯繫我發word列印版。如有遺漏或錯誤之處,敬請聯繫,祝學習愉快。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內能 第2節 內能
    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但有些物體可以說沒有機械能;內能和機械能可以通過做功相互轉化。(5)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溫度降低,內能減少。題目一下列關於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機械能的物體一定具有內能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不變C.溫度低的物體一定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小D.在溫度、狀態和物質種類均相同的情況下
  • 高考一輪複習巧用物理能量守恆定律例題講解
    高考一輪複習巧用物理能量守恆定律例題講解 2015-11-13 10:0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概率微課:第二章(11) 概率密度函數的理解和習題講解
    easystudymath About Feature 高等數學微課 , 高等數學課件 , 高等數學概念解析 , 高等數學題庫 , 高等數學課後習題答案
  • 部編四下語文第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微課圖文講解+知識點習題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圖文微課講解目錄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第一單元第1課《古詩詞三首》朗讀精講第2課《鄉下人家》朗讀精講第3課《天窗》朗讀+知識點圖文精講第4課《三月桃花水》朗讀+知識精講
  • 程其襄等編《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第四版)第五章習題1-11詳解
    下面我們開始講解習題.這一章的課後習題比較多, 我們將分成三次來講解.今天是第一部分, 包含課後習題 1-11.第 1,2,3 題討論函數的可積性.其中充分性的證明需要用到依測度收斂型 Lebesgue 控制收斂定理, 關於 Lebesgue 控制收斂定理, 我們下一次再詳細討論.
  • 2019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1、關於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B.物質放熱越多,比熱容越大 C.物質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 D.物質的比熱容與質量和溫度無關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電熱器同時給水和煤油分別加熱,在此過程中,水和煤油的溫度升 樣快,由此可以判定
  • 習題解析之矩陣與像素大小
    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A.像素大小=視野大小/矩陣大小B.像素大小=矩陣大小/視野大小C.矩陣大小=像素大小/視野大小D.矩陣大小=視野大小/像素大小E.視野大小=像素大小/矩陣大小【習題解析】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