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成都人談生活,只需要掌握兩個字:吃、玩。
在成都,寫字樓不是寫字樓,這裡可以是室內辣椒栽培中心,還可以是鐵鍋、竹籤研發中心;
在成都,地鐵不是全部用來上班的,最近5條新線路全開,成都人又增加了一項樂趣:沿途找吃、找耍又多了一個理由;
在成都,文物也不是單純拿出來欣賞的,幾千年前的人可能比你更會吃、更會耍;
胡人抱角杯
在成都,買菜做飯不一定就是三點一線的按部就班,跳跳房子,騎騎自行車,順便吃碗酸辣粉,你願意咋個耍就咋個耍。
在成都玉林東路社區,周末你很有可能碰到這樣一個生活集市。這原本是迎大運會的一場社區活動,沒想到,它「巴拉巴拉」變成了這種畫風:
人們熱熱鬧鬧地聚集在廣場中央,吆喝聲一出,攤主們喜氣洋洋地拿著特色食材回到四面的攤位,與提著竹編菜籃逛市集的人一起,沉浸在由各色各樣食物構成的天然樂園裡。
啥都不想說了,先看看案板上準備了哪些東西吧
成都人愛美食,就連成都的老闆也從來不按套路出牌。
紅嶺農場是龍泉山上的家庭生態農場,韓大哥和他的妻子在攤位上現場做著韭菜盒子,雞蛋的醇香、麵粉的焦香縈繞在鼻尖,在回憶裡轉起一個又一個的圈,溫暖又醇厚,不禁令人回想起過年的小家。
有顧客在支付時一開始掃錯了,不小心打開公眾號的頁面。韓大哥的妻子笑著對她說「沒關係嘛,就關注著,來年來我們這兒看桃花。」
「胡蘿蔔做好啦,大家快來品嘗吧!免費品嘗,不要錢!」切成小塊的胡蘿蔔和芋頭片軟糯香甜,冒著熱氣。愛佳源 · 亮亮農場的劉曉蘭笑盈盈地邀請大家來嘗鮮。
「哎呀!這個是啥子呢?吃完就健身?」美食攤旁,居然還有健身設施,全木質的腳踏車製作精巧、別致,鮮豔醒目的「跳房子」張腳就可以開始。這是娃娃來了不想走,老人來了笑呵呵。
原來,這個木製大玩具叫「RunBall球你快跑」。幾位小朋友在廣場玩,時不時還被媽媽叫過去吃幾口熱騰騰的紅薯粉。
那個「跳房子」的裝置也有名字,叫「你好,小時候」。小女孩自己用彩帶和襪子做成聖誕裝備,帶著松鼠小玩偶在中間一步一跳,那是屬於童年的旅行。
世界大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成都人早已安排了熱身,就連在冬天,成都人也可以把健身玩出這麼多花樣和吃法,這本身就非常療愈。
你覺得,成都的哪一種美食最適合大運會賽場邊推廣呢?酸辣粉?還是蛋烘糕?或者三大炮?
武侯融媒記者 胡曉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