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0年生物多樣性大會會標。設計理念來源於中國的剪紙藝術和印章文化。會標「水滴」中包含的身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大熊貓、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以甲骨文做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網站)
本報電7月28日,生態環境部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已經確定了新會期,將於2021年5月17日至30日繼續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
COP15原定於今年10月15日至28日在昆明舉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推遲。2021年5月大會期間,還將同期舉行《生物安全議定書》《遺傳資源議定書》締約方會議。
據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為保證此次大會順利舉辦,中方將和《公約》秘書處繼續保持密切配合,共同致力於高效推進各項籌備工作,及時公布會議議程等資料,確保將COP15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締約方大會。同時,生態環境部將持續跟蹤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如有變化和調整將及時公布。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包括正式會議、邊會、展覽3個部分。正式會議包括高級別會議、《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生物安全議定書》締約方會議、《遺傳資源議定書》締約方會議4個會議。締約方大會及其議定書締約方會議對各種專題文件進行審議,形成會議決定,要求各締約方落實。
(段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