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人生》人生永遠有選擇的權利,可你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嗎?

2020-12-04 心理諮詢師Crystal

英國有句諺語:人生六十才開始。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也說:六十歲才是真正的人生。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曾在微博寫道:52 歲時,當他登頂珠峰下來,他告訴記者,50 歲是一個成功男人輝煌的開始。2013年,他63 歲,從哈佛轉戰劍橋,開始新的學習旅程。——「我感到,人生60,才是開始。」——打開自己,自我更新。追求完美,允許殘缺。

今天帶來的這本書《清單人生》中,女主角布裡特-瑪麗也是63歲。她23歲嫁給丈夫肯特,婚後40年一直過著循規蹈矩、平淡無奇的清單式人生,直到丈夫突發心臟病,她不得不正視一直存在的婚姻危機。

當婚姻遭到背叛的時候,當事人常見的兩種反應是:果然放棄,選擇離婚;既往不咎,重新來過。

我們這位63歲的老太太勇敢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捨棄熟悉的生活,找份工作,重新開始。

作者弗雷德裡克·巴克曼是瑞典作家,《清單人生》是瑞典作家弗雷德克裡·巴克曼的第三部小說,與《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等兩部作品合稱為暖心三部曲。他故事裡的主人公大多是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歲以下的孩子,總能帶給人一種真誠、溫暖的感覺,因此他被稱為「瑞典暖心小說之王」。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看看這位63歲的老婦人,在離開家庭,捨棄生活了40年的舒適圈後,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01 假如命運辜負了你,是全力抗爭還是繳械投降?

人生有一種艱難,是捨棄無比熟悉的生活,重新開始。

一月份的某個周一,布裡特-瑪麗坐在勞動就業辦公室的桌子前,腦子裡卻在想著「叉子、刀子、勺子」的順序。在正常的生活裡,她要收拾廚房,打掃陽臺,照顧孩子,遵循既定的規則,一成不變地過生活。因為正常被最近的亂象打破了,所以她才在這裡——面對頭髮短得嚇人的在辦公室女孩,還要接受用塑料杯喝咖啡,而且桌上沒有杯墊!

女孩要求布裡特-瑪麗填寫表格, 她盯了半天,不情願地寫上了自己的信息,沒有填住址。女孩問起她的學歷和工作經驗,她說自己受過教育,1978年當過服務生,結婚之後就一直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布裡特-瑪麗婚後,一直如流水線般過生活:很早起床,梳頭、擺好杯墊和咖啡杯,肯特準備咖啡。他上班時,她在家清掃廚房、收拾床鋪,打理花草,擦拭窗戶。 傍晚時分矗立陽臺,眺望回家的丈夫。為他準備晚餐,幫他洗衣服。照顧他上一段婚姻中的孩子。——她的工作就是把家收拾得體面像樣!

她知道自己的婚姻中存在危機嗎?當然,女人特有的第六感,只是她選擇逃避,不去面對。直到她終於無法再自我欺騙。

「年復一年假裝什麼都不懂,難道這不需要很了不得的想像力嗎?更何況他的衣服都是我洗的,而且我不偷懶,連香水都不用。」那件摻和著披薩味和香水味的襯衫,成為壓垮她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生活的秩序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擾了——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生活的複雜在於不確定性,沒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有些人試圖用清單掌控人生,心理感覺上好像具有確定性和安全感。可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按照自己規劃的「人生清單」依次完成。如果生活中出現意料之外,打破了清單的應該次序——你是被迫接納,停留在困頓痛苦中;還是選擇改變,重新在未知中探索呢?

女人在關係中很容易迷失,不像男人天生懂得做自己,很多女人步入婚姻,便成為喪失自我的人。

02 原生家庭的創傷,是一輩子要去化解的功課

布裡特-瑪麗,是從小就被原生家庭忽視的女孩,一直生活在姐姐光芒的陰影之下,不值得、不被愛,無價值感等情緒如影隨形,貫穿她生活的始終;她害怕變化,寧願透過窗子看世界,也不敢親自參與,因為那太過冒險,她只想做個文明人,活在自己的標準與框架中。

姐姐發生意外後,死亡焦慮一直伴隨著她,潛意識中她覺得是自己的錯,如果當初告訴姐姐繫上安全帶,或者提示家人對面有車,那意外是不是可以避免?她是懷著深深的愧疚和自責活在世上的。

從那天起,還是個孩子的她懂事得不像話,可是依然改變不了父母的態度。父親回家越來越晚,母親開始沉默寡言,布裡特·瑪麗不停地洗呀、刷呀,期待有一天母親起來後會說「你把家裡打掃得真乾淨呀。」可這件事始終沒有發生過。

就是在極度的悲觀失望與焦慮恐懼中,她遇到了肯特,於是她的生命中重新有了光芒,有了重心。結婚後她以更多的家務付出作為」交換「,期待獲得丈夫的認同和讚美。原生家庭缺口的創傷,在她內心渴望被婚姻治癒,四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奉獻給家庭——沒有工作,沒有朋友,沒有理想,沒有自我,只是清單式的任務,到頭換來的是丈夫的背叛,孩子們的冷漠與敷衍。

社會評價體系,對女人還是有「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導向。表面看起來,布裡特-瑪麗是幸福的,嫁給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和德國人做生意,不僅性格隨和,還愛好廣泛,關鍵還體貼,陪她逛超市、填表格、煮咖啡、去旅行......多麼完美的老公!她呢,也是按部就班的做好賢內助。成為家庭主婦,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看似舒適的不用上班的背後,有多少無奈,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欲哭無淚與難言之隱?

已過花甲之年,布裡特-瑪麗對過往的人生該是多麼痛徹的絕望,才會在脫離外界40年之後,重新出發——她決定為自己找份工作,她要被看到,她要讓人們知道,她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

丈夫出軌,把她40年建立的被需要的價值感和存在感打破了,她又一次成為無價值不被愛的小姑娘

03 老天爺是公平的,他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開啟了另一扇窗。

幾天後,布裡特-瑪麗獲得一份工作,擔任博格娛樂中心的管理員,工作期限為三周。

博格是個小型社區:廢棄的足球場、關掉的學校、停業的藥房、歇業的商店超市、關閉的醫療中心,還有一條朝兩個方向無限延伸的漫漫長路。這裡的一切都顯得死氣沉沉,除了足球和披薩店,還能引起一些關注。

博格對初來乍到的她非常不友好,先是爆了車胎,接著又被足球砸中腦袋。被足球擊中後,她陷入了短暫的昏迷,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地板上,地板上有股披薩味。她厭惡披薩,因為肯特每次從德國開會回來,身上都帶有披薩味。

布裡特-瑪麗雖身處博格,可是思緒依然在家裡,在肯特身上,意外衝擊帶來的痛苦和傷害,不時縈繞心頭。

她一向喜歡看戲,演員虛情假意的演出,謝幕時還能贏得觀眾的掌聲,這令她著迷。可惜肯特心臟病發,年輕貌美的女人登場,以致於她無法再演下去了——既然演不下去,失去了獲得掌聲的資格,那不如帶著破碎的心,堅定的離開!

人最難邁出的是第一步,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只要勇敢跨越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該怎樣繼續,怎樣保持的問題了。所以,如果想要改變,先開始再說!

04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

布裡特-瑪麗是個非常固執僵化的人,她一旦形成了某種看待世界的方式,誰都別想改變她,這從她堅持買」菲克新「牌子的清潔劑可以看出。

她很小,便對「菲克新」廣告一見鍾情:一個女人站在乾淨的窗口向外張望,她喜歡那張圖,等她擁有自己的窗戶,她每天用菲克新擦窗,堅持了一輩子。因此從沒遇到過看世界方面的問題。只是這個世界沒有看到她。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同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和應對方式。可以選擇怨天尤人,成為受害人,也可以選擇接受挑戰,跨越舒適區,尋找新的可能性。

她從披薩店坐輪椅的女人那裡知道關於博格的很多事情,比如一個叫銀行的女人,曾經是個足球大將,後來因為一場大病失去視力。不熟悉的人會以為她是盲女,其實只是視力障礙。

銀行的父親是鎮上的足球教練,不久前心臟病發作,死在了地板上。所以這群孩子只能靠自己了。她還知道,博格的人們從心底愛著足球。

63歲的老太太雖然固執僵化,可是她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接受命運的考驗,選擇重新出發。在博格,她慢慢學會適應環境,調整自己,接納差異。

布裡特-瑪麗到娛樂中心的第一晚,一夜無眠,她不敢開燈,一直坐在黑暗中——她不怕黑嗎?不恐懼嗎?當然不是!因為她已經習慣了,為別人而活的人遲早都會習慣。

如果一個人過於在乎他人的想法,那很難活出自己的人生!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來自於「別人會怎麼看我,別人會怎麼說我,別人會怎麼想我......」

後來她開始主動的改變,她盡力讓娛樂中心的環境看起來整潔舒服些。既然女殺蟲員也無法消滅老鼠,那就學著和平共處吧,她買來士力架,招待老鼠一起晚餐,還當它像朋友般的談心。

結語:生命就是一個過程,最終的結局總會圓滿

《清單人生》是部溫情的小說,作者在描寫博格時巧妙的設置伏筆:一片死氣沉沉中,一條朝兩個方向無限延伸的漫漫長路。

披薩店百無聊賴喝著咖啡的男人與熱愛足球、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對比;經濟危機下低迷的現實與萬能披薩店裡溫暖的人情對比。

這個地方雖然迷茫,但天真的孩子們,還有博格人對足球深藏心底的熱愛——激情、希望、勇氣一直都在!到了一定的年齡,人生所有的疑惑幾乎可以全部濃縮成一個問題:應該如何生活。人生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只要你不放棄自己,人生總還有希望。

布裡特-瑪麗成功邁出了跨越舒適區的第一步,接下來,在博格這個陌生的小鎮上,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呢?我們期待下期的解讀。

歡迎關注:@心理諮詢師Crystal

分享讀書,分享成長,分享愛

相關焦點

  • 人生不如意時,背會三句話,教你在逆境中重頭再來!
    人的恬淡有時不是因為淡泊之心境,而是因為無奈之人生。逆境的苦楚,黯然心傷;逆境的荒涼,不堪體會。逆境雖然不堪,卻能磨礪人生。在逆境中,智者知難而進,愚者消沉不前。鬼谷子先師也曾生不逢時,不得不隱居山林,他沒有意志消沉,反而心無旁騖,醉心謀略,留下十三篇傳世謀典,從此名揚天下。
  • 用可擦筆書寫人生,錯了就擦掉重來,要有敢於直面錯誤的勇氣
    文 // 琅琅世上沒有後悔藥,如果有,那歷史都會反覆改寫重組。正因為沒有,所以才會有遺憾,有殘缺的美。殘缺美也是美。雖然人生很多事錯過就是錯過,無法擦掉重來。但是我們要有擦掉重來的勇氣與決心,在下一場「遊戲」裡讓殘缺趨向完美。考試中一道題錯了,沒有擦掉重考的機會,但我們有機會「擦除」導致錯誤的原因,下次不在原地出錯。
  • 深度好文:愛是人生中一首永遠也唱不完的歌
    1、寂寞的人總是記住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正如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今生今世,我也不會讓你知道,我佇守在離你最近亦最遙遠的距離,默默愛你,直至生命終結的一刻。我們都在懷念過去,失去後我們才懂得珍惜,有些人或事早已經遠去,可是還是會想起曾經擁有的歲月,會是一種喜悅,會是一種遺憾。
  •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邁出第一步才能成就未來
    清醒的認識自己,堅持自己的選擇,全力以赴的拼搏人生有無數個選擇,你現在的樣子就是由你過去的無數個選擇共同構成的。如果你不滿足於現狀,你就要改變之前的選擇,否則,你就會在不滿的現狀中惶惶終日。你想通過選擇來改變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這樣才不會被外界的聲音擾亂心智。
  • 登珠峰者回應「花錢找死」:不會「剎車」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可離開了那根虛擬的線,生活卻一塌糊塗。他們不懂所有透支的快樂都標示了明確的價碼,直到有一天生活要他做出選擇,他攤開雙手,一無所有。油門很多人都會踩,剎車卻不是。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真正意義上人生之門的鑰匙,放縱也更不是。
  • 我們選擇過「縱向的人生,還是橫向的人生」
    生活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時刻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然而我們不總是會問自己,接下來要怎麼走,心之所向的到底是什麼,怎樣過才是讓我們滿意的人生,什麼樣的選擇才到底值得。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越早做越好,因為決定人生的方向生命必經的一個過程的,無論你是享受的,煎熬的,只要我們不隨波逐流並一直用心感受著,我們的生命就是鮮活的。首先我覺得,縱向的人生是需要深度的,而不是說縱向的人生本身是一種深度。他要有根的靜默和執著,才會有不同於其他的垂直高度。
  • 《三十而已》王漫妮重啟人生,忠於本心的選擇,才是通往幸福的路
    上海的生活,鄰裡不相識,家門緊閉,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各自忙各自的生活,生怕打擾到別人,也怕別人來麻煩自己。回到家鄉,一整條街的親朋鄰裡都熱情洋溢的打招呼,送溫暖。恨不得事無巨細都打探清楚,才算是友好往來。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視線裡,哭了樂了,都是街頭巷尾的故事。
  • 陪心臟病童看勵志片,李淳列出人生願望清單
    新生代男星李淳于11日在臺北受邀參加一場勵志電影《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This Crazy Heart)特映會,與心臟病童一起看電影。電影描述心臟病童大衛完成了一連串瘋狂的人生願望清單,結果也因此獲得求生的動力。
  • 人生,永遠沒有最完美的選擇,你要做的是在不斷的選擇中變得堅強
    朋友時常感嘆,真的很後悔,如果當初我們能再自信一點,都選擇了理科,那她現在說不定就是個偉大的生物學家,而我沒準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朋友,聽我說,沒可能的,我現在連《時間簡史》都整不明白……哦不好意思,《時間簡史》不是愛因斯坦的,而是史蒂芬·威廉·霍金他老人家的。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毫無意義。而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我能肯定的是,不管按什麼標準,愛德華·科爾在人世間最後的時光,比大部分人畢生的光陰都要充實。他在最終離世的時候合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
  • 三十歲,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重啟人生,終於找到為自己而活的勇氣
    泰戈爾曾說: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我,真的再合適不過。《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寫道: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你一定是選擇了後者。有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有多少困于格子間的時刻,我們都想改變現在渾渾噩噩的生活,為自己重新規劃人生。
  • 不懂這兩點時間管理方法,什麼人生九宮格、夢想清單都沒有用
    你可能覺得我在找藉口,可我也試過學習很多方法,例如緊急重要度,時間清單,夢想清單(遺願清單),九宮格,番茄鍾管理法等等,我都有學啊。我身邊很多朋友和我都有一樣的感受,幾乎把所有能看到的時間管理方法都看了,可怎麼一到自己身上就不奏效了。難道是我通通用錯了嗎?
  • 周國平: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不較勁的人生,才能走得更快
    我們要有堅韌的品性,來面對人生的挑戰,要有銳意進取的心態,來鑄就成功。然而,人生,不是戰場,並不是我們在每一場戰役中都要獲得成功,有時候,選擇退讓,能夠令我們走得更輕鬆、走得更快。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不必和自己較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同時也有自己的長處。
  • 關於勇氣的唯美句子
    一個人如果有了這樣的勇氣,就可以成為鋼鐵戰士,一個民族如果有了這樣的勇氣,就將無往而不勝!14、如果不能夠永遠在一起,也至少給我們懷念的勇氣,擁抱的權利,好讓我明白我心動的痕跡。15、沒有勇敢品質的人,會限制才能的發揮,會讓智慧變得無用;會限制崇高道德品質的表現,會使正義和仁愛變得飄渺和虛幻;容易喪失大好時機,會丟失成功的機緣。
  • 快來閒魚,看平凡少年如何成就開掛的人生
    可能沒有深厚的背景,可能沒有傲人的資歷,但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成就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開掛方式,誰都不必豔羨旁人,需要做的只是設一個小目標,跳出舒適圈,向著理想中的自己跨出一步,就會慢慢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同齡人中不凡的那一個。先跨出邊界,再定義邊界,你所欠缺的,只是跨出第一步的勇氣和念想,和自己為人生下定義的衝動。
  • 不偏不倚,剛好遇見你——頓悟人生的句子,句句有料!
    五、沒有不費力就能創造的奇蹟,未來也從不會辜負你現在的努力,趁現在還有勇氣還有激情還有時間,就該去擁抱更好的自己。六、最難過的,莫過於當你遇上一個特別的人,卻明白永遠不可能在一起,或遲或早,你不得不放棄。
  • 人生哲理句子_很有道理,你一定要看
    1 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長也會有盡頭,不管雨下得有多大,總會有停止的時候。烏雲永遠遮不住微笑的太陽!2 不要活在過去的陰影裡,把每天當作人生的新一天,生活才會多彩多姿。7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到哪裡去。當你在埋頭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抬頭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8 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會秀麗,看開心情才會明媚。累時歇一歇,隨清風漫舞,煩時靜一靜,與花草凝眸,急時緩一緩,和自己微笑。
  • 《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書中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的淚點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是麥家繼《暗算》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沉澱八年後的又一力作,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一個人可以僅憑內心的高貴超出時代,願我們都做這樣的人!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
  • 《人生海海》:困境有什麼可怕?垃圾堆裡也能崛起人生
    在《人生海海》這本書中,「我」也經過一步步努力,從「亡命天涯」的孩子奮鬥到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開啟了自己從垃圾堆裡崛起的人生。迫於輿論的壓力,倉皇出逃「爺爺」為了不讓兒子「雌老虎」背上不雅的黑鍋,不讓一家人被當賊看,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那就是舉報了上校。
  • 人生就像一杯茶,有濃有淡,有聚有散
    人生,就像是一杯茶,有濃有淡,有聚有散。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獨到品味,這生活中的聚散離合,也終究是命中注定。你無力去改變什麼,唯有珍惜每一刻的擁有,不負每一分的相聚。人生其實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甜蜜,也沒有永遠的相守,濃與淡,聚與散,才是生活最真實的模樣。有悲有喜,本就是生活的常態。沒有悲傷的生活,只是一帆風順的模樣,沒有波瀾,哪有驚喜?